寶寶2歲唐詩倒背如流,3歲全部忘光,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

2020-12-06 月兒媽媽育兒經

有些寶寶在兩歲的時候,唐詩倒背如流,家長看了之後也慢慢竊喜,覺得孩子是個可造之才,他不但聰明,記憶力還特別好。但孩子到了三歲,家長驚訝地發現孩子的記憶開始退步了。

孩子兩歲倒背如流的唐詩,居然全部忘光了,他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讀。這讓家長感到非常恐慌,究竟是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呢?接下來將為大家科普一下孩子記憶發展的規律,大家看了之後將會解除心中的疑惑。

01孩子記憶力發展規律科普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了記憶力,他們的大腦會把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儲存起來,像我們比較好常見的:四個月的寶寶懂得認生、六個月以上的寶寶知道誰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還懂得模仿大家的言談舉止等等,這都是和寶寶的記憶能力有關的。

直到孩子漸漸長大,身邊發生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他的大腦容量並不夠用,這時候他們開始出現了記憶退化的現象。《哈佛記憶課》中就有提到:記憶是思考的基石。三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大多數都是無意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是沒有經過他大腦思考,才叫無意識記憶。

無意識記憶就是家長讓他記住什麼,他就記住什麼,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記住這些東西,只覺得記住這些東西會讓家長高興。直到孩子三歲以後,他開始懂得了思考,他的大腦也會自動過濾這些「無意識記憶」,他會記一些讓他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孩子記憶力發展規律。

02孩子3歲前記憶發展特點

1歲以下的寶寶 一歲以下的寶寶雖然具備著記憶能力,但他的大腦發育並不完善,這時候的他只擁有短暫的記憶儲存能力,他能記得身邊發生的事情。但他只擁有短暫的記憶能力,也就是這些記憶並不會在他的大腦儲存太長的時間,這些記憶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慢慢地退化。

1-3歲的寶寶 1-3歲的寶寶大腦發育慢慢開始完善,腦容量也開始增加。這時候他們大多只記得事物的現象,卻記不得具體的形象,他們大多都是「無意識記憶」。這些記憶他們並沒有經過思考,也並沒有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只為了討好家長而把這些記憶儲存起來,這些無意識記憶也會慢慢地被他淡忘。

3歲以上的寶寶3歲以上的寶寶開始擁有了自我意識,也擁有了思考的能力,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比較完善,記憶儲存能力也開始變強。他們的記憶能在大腦儲存的時間也比較長,他懂得了思考,也因此而擁有了「有意識記憶」。他們會自動儲存對他們來說有意義,並且印象深刻的事情。

這時候也許很多家長會讓孩子進行早教,比如:讓孩子背古詩、背口訣等等。但一定要在孩子心甘情願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早教,才不會傷害孩子的記憶能力以及心理健康。

03家長要如何提升孩子記憶力

1)增加視覺效果,讓他一眼難忘

一歲以下的寶寶,儘管他們的記憶很短暫,但這個階段的他們視覺比較敏感,父母可以通過刺激他的感官,來提升他的記憶力。0-3個月的寶寶,父母可以多給他看黑白照片,刺激他的視覺發展,從而增加他的記憶力;到孩子6個月至12個月的時候,多給孩子看一些色彩鮮豔的卡片,教孩子辨認一些帶有色彩的圖形。每天要給孩子食用一些富含磷脂的食物,比如:魚肉、牛奶、雞蛋等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

2)用動作以及表情讓孩子印象深刻

1-2歲的寶寶,父母可以動作或者表情讓孩子印象深刻,從而提高他的記憶能力。比方說:父母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比較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這樣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印象深刻,從而加深孩子的記憶力。這樣孩子會把父母給他講的故事連同父母講故事時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都儲存起來,把它變成「有意識記憶」,用動作以及表情讓孩子印象深刻便能提高孩子的記憶 能力。

3)引導思考,鍛鍊記憶儲存能力

孩子到了3歲以上,這時候孩子已經擁有了自我意識,也擁有了思考能力。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就要引導孩子思考。比方說:跟孩子去菜市場,和孩子確定購物清單後,讓孩子幫忙記住。在購買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購物清單,讓孩子去尋找要購買的物品,從鍛鍊孩子的記憶儲存能力,父母還要讓孩子擁有規律的睡眠,每天要讓孩子擁有充足的運動時間,才能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使孩子的大腦能儲存更多美好的回憶。

父母幫三歲以下的孩子提高記憶力,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成為天才,而是為了讓孩子記住童年的美好,童年的回憶對孩子來說是無價之寶,父母只要掌握以上的方法,便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記憶裡,讓孩子記住這些美好。

相關焦點

  • 3歲內孩子背唐詩宋詞,危害如此大!
    五歲前的朋友你還記得住嗎?5歲前做了什麼你還記得嗎?更何況3歲呢!兒童學家表示,3歲前給孩子背唐詩宋詞,不僅徒勞,而且對孩子還有害!2歲學英語、3歲做奧數……這類大行其道的早教,也正是利用了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的弱點,賺得盤滿缽滿!據統計,大多數那些「二歲能詠詩;三歲能賦棋……」類型的兒童,長大後都歸於平靜。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每個人都有選擇記憶的方式,可是民間卻盛傳:「娃三歲,無記憶」,多數人回憶不起來3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過這有些冤枉寶寶們,0~3歲的孩子其實是有記憶的。夢子說:「你這個沒儀式感的爸爸懂什麼,我要給我的寶寶成長留下美好的回憶。」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
  • 寶寶在3歲時,會經歷一次「失憶」,被寶寶丟掉的記憶都有啥?
    這麼聽起來可能你會覺得離譜,但其實現在你家寶寶過了3歲的可能已經忘記了很多事情,沒到3歲的你可以等孩子到3歲的時候考驗一下孩子。寶媽說帶孩子去過這個遊樂園,但是孩子一點印象沒有這天因為孩子第一次上學考了滿分,所以父母說可以滿足他一個願望,孩子就說要去這個遊樂園玩,媽媽看了之後說:「這你不去過了嗎?你2歲那年我們帶你去過了。」
  • 孩子3歲前不記事兒?人為什麼沒有三歲以前的記憶?
    孩子在3歲之前,仍處於嬰兒期,所以他們前額葉皮質還在發育中,並沒有形成足夠精密的神經結構。 英國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鮑勃博士,將孩子的記憶生長規律稱為「漏鬥效應」:在3歲之前,記憶碎片會像沙一樣在大腦這個漏鬥中流失,被時間衝淡。所以如果不是過於深刻的事情,寶寶很可能是記不住的。
  • 寶寶3歲以前沒記憶?寶寶3歲時會經歷「記憶大掃除」,爸媽要了解
    但是寶寶的記憶卻有著一個特殊的規律,那就是他們在3歲的時候會經歷一次"記憶大掃除"。寶寶3歲以前沒有記憶嗎?從孩子開始,許先生都會同照片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下孩子的成長,他希望等孩子長大之後看到這些美好的回憶,內心能夠感到幸福。
  • 2歲寶寶能夠熟練對接古詩,驚人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父母這3點
    孩子2歲了!你家孩子在2歲的時候喜歡做些什麼?是跟在父母身後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還是在家想個小二哈「瘋狂拆家」?哈佛大學兒童研究中心認為,2歲的寶寶正是建立自我意識發展的萌芽期、產生獨立人格的開端,雖然孩子還沒有學會情感表達,但是記憶力、反應力、觀察力都有了明顯的展現。
  • 寶寶三歲前沒記憶誰帶都可以?錯!誰帶就是誰的孩子
    不少寶媽覺得小孩子在3歲之前是沒有記憶的,3歲之前不記事,不管你對他好不好,他都不記得,所以就可以放心地交給家裡老人帶,自己就可以出去工作賺錢了。等到孩子3歲後再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也不晚,但是從科學角度來看,這真的是這樣嗎?
  • 寶寶唐詩三百首
    唐詩節奏鮮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對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都非常有幫助,是非常適合寶寶學習的國學經典。寶寶唐詩三百首精選兒童容易模仿學習的經典唐詩,通過精美的動畫和好聽的聲音激發寶寶的興趣,讓您的寶寶快樂學唐詩。
  • 為什麼寶寶3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如果你家孩子記不住,那麼恭喜了
    為什麼寶寶3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如果你家孩子記不住,那麼恭喜了我前幾天在打工的時候,我想起來了一件事,我就問我同事,我說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的事情嗎?他說我怎麼可能記得啊,我說我卻能記得,我記得小時候掉進河裡喝了幾口水的事。
  • 3歲寶寶熟背古詩近百首,超強記憶力的背後,是家長的3個堅持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當一個3歲的寶寶能在你面前熟練的背出那麼多首古詩,我真的是見誰都想給人誇誇能夠這麼快學會背古詩,並且可以記住那麼多,要多虧了我一朋友的經驗分享。朋友家的孩子今年3歲了,能夠熟背古詩近百首,聽起來是不是很驚訝,這多虧了朋友的堅持。
  • 3歲寶寶會流利背唐詩,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家長的3個堅持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很多 家長都會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古詩詞背誦。而圓圓家的孩子,今年才3歲,但是古詩詞背的特別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詞可以說是張口就來。
  • 為什麼孩子三歲前會「記憶清零」?別急,孩子不記住2件事是好事
    「我家娃已經4歲了卻不記得3歲前的事,更詫異的是2歲時會背的三字經和古詩都給忘了!」「在我的印象中,孩子1歲時帶他去動物園,他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哇哇大哭,2歲時問他還記得,為什麼到3歲時記憶好像清零一樣,已經不記得之前摔跤的事情。」寶寶3歲前的記憶真的會自動消失嗎?
  • 該不該讓3歲孩子背古詩?問題的關鍵是……
    昨天甜甜媽和我聊起最近的小煩惱:周末帶寶寶回老家,爺爺鄭重地拿出《唐詩三百首》:「看看電視上那些小神童,正背《三字經》、倒背《百家姓》的。咱家也得抓抓緊,先背幾首唐詩打打基礎。」奶奶卻不以為然:「別聽他的!這麼點大孩子,一天到晚學這個、背那個的。就算會背也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有啥用?」
  • 2歲寶寶會唱兒歌背古詩,超強記憶力的背後,離不開父母的4種堅持
    神經學科的研究表明:人類大腦負責記憶的海馬體從胎兒25周開始發育,直到寶寶4歲。蒙臺梭利也在《吸收力的心靈》一書中表示:0~6歲兒童,尤其是2~4歲期間,孩子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周圍的環境有著驚人的吸收能力,這種吸收能力即便是在孩子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同樣存在,而且是徹徹底底的吸收。
  •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
    這樣讓我的兒子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 作者:鵝鵝鵝地詠鵝 在我的兒子四歲以前
  • 開掛記憶:3歲識三千字,5歲背600首古詩,離不開奶奶的3個堅持
    開掛記憶:3歲識三千字,5歲背600首古詩,離不開奶奶的3個堅持相信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朋友,一定對王恆屹這位小朋友印象非常深刻,這位只有5歲的小朋友,是這季比賽第一個出場的選手。"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小恆屹出場時就氣勢不凡。
  • 6歲前要不要背唐詩?北京特級語文教師:可惜了,都是機械化記憶
    6歲前要不要背唐詩?北京特級語文教師:可惜了,都是機械化記憶這幾年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文化教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自孩子會說話起,就教他們背誦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等。6歲前要不要背唐詩?
  • 寶寶2歲後家長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強大內心
    和不同的寶媽接觸多了之後我發現,寶寶之間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有一些寶寶在2歲上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獨立吃飯,上廁所,甚至有的寶寶還可以幫助寶媽扔垃圾,自己動手打開奶粉的蓋子等。但是有的寶寶卻不行,吃飯也需要人喂,一有些什麼事情都要需求父母的幫助,不然就會放聲大哭,感覺非常的脆弱,有的家長問我,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同樣都是2歲,但是差距那麼大呢?
  • 2歲-3歲寶寶的閱讀建議和書單
    寶寶能記憶,會思考,還可以預測和猜想。雖然還不知道什麼叫幽默,但已經能體驗到幽默的感覺和趣味點。所以有反差萌的書或者有喜劇色彩的書寶寶會很喜歡。《可愛的鼠小弟》推薦理由:出人意料的情節,能夠體現幽默感,也有代入感。
  • 2歲寶寶指著肚臍說有繩子,真的存在「宮內記憶」?你可以問問娃
    「哭了……」這是一位寶媽發布的短視頻中的和自己2歲兒子的對話。最後,寶媽得知孩子說自己肚子上有條繩子,媽媽問:「繩子在哪兒啊?你指給媽媽看看。」別急,「宮內記憶」只存在於一部分寶寶的記憶當中哦。而且這個也是有人專門做過測試的。日本一位醫生,名叫池川明,曾經就做調查,他調查了1620個孩子,這些孩子的平均年齡在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