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建築學會城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年會暨《建築遺產》編委會會議在同濟大學中法中心召開。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樹聲教授,東南大學朱光亞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吳慶洲教授,法國夏約學院榮休教授、同濟大學高峰計劃PI教授班傑明·穆棟先生,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呂舟教授,中國建築學會城鄉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理事長、《建築遺產》學刊主編、中國科學院常青院士,副理事長、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兼建築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陳同濱研究員,副理事長、天津大學徐蘇斌教授,期刊主辦單位代表、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期刊出版中心胡升華主任,同濟大學科研管理部熊嵐副部長,以及給予期刊建設大力支持的協辦單位代表、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丁潔民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谷志旺副總工程師和學術委員會理事、《建築遺產》學刊編委、特約組稿人代表應邀參加了本次會議。
常青院士向與會的委員和編委代表介紹了委員會及其個人在平臺建設、課題研究、遺產教育,以及國內、國際學術交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並就《建築遺產》學刊的定位、辦刊宗旨、期刊影響和學術特色等向現場嘉賓做了詳細說明。
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鵬從創建學術平臺、提升教育水平、推進學刊建設等三個方面,回顧了這個具有多元內涵和跨學科特徵的學術共享平臺,自2017年成立以來秘書處2年的工作和努力。副秘書長、《建築遺產》學刊編輯部主任劉雨婷從期刊的編輯出版、發行與宣傳推廣和編輯部建設等四個維度,介紹了創刊3年以來期刊具體的工作情況和產生的學術影響,並對新一屆編委會擬聘名單醞釀產生的過程作了匯報。《建築遺產》學刊編輯部副主編張曉春參與主持了編委會會議。
與會代表在三個工作匯報的基礎上,對學術委員會的發展和期刊工作展開了熱烈討論。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松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侯衛東、深圳大學王魯民、北京建築大學楊昌鳴、東南大學董衛、美國路易維爾大學賴德霖、復旦大學杜曉帆,同濟大學盧永毅、張松、支文軍、李翔寧、章明、梅青、邵甬、陸地,上海交通大學王林、西安建築大學林源、華南理工大學馮江、重慶大學陳蔚,沙溪源鄉村合作中心理事長黃印武、上海明悅建築事務所主持人沈曉明、華東建築集團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鄒勳主任,以及東南大學李新建、天津大學丁垚、西交利物浦大學董一平、北京建築大學齊瑩、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蒲儀軍等專家學者,紛紛就如何推進學術委員會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對《建築遺產》學刊的整體定位、宗旨、欄目建設、投審稿工作和作者群培養,以及稿件內容、質量定位與如何提升影響力等方面,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
胡升華主任代表期刊第一主辦單位宣讀了第二屆編委會擬聘人員名單,並與第二主辦單位代表、熊嵐副部長共同向期刊主編和已確定留任的編委會代表頒發了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