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形象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古琴新作品曲集首發;……|每日琴訊

2020-12-13 古琴簡報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

古琴元素亮相「世界的十字路口」

北京時間4月22日12時開始,「世界的十字路口」紐約時代廣場,來自中國的宣傳片在「中國屏」上滾動播放,古琴元素亮相。

短短30秒的視頻中,呈現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發生地武漢古琴臺、《古琴與鋼琴》郵票,還有曾侯乙編鐘、高鐵等元素。

古琴臺相傳為戰國時期伯牙撫琴、子期聽琴之處。

——再過段時間該播鳳求凰了

戴曉蓮:古琴不應只保持古、雅二字

「有人認為古琴曲傳下來那麼多,我們只要把這些彈好,這輩子就夠了。」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琴會副會長戴曉蓮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很多「保守派」認為古琴只需要保持古、雅二字即可,但即使是這些古琴曲,都是不同時代留下來的精品,只有保持創新,現在做的東西才有可能在200多年以後,也留下來被當做經典。

「傳統的古琴彈奏比較慢,現在弄了很多新的年輕人的氣息,像快板。」戴曉蓮稱古琴創新很難,自己排練彈奏重新編配的《廣陵散》時都會很吃力,但創新是「學院派」的責任。

——琴友:我還是先把傳統古曲彈好再說

蘭亭奏響《流觴》

丁承運:非遺傳承應找到貼近原生態的環境

18日,古琴曲《流觴》在中國山水園林的發源地紹興「蘭亭」奏響,相傳《流觴》便是以當年王羲之等人「蘭亭雅集」而作。

《流觴》打譜人、著名琴家丁承運深受觸動:在舞臺上表演跟古琴的文化精神有些背離,它是彈給別人聽的,在流觴曲水旁邊演奏是彈給自己內心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本就應該尋找到最貼近它原本生態的一種環境。

——去野外彈琴,有時候霧霾不允許

書訊

《古琴新作品曲集1》:收錄28首新曲

21日,魏勝寶《古琴新作品曲集1》在北京百萬莊圖書大廈首發。該曲集歷經6年打造,收錄了原創和移植曲目共28首,包括《蘭陵王》以及《一葉菩提》、《雨霖鈴》、《海島冰輪》、《女兒情》、《葬花吟》等曲譜。

公益課

安徽六安:閒敘古琴

你想知道如何融入古琴的詩意生活嗎?六安市收藏文化交流中心、問素堂將舉辦「閒敘古琴」公益課。

時間:4月27日(周六)18:30至20:30

地點:六安市收藏文化交流中心一樓(由皖西賓館旁情人路向前200米)

湖北黃石:中國古琴文化生活體驗課

主辦:照本琴院

時間:4月27日(周六)18:30至20:00

地點:黃石綠城玉蘭花園1-2-205

內容:聽琴、識琴、習琴、習琴

綱要:琴為何物;古琴的能量;解開千年琴譜之謎;撫華夏之「正音」; 吟懷古之「幽思」;愛世有琴——古琴與當代生活美學。

關注古琴的一切

新鮮事兒|趣史|琴技|琴學|斫琴|琴詩……

相關焦點

  • 中日古琴民間交流活動徵集動漫移植曲|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中日古琴民間交流徵集琴曲作品可移植日本動漫今年12月,日本東京將舉行亞洲古琴研討會該活動現徵集《東皋琴譜》打譜作品,以及日本歌謠、日本動漫等的移植曲目。本次活動旨在復響東皋禪師留下的傳統琴曲,移植改編日本名曲為新古琴曲。去年5月,在江蘇南通舉辦了首屆「琴心合契」 中日古琴交流。東皋禪師俗名蔣興儔,明崇禎年間生於浙江金華,受琴於莊臻鳳(琴曲《梧葉舞秋風》作者)、褚虛舟。
  • 小葉紫檀古琴持續引發討論;五一古琴公益課放送……|每日琴訊
    >斫琴泰鬥何明威小葉紫檀琴亮相幾天來,引發斫琴圈持續關注。音樂會帶來16首琴曲,結合多媒體、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訴說千年歷史。此次參加演出的,原創、全新編配的新作等佔比40%,老曲《廣陵散》加入了打擊樂和十把二胡,參演人員則大多是「90後」甚至「00後」。戴曉蓮觀察,古琴在當下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一般人對古琴音樂、古琴文化還不夠了解。
  • 中國古琴文化展下周開展;日本古琴演奏家來華尋根……|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中國古琴文化展下周開展本月25日,「清微澹遠-中國古琴文化展」將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拉開序幕,通過古琴的發展、斫琴工藝、演奏技藝、古琴與園林等藝術的融通中國古琴文化展由中國園林博物館、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主辦。——進入古琴展旺季
  • 唐琴「九霄環珮」將在昆明奏響;丁承運彈箏韻味似古琴|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唐琴「九霄環珮」將首次亮相昆明由李祥霆演奏千年唐琴「九霄環珮」8月將首次亮相昆明5月19日,在上海「中州古韻——南陽板頭曲與大調曲子專場音樂會」上,古琴大家丁承運被邀請上臺表演傳統古箏曲,在演奏了河南板頭曲《思鄉》後,又返場演奏了一曲《小開手》。丁承運的演奏清靜雅致、富有韻味,主持人連連稱讚非常「有味」。
  • 為古琴注入時代意蘊
    古琴文化的賡續與綿延,需要一代代人投入其間,需要不斷有人為其注入新的時代意蘊和精神大學時期由於生病暫時休學,我從發電專業轉到新成立的工業企業電氣化專業。古琴名家查阜西先生鼓勵我同時學習電腦和古琴。1958年,我國第一臺計算機研製成功,同年我還將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移植為古琴曲。從那時起,我一邊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一邊圍繞古琴開展工作:古琴弦制、打譜、移植、演奏、教學、出版以及古琴和計算機的結合。我常說:我是用研發計算機的動力和方法研究古琴。
  • 中國古琴文化展公布十大亮點;九霄環珮最近很忙|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中國古琴文化展十大亮點公布:歷代傳世古琴、漢服遊園、古琴文創品……唐宋元明清傳世古琴展出展覽首次以園林視角來表達居園雅境與古琴大美的山水情懷,將向觀眾展示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傳世古琴實物,並有「鐵琴銅劍樓」傳世鐵琴的複製與鳴奏。展覽期間將舉行「遊園創意雅集、古琴雅集、漢服攜琴遊園攝影活動」,以及「對話園林」、「博園之夜 對月鳴琴」古琴主題音樂會,古琴文化講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 60年古琴生涯 吳文光:讓古琴音樂向當代敞開
    解題對音樂家闡釋作品有定向作用,不僅對琴家打譜尤其立意至關重要,甚至對打譜風格乃至旋律結構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比如不少琴家演奏古琴曲《瀟湘水雲》時,根據的是《五知齋琴譜》中山水抒情詩式的解題。抗日戰爭時期,內心的愛國之情激發了我父親吳景略。他認為,重建古曲《瀟湘水雲》不應只是單純表現山水之趣,而應結合曲作者所處的南宋時代,強調憂國之思。
  • 梅庵派古琴代表作品!
    梅庵派古琴代表作品!梅庵派古琴風格是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才會彈奏出這樣的風格呢、想知道,一起來看看吧!《平沙落雁》此曲描述海東青搏擊飛鳥的情形《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
  • 親筆籤名版|王永亮古琴經典歌曲移植改編曲集「實用,趣味」
    古琴藝術自2003年以來受到國人乃至各國人士所關注,國內學琴熱也在逐漸升溫,古琴藝術經歷數千年發展,歷代琴人不斷為之注人新鮮的「血液」,使得我們得以繼承琴曲達「三千首」之多,這的確是祖先留給我們豐富、壯觀的寶貴遺產,其中許多經典作品早已成為琴人必修、必彈曲目,但隨著時代發展,這些傳統曲目已不能完全滿足古琴愛好者當代的審美情趣與精神需要。
  • 多位古琴名家中秋節太湖畔獻藝;哥倫比亞眾議長訪華彈古琴|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中秋小長假結束,節日期間發生了什麼與古琴相關的新聞呢?多位古琴名家中秋節太湖畔獻藝「琴近太湖——古琴名家名曲中秋專場音樂會」,中秋節期間在蘇州吳江太湖畔上演。這場音樂會是蘇州太湖國學音樂小鎮「古琴周」系列活動之一,古琴周活動於8日開幕。裴金寶演奏《秋江夜泊》。(視頻來源:裴柏聞琴)哥倫比亞眾議長訪華彈古琴近日,中聯部推出四集短視頻《外國政黨政要有話說》。
  • 中國古琴名人堂揭牌;多地出現山寨版倪琴;……|每日琴訊
    目前,中國古琴名人堂共有7間展館,分別陳列司馬相如、詹澄秋、彭祉卿等古今上百名琴人,以及裴金寶等16位斫琴名家的得意之作。今後,中國古琴名人堂將持續推進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增加掃碼聽琴曲、掃碼知琴人等交互方式。——琴史小白有學習的新去處了!
  • 讓古琴音樂向當代「敞開」(名師談藝)
    解題對音樂家闡釋作品有定向作用,不僅對琴家打譜尤其立意至關重要,甚至對打譜風格乃至旋律結構都會產生相當的影響。比如不少琴家演奏古琴曲《瀟湘水雲》時,根據的是《五知齋琴譜》中山水抒情詩式的解題。抗日戰爭時期,內心的愛國之情激發了我父親吳景略。他認為,重建古曲《瀟湘水雲》不應只是單純表現山水之趣,而應結合曲作者所處的南宋時代,強調憂國之思。
  • 古琴曲裡的春夏秋冬
    在古今文學作品中,一年四季,每個季節往往都代表著一種心境。春季象徵著生機無限,夏天意味著積極向上,充滿熱情,秋日通常是令人感傷的,冬天雖然萬物蕭疏,但卻又孕育著希望。實際上,在音樂作品中,人們也常常會借自然風光來抒發個人情感。
  • 古琴八大門派雅集山東 孔子所作《幽蘭》曲「驚」四座
    原標題:古琴八大門派雅集山東 孔子所作《幽蘭》曲「驚」四座 儒家創始人孔子數千年前所作的《碣石調·幽蘭》經諸城派傳人高培芬打譜,得以重見世人,當天曲「驚」四座。   梅庵派名家劉善教以一首《平沙落雁》拉開品鑒會序幕,琴弦模擬雁鳴之聲,帶觀眾進入沙平江闊、天高雲遠的秋景。
  • 《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一!
    電視劇《笑傲江湖》第一集和第二集之中,魔教曲陽和正派劉正風這一對知音,不顧生死,一琴一蕭,創出《廣陵散》!最終雙雙赴死!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譜》關於此曲的標題就是源於這個故事。今存《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秘譜》(1425年),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名同曲。
  • 龔一等琴家將齊聚梅庵派發祥地;多地首次辦古琴音樂會|每日琴訊
    十餘位古琴名家在新校區「齊梁流韻」古琴名家專場音樂會中演出,參演人員包括吳釗、龔一、劉善教、李鳳雲、王建欣、馬維衡、朱晞、王永昌、徐君躍、成紅雨等。此次系列活動還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會和工作坊等內容。100多年前,山東琴家王燕卿受邀擔任東南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樂教員,開啟古琴藝術進入高校的先河。
  • 趙家珍全新古琴曲《美人思》正式上線無比驚豔
    音樂作品《美人思》古琴版由青年歌手作曲家晏敏敏作詞作曲、編曲配器、後期製作為一身的精品力作,此曲分為歌曲版和器樂版本,歌曲版本由晏敏敏演唱,特邀古琴大師趙家珍助陣錄製古琴版本,趙家珍用深厚的演奏功力和婉轉獨特的韻味,唯美的演奏出千古美人美輪美奐、婀娜多姿的身影,把美人從古至今穿越的執著愛戀演繹得盪氣迴腸
  • 古琴 | 新學一首古琴曲,需要注意些什麼?
    1、辨意 學習一首琴曲之前,首先要了解這首琴曲所要表達的含義和意境。也就是說這首琴曲描寫了什麼,是什麼曲意。 如果這首琴曲作者明確,還要先了解作者生平、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這個時代背景下相關的政治、文化、生活等特點
  • 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推出「盛世唐音」作品集
    人民網10月23日電 (記者王珏)由中國唱片總公司、中央音樂學院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三家聯合主辦的「盛世唐音——唐·至德丙申九霄環佩之聲《李祥霆古琴經典古曲及即興演奏作品集》(10CD)」與李祥霆文集發布近日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舉行。 今年恰逢李祥霆教授從教五十年,這套專輯的面世頗具紀念意義。
  • 十首古琴曲,讓你喜歡的沒道理
    雖然尋常處尋常人家,古琴並不常見,但於現代人的生活中,古琴並未絕跡。很多古裝片,電視廣告,甚而流行歌曲的伴奏裡,都有古琴的蹤跡。 且實且虛,繚繞不去,如一炷空中迤邐的香,綿綿不斷,遙遠到時間深處。可能太過杳遠,完全是象外之致,所以令人充耳不聞。那麼,古琴亦可能被懸掛在會所,茶莊廳堂裡,平時必有機緣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