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古琴名家中秋節太湖畔獻藝;哥倫比亞眾議長訪華彈古琴|每日琴訊

2020-12-14 騰訊網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

中秋小長假結束,節日期間發生了什麼與古琴相關的新聞呢?

多位古琴名家中秋節太湖畔獻藝

「琴近太湖——古琴名家名曲中秋專場音樂會」,中秋節期間在蘇州吳江太湖畔上演。龔一、戴樹紅、丁承運、劉善教、裴金寶、吳光同、李鳳雲、王建欣、朱晞等名家登臺獻藝。

這場音樂會是蘇州太湖國學音樂小鎮「古琴周」系列活動之一,古琴周活動於8日開幕。

裴金寶演奏《秋江夜泊》。(視頻來源:裴柏聞琴)

哥倫比亞眾議長訪華彈古琴

近日,中聯部推出四集短視頻《外國政黨政要有話說》。視頻中,哥倫比亞自由黨領導人、眾議長查孔,來到河南蘭考,興致勃勃地彈奏起當地加工生產的古琴,了解到當年焦裕祿帶領百姓為防風固沙栽下的泡桐樹,如今已是製作樂器的上佳材料,古琴加工也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查孔說,發展傳統的手工業和樂器製造業,也是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一方面創造了很多就業,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保護和振興傳統文化的作用。

吉林市國樂藝術季

李祥霆宣講古琴藝術

9月14日,吉林省吉林市「盛世中華·國樂江城」藝術季系列活動繼續進行中。琴壇泰鬥李祥霆在劇場舉行「古琴藝術概說」專題講座,並示範了《平沙落雁》等曲目和即興演奏。

李祥霆接受採訪時說,傳承古琴藝術文化需要更多人一起踐行,首先古琴老師一定先學好,教學時要注重音準、識簡譜、唱譜等方面;學生學琴要耐心、細心、勤加練習,同時也要擴展音樂、繪畫、詩歌、戲曲等愛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現場

第八屆重慶文博會近日開幕,多場文化演出聯袂上演。中國古琴與來自日本的傳統三味線交響,市民表示「漲知識了」。(圖片來源:上遊新聞)

公益活動預告

北京 海澱區圖書館古琴講座

主題:七弦尋太古——琴史漫談

主講:邸聆桐,古琴文化網創始人,頤和琴社發起人。

時間:9月22日13:30-15:30

地點:北京市海澱區圖書館四層多功能廳

玉林 天心古琴館古琴音樂會

主題:聽風語·與琴會道

曲目:《良宵引》、《鷗鷺忘機》、《醉漁唱晚》、《龍朔操》、《流觴》、《神人暢》、《梅花三弄》、《歸去來兮辭》、《欸乃》、《關山月》、《瀟湘水雲》

時間:9月20日(本周五)19:30-21:00

地點:玉林市金港路279號香檳郡12幢6號

常州 天目湖焦尾琴工作室古琴公益課

課程內容:認識古琴、焦尾琴與溧陽,減字譜識讀(20日);學習基礎指法,學習琴曲《笑傲江湖》(27日)。

名額:10人

時間:9月20日、27日19:00

地點:常州溧陽市天目湖鎮文化小禮堂(東陵路39號)

以上公益活動信息來自主辦方公眾號、頭條號等平臺,了解更詳細信息請訪問該平臺。

發布活動信息請聯繫簡報君。

聲明

古琴簡報所刊發文章,均為古琴簡報作者原創和採寫,或是根據公開消息和資料重新編寫(例外:重大突發消息可能第一時間引用權威報導)。歡迎轉載和引用,請註明出處和作者,謝絕第三方抄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古琴名家蘇州獻藝
    10月27日,「國士風流——紀念吳兆基誕辰110周年暨家學·琴傳古琴世家琴會」系列活動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開幕。昨今兩天,國內古琴名家同臺獻藝。市政協主席周偉強參加開幕活動。蘇州是古琴藝術重鎮,也是全國性古琴活動的發源地、現代古琴活動的中心之一。
  • 北京國際樂器展30多位古琴家獻藝;浙江舉行琴學論壇|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北京國際樂器展30多位琴家獻藝古琴與吉他同臺25日開幕的北京國際樂器展中,「北京初夏琴集」活動上演,30多位古琴藝術家登臺演出,與古琴愛好者齊聚一堂。各地琴家圍繞「如何傳承和發揚浙江古琴傳統藝術」,及「古琴發展之我見」等主題展開討論。在浙江琴人琴家音樂會(台州)場,倪詩韻等省外名家以及黃德源、陳成渤等浙江省內琴家,為現場及直播平臺的古琴愛好者們獻藝。——不知討論的細節如何
  • 中國古琴名人堂揭牌;多地出現山寨版倪琴;……|每日琴訊
    目前,中國古琴名人堂共有7間展館,分別陳列司馬相如、詹澄秋、彭祉卿等古今上百名琴人,以及裴金寶等16位斫琴名家的得意之作。今後,中國古琴名人堂將持續推進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增加掃碼聽琴曲、掃碼知琴人等交互方式。——琴史小白有學習的新去處了!
  • 小葉紫檀古琴持續引發討論;五一古琴公益課放送……|每日琴訊
    ——小葉紫檀琴可以多做幾張來測試不?戴曉蓮觀察,古琴在當下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一般人對古琴音樂、古琴文化還不夠了解。而本次演出以綜合的藝術形式,從視覺、聽覺上更進一步推進觀眾對古琴音樂文化的理解。,現場將以邊彈邊說的方式,分享古琴基本功的精髓和專業指法。
  • 中國古琴文化展下周開展;日本古琴演奏家來華尋根……|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中國古琴文化展下周開展本月25日,「清微澹遠-中國古琴文化展」將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拉開序幕,通過古琴的發展、斫琴工藝、演奏技藝、古琴與園林等藝術的融通並有《東皋琴譜》贈書儀式及研討會、徐君躍東皋音樂傳承音樂會和「琴兮歸來」古琴名家音樂會等一系列活動。
  • 龔一等琴家將齊聚梅庵派發祥地;多地首次辦古琴音樂會|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龔一、吳釗等古琴名家將齊聚南京在東南大學舉辦音樂會東南大學校團委發布消息,本周六(12月14日)將在該校舉辦古琴系列活動。十餘位古琴名家在新校區「齊梁流韻」古琴名家專場音樂會中演出,參演人員包括吳釗、龔一、劉善教、李鳳雲、王建欣、馬維衡、朱晞、王永昌、徐君躍、成紅雨等。此次系列活動還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會和工作坊等內容。100多年前,山東琴家王燕卿受邀擔任東南大學前身「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樂教員,開啟古琴藝術進入高校的先河。
  • 古琴形象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古琴新作品曲集首發;……|每日琴訊
    ,來自中國的宣傳片在「中國屏」上滾動播放,古琴元素亮相。——再過段時間該播鳳求凰了戴曉蓮:古琴不應只保持古、雅二字「有人認為古琴曲傳下來那麼多,我們只要把這些彈好,這輩子就夠了。」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琴會副會長戴曉蓮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很多「保守派」認為古琴只需要保持古、雅二字即可,但即使是這些古琴曲,都是不同時代留下來的精品,只有保持創新,現在做的東西才有可能在200多年以後,也留下來被當做經典。「傳統的古琴彈奏比較慢,現在弄了很多新的年輕人的氣息,像快板。」
  • 中國古琴文化展公布十大亮點;九霄環珮最近很忙|每日琴訊
    最新鮮的古琴資訊中國古琴文化展十大亮點公布:歷代傳世古琴、漢服遊園、古琴文創品……唐宋元明清傳世古琴展出展覽首次以園林視角來表達居園雅境與古琴大美的山水情懷,將向觀眾展示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傳世古琴實物,並有「鐵琴銅劍樓」傳世鐵琴的複製與鳴奏。展覽期間將舉行「遊園創意雅集、古琴雅集、漢服攜琴遊園攝影活動」,以及「對話園林」、「博園之夜 對月鳴琴」古琴主題音樂會,古琴文化講座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 彈給自己聽的古琴
    有意思的是,當初清室善後委員會在養心殿南庫曾將此琴記為「破琴一張」,二十多年後王世襄先生注意到這張琴的腹款,經名家修葺,重新定名為「大聖遺音」,上世紀六十年代,專家鑑定此琴乃「傳世最古之名琴,造型優美別致,色彩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富麗,不愧是一件『天府』奇珍,琴中之寶」,並定為一級品甲。
  • 唐琴「九霄環珮」將在昆明奏響;丁承運彈箏韻味似古琴|每日琴訊
    ,由古琴大師李祥霆在雲南省大劇院的音樂會上演奏。——值得打個飛的去聽琴丁承運彈傳統古箏韻味十足「要像彈古箏那樣彈古琴!」有評論認為,丁承運演奏的傳統古箏曲,有別於現代箏曲的熱鬧、華麗、奔放和追求旋律節奏的流暢,比現代許多人演奏的古琴曲更清雅而富有韻味,所以「要像彈古箏那樣彈古琴」。
  • 古琴名家龔一古琴音樂會長沙上演
    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記者 龍文泱 攝影記者 童迪 通訊員 張峰毓)皎月當空,古琴悠悠。今晚,由省演藝集團主辦的「長歌而行·快樂瀟湘」湖南民樂季第6場古琴名家龔一古琴音樂會在湖南大劇院上演。龔一是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曾錄製了《酒狂》《瀟湘水雲》等近20張專輯,出版了多部古琴演奏相關著作。 今晚,龔一與梅花獎得主雷玲、數位古琴愛好者一起,為觀眾帶來了10首曲目。通過海選脫穎而出的古琴愛好者齊奏《關山月》,拉開了音樂會的序幕。
  • 彈古琴的女人,到底有多迷人?
    古琴與書法的邂逅在各類樂器中,古琴與士人的關係最為密切。《桓譚·新論》認為:「古者聖賢,玩琴以養心。東漢大書法家蔡邕也在《琴操》中記載:「《猗蘭操》,孔子所作,傷不逢時也。」歷代以來,人們常借琴以抒情言志,古琴與書法有著相似的共通性。琴聲有韻,筆法有情,一彈一押、一筆一畫都體現出了人們當時的濃烈情感。
  • 大年聊古琴 - 古琴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彈
    話說古人彈奏古琴時規矩大了,他們總結了幾種不便彈琴的狀況。下面聽我給大家解讀一下。1、疾風甚雨不彈。這話說的有道理,您說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電閃雷鳴的,氛圍是不對啊,所以就不要彈琴了。2、於塵市不彈。您想啊,您要是在鬧市彈琴,剛彈兩聲,便傳來了「磨剪子呦,戧菜刀」的叫喊之聲,實在是大煞風景,所以不彈也罷。
  • 古琴四大流派名家匯聚西安,雅樂飛揚動心弦
    由陝西廣播電視臺主辦、陝西新聞廣播(FM106.6 AM693)、西安美術學院古琴學會承辦,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擔任指導的「絲路琴韻匯長安」——2019古琴音樂會在這裡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古琴名家、我省文化藝術界人士、非遺保護專家及廣大古琴愛好者一千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晨讀|彈給自己聽的古琴
    有意思的是,當初清室善後委員會在養心殿南庫曾將此琴記為「破琴一張」,二十多年後王世襄先生注意到這張琴的腹款,經名家修葺,重新定名為「大聖遺音」,上世紀六十年代,專家鑑定此琴乃「傳世最古之名琴,造型優美別致,色彩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富麗,不愧是一件『天府』奇珍,琴中之寶」,並定為一級品甲。
  • 如何選古琴(古琴價格)
    而面板的材質就不一樣了,縱觀名家古琴及監製廠琴,泡桐木古琴通常用作初學入門,標價最低;老杉木古琴通常作中高檔琴;青銅木古琴一般都是高檔琴,雖然音色不一定好,斫琴師的用心程度還是高於其他材質的,這點從價格上就能看出來。具體什麼材質的琴好,從材質的價值來講,梧桐木好於杉木,杉木好於泡桐木。
  • 江陽區首屆古琴名家音樂會即將啟幕
    四川新聞網消息(蔡有)適逢中秋來臨之際,為傳播古琴藝術魅力,挖掘江陽深厚文化底蘊,瀘州市江陽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為廣大市民精心籌備了一場高規格的藝術盛宴--2020年9月28日晚,「花好月圓 琴滿江陽」瀘州市江陽區首屆古琴名家音樂會,將在江陽區圖書館傾情啟幕。
  • 吳釗老師:怎樣彈好古琴
    去年冬天在《蘭幽學堂》的古琴開課儀式上,有幸聽到了我國著名古琴大師吳釗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怎樣彈好古琴》的講座。此次講座是公開性質,在場者除了將參加此次課程的學員,更有不少仰慕吳釗老師的古琴愛好者前來旁聽。
  • 最珍貴的古琴
    一天天過去,老人家中的古琴,先後都被梅學道一一試過。  這裡既有古代的老琴,也有當代名家親斫的琴,每一張都有著獨特的韻味。  梅學道很喜歡那張敦煌綠的古琴,色澤溫潤,如一泓泉,簡樸而又華美。  但他發現,能讓老琴師每日堅持為之淨手、焚香和禱祝的,還是那張被框在木格中供起來的古琴。  接下來的日子,梅學道繼續跟著老者精研琴藝。
  • 古琴名家齊匯聚,清靈雅樂賀新年~
    古琴名家齊匯聚,清靈雅樂賀新年~ 2021-01-03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