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傳人看門50年 披露《武穆遺書》口訣/圖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李仲軒在練武

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

《逝去的武林》出版

口述者李仲軒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退隱後做了50年守門人

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

《射鵰英雄傳》中武林群豪爭奪《武穆遺書》是真實的存在嗎?

昨天,現代出版社推出《逝去的武林》一書指出,《武穆遺書》確實存在,形意拳就是由《武穆遺書》發展而來。

該書是2004年去世的武林宗師李仲軒85歲時的口述實錄,據稱這位曾在西單某電器商店守門近50年的老者是中國武術界的至尊前輩,也是中華武術黃金時代的最後一位見證人。

傳奇

早年習武晚年守門

李仲軒1915年出生於天津,其父系和母係為京津地區的官宦大家族。他從小喜愛學習武術,因遭父親反對而與父親斷絕關係。

後來,他拜隨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尚雲祥、薛顛為師,武林名號為「二先生」。這三人是民國武林的巔峰人物,武林地位與當時張大千、徐悲鴻在美術界的地位相當。

34歲時,李仲軒自武林退隱,在西單一家電器商店以看門為生,一幹就是近50年。70多歲時李仲軒遭遇車禍,醫生認為按他的傷情已無法醫治,但四個月後他卻已能下床。85歲時,他開始與外孫徐皓峰通過對話方式,回憶武林歷史。文章當時陸續在《武魂》雜誌發表,在武術界引起巨大反響。89歲時他去世。

李仲軒拜尚雲祥為師時只有19歲,而對方已70多歲,大弟子也50多歲了。尚雲祥擔心李仲軒日後收徒亂了輩分,讓他發誓不能收徒,所以李仲軒一生未收徒弟。

圖書

再現民國武人武事

據該書策劃編輯鄧景異介紹,清朝滅亡後,民間習武的禁忌被打破,為解救民族危機,孫中山、馮玉祥等政界領袖提倡武風,甚至直接在武術館任職,中華武學呈現出一個高峰期,其中形意拳一門風光無限,代表著武術實戰的最高水平。

鄧景異說,這本書主要描寫了四方面內容:「首先,李仲軒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師門下,後退隱几十年,未曾受過武術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擾,他所見證的三位大師的生活、功夫造詣,令人窺見了原汁原味的中華武學。其次,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武林風貌,記錄了許多武人武事。第三,書裡有技術、有經驗、有做人的道理,其立意很高,傳達了中國武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第四,武術來源於道家文化,但當今往往練武是練武、道學是道學,武術失去了上通道學的途徑,此書則把兩者溝通在一起,說出了武術的無限境界。」

亮點

披露《武穆遺書》口訣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武林群豪爭奪嶽飛遺書是重要情節,延伸出的故事幾乎覆蓋了《射鵰英雄傳》的後半部。而在歷史上,這部《武穆遺書》竟然真的存在。鄧景異說,明清之際,一個叫姬際可的人無意中在一座破廟發現了半卷《武穆遺書》,並由此創建了內家拳的第一個拳種——形意拳。此後,這半卷《武穆遺書》一直作為形意拳的鎮派之寶被傳下去。《逝去的武林》刊登了現存的《武穆遺書》的習武口訣。

此外,提起武士,大家最先想起的是日本武士,但這本書則讓讀者了解到中國很多被遺忘的東西。鄧景異說:「李仲軒的師爺李存義是中國第一個武士組織——中華武士會的創立者,看了書大家能了解到真正的中國武士,他們的思維意識有別於西方體育,為我中華所獨有的訓練體系。」(記者趙明宇)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相關焦點

  • 形意拳傳人曾看門50年 披露《武穆遺書》口訣
    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逝去的武林》出版口述者李仲軒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退隱後做了50年守門人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昨天,現代出版社推出《逝去的武林》一書指出,《武穆遺書》確實存在,形意拳就是由《武穆遺書》發展而來。該書是2004年去世的武林宗師李仲軒85歲時的口述實錄,據稱這位曾在西單某電器商店守門近50年的老者是中國武術界的至尊前輩,也是中華武術黃金時代的最後一位見證人。
  • 形意拳與心意拳共用的《武穆拳譜》不過是個目錄
    1心意拳與形意拳用的是同一本《武穆拳譜》,然而流傳下來的《武穆拳譜》不過是個目錄,標題便寫作:意拳目錄(含目錄內容)、十大要序等,並沒有陳述內容細節與練法。目錄是以形意八訣與踐躦(十六字要訣)法為主,引導出形意拳核心四形——龍、虎、鷹、熊。另外,少林版本中,同樣有「八訣(六字)」,而六藝部分,是跟著六字之後的「出勢虎撲,把上鷹捉」,具體內容則具有少林特點,而內勁相同。
  • 皮治洪《武穆遺書》揭秘
    (原文首刊於《武魂》雜誌1995年第6期)將嶽飛遺傳的武學論著稱為《武穆遺書》。我村世代研習嶽飛所傳功夫,高手輩出,我從小受祖輩親傳,後走遍大江南北,尋師習藝。為訪《武穆遺書》,也曾赴嶽家尋根探源。嶽家拳術有十個原型套路和一些發展演變套路,我所習拳架每套各具特點,有威猛型、輕靈型、綿緩型、快捷型、圓柔型、穩健型、騰躍型、低矮型,有舒展開闊型、緊湊小巧型。
  • 27歲海歸拜師67歲形意拳傳人
    本報1月8日訊(記者 趙琴)1月7日上午,太原市小店區宋氏形意拳協會會長康二保先生舉行了收徒傳承儀式,宋氏形意拳嫡系傳人宋光華老先生、宋氏形意拳同仁以及來自全省各地的形意拳愛好者共同見證了這次儀式。
  • 武林最毒拳法形意拳的前身心意拳,竟然存在整勁破綻?
    心意拳沒那麼神秘?心意六合拳名聲很大,講太極奸,八卦滑,最毒不過心意把。但內容失落太久,莫說普通的根本分不清什麼是心意什麼是形意的愛好者,就是門內的兄弟,怕也分不清十大真形、四把錘都是練什麼的,盲目崇拜的多。大多人理解的,心意拳就是猛撲上去,一把解決問題!
  • 武俠小說中的武穆遺書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人人都要爭奪
    《武穆遺書》在史書中是沒有記載的,我們最早是從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了解到的。對於這本兵書,《射鵰英雄傳》和《倚天屠龍記》均有涉獵。在《倚天屠龍記》中,武穆遺書又被郭靖夫婦給藏進了屠龍刀中。小說中對於武穆遺書的描述不可謂不熱衷,以至於我們都認為有著這本書的存在。但是,這本書真的存在嗎?
  • 形意拳的數字奧秘
    形意拳尊嶽飛嶽武穆為始祖,其有據可查的近代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際可。據說姬際可曾於河南少林寺學習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槍法。後又得到嶽武穆拳譜,以嶽飛拳譜為理論,把大槍術化為拳法,心意把,創出此拳。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 形意拳河北派第十代傳人收徒 山東小夥專程來拜師
    原標題:形意拳河北派第十代傳人收徒 山東小夥專程來拜師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趙雨欣 攝影李國東) 提到翁邦森,四川練武圈的人可都知道這位形意拳河北派的第十代傳人。  自幼習武 精通形意拳和八卦掌  翁邦森的父親曾經是練武之人,因此翁邦森從10多歲開始就痴迷於練武。上世紀90年代初,他成為中國武術家、成都體育學院王樹田教授的入室弟子,翁邦森曾系統的學習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查拳、擒拿等各種拳術及器械。  翁邦森尤其擅長形意拳、八卦掌以及器械,在形意拳、八卦掌及器械上有較深的造詣。
  • 【紀錄片】河北形意拳第七代傳人王森林,孜孜不倦的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者......
    【名家簡介】河北形意拳第七代傳人,當代武術名家王森林先生祖籍西北,幼年隨父定居上海,習練家傳外家傳統武術
  • 領袖愛運動:周恩來形意拳傳人 潘基文跆拳道高手
    周恩來是有據可查的形意拳傳人曾經有香港漫畫將周恩來塑造為一代武林高手
  • 拳論早就公開,你懂得比正宗傳人都多,為何你還是練不好形意拳
    當今的形意拳練習者有一個方便的法門,就是你接觸的理論非常的全面。 你可以在網上任意查看或複製形意拳的理論,從嶽武穆、李洛能到郭雲深、孫祿堂,再到今天的拳家對形意拳的詮釋,都可以方便地看到。按說,這比起以前的練拳人多了不少的優勢,可是為什麼今天的練習者練不出堪比前人的功夫?
  • 宋氏形意拳傳人朱福寶所傳形意拳內功心解略說
    宋氏形意拳傳人朱福寶所傳形意拳內功心解略說
  • 走近馬氏形意拳傳承人劉俊陽
    劉俊陽,內江人,生於1950年10月,內江市非遺項目馬氏形意拳第六代傳人。年少時期,劉俊陽師從形意拳家馬玉堂之子馬元基,從此走上武術道路。上世紀七十年代,劉俊陽退伍回到內江,教授家鄉弟子修煉新拳法。四十餘年來,其刻苦練習和研究形意拳,將健身和技擊融為一體,廣傳民眾,受到歡迎。其所著《形意拳健身與技擊》面世後,吸引了各省份諸多武術愛好者慕名拜訪。
  • 深州市竇王莊成功舉辦形意拳交流會
    2019年9日21日,河北省深州市竇王莊李老能形意拳推廣中心在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的故鄉竇王莊村,成功舉行了形意拳交流活動。深州市教育局社會體育科科長徐建超做了重要講話並對這次形意拳交流活動給予了支持和鼓勵!深州市傳統武術協會名譽主席、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名家大講堂專家講師、河北省深州市竇王莊李老能形意拳推廣中心主任、形意拳第五代嫡系傳人李志軍先生的形意拳展示,引來了大家的熱烈鼓掌。
  • 宋氏形意拳的起源和傳奇歷史
    近幾十年來,不少人追蹤探討,對拳源考證做了很大的努力,最終由宋氏形意拳第二代傳人、宋鐵麟的弟子、現任山東省心(形)意拳研究會主席孫福元,於1982年春完成了形意拳源之考察研究。孫福元不辭勞苦,進行了周密細緻的調查研究,數次到山西永濟縣尊村,深人村民家中座談了解。
  • 形意拳之難關
    風格各異,傳人眾多,但真正能練好的又有幾人呢?多少年過去了,世人不僅外人,就是內行又有多少人能夠分得出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呢?外面練形意的很多,但看上去卻不是那麼回事,一些名家打得也莫名其妙。不是太極化就是長拳化,更無論森森後生了。這樣的誤導很多,沒見過好的,又怎能去分辨真偽?到底形意拳難在哪裡呢?
  • 李洛能和形意拳
    起源二:說形意拳是嶽飛所創。在一本佚名的古拳譜序中寫道:「當武穆童子時,受業於名師,精通槍法,脫槍當拳,自立一法,以教將佐,名日藝(意)拳,神妙莫測,蓋古來未有之技也。王以後金、元、明數代,鮮有其技,獨我姬公,名際可,字隆豐者(黃新民的《姬際可生平初探》一文考證為「龍峰」)。
  • 形意拳:大道至簡 洗髓養生
    在太原市迎澤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山西車派布式形意拳第三代傳人布援強,從五一廣場街心公園開始向社會公益推廣形意拳和洗髓經健身術,幾十年如一日,如今練習者已遍布全國,約有10餘萬人。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更帶動了全民健身熱潮。
  • 謝帝為絕世武神手遊創作主題曲 嘻哈歌手竟是形意拳傳人
    經過成都商報記者的一番調查,才知道謝帝竟然師從 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意拳第六世傳人蔡永強相較老者練拳的龍行虎走、氣勢不凡,年輕人出拳更為謹慎,但一招一式非常規範。走進一瞧,年輕人竟然是憑藉一首《明天不上班》在全國爆紅的說唱歌手謝帝。在舞臺上拿著話筒,滿臉囂張說盡社會萬象的他,與眼前身著黑色練功服,表情嚴肅的他大不相同。至於那位一看就是「練家子」的高手,是謝帝的父親。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頭: 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意拳第六世傳人。
  • 領導人中的運動達人:周恩來或為形意拳傳人
    周恩來是有據可查的形意拳傳人  曾經有香港漫畫將周恩來塑造為一代武林高手,這種處理手法並非憑空想像。事實上,周恩來不僅是有據可查的形意拳傳人,而且其師傅更是一代宗師韓慕俠。  上世紀80年代,有一部武打電影《武林志》非常流行。該片主角東方旭的原型就是韓慕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