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教師寫出山東首部地衣研究專著

2020-12-19 山東頻道

原標題:真·博物學家!聊大教師寫出山東首部地衣研究專著!

聊大教師寫出山東首部地衣研究專著!

日前,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賈澤峰老師編著的《中國地衣志第十三卷厚頂盤目(I)》正式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據介紹,本卷是我國厚頂盤目文字衣科地衣研究的總結,記錄了6屬103種地衣生物,提供了種的形態描述和必要的討論、顯微結構繪圖和照片、地理分布特徵,提供了分屬、分種檢索表,介紹了該類群的經濟重要性和分類標準。

《中國地衣志》是在系統與進化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的指導下對地衣進行考察、收集和分類的研究成果;是孢子植物物種多樣性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物種保護的重要依據;與人類活動及環境變化甚至全球變化都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它是孢子植物資源的綜合信息庫之一;是我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科學研究與教學的重要參考文獻。

該書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之一,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國家科技部資助。此外,該書的出版,還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著作出版基金的支持。該卷冊的出版填補了聊城大學在生物志書研究方面的空白,該書也是山東省高校及科研單位人員出版的首部地衣志書。

據百度百科,地衣(lichen)是真菌和光合生物(綠藻或藍細菌)之間穩定而又互利的共生聯合體,真菌是主要成員,其形態及後代的繁殖均依靠真菌。也就是說地衣是一類專化性的特殊真菌。傳統定義曾把地衣看作是真菌與藻類共生的特殊低等植物。1867年,德國植物學家施文德納作出了地衣是由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物共生的結論。在這以前,地衣一直被誤認為是一類特殊而單一的綠色植物。全世界已描述的地衣有500多屬,26000多種。

相關焦點

  • 首部《潭蓬運河研究》專著問世
    會前,一部嶄新的專著擺在臺上,這是迄今國內外首部出版的《潭蓬運河研究》專著。史料證實,位於防城港的潭蓬運河開鑿於唐代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和鹹通九年(公元868年)之間,全長約3公裡,呈東西走向。東段多為堅巖峭壁,河段較窄,石壁水下有「鹹通九年三月七日」和「湖南軍」等石刻。西段逐漸開闊。
  • 甘南首部本土體育文化研究專著《甘南體育文化概略》出版發行
    原標題:甘南首部本土體育文化研究專著《甘南體育文化概略》出版發行  中國甘肅網4月24日訊 據甘南日報報導  近日,甘南首部本土體育文化研究專著《甘南體育文化概略》由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
  • 國內首部裡耶秦簡研究專著裡耶秦簡校詁出版
    (資料圖片)  星辰在線11月26日訊(記者 劉永濤 特約記者 譚良田)日前,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王煥林教授專著《裡耶秦簡校詁》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該書是王煥林教授200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題成果,系國內首部研究裡耶秦簡的學術專著。
  • 旬陽民歌首部研究專著《生態之維與民歌之美》出版發行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 (全媒體記者 魏曉文)近日,安康學院青年教師侯紅豔所著的《生態之維與民歌之美——生態美學視域下的旬陽民歌研究》由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生態之維與民歌之美》全書共27萬字,是安康學院與旬陽縣委宣傳部橫向項目研究成果,是安康學院服務地方文化發展的成果之一,是旬陽民歌首部研究專著,它標誌著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旬陽民歌在廣泛傳承的同時,上升到理論研究層面。作者侯紅豔的專業研究方向是文藝美學。
  • 聊大文學院舉辦2020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軍 通訊員 李寧 張雪婷 為調動青年教師從事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近日,聊大文學院舉辦了2020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學院青年教師各展所長,展示紮實的教學功底。經評委們按照評價標準打分後,本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馬慧、孔令輝榮獲一等獎,楊有楠、邢紅靜、趙潔、劉麗菲榮獲二等獎,張靜傑、聶改鳳榮獲三等獎。
  • 「大家小書」——評首部王福庵篆刻賞析研究專著
    「大家小書」——評首部王福庵篆刻賞析研究專著李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文獻學碩士研究生)十多年前,北京出版社曾推出一套名為「大家小書」的叢書,影響頗大。看到朱琪教授所著《王福庵篆刻賞析100例》一書,覺得這四字頗為貼切,遂借為題目。
  • 南開學者出版國內首部奧義書專著
    南開學者出版國內首部奧義書專著 2017-04-11 23:10:}責任編輯:葉攀   中新社天津4月11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1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哲學院教授吳學國的5卷本《奧義書思想研究
  • 國內首部探討「網絡新青年」概念內涵的研究專著面世
    國內首部探討「網絡新青年」概念內涵的研究專著面世北京大學網絡育人領域再添新成果近日,總結梳理北京大學網絡育人工作階段性成果的《網絡新青年培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是繼《網絡社會的崛起與大學使命的傳承》和《全環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實踐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創新》之後,由北大青年研究中心(網教辦)主任蔣廣學主持撰著、中心師生共同參與創作的立足實踐探索、服務實踐創新的第三本理論專著;它同時也是國內首部探討「網絡新青年」概念內涵的研究專著,集中探討了網際網路新時代 「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個核心問題,客觀回應了新形勢下「如何培養人」這個關鍵問題。
  • 南開大學學者出版國內首部奧義書系統研究專著
    新華社天津4月12日電(張建新 郝靜秋)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吳學國的5卷本《奧義書思想研究》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國內學術界對奧義書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首部專著,也是國際學術界對奧義書進行研究的部頭最大的一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奧義書是印度最早的一類哲學文獻總稱,是印度後來的哲學、宗教思想的源頭。
  • 國內首部日語文化語言學專著出版
    國內首部日語文化語言學專著出版 該書是2010年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的研究成果,也是國內首部日語文化語言學的學術專著。  當前,中國對日語和日語文化研究進入有史以來最熱的階段:460多所高校開設日語專業,僅次於英語專業的數量;100多所高校設有日語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0多所高校擁有日語專業博士授權點,但面向日語語言學方向研究生使用的教材還付之闕如。
  • 昆明植物所擔子地衣系統分類研究取得進展
    昆明植物所擔子地衣系統分類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20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擔子地衣是由擔子菌與共生藻互惠共生而形成的一類特殊地衣,它在共生菌與共生藻分離培養、篩選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推出首部茶道哲學專著
    該書是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推出的首部茶道哲學專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倫理、東方管理哲學、茶道哲學等。曾榮獲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南開學者出版國內首部奧義書專著 填補學界空白
    原標題:南開學者出版國內首部奧義書專著 填補學界空白   記者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哲學院教授吳學國的5卷本《奧義書思想研究》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共計約260萬字,是國內學術界對奧義書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首部專著,也是國際學術界對奧義書進行研究的部頭最大的一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國內首部奧義書專著出版 成該領域最大部頭作品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吳學國的5卷本《奧義書思想研究》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國內學術界對奧義書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研究的首部專著,也是國際學術界對奧義書進行研究的部頭最大的一部作品,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貴州省首部系統研究禿杉學術專著正式出版
    3月26日,記者從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由該局科技人員編著的《雷公山禿杉研究》已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也是貴州省第一部系統研究禿杉的學術專著。《雷公山禿杉研究》專著封面據介紹,《雷公山禿杉研究》由貴州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美鈞作序,保護區管理局科技人員共同編著,全書共分為12個章節,從保護區概況及禿杉資源、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禿杉生命表及成活曲線分析、禿杉種群特徵、禿杉群落特徵、禿杉的生態學、禿杉培育技術、
  • 我國首部以「植物」命名的專著,作者還是位狀元郎!
    儘管古代研究植物的著作非常多,卻沒有以「植物」命名的學術專著,因為古代科學家們把與植物相關如花草、穀物、樹木等方面的學問統稱為「草木學」。首部以「植物」為名專門研究植物學的專著出現在清代中葉,其作者是「宦遊半天下」的朝廷要員,也是我國唯一一位中過狀元的植物學家……創建植物園 孝子醉心草木一條碧綠的小河穿過固始縣(今河南省東南部,原屬信陽市,現為省直管縣)境內。這條河叫史河,很久以前也叫決水,是固始人的母親河。
  • 全球首部消化內鏡隧道技術全英文專著出版—新聞—科學網
    全世界消化內鏡專科領域第一本消化內鏡隧道技術的英文專著《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於2013年9月22日在上海的世界胃腸病大會上舉行首發儀式。該書主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令狐恩強教授。他又將該體系完善整理成書,被世界著名的Springer出版集團出版,是世界上消化內鏡隧道技術的首部專著,也是世界上首部充滿我國原創元素、由我國學者主編的消化病學領域的全英文專著,被業內稱之為中國原創、世界首創。
  • 安徽教授8年寫成19萬字《紅樓夢》與書法專著 系國內首部
    近日,安徽淮北師範大學書法教授孟寶躍成為「紅學界」的熱點,他利用8年時間,對《紅樓夢》中的書法文化進行研究,寫成19.8萬字《紅樓夢與書法文化》一書,此書成為國內首部全面深入研究《紅樓夢》與書法文化的著作。圖為孟寶躍在閱讀書籍。本人供圖初為探究紅樓「書事」 逐步產生撰寫專著想法孟寶躍成長在一個書法氛圍較為濃厚的家庭裡。
  • 王立松 顯微鏡下對話地衣(知識分子風採·走進自然)
    痴迷「冷門領域」,自覺樂趣無窮  從17歲接觸地衣到現在,王立松一直在這個「冷門領域」痴迷鑽研,自覺樂趣無窮。1981年,剛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工作的王立松加入了中科院橫斷山綜合考察隊。當時,他採集了大量地衣標本,採回來後卻發現沒人研究。參加過野外科考的人都知道,標本來之不易,肯定不捨得扔掉,可標本越積越多沒法分類,也是個大麻煩。
  • 我國科學家發現1.65億年前擬態地衣的昆蟲
    但對於昆蟲擬態的起源和演化仍然不清楚,擬態研究成為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目前學術界仍缺少對昆蟲擬態地衣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找到更為古老地層中的地衣以及與之相似的昆蟲。以往報導的最早疑似地衣化石發現於距今約4億年前的早泥盆世地層中,但其分類位置一直存疑。研究現生地衣的學者認為,真正的大型地衣出現時間不早於650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