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改讀音與標定普及和歷史文化求同存異
倪寄如 (退休工人)
近有網文對古詩詞改讀音多有熱議,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xia)」改音「邪」、「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ji)」改音「齊」,網友質疑改讀音破壞了傳統文化,而對改讀音以適應部分民眾流行讀音的提法仍有待教育部審批……
中華傳統文化的物語圖語甲骨漢字無比浩瀚博大精深,其華漢文字「六書」中的每一個字在歷史的長河中多數字何止一音一意,正是由於對華漢文字「一字書」的追根溯源「打破砂鍋」,才可以破解中華民族主創的數萬年世界經緯文化之偉大奇蹟……距今七千多年的南非「畫石」已經喻有了「二十八宿」與經緯變遷,約四千年前的南洋「野豬與手掌印」巖畫就以野豬喻地支「十二」的東經120度與左手印喻作「南/左」的南緯5度之標的,西歐「獵牛圖」的外輪廓線就是東半球亞歐非大陸,大鳥人禿鷹亦「兀鷲/五九」的北緯45度與立錐小鳥人的鳧鷖亦東經1度標示洞址準確無疑……中國以萬年舞陽「龜『目』」文明的「巧匠」一詞展示了父系原始共產主義國家的誕生,並以7300年的蚌埠「八神老童「文明先後使古埃及古希臘文明躍然升起,中國之「中」也「鍾/銅/同」故「中庸之道」亦「鍾鏞之道(合金配比造和鳴禮器)」亦「銅俑之道(先帝青銅面具與教誨)」的「世界大同」「中/銅之國」,古埃及中王國新王國末王朝與夏商周左祖右社東西有地姻緣一體……這一人類世界數萬年悠久文化的傳承破解,就是依靠對華漢「六書」文化的千古褒貶之易讀中始得真諦,為此古漢語每字的發音都有其歷史發展變化的緣由,對古文化文字的易讀音變盲目把他人稱作「白字先生、誤人子弟」確需要謹慎仔細……有人把《神烏賦》的「佐子」簡單斷作「虛詞」漠視了先賢刻寫一字的苦心,「佐子(佐/左人)」實乃對世界之中國在埃及的古墟(虛/墟)金字塔我「佐塞/左陝」黃帝的子民「男左」/「男子大漢」之讚譽,即便華漢「六書」的語氣詞連接詞也有著深刻的語境內涵,理應重新探討「因為…所以」「哎呦嘿」等等華漢語言發聲蘊含的史實魅力,華漢文字「六書」豐富多彩《康熙字典》只是「六書之淵海」入門,「人下一橫/亼」之字在古漢語中也似「三人為眾」喻作埃及金字塔之「集/亼」……中華文化的古詩詞不同於文史記述因此最好應當尊重歷史環境的原著讀音,絕不應追求時尚隨大流輕易把文字讀音變易,因為古詩詞本身就是屬於朝野有格律的吟誦/吟唱文化,這就必須服從格調音律的制約以達和聲統一,沒有與文字相同的音韻就無法稱為和樂以達共鳴一致,若失去原有的板眼節奏與音頻豈不成了禮樂失調噪音頓起怪聲搶戲,雖然中華詩詞古樂譜有所散失致使詞難配樂僅作朗讀之用,但仍需保有原有的格律板眼平仄聲韻原汁原味嚴防出局……
對華漢文化的「六書」應遵守創新思維的準則不能搞兩個極端,要用唯物辯證史觀去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華漢文字史料要注重文字的多音多意以達辯證求實,但對於古詩詞(如《離騷》)個別文字發音卻應根據南音北音合理推敲斟酌確立……莊子《德充符》記述的無足「兀」者就是失去「凸角(腳足)」金字塔政權東歸之華夏智者與諸公,史載的「勾吳、勾越(粵)」之「勾」就是海上絲綢之路「播絲(勹厶會意)」吳越的依據,關於「詩人作刺」的《詩經》文字音準可依古制發音,但對其文字的易譯內涵就需要區分比對以作論述的根基,如《野有死麕(野/蜀、麕/獐/章/商、麕/君)》就是在祭祀白袍商紂,萬年華漢的「好」字也會變成了西語散讀「哈羅」詞句……
漢字的標定普通話推廣落實十分必要這也是中華民族國家進步統一的標誌,文字與發音的一致有利於民族團結科學振興國際交誼,統一文字就是統一文化統一步調進而統一思想,古今吟誦詩詞的發音相同才會有文化思維的共鳴共振才會若成方圓必依規矩……切記中華文化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容許與提倡在文化研究中表達漢字「六書」的「新聲」以利創新思維睿智出奇,陽光健康的詼諧幽默文字語言作品是緊張節奏的減壓調料,對「中國特色」「文化自信」不能優柔寡斷取巧投機,自由體詩文等文化創作可以突破古詩詞的時空界限對文字發音合理髮揮,這依然也是屬於與時俱進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求同存異……
**筆者自05年網發《山海經大破譯》等700多篇文章、篇篇均有新意、近為:議葛劍雄/唐朝長安曾是世界中心是個偽命題、萬年華漢文化對古希臘及克裡特文明的孕育、盱眙出土的圓壺金獣銘文自證夏禹九鼎、藁城西臺商代鐵刃銅鉞破解小亞赫悌王鐵列平、石峁的經緯內涵為黃帝母跗寶與妻弟俞跗古城、延慶古崖居為秦所建涉及甘肅張家川商鞅金身冢、甘肅張家川西戎遺址有被赦免所建商鞅金身冢、孔慶東懟嶽雲鵬何止是文史界的關公戰秦瓊、再談國家一詞「Country」源自中國世界史文明、新疆3600年前的呼斯塔遺址是古嬴伯翳遺蹤、中國世界通史揭開了蒙古族古史的神秘帳幔(也可查:倪寄如破解人類歷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