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玉屏: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助農增收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12月15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包裝烘乾的食用菌。

近年來,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通過工廠化、規模化生產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品質和產量,並吸納農民進入相關企業務工以增加收入。目前,玉屏縣已建成5條菌棒生產線,食用菌年產量3萬多噸,年產值超2億元。

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12月15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採收食用菌。

近年來,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通過工廠化、規模化生產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品質和產量,並吸納農民進入相關企業務工以增加收入。目前,玉屏縣已建成5條菌棒生產線,食用菌年產量3萬多噸,年產值超2億元。

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12月15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晾曬食用菌。

近年來,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通過工廠化、規模化生產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品質和產量,並吸納農民進入相關企業務工以增加收入。目前,玉屏縣已建成5條菌棒生產線,食用菌年產量3萬多噸,年產值超2億元。

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12月15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採收食用菌。

近年來,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通過工廠化、規模化生產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品質和產量,並吸納農民進入相關企業務工以增加收入。目前,玉屏縣已建成5條菌棒生產線,食用菌年產量3萬多噸,年產值超2億元。

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12月15日,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切割精選的食用菌。

近年來,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通過工廠化、規模化生產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品質和產量,並吸納農民進入相關企業務工以增加收入。目前,玉屏縣已建成5條菌棒生產線,食用菌年產量3萬多噸,年產值超2億元。

新華社發(胡攀學 攝)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80後幼師返鄉做農民 「拜師學藝」 探路食用菌產業助農增收
    張月 攝中新網長治7月24日電 題:80後幼師返鄉做農民 「拜師學藝」 探路食用菌產業助農增收作者 李庭耀三年前,1988年出生的郭亞靜還是一名幼兒教師。如今,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東王家堡村的菌菇大棚裡,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她捲起褲腿和村民們一起勞作的身影。
  • 我們平時吃的食用菌實現了「工廠化生產」
    導讀:走進位於永川區何埂鎮獅子村的這個佔地100多畝的食用菌生產企業,企業正在組織工人加緊作業,對今年5月份投入市場的500萬袋繡珍菇菌袋進行半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所謂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是模擬生態環境、智能化控制、自動化機械作業於一體的生產方式。
  • 凱裡市【本地食用菌】_貴州貴福菌業放心之選
    凱裡市【本地食用菌】,貴州貴福菌業放心之選,公司地處玉屏飛鳳產業園區內,佔地面積186畝,一期投資1.2億元,目前已建成茶樹菇菌袋自動化生產車間、預冷車間、強冷車間、無菌接種車間、淨化養菌車間、示範出菇園等,日生產茶樹菇菌袋30萬袋,年產茶樹菇菌袋1億袋。
  • 江西婺源:非遺文化產業助民增收
    近年來,婺源縣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提升非遺魅力,將非遺傳承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招商引資、申報文化產業項目、爭取文化企業優惠政策等方式,對紙傘、歙硯、三雕等非遺產品生產企業給予用地、資金、稅收等各方面的扶持,實現了文化傳承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的良好局面。
  • ...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千企幫千村】守好村民增收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2020-09-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貴州黃平重安鎮 食用菌種植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原標題:貴州黃平重安鎮 食用菌種植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近日,筆者在貴州黃平縣重安鎮皎沙壩千畝食用菌黑木耳種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齊排列的菌棒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 貴州六盤水:食用菌撐起脫貧「小金傘」 拓寬增收致富路
    「菌棒滅菌後,將其運往自動接種室內進行接種,然後再放進養菌棚進行培養,待長出菌絲以後,就可以配送到各個食用菌種植大棚。」水城縣菌種場副總經理楊建祥一邊走一邊向記者介紹食用菌的生產過程。「菌種場目前是貴州省內產能前列的菌種場之一。」楊建祥介紹,每天在菌種場上班的員工有280人左右,其中貧困戶92戶,根據工種不同,每名員工每天的工資在80元至100元不等。
  • 挖掘3000億規模的食用菌行業機會
    金針菇是我國少數可以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品種之一。2003年,我國工廠化金針菇每日產量僅40噸,到2017年已達到3148噸。金針菇工廠化率已超過40%,領先於其他種類的食用菌。主營業務為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種植與銷售,在上海、吉林、四川、山東、廣東、貴州等地區投資建設了綜合性食用菌工廠化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金針菇、真姬菇(含蟹味菇、白玉菇和海鮮菇)、香菇、杏鮑菇等鮮品食用菌。2018年,公司食用菌日產能已達到1060噸,是金針菇行業的絕對龍頭。
  • 河南:世紀香工廠化食用菌基地為學生假期生活增添樂趣
    本網訊(記者 明旭影)近日,河南許昌世紀香食用菌工廠化瓶栽靈芝基地迎來了一批「小遊客」。原來,趁著暑假,不少家長領著孩子們一起到世紀香靈芝採摘工廠化基地進行參觀,帶領孩子體驗食用菌採摘活動,學習食用菌知識,充實假期生活。河南世紀香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彥增親自為學生們講解靈芝的生長過程、靈芝的營養價值,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 普安:林下產業延鏈條 增收又添食用菌
    今年以來,普安縣充分發揮林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與該縣「一紅(普安紅茶)」「一白(長毛兔)」產業一起,走出了一條向山地要錢要糧,變林下荒山為金山銀山的新途徑。據統計,普安縣目前共種植大球蓋菇、紅託竹蓀、香菇等食用菌5095畝,覆蓋帶動400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3000餘元。
  • 貴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發展食用菌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2019-07-10 10:04:  新華社記者李凡、劉智強  連日來,貴州烏蒙山區雨水不斷,織金縣後寨苗族鄉熊家寨村的大棚裡一片忙碌。
  • 溪山春雨知時節 雲上助農送良方
    貴州大學12支服務我省農村產業革命團隊的專家們心繫农業生產、牽掛農戶生活,為不誤農時,科學高效引導農民投身春耕生產,特別開設「溪山春雨」貴大助農雲課堂,「宅」家抗疫、雲上助農,堅決做到疫情防控與農業農村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為疫情防控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大局貢獻貴大力量。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時期,但春耕在即,農事不待。
  • 貴州黔南州:召開食用菌產業座談會 優化食用菌生產空間布局
    8月14日,貴州省黔南州食用菌產業發展座談會在荔波縣召開。副省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胡忠雄主持會議並講話,副州長楊再軍,州直有關部門、荔波縣相關負責人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今年以來,黔南州按照「擴規模、調結構、強龍頭、增效益」的發展思路,努力推動食用菌產業加快發展,截止7月31日,全州食用菌種植1.59億棒,完成產量5.3萬噸,實現產值6.01億元。產業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3600戶1.15萬人,人均帶動增收510元,新增就業崗位460個,提供就業崗位總數3500餘人。
  • 「西菜東送」的「協奏曲」:大灣區市場助貴州農貨出山
    (中國減貧故事)「西菜東送」的「協奏曲」:大灣區市場助貴州農貨出山中新社廣州10月18日電 題:「西菜東送」的「協奏曲」:大灣區市場助貴州農貨出山作者 王堅近幾年,一家家廣州企業到中國西部的貴州省扶貧,將貴州山貨帶到了粵港澳大灣區,譜寫了一首東西部扶貧「協奏曲」。
  • 食用菌發展中的菌農期待與產業鏈回應
    以撐起農民致富產業之一的食用菌觀察為例,它的前端、中端、末端發生的變化,折射著貴州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創新性,村莊因此更有活力。坐落在村莊的食用菌大棚基地此次創新,如何讓農業產業生產觀念的轉變在貴州大地上落地生根並成為百姓拍手稱道的 「秘方」?  「上半年,種10萬棒黑皮雞樅,下半年再搞20萬棒,就想種點不一樣的,把價值拉上去!」
  • 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文/張祥茂 中國具有豐富的食用菌物種資源,傳統生產和現代化種植方式並存,食用菌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其總產值在中國種植業中的排名僅次於糧、棉、油、菜、果,居第六位。
  • 浙江長興:雨後搶播 助農增收
    原標題:浙江長興:雨後搶播 助農增收2020年7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虹星橋鎮譚家村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志願者組建助農小分隊,搶抓有利天氣幫助村民和低收入農戶進行水稻秧苗補種和單季稻搶播,田間地頭一派繁忙。
  • 河南盧氏:食用菌產業為群眾搭建增收致富的橋梁
    「咱不服氣不行啊,人家公司(信念集團)統一生產的菌棒就是不一樣,你看這頭茬菇出的多齊整」!近日,走進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雙槐樹鄉東桃花村的食用菌大棚,一朵朵香菇綻放,菇農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東桃花村食用菌基地利用鄭州管城區專項扶持資金147萬元和市派第一書記專項資金30萬元,共建設香菇大棚17個,配套50噸冷庫一座。
  • 紅託竹蓀託起貴州納雍縣寨樂鎮村民脫貧夢
    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中國網貴州9月9日訊(記者 董寧 劉楨珂)鳥瞰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寨樂鎮,青山綠水間,近千個鱗次節比的白色大棚在陽光下閃耀。這是貴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該地的紅託竹蓀種植基地,也是納雍縣產業扶貧的核心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需要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短平快高效益產業,帶領群眾快速增收致富,而納雍氣候環境適合發展食用菌產業。
  • 黑龍江富錦:「扶貧牛」助農增收
    近年來,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黑龍江省富錦市長安鎮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助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