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設計臺灣藝術中心

2021-02-18 ABB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將它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我們的微信帳號:ABBS02861998484)

據報導,由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在臺灣地區設計的一個藝術綜合設施,最近的施工工作已實現封頂。這個項目將在明年建成。

這個名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的項目將由3個劇院組成。一個劇院為1,500個座位,其餘兩個分別為800個座位。

這3個劇院有一個被稱為「透明中央立方體」的共用的空間,因此它們可以共用後臺設施。最大的有1,500個座位劇院能夠與有800個座位的劇院結合成一體,成為一個有100米長的空間的「超級劇院」。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的合伙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說:「允許舞臺結合在一起的設計方案,是為了用於意想不到的劇情和用途。這個方案設計為特殊的使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這個項目的表面裝修工作將在10月份開始。「中心立方體」將用有皺紋的玻璃裝修;3個劇院的表面將用鋁板裝修。

與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合作完成這個項目的有本地建築師姚仁喜(Kris Yao)和Artech建築事務所。

如果您也有精彩文章,您可直接投稿於ABBS建築網相關論壇,我們會定期篩選分享給我們的ABBSer。

相關焦點

  • OMA新作 | 臺灣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剛剛進入2019年,盤點了2019年最值得期待的10個建築 ,隨著這些建築的即將完工,OMA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已經發布了新的照片
  • 從方案到落成,回顧OMA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十年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影:Kevin Mak△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影:Kevin Mak△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影:Kevin Mak△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影:Kevin Mak△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攝影:Kevin Mak 參考連結:[1]https://www.dezeen.com/2019/01/11/oma-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tpac-taiwan/[2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OMA
    Archtime作品 | 競賽 | 訪談 | 招聘「為什麼過去100年來,最激動人心的戲劇事件都發生在專門為其設計的空間之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Chris Stowers近年來,隨著表演中心的激增,全世界見證了一個完全相同的表演中心組合方式:一個2000個座位的禮堂
  • 改造後的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是中國第一個私人當代藝術博物館,它成立於2007年,坐落在北京798藝術區的核心地帶,旨在將中國藝術帶入世界舞臺。在經歷了2017年的內部結構調整之後,藝術中心迎來了新一次的翻新,由OMA事務所來為之建立全新的公共身份和視覺形象。
  • OMA 擊敗 35 個團隊,贏得了芝加哥 UIC 新藝術中心的設計競賽
    位於芝加哥的伊利諾斯大學(UIC )於今年初發起一場設計競賽,意在於校園內新建一個「具有重要建築意義的藝術中心」,作為 UIC 與世界之間的橋梁,創新藝術和文化的生產。近日,評審團隊公布了最終結果。因此,該中心將作為一個公共的城市表演及聚會中心,主要用於 UIC 的戲劇與音樂學院(STM)舉辦演出。它位於 UIC 東校區,計劃佔地 8.8 萬平方英尺(約 8 千平方米),需包括包括一個擁有 500 座位的音樂廳及一個 270 個座位的劇院,此外還應配套排練空間、咖啡館及爵士樂俱樂部等。OMA 的獲獎概念提出設計兩座塔樓:一座面向校園,一座面向城市景觀。
  • 臺灣最大的藝術文化中心即將開幕!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這座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將於2018年10月開幕啟用。
  • OMA | 傳統劇場空間的當代革新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了許多表演藝術中心,這些建築仿佛遵循著某種神秘的協議,都或多或少包含以下象徵性的空間組合:一個兩千座的觀眾廳,一個1500座的劇場,以及一個黑箱劇場。從19設計以來,劇場設計都將傳統的運作方式隱藏在醒目的外在形式下,用包廂體現社會階層便是一例。儘管劇場必要的元素,如舞臺、臺口、觀眾席等,都已延續了3000多年,但這並不是它們停滯不前的理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採取了相反的策略,嘗試利用劇院內在的機制形成建築的標誌性外觀。▼藝術中心鳥瞰 ©Chris Stowers
  • 加州設計藝術中心學院--ACCD
    Usnews1997:[10] Usnews2003:[6]   1930年成立,私人機構(專門學校),175英畝的校地,靠近Pasadena's Rose Bowl   提供高品質藝術Visual Arts課程,學生較適合專修一個主科,並在具有技術和概念發展後完成課程,
  • 2020臺灣藝術學院畢業展海報設計
    其中的主題中心更加的表現人類與自然的存在於生存關係。人類在歷史的進化中一味進步,卻忘記反思現在和過去的對立關係。也表現出當代年輕人對事情敏銳的觀察。對社會的關注。那麼,除了中國大陸地區,視覺移到祖國大陸以外,一起看看「兩岸海峽」的各個高校的畢業展海報設計吧。
  • OMA「臺北藝術中心」即將竣工,現場圖公布
    一個1500座劇場,兩個800座劇場高度: 63 米負責合伙人: Adam Frampton 設計團隊: Ibrahim Elhayawan with: Yannis Chan, Hin-Yeung Cheung, Jim Dodson, Inge Goudsmit, Alasdair Graham, Vincent Kersten, Chiaju Lin, Vivien
  • 【建築設計賞析】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這座壯觀的國立高雄藝術中心是由荷蘭  Mecanoo 建築事務所設計,其靈感來自於該地區富有特色的榕樹群樹冠造型。這樣一個單層建築所佔據的面積為35英畝(141000平方米),它坐落在高雄市中心佔地面積為116英畝(470000平方米)的亞熱帶公園裡,並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單屋簷建築表演藝術中心,這也是臺灣這一代人的一項最重要的文化投資。
  • 臺灣照明藝術 & 高端豪宅設計遊學【環球設計1368期】
    臺灣設計遊學 臺灣照明藝術&高端豪宅設計之旅時間:2017年6月11-17日(七天六夜)
  • 臺灣競爭力論壇成立「臺灣藝術中心」 將深化兩岸藝術交流
    臺灣競爭力論壇近日在臺北成立「臺灣藝術中心」,將致力於推動臺灣藝術發展,深化兩岸藝術交流。  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謝明輝2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臺灣藝術中心」由釉上彩瓷畫家高莉玲擔任執行長,將持續邀請臺灣藝術家入會。
  •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UCC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是中國第一家私人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07年,位於北京798藝術區中心,該中心希望能將中國藝術帶入到全球對話中。該設計恢復了現有建築之間空間質量的明顯差異:一棟上世紀50年代的工業廠房和一棟紅色板房,既上世紀70年代的前行政大樓,同時在視覺上將UCCA藝術中心的內部與798 藝術區重新連接在一起。UCCA藝術中心的發展與北京798藝術區是緊密相連的。
  • 卡達國家圖書館,多哈 / OMA
    我們已經設計了不少圖書館,也建成了一些。圖書館是一種極其適合產生前衛設計的建築類型。顯然,傳統的形式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之間存在著某種悖論,而卡達國家圖書館正是這樣一個例子。這座建築長138米,等同於兩架波音747飛機的長度。這並非是在炫耀它的尺度,因為從設計之初,我們的目的便是讓卡達的全體公民都能輕易地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 扎哈事務所完成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MVRDV公布「綠洲」計劃;GDC設計獎2019獲獎作品展開幕|每周一觀築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築師事務所完成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這座名為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簡稱MICA)是面積達115,000平方米的大型綜合體,其首個展覽名為「流淌的永恆」,已經開幕。
  • 全球最大表演藝術中心已在中國臺灣正式啟用
    位於中國臺灣南部城市的國立高雄藝術中心,被譽為東亞的新文化中心。這是一座參考了當地的景觀,在起伏的屋頂下設有巨大的公共廣場的單體設施。上周,約有 5 萬人參加了這座藝術中心的開幕儀式,並欣賞了首場音樂會。
  • 臺灣藝術大學
    ,簡稱臺藝大,前身是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是臺灣最早的藝術專科學校。  簡介     臺灣藝術大學目前包含了美術(含美術、雕塑、古蹟藝術修護、書畫藝術等四個學系以及造形藝術研究所)、設計(含視覺傳達設計、工藝設計、多媒體動畫藝術等三個學系)、傳播(含電影、廣播電視、圖文傳播藝術等三個學系以及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表演(含音樂、中國音樂、舞蹈與戲劇等四個學系以及表演藝術研究所)四學院以及共同教育委員會
  • 全臺灣最大的藝文場館 -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高雄 / Mecanoo Architecten
    來自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對gooood的分享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這座臺灣近40年來最巨大的文化建設,將於2018年10月開幕啟用
  • 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培養創意人才
    位於帕莎迪那的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圍繞世界經濟發展,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操作技能,汲取最新信息,運用尖端科技實施教學,所培養的大批新型人才在世界許多發達國家的新興產業領域大顯身手,舉世矚目,享有設計教育院校中的「哈佛」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