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宮等與上海美院合作四個研究中心

2020-12-10 澎湃新聞

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宮等與上海美院合作四個研究中心

澎湃新聞記者 黃松

2017-09-27 07:37 來源:澎湃新聞

9月26日,上海文教結合項目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南院啟用儀式在上海美術學院南院(真大路520號)舉行。未來上海美術學院南院將成為研究生教學、拓展校內外合作教育平臺而租賃的過渡性辦學空間。中國書畫教學創作研究中心、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等文教結合建設中心入駐其中。這也是上海辦學歷史最悠久的美術類高等院校在新體制新機制運營下建高水平大學進程中的重要舉措。

上海美術學院南院

集聚美術資源,共建文教結合中心

早在2017年7月,上海美術學院與上海市教委、市文廣局及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雕院籤署合作共建協議,合作內容包括各美術館為上海美術學院提供展覽空間,並支持上海美術學院參與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城市文化氛圍營造等重點工作。

此次,將合作共建細化到文教結合建設的四個中心——中國書畫教學創作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上海中國畫院)、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劉海粟美術館)、近現代美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上海油畫雕塑院)。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李磊代表研究中心講話,他表示,「在合作共建中,學校和藝術機構將著力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上海的美術資源,在人才培養、作品創作、學術研究、文化服務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推動上海美術事業的繁榮。」

未來上海美術學院將配合對中華藝術宮館藏文獻,上海近、現當代藝術史等開展研究,系統培養藝術研究與美術館管理專業的碩博高端人才,建設青年策展人後備團隊,並將以課題制的方式整理研究「華君武日記」、「夏陽與中國現代美術」等文獻;並共同推動上海美術創作,打造學術高地。

此外,由劉海粟之女劉蟾擔任名譽主任、劉海粟美術館館長朱剛擔任主任,上海美術學院教授李超擔任執行主任的劉海粟研究中心,計劃通過近年來的研究、教學和協同合作,陸續編著並出版《劉海粟全集》、《美術館學叢書》、《中國現代主義藝術大系》,並策劃「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研究系列展」暨學術研討活動,還將全面深化進行以劉海粟為代表的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創作、傳播的系統研究;全面深化進行近現代美術史、近現代美術資源的基礎研究。

中國書畫教學創作研究中心、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劉海粟研究中心、近現代美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授牌(從左至右:吳孝明、肖谷、朱剛、李磊、施大畏、翁鐵慧、陳德榮、馮遠、宗明、汪泓、丁曉東、劉蟾)

除此之外,上海美術學院歷史文化研究所、美術創作研究所、傳統工藝美術研究所、當代藝術研究所也在同日授牌。四個研究所分別聘請了上海文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施大畏,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院院長潘魯生,理論家盧輔聖為所長。施大畏代表研究所表示將一如既往的支持美院發展。四個研究所的成立,旨在以新機制聘任業界名師大家加盟上海美術學院,整合校內外資源,提升學院師資力量,培養高端人才,並率領上海美術學院師生在相關專業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實踐性重大問題研究,承擔傳承創新海派文化使命。

上海美術學院與滬上四大重要的藝術機構的聯合和四個研究所的成立將對打造都市藝術教育品牌、集聚上海美術資源、傳承上海美術教育文脈、凝鍊上海高等美術教育特色、提升上海美術教育水平起到長足的作用。

南院內部空間

南院為過渡空間,寶武「不鏽鋼地塊」將建美院新院區

2000年開始,上海美術學院的教學主要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上大路99號)的一棟四層小樓中進行,儘管當時建設理念是最新的,但隨著學院擴招和各種新藝術門類和樣式的興起,上海美術學院的教學空間不免擁擠,新啟用的上海美術學院南院是美術學院為加強研究生教學、拓展校內外合作教育平臺而租賃的過渡性辦學空間。

南院內部空間

上海美術學院南院總面積14000餘平方米,集聚了上海、全國以及國際的藝術資源,形成了以上海美術學院為中心點,引進企業、藝術機構、國內外專業院校聯合建設工作室,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構建基於問題導入的研究型工作室、基於市場導入的實踐型工作室和基於流派導入的名家工作室,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而根據寶武集團、寶山區、上海大學的戰略合作,三方在寶武集團「不鏽鋼地塊」將共建上海大學上海美院新院區,此地塊地處長江碼頭,是一處擁有廠房、碼頭、鐵路的工業遺存,經過改造後上海美術學院將整體搬入。這也將促進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產業積聚,帶動區域產業轉型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美術學院,文教結合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周韶華藝術展將在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
    活躍中國畫壇60年特別是近30年以來以創新發展著稱的美術大家周韶華將於9月7日在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神遊東方——周韶華藝術大展」。8月7日,記者從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國家文化部藝術司巡視員程桂榮,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劉健,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遊慶橋,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劉永澤等領導出席新聞發布會。楊曉陽、劉健、盧禹舜分别致辭。周韶華先生也來到了現場。
  • 上海重大文化項目——中華藝術宮概況
    中華藝術宮是綜合收藏、展示、交流、研究、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大型美術博物館,是一座薈萃近現代全球華人藝術精品,以視覺藝術展示為核心的百姓參與、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改建完成後,中華藝術宮總建築面積達到16.7萬平米,共有陽光展廳、專題展廳、「名家館」等27個展廳以及影視報告廳、公共藝術圖書館等功能設施,這將為上海乃至全國近現代藝術精品提供充足、優質的展示空間;為吸引世界名作、國內名家巡迴展示創造更多有利機遇和優越條件。
  • 上海市政府舉行介紹中華藝術宮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相關情況新聞...
    中華藝術宮將以上海國有藝術單位的收藏為基礎,常年陳列反映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與發展脈絡的藝術珍品,並聯手全國美術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國藝術創作最高水平的藝術作品,聯手世界著名藝術博物館合作展示各國近現代藝術珍品。通過向公眾提供普及性的藝術講座、藝術教學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藝術鑑賞水平,普及民族藝術、傳承文化精神,使中華藝術宮成為公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基地。
  • "寫意中國"畫展揭幕中華藝術宮
    東方網11月1日消息: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中華藝術宮聯合主辦的「寫意中國·2013中國國家畫院國畫、書法、版畫邀請展」昨天在中華藝術宮開幕。開幕式當天,中國國家畫院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籤約,雙方將通過整合各方資源,聯合打造「寫意中國」這一國家級藝術品牌。
  • "中華藝術宮"對上海的裡程碑意義
    我們都說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城市建設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城市的品位提高了,而這種變化,就首先體現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紛紛建起的一批文化設施,如東方明珠塔、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圖書館、上海體育場及一些新聞文藝大廈等。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中華藝術宮於10月1日開館
    中華藝術宮選址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建築面積16.7萬平方米,展示面積相比世博會中國館增加0.9萬平方米,達6.4萬平方米,擁有陽光展廳、專題展廳、名家館等27個展廳以及影視報告廳、公共藝術圖書館等,是綜合收藏、展示、交流、研究、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大型美術博物館。
  • 中國館轉身中華藝術宮 展示面積為10個上海美術館
    據了解中國館即將變身為中華藝術宮,城市未來館則會成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落戶之處。在利用世博園區原有場館集中改建、新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同時,上海確定改造提升虹橋地區文化設施,建設虹橋國際舞蹈中心。,中華藝術宮將成為以中國近現代美術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交流為基本職能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國際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人民大眾審美、學習、休閒、觀光的理想場所,並力爭成為與世界重要的藝術博物館齊名的藝術宮殿。
  • 走進上海的美術館公共教育,仿佛走進沒有圍牆的「美院」
    幾乎每個周六與周日,中華藝術宮的公共美術教育活動都是異彩紛呈,而在國慶長假期間,更以8天時間50場公益教育活動吸引了大量藝術愛好者。「美術館的第一社會職能是教育,是沒有圍牆的美院,得讓美照進人心。」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李磊在回顧一天的公共教育活動時如斯感言。
  • 「東方之冠」——上海中華藝術宮
    中華藝術宮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改建而成.是集公益性、學術性於一身的近現代藝術博物館.它秉持藝術服務人民的立館之本。「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2019-09-03上午10時時,一曲激昂的音樂在上海中華藝術宮的門口響起。讓人停步去尋覓它。中華藝術宮總共有三層.它成為中國近現代經典藝術傳播、東西方文化交流展示的中心。「江山如此多嬌——當代中國美術的文心與詩意」。
  • 上海美術學院牽手四大美術機構 搞出文教結合大動作!
    儀式上,文教結合建設的四個中心:中國書畫教學創作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上海中國畫院)、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劉海粟美術館)、近現代美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上海美術學院、上海油畫雕塑院)接受授牌。
  • 上海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圖書館、中華藝術宮等多個場館閉館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海多個公共場館閉館。1月24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閉館公告。公告稱,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經研究決定,中共四大紀念館及海派文化中心自1月24日(除夕)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將「紮根」中華藝術宮
    14日,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中國館將「變身」中華藝術宮的設計方案,原中國館「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有望於2012年10月中華藝術宮開館試展時再次與觀眾見面。  此前上海市政府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世博會中國館後續利用方案基本敲定,以展覽中國近現代藝術珍品為主的中華藝術宮將選址中國館。
  • 中華藝術宮:2020 上海 你好
    中華藝術宮迎春系列展: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賀友直畫上海、兒童畫上海、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將開幕,展期均為2020年1月18日至3月31日。這五個展覽可以視為五個切面,從不同視角和不同側面構畫當下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在這五個展覽中,有著十分清晰的時間線索。
  • 中華藝術宮:讓人興奮的不僅是首次露面的精品
    上海中國畫院的郝範榮說,「從7月中旬開始從我們的庫房中調出第一批收藏,到上周為止,我們收藏的370多件、共500多張作品將亮相中華藝術宮。」負責畫院庫房保管的小範帶著一絲自豪。除了上海中國畫院之外,上海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等機構的收藏,也將在中華藝術宮與廣大觀眾見面。如果說之前上海美術館的展覽功能佔據主要地位的話,那麼現在的中華藝術宮則更起到了一個美術博物館的功能。
  • 上海世博中國館「變身」中華藝術宮迎客在即
    more>>   中新社上海8月30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十二五」期間的兩個重大文化項目——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 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
    出席活動的上海方面領導有: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韻斐,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於秀芬,上海文化旅遊局副局長杭春芳,上海文化旅遊局副局長、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奚美娟,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沈文忠,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館長沈捷,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鄧軍
  • 上海國際藝術節|長三角美術館精品館藏雲集中華藝術宮
    10月30日,「風生水起逐浪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長三角美術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展,此次展覽集結了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上海美術館(中華藝術宮)、江蘇省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安徽省美術館(籌)等單位的精品館藏,以及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著名美術家在各時期創作的120件油畫、國畫、版畫、雕塑、連環畫等作品
  • 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圖書館、中華藝術宮等多個場館閉館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海多個公共場館閉館。1月24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閉館公告。公告稱,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經研究決定,中共四大紀念館及海派文化中心自1月24日(除夕)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當日,上海圖書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也發出閉館通告。
  • 上海:中華藝術宮國慶試展將「限額預約」
    新華網上海9月25日電(記者 孫麗萍)上海文廣局局長胡勁軍2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考慮到國慶長假因素,將於10月1日開放試展的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迎來較大客流,因此國慶期間觀眾需以「限額預約」方式獲得參觀機會。
  • 上海中國畫院的往事
    【講座】邢建榕:中國畫院的畫師——以上海中國畫院成立為中心【團結創作力量;解決個人生計】吳湖帆提名畫家上海畫院1956年開始籌備,一直到1960年才成立,人員從最初吳湖帆提名的95名,到最後69人。這些人從三五百人中優中選優,最終脫引而出。這份工作對於當時畫家來說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