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峰會

2020-12-17 生物谷


一、會議背景
 
隨著全球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基因測序技術已經成為最具潛力、最富活力的生物科技領域之一,日漸成為各大資本爭相投資的熱點,也正在引發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在新的產業格局下,將政策、投資、技術等各方形成合力,以各領域協作的形式推動產業良性發展,進一步推動基因測序技術產業的協作,已成為業內共識。2016年9月9日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基因測序技術的學術和產業機構合力的形成,為中國基因測序領域實現自主創新和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凝聚動力。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測序技術企業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大力推進我國基因測序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由深圳市坪山新區管委會、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主辦,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峰會暨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深圳)基地揭牌儀式"將於2016年12月2日在深圳坪山新區金茂園大酒店隆重舉行。
 
屆時將吸引來自海內外的200餘名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代表、資深投資專家,聚焦"技術"、"產業"、"投資"三大主題,共同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同時,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深圳)基地將落戶深圳市坪山新區,協作探索政用產學研創新生態,推動測序技術進步與基因產業發展。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屆時蒞臨,共同見證中國基因測序產業的崛起與騰飛!
 
二、會議概況
 
主辦單位:
深圳市坪山新區管委會
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
 
承辦單位: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會議地點:深圳坪山新區金茂園大酒店
 
報到時間:2016 年 12月1日 12:00-21:00
 
會議時間:2016年12月2日-3日
   
邀請人員:基因測序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基因測序產業優秀企業代表、資深投資專家
 
部分講者與嘉賓:
  
倪嘉纘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生命及海洋學院名譽院長
吳雲東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
於  軍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陸祖宏  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理學院院長
盛司潼  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任魯風  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聯盟秘書長
張明東  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首席醫務官
郭棟梁  新加坡為朔醫學公司董事長
凌新生  美國布朗大學教授
俞育德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黃巖誼  北大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
吳東平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賀建奎  瀚海基因創始人
王緒敏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遺傳學博士
 
部分參會企業: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東南大學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蘇州貝斯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小海龜科技有限公司
新加坡為朔醫學公司
波士頓科學國際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基雲惠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
上海基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諾優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海狸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嘉寶仁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弘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賽納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普若博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奇雲諾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部分參會投資公司:
 
清華控股基石基金
北京君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杉杉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尚珹資本
華蓋資本
分享資本
本草資本
海捷投資
晨興創投
 
部分合作媒體:
 
測序中國、生物谷、丁香園、科學網、生物探索、基因谷、騰訊、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南方日報、深圳晶報、深圳特區報、坪山新區政府在線
 
三、會議議程


四、參會須知
 
1. 請有意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同道,於11月30日前完成線上報名,未及時報名者請於12月2日9:30前在會場入口籤到領取參會券及會議資料。
2. 大會提供餐飲,參會人員住宿、交通費用自理。
 
五、報名方式
 
1.點擊下方"報名入口"連結即可報名
2.或者關注"華因康基因"公眾號,點擊菜單欄"會議報名"即可報名
報名入口:http://form.mikecrm.com/jNFYck
 
註:報名時間截止至2016年11月30日
 
大會組委會誠摯地邀請全國各地的專家、同道們蒞臨,共同見證中國基因測序產業的崛起與騰飛!
 
聯繫人:張先生
手機號碼:186-8066-0289
聯繫電話:0755-86533637
電子郵箱:marketing@hykgene.com
 
特別感謝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會議預告H5連結:http://c.eqxiu.com/s/HFd6Jnd8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2015年基因測序領域產業格局分析
    第三代DNA技術(TGS)以PacBio公司的SMRT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的納米孔單分子測序技術為代表,測序過程無需進行PCR擴增。二代測序在5-10年內仍然是基因測序的主流方法二代測序技術憑藉其高通量、低成本和高準確度取代第一代測序技術成為測序市場的主流。
  • 如何讀懂生命天書,我國基因測序產業上遊發展「困」與「惑」
    「在中國的測序市場扎穩腳跟,這單交易對Illumina公司也至關重要。」基因慧創始人汪亮是少數更全面的產業持續研究者,4月13日,他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指出,高通量測序產業化2007年才開始,2010年時市場還未培育成熟,後續基因測序的商業模式更無法確定。產業未穩,Illumina就從這筆大單中得到了發展的資本和市場知名度。
  • 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今日登場
    11月18日上午,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掀開帷幕。本屆BT產業領袖峰會以「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為主題,涵蓋生物技術與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政策監管創新、投融資、BT+IT雙驅動新基建等內容。多名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行業領袖、投資機構代表、500強生物企業高管等將匯聚鵬城。
  • 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開幕
    11月18日,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掀開帷幕。本屆BT產業領袖峰會以「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為主題,涵蓋生物技術與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政策監管創新、投融資、BT IT雙驅動新基建等內容。
  • 面對萬億級測序市場,納米孔測序技術何去何從?
    牛津納米孔技術公司(ONT)的目標是 「讓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基因分析」。今天我們特別編譯了發表在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雜誌上關於納米孔測序技術的文章。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的產業人士和諸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 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開幕500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專家學者...
    11月18日,以「『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為主題的「2020深圳BT (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聚首鵬城。出席峰會的行業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學思、中國工程院院士夏佳文、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院長魏樹源、國家藥典委原秘書長張偉、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等專家,以及國藥集團副總經理鄧金棟、信立泰藥業董事總經理葉宇翔,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復星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回愛民等企業界代表。
  • 解碼生命,精準基石—基因測序行業深度報告
    總體來看,技術突破和政策推動,是促使基因測序從實驗室走進臨床和公眾視野,並被產業和資本追逐熱捧的兩大決定性因素。其中技術的突破和革新使得基因測序可以實現快速、低成本和高通量從而符合了應用端的普及推廣和消費端的價格承受能力;同時行業政策的鬆綁和推動,使得監管責任逐步明確和應用端逐步標準化規範化,從而使阻礙基因測序技術實現商業應用領域滲透的兩大瓶頸得以成功突破。
  • 國家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峰會在涪陵新區成功召開
    以「芯智造 新未來」為主題的國家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峰會,於2020年10月26日在重慶涪陵新區成功召開。這是涪陵新區承辦的國家智能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首次高級別會議,來自國家智能裝備聯盟的30餘位專家委員及部分成員單位圍繞主題展開對話。重慶市政協副主席譚家玲、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穎人為國家智能裝備聯盟高端晶片專家委員會落地涪陵揭牌。
  • 藥明明碼全球基因大數據平臺引入Oxford Nanopore測序技術
    藥明明碼全球基因大數據平臺引入Oxford Nanopore測序技術中國上海、美國麻薩諸塞州坎布裡奇和冰島雷克雅未克,2017年10月18日——作為致力於打造全球基因大數據平臺的基因研發及應用服務商(CGO
  • 我市大紅袍花椒基因組測序結果「出爐」 為全球首個花椒基因組測序...
    韓城傳媒網民生/社會/時訊/熱點關注韓城日報-韓城傳媒網訊(記者 楊菊俠)12月18日,從市花椒局傳來喜訊:我市大紅袍花椒基因組測序結果正式據了解,這次花椒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完成,在全球尚屬首例。 從2015年開始,我市積極與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洽談合作,計劃從花椒的基礎生物學研究上進行突破,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來加速改良韓城大紅袍花椒的品質。
  • 諾禾致源曹志生:基因測序行業,暫不會迎來「井噴」
    因為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問題,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基因測序技術成為核酸檢測技術的有效補充。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基因測序是一項離自己很遙遠的技術。但是,2015年中國啟動精準醫療計劃以來,作為精準醫學核心技術的基因測序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科技日報】小麥基因組測序 為第三代育種繪製「高清地圖」
    時下最「時尚」的小麥育種技術  隨著全球作物育種技術的不斷發展,育種家們已將「一條腿」跨入了第三代育種時代。  根據作物性狀進行育種,如傳統雜交育種,為第一代。採用這種方法,無需對作物的性狀形成機理「知其所以然」,對性狀進行直接選擇。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病毒基因竟會和人類基因融合到一起...
    製藥公司BioMarin公布A型血友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結果6月17日,製藥公司BioMarin在世界血友病聯盟(WFH)虛擬峰會上,報告了其治療嚴重A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valocococogene roxaparvovec在開放標籤1/2期臨床研究中的最新數據。接受這一基因療法患者的最長隨訪時間已經達到4年。
  • ...白菜 全基因組測序 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 油菜品種 異源四倍體...
    東方網10月14日消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項目組日前獲得了白菜全基因組的精細圖,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的框架圖。  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於去年9月啟動,吸引了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國內研究機構以及韓、英、加、澳、美等國的相關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參與,其中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油料作物研究所為項目主持單位。此次測序所用材料為大白菜品種Chiifu、中國自主培育的甘藍品系11-02和油菜品種中雙11號。
  • 疫情過後,基因產業將迎來暴髮式發展
    疫情之後,大健康產業將會是拯救經濟復甦的第一波紅利。作為生命健康時代的「新基建」,以高通量測序技術為基礎的基因產業正在迎來又一輪暴髮式發展契機。 基因測序將掀起預測未來健康熱 從全球範圍來看,近幾年來基因測序市場飛速發展。
  • Illumina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中草藥參考基因...
    中醫中藥歷史悠久,現代中醫藥將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藥療法相結合,在疾病治療、藥物與保健品研發領域潛力巨大。
  • 共進股份董事長汪大維:進軍基因測序只是我們的一小步
    「進軍基因測序領域只是我們的一小步,共進股份(603118)布局大健康戰略,還將涉足康復養老及老年看護等細分領域。」共進股份董事長汪大維日前接受證券時報·蓮花財經(ID:lianhua-caijing)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多國合作編纂「小麥字典」:六倍體小麥基因測序完成—新聞—科學網
    這一成果由國際小麥基因組測序聯盟(IWGSC)牽頭,署名作者來自20餘個國家的70多家機構。 這本「字典」能幹嗎?小麥倒不倒伏、耐不耐旱、種子是大還是小、營養價值高不高,可都和它有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2005年加入此項研究的宋衛寧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就像破解人類基因密碼一樣,有了小麥的基因組圖譜,小麥的育種、遺傳研究就能向前推進一大步。」 不過,在眾多主要農作物裡,小麥的完整基因圖譜,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
  • 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產業合作聯盟授牌成立
    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產業合作聯盟2日在杭州正式授牌成立。(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在2日下午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產業合作聯盟成立大會暨2020杭州—臺灣「創意對話創意」高峰論壇上,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產業合作聯盟正式授牌成立。
  • 什麼技術幫助疾控「偵探」鎖定新冠感染來源?是基因測序啊
    疾控君這就科普一下,為什麼通過基因測序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感染的可疑來源。什麼是全基因組測序生命體的遺傳物質分兩種: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所以,基因測序就是先發現珠子,再放大看其中的鹼基是怎麼排列的;當把鹼基排列情況看清楚時,就可以完全測定出來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新冠病毒這條「手鍊」的長度為29903(約3萬)個鹼基。在以前技術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技術人員測定整個基因組可能要耗費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憑藉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可以一次性完成之前數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