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預算出爐,調入8880億彌補收入減少,交易印花稅預算增5.7%

2020-12-09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賀覺淵

6月17日,財政部公布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並詳細說明今年財政資金收支。今年,中央財政收入預算下降,財政支出預算保持高增長,落實好過緊日子要求的同時,也加大了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中央稅收收入預算下降,交易印花稅預算增長5.7%

數據顯示,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數為82770億元,比上年執行數下降7.3%,財政部說明,主要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價格水平變動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預計。

據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稅收收入預算數佔79770億元,比上年執行數下降1.5%。除個人所得稅預算、資源稅預算、證券交易印花稅預算出現增長外,今年其他稅收收入預算都有所下降。

其中,2020年國內增值稅、消費稅預算數分別為28700億元、12520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分別下降7.9%,0.3%。2020年證券交易印花稅預算數為1300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加70.62億元,增長5.7%,財政部說明,主要根據股票市場交易額預計情況測算。

在進出口貨物稅收收入預算方面,進出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預算合計分別為16060億元、12140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分別下降14.1%、下降26.4%。財政部說明,出口稅收收入預算下降主要是疫情導致出口下降較多,出口退稅相應減少。

非稅收入預算大幅下滑,中央財政調入資金8880億

財政部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在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0.9%時,非稅收入同比增長21.4%。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曾對此解釋,非稅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財政多渠道盤活國有資金和資產,支持企業減負。

不同於去年,今年的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稅收收入預算下降的情況下,非稅收入預算也出現大幅下滑。

數據顯示,2020年中央財政非稅收入預算為3000億元,同比下滑63.8%。其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數為1438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減少5221.03億元,下降78.4%。財政部說明,主要是上年採取特定金融機構和中央企業上繳利潤等措施。

此外,在非稅收入預算中,專項收入預算、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預算、罰沒收入預算、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預算和其他收入預算數都呈現出不同程度下滑。

為彌補收入減少,財政部加大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力度,2020年中央財政調入資金8880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長178%。具體分別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5300億元,從政府性基金預算調入3002億元,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577.5億元。

中央財政支出預算保持高增長,壓縮本級支出

據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11.95萬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長9.1%。中央財政支出預算保持高增長,符合財政部部長劉昆此前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

劉昆此前在人民日報撰文稱,財政政策要做好「加法」,堅持「更加積極」的取向。增加赤字規模,緩解財政收支矛盾。落實減稅降費,對衝企業經營困難。擴大政府投資,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轉移支付,對衝基層「六保」資金需求。加強預算平衡,對衝疫情減收影響。

同時,中央財政響應今年政府「過緊日子」的號召,2020年中央本級支出預算數為35035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減少80.15億元,下降0.2%。除國防、教育、科技、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節能減排、住房保障、糧油物資儲備、債務付息發行等支出有增長外,多數預算都有所下降。財政部說明,主要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2020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數為83915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增長12.8%,財政部將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落實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的要求。

3000億抗疫特別國債調入一般公共預算

據財政部《關於202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的說明》,202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數為3611.41億元,下降10.6%;加上2019年結轉收入180.04億元和抗疫特別國債收入10000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總量為13791.45億元。

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202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預算10788.95億元,其中包括中央本級支出2781.32億元,下降10.7%;對地方轉移支付支出8007.63億元,包含抗疫特別國債轉移支付7000億元,用於支持疫情防控和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另外,調入一般公共預算3002.5億元,包含抗疫特別國債調入一般公共預算3000億元,用於補助地方疫情防控支出。

3000億抗疫特別國債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將有利於地方靈活紓困。

財政部在《關於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就曾強調,抗疫特別國債主要用於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並預留部分資金用於地方解決基層特殊困難。

相關焦點

  • 前5月全國財政收入下降13.6%,證券交易印花稅增18.4%,賣地微漲2.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適當減少六、七月份一般國債、地方債發行,為特別國債騰出空間。 6月18日,財政部發布5月財政收支數據。1-5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7672億元,同比下降13.6%。具體而言,前5個月的國內增值稅23662億元,同比下降22%;企業所得稅18313億元,同比下降13%;國內消費稅6581億元,同比下降11.3%;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5663億元,同比下降20.5%;個人所得稅4810億元,同比增0.7%。不過,隨著部分宏觀經濟指標漸趨正常化,主體稅種的降幅有所收窄。
  • 財政部:前11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同比增21.7%
    12月17日,財政部公布11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967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116億元,同比增長4.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2851億元,同比增長3%。
  • A股牛不牛看這兒:成交空前火爆,印花稅收入同比增近兩倍;資金跑步...
    財政部19日公布的7月財政收支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近9%的情況下,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同比逆勢增長35%,7月當月實現同比增長1.9倍。同日,中國結算官網數據顯示,7月市場共新增投資者242.63萬,創下2015年7月以來單月新高,同比大幅增長123.63%,環比增長56.64%。
  • 一般預算收入(general budget revenue)
    1997年6月頒布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取消預算外、預算外收支界限後,財政總預算的收支體系也隨之變化,將一部分原來屬於預算外的收入納入預算管理,但對這部分新納入預算的收入又需要保持其專用性,不能與原來的預算收入統一分配。因此,預算收入被分為一般預算收入和基金預算收入兩部分。  分類(1)工商稅收。
  • 前2月全國財政收入下降9.9%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長超七成
    受經濟下行、疫情以及減稅降費翹尾等因素影響,今年前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而證券交易印花稅因A股市場交易量活躍等影響同比增長77.2%。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前2月財政收入下降主要反映在生產、消費和進出口端,預計3月份會延續下滑態勢。
  • 財政部:前11月證券交易印花稅1728億 同比增49.2%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5日電 財政部網站15日公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1-11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財政部:2014年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646.88億
    財政部:2014年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646.88億 中國日報網 2015-07-11 17:21:02 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 財政部10日公布
  • ...財政部:去年全國稅收收入15.8萬億元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25.8%...
    2丨財政部:2019年全國稅收收入15.8萬億元 證券交易印花稅增25.8%財政部2月10日公布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1077億元,同比增長3.2%。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印花稅2463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1229億元,同比增長25.8%。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
  • 前兩個月我國財政收入縮水近1成,印花稅卻暴漲30%,怎麼回事?
    在本月24號,我國財政部公布了前兩個月財政收入與支出情況,從數據上面來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大頭是稅收,在財政收入減少的時候,今年前兩個月印花稅卻增加了30%,是怎麼一回事?
  • 前兩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近八成
    財政部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32億元,同比下降9.9%。其中,全國稅收收入31175億元,同比下降11.2%。證券交易印花稅349億元,同比增長77.2%。疫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在2月明顯顯現,當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1.4%。
  • 關於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編制情況的報告
    分項目情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安排58239萬元,同比增加6365萬元,增長12.3%。其中稅收收入38749萬元,同比增加4562萬元,增長13.3%,稅收比重為66.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上劃中央收入安排32873萬元,同比增加2498萬元,增長8.2%。上劃省級收入安排8888萬元,同比增加929萬元,增長11.7%。
  • 關於2016年自治州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自治州財政預算草案的...
    積極爭取自治區對州本級財力缺口給予補助,加大對縣市轉移支付資金的爭取力度,通過努力,共爭取中央、自治區新增財力補助5.69億元,有效緩解了財政支出壓力。認真分析全面推行「營改增」增值稅5:5分成政策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提出了應對措施。加強對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的學習研究,廣開門路,捕捉信息,積極與區內外多家金融機構洽談聯繫,多渠道融集資金。1.財政收支保持較快增長。
  • 【中英文對照】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全文)
    制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出臺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改革的總體要求、劃分原則、主要內容。合理確定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分享比例,保持現有財力格局總體穩定。調整中央對地方增值稅返還辦法,進一步完善分稅制財政體制。出臺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並建立獎勵機制。
  • 前8個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960億元 同比增長15.8%
    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960億元,同比增長15.8%;資源稅1267億元,同比增長12.4%。 數據顯示,在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方面,今年前8個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5987億元,同比增長6.4%。
  • 關於200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其中,用於償還國內外債務本金1999億元,彌補當年財政赤字2598億元,補充中央財政償債基金7億元。2001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1053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1053億元。扣除特殊性增收因素,按可比口徑計算,全國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7.9%,中央財政收入增長14.5%。2001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均增收較多,分別比預算超收748億元和863億元。但由於有些增加的收入是有指定用途的,財政不能用於其他方面的開支。
  • 鄒城市人民政府 部門(鎮街)財政預算 2019年鄒城市文聯部門預算公開
    )表2. 2019年收支預算總表(經濟分類科目)表3. 2019年收入預算表表4. 2019年支出預算表表5. 2019財政撥款收支預算表表6.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表7.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表表8.2019年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預算表表9.2019年政府性基金安排的基本支出預算表
  • 7萬億美元財政收入,1萬億財政赤字!2019財年,美國財政預算解析
    截止到2019年5月,美國的2019財年已經走過了8個月,其中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約為3.01萬億美元,財政收入為2.27萬億美元,財政赤字達到了73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9%。2019財年,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預算高達7萬億美元但請注意,以上提到的都是美國聯邦政府的,我們可以理解成是「中央政府」,但美國還有各個州政府以及大量的其他地方政府,他們也是有自己的財政預算的,那是多少呢?一起看下圖。
  • 上半年財政收入下降10.8%,印花稅距上一輪牛市仍有距離,賣地收入...
    7月17日,財政部舉辦上半年財政收支數據發布會。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176億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全國稅收收入81990億元,同比下降11.3%;非稅收入14186億元,同比下降8%。
  • 財政部:1-5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同比增14.7%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財政部14日公布數據顯示,1-5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919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稅收收入78493億元,同比增長2.2%;非稅收入11426億元,同比增長16.1%。稅收收入中,證券交易印花稅690億元,同比增長14.7%。
  • 重磅, 英國抗疫緊急財政預算要點速遞, 海外印花稅明年開收, 央行...
    英國當地時間今天中午,剛剛上任28天的財政大臣Rishi Sunak在英國議會發布了今年以及接下來5年的財政預算方案。此次財政預算,也是英國正式脫離歐盟之後的第一個財政預算,還是英國新冠疫情可能進一步惡化局面下的緊急預算,因此備受關注。在房產方面,財政大臣宣布,從2021年4月1日起,非英國居民在購買英國住宅房產時徵收額外2%的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