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交響樂如何發展?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才是王道

2020-12-18 騰訊網

如何讓更多觀眾走進音樂廳?恐怕線上線下相結合才是王道。

10月20日、21日,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聯盟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中國樂團藝術管理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70支樂團的團長齊聚北京,共同探討疫情為交響樂帶來的變化及未來發展趨勢。業內認為,線上引流,線下深耕,才能讓交響樂的路越走越寬廣。

線上破圈 將觀眾引入音樂廳

2020年對於音樂界來說是尤為特殊的一年,疫情曾一度為現場演出按下休止符,在此困局下,各個樂團都在嘗試做大量的線上活動。

作為一個2012年成立的年輕樂團,早在疫情之前,西安交響樂團就開始嘗試通過線上推廣樂團,據樂團品牌總監曹繼文介紹,之前就有很多嘗試,其中,一條「不法分子聽了會發抖的交響樂」迅速上了熱搜,大家紛紛開始轉發,也讓西安交響樂團成了「網紅」。2019年年底,樂團在B站和抖音都開設了帳號,目前的粉絲髮展速度比較喜人。「我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因為我們的古典音樂人口太少了,我們希望能夠出圈,讓圈外的人進入到我們這裡。我們第一個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走進音樂廳,讓更多的人了解古典音樂,讓我們的音樂人口越來越多。另外一個方面作為年輕樂團,我們需要更多人的資助,需要社會認識我們。」曹繼文說。

如果說疫情之前是為了推廣樂團開展線上業務,那麼疫情來臨之後,樂團就真的面臨著生存壓力了。各個樂團都紛紛推出線上音樂會,甚至在網上開課。上海交響樂團推出了「首席教你學樂器」的線上樂器課程。西安交響樂團在抖音上推出了「天天愛唱團」,讓團員教大家唱歌。曹繼文介紹說,「我們的口號是『每天學唱一首歌,快樂進步每一天。』我們一共堅持了68期,累計人數超過13W。藝術家不能夠閒著,他們的藝術生命不能夠浪費。不管怎麼說,先幹點什麼,不要想那麼多,做了再說。」

2月3日起,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廣州交響樂團取消了直至5月底的所有演出,於2月4日率先在其官方自媒體推出了一檔線上展播欄目「線上音樂季」,連續一百多天保持每天更新節目。截至6月7日,每天更新的廣交「線上音樂季」共計刊播123期,播出32位指揮家和33位獨奏家或歌唱家參演廣州交響樂團音樂會的93部中外作品,由專人每日撰寫的音樂隨筆字數超過12萬字。對於線上推廣,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有明確的態度,「交響樂的主要陣地,應該還是在音樂廳。而我們要利用網絡,利用各種出圈的手段,把觀眾重新聚焦到舞臺上,因為我們最終還是要演出的。我們需要網紅把人帶到音樂廳裡面來,或者說引流到自己樂團的頻道上,最終是要回到音樂廳,要服務於我們的觀眾,服務於我們的市民,這才是交響樂團長久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

線上輔助線下 網感很重要

線上引流,各大樂團做的最多的就是線上音樂會。而線上音樂會就是單純的把現場音樂會搬到線上來嗎?業內人士認為並非如此。曹繼文認為,線上音樂會要有網感,「什麼是網感?就是要符合在線上觀看、線上體驗的感情。」秉承這個觀念,西安交響樂團做了一場「彈幕音樂會」,「我們在臺下放了大屏幕,音樂會在B站上直播,B站上的彈幕樂手們在臺上可以看到,這樣他們就可以感受到現場觀眾的反映。因為現場觀眾的存在,也會營造一種他們在現場的感受。」

儘管線上音樂會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交響樂,但業內認為,線上只是為交響樂插上了翅膀,起到輔助作用,而不能成為主導。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主席、指揮家餘隆認為,線上的音樂會、線上宣傳,包括教育的延伸,以及回顧本樂團經典情況是輔助性的推動我們這個行業前景的方式。線上怎麼能夠和我們的實際工作有進一步的結合才是我們要思考的。我們要把我們本身的工作做到極致,才能夠帶動線上和你的配合,而不是本末倒置,跟著線上去做,忽略了我們本身作為一個音樂工作者,作為我們交響樂團的管理者,作為我們所有音樂家們工作的方式、方法。」

重視青年藝術家 鼓勵人員共享

疫情讓世界各地演出停擺,國際交流基本停滯,從某種程度上讓更多國內的樂團和音樂家有了更多的演出機會。在這種情況下,餘隆呼籲各大院團重視本土藝術家,尤其是青年音樂家的培養,「聽到古典音樂,就會覺得是很老氣的東西,其實古典音樂是音樂的一種形式。我們啟用更多的本土藝術家和院團,對青年藝術家要給予平臺和關注,要讓更多的青年人和我們在一起,而且要相信他們,青年藝術家是我們的未來。」

對於青年音樂家的流動,餘隆也給予鼓勵,「年輕人能夠有胸懷打開的,我們鼓勵他們能夠去做。因為只有當藝術家去流通的時候,我們這個行業才能夠做得更好。院團也應該持開放的態度,不要只管到自己,好像別人不能夠觸摸。信息共享,包括人員的共享很重要。」

此外,本屆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舉行代表大會向中國愛樂樂團團長李南先生頒發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在過去20年間帶領中國愛樂樂團取得的非凡成就。會議同時宣布,下屆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代表大會將在青島,由青島交響樂團主辦 。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田婉婷編輯/賀夢禹

相關焦點

  • 許多賽事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二者如何有機融合發展
    隨著國內疫情態勢逐漸好轉,線下體育賽事正逐步有序恢復,許多賽事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二者如何有機融合發展?桂勁松表示:「受疫情的影響,線上運動逐步成為體育鍛鍊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也越來越認可這樣一種新形式。目前民眾對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防控常態化的情勢下,各類辦賽主體需要轉變思路,根據市民的健身需求和參賽需求,探索線上線下的新模式,結合更多網際網路應用、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才能在未來的時間裡化危為機,轉危為機。」
  • 備好「線上線下有機銜接」課
    在學期剩餘的日子裡,我們將如何智慧地工作,將線上線下學習有機銜接、有效融合,有質量地完成學期教學計劃——備好「線上線下有機銜接」課周文勝(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教學主任)  春已暖,花正開,陰霾散去,氣清景明。
  • 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授課教育模式深受打擊,逐漸興起線上教育。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線下教育復甦,則開始流行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但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該如何融合呢?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專家指出,這也是對過去教育信息化發展成果的檢驗,對下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有諸多啟發。(詳見南方日報3月23日A15版《信息化教學正在經歷一場「考試」》)「這段時間一直在家參加線上學習,回到學校上課反而有些不習慣。」5月底,廣州小學生劉同學返校,回歸線下學習,適應線上教育向線下教育的轉變。
  • 袁振國:再談疫情後教育的線上線下融合
    疫情危機,孕育著教育新生態的發展契機。而這個契機不是線上線下「1+1」的簡單加法,而是有機聚合的高階運算——這才是「融合教育」真正的價值所在。 湖畔問教,東錢湖教育研究院院長袁振國與我們繼續分享:疫情後,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融合,將構建一種新的教育生態,大有可為。
  • 疫情後開業的全國最大書店如何求發展?線上+線下黏住讀者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實體經濟遭到很大影響,原本就生存不易的實體書店更是雪上加霜。2020年疫情對全國圖書零售市場產生了極大影響,2月份全國實體書店全部停業,到3月才逐步復工復產。今天開業的這個新店,可以說是承載了我們對「實體書店未來將如何走」很多想法的一個落實。而且我們開書店,也是跟一個城市的發展節奏緊緊結合。文軒BOOKS 招商店選址在成都東邊,也是配合這裡讀者的需要,此前這裡還沒有這麼一個多功能的大型書店。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 線上線下相結合 數學視角觀疫情
    在延期開學期間,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主動學習、探究新知?又如何克服集中時段學習造成的網絡栓塞?北京十二中錢學森學校採取了老師線上指導、學生線下自主探究,師生通過數學視角觀察疫情變化的舉措。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即夯實了基礎知識,又培養了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師生們收穫滿滿。
  • 專家訪談: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月2日起,廣東開展線上教育,1606.2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如此大規模地在家參加線上教育,對於廣東師生而言均屬首次。專家指出,這也是對過去教育信息化發展成果的檢驗,對下一階段教育信息化發展有諸多啟發。   南方網訊 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延遲開學的剛需。
  • 實體店如何結合線上線下營銷?
    對於實體店的客人,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網絡上有做。廣發名片讓老客戶帶新客戶,朝著訂單量不斷前進,只要你的產品有市場,那麼加上你的用心經營。一定可以做好。圖片來自網絡第一、用戶受線下營銷觸動而來到線上搜索時,大部人是以公司的名稱或產品名稱為關鍵詞進行搜索。
  • 如何將線上和線下完美結合提升銷售業績?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商行業也越來越不好做,電商行業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而且科技手段也越來越先進。現在要想把生意做好,電商行業就要必須走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道路。現在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家現在都注重了線上發展,也進入了這個方向和渠道。但是許多商家其實對電商的認識並不清楚,只是停留在了電商的形式上,覺得我只要給電商平臺交了錢,入駐了電商平臺就是在做電商,這其實就是一個很錯誤的理解。需要去運營,去管理你的電商平臺。
  • 悅寶園面對疫情,線上+線下才是突圍的最終手段
    根據疾控部門專家推測,病毒目前處在爬坡期,此次疫情爆發的高峰階段將發生在2月份。也就是說,最早在5月份才有複課可能。國內現有的教培機構中80%是線下面授課程,5個月不能上課,也就意味著這5個月帳面上將顆粒無收。更可怕的是線下機構好不容易收攏的生源可能由此拱手讓人,造成比3個月更長的經營困境。
  • 上演線上線下結合大戲,格力探路中國製造「新營銷」
    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為全面推動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家電產品、更便利的購物體驗,格力定於6月1日舉行「格力健康新生活」直播活動。屆時,董明珠將率全國3萬家線下門店,聯動線上6大平臺全部同時開啟線上服務,正式啟動新零售直播品牌日活動。
  • 健身行業優化升級 線上線下結合新方向
    後疫情時代健身行業如何才能破局  據了解,疫情之前由於近年來大量新興健身房入場,行業的激烈競爭持續,成本日益增高等因素,使得線下健身房遭受重大衝擊。疫情的到來,不僅加速了傳統健身房諸多痛點的爆發,更加速了健身行業的發展。儘管線下健身房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救和求變,但是市場的洗牌仍在所難免。
  • 疫情過後,線上線下結合模式或將登上教育舞臺C位
    其次,為了能夠扛過疫情影響的這三四個月,越來越多線下機構開始尋求轉型線上發展,這也為教培機構的線上化滲透率打下了基礎。第三,從用戶角度看,學生家長對優質的課外教育資源依然趨之若鶩,尤其是在不能出門的當下,在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學服務,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
  • 臨朐中學:線上線下結合 全力戰疫情抓教學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臨朐中學眾志成城,全面推進疫情阻擊戰,呵護學生在家學習成長。成立領導小組 全員擔當落實建立健全疫情防範、指揮和處置機制,成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黨委統領,明確人員分工及職責,將各項工作細化分解到學段、級部、處室和個人,學校領導幹部、黨員教師尤其主動擔責。
  • 本土早教疫情突圍:優貝樂如何以線上反哺線下?
    線下培訓機構正逐漸解封,但疫情對早幼教產業的影響仍在蔓延。  一年前,優貝樂國際兒童教育開始布局線上業務,疫情突發也為它們提供了一次更為難得的練兵機會:四個月內,優貝樂正以中臺模式幫助300餘分校在轉向線上的過程中平穩過渡,也通過把控B端,促進C端用戶對線上的粘性增長且實現復購。  優貝樂如何基於經驗找到一條差異化的在線之路?
  • 耐克阿迪達斯加盟的折扣店打造線上線下一體模式發展如何?
    雖然現在實體零售業受到電商的一定程度的衝擊,但他堅定的認為,線下實體店一定會迎來春天的。但前提是,必須改變思維,發揮線下優勢,再有效結合線上渠道,雙管齊下,才能在市場競爭當中站住腳。 是的,單純做電商已經不具備優勢了,線上流量越來越貴,沒有絕對的貨源優勢,以及有效的宣傳方法,線上電商也是很艱難的。
  • 水滴保險將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線下經紀人團隊
    今年以來,受到疫情的影響,保險行業的近來,受疫情對人群社交的影響,保險業的線下發展受到了一定製約,線上保險業的發展卻如同雨後春筍一樣湧出,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情況下,水滴保險將抓住線上保險的發展機遇,並且布局線下,招募線下經紀人團隊。
  • 開學後如何銜接線上線下教學?重慶這樣做
    在學校開學以前,重慶各學校都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學校開學以後,如何做好學生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呢?今(13)日,重慶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六十六場),重慶市教委市副主任鄧沁泉在發布會上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 「網課無罪」:成都放暑假,周末不補課,線上線下是一種有機結合
    對於補不補課大家都展開了熱議,但個人認為沒必要佔用周末或暑假進行補課,在家上網課對於老師和孩子來說都是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已經開展了網上授課,開學後還要進行補課的話,耗費的雙重成本,得不償失。隨後北京4月13日起開展中小學線上教學: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北京市教育教學工作將由以疫情防控為主、學生居家自主學習階段,調整為進入疫情防控和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新階段。按高中和初三年級、初一和初二年級、小學各年級的順序,分批次上線學科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