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陸遊在寒食節各寫一首詩,都是經典之作,但意境卻大相逕庭

2020-12-13 貓眼國學

馬上又是一年寒食到,只是世人或許早已忘卻了寒食的況味了吧。寒食在清明之前一到兩日,對於客居異鄉的人而言,清明時節倍傷情,於是只能選擇寒食去郊外踏一踏春。然而寒食雖看不到「路上行人慾斷魂」,但自家內心欲斷之魂豈能欺瞞地過。所謂自己永遠都無法瞞得過自己的心,即同此理。

同樣是客居,杜甫和陸遊都以《寒食》為名,寫下一首經典詩作,然而意境格局卻大相逕庭。杜甫歷經波折終於在清江安居,與鄰裡相處融洽,頗為自得。陸遊呢,依然是那樣情思繾綣,幽憤難終,一言難盡!

寒食》[ 唐 ] 杜甫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詩的第一句是寫寒食時節,踏上江村路,飛花上下翻飛。這裡的江村,便是杜甫在《江村》一詩中提到的「清江一曲抱村流」的那個江村。這裡「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詩意快活。尤其讓杜甫滿意的是,在這裡飽經風霜的他獲得了片刻的安居。第二句「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以一個對仗,將大好的寒士春景,寫的詩意盎然。

詩的下半部分,寫人,寫鄰居們前來邀請詩人做客,這頗有點「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趣味。因為前來邀請的人太多,詩人又不善於推脫,甚至鬧出了小小的「不違」。可見江村民風之淳樸,詩人人緣之好。

最後一句,詩人發出了「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的感慨,是啊,在這個西南邊地,卻有這麼多相識相知的朋友,真的都不願意回去了。如果說劉禪是樂不思蜀,杜甫可謂是樂極思蜀了吧。

杜甫的偉大之處就是第一怡然自得,甘於清貧;第二是內心宏大,即便是說無欲無求,但內心深處還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民族的脊梁!

反觀陸遊,寒食時節亦作詩一首,境界格局大不同。

《寒食》[ 宋 ] 陸遊峽雲烘日欲成霞,瀼水成紋淺見沙。又向蠻方作寒食,強持扈酒對梨花。物如巢燕年年客,心羨遊僧處處家。賴有春風能領略,一生相伴遍天涯。

陸遊是書劍飄零,詩的首句以「霞」、「沙」互照,寫出了春的寧靜致遠,澄澈清新。然而,寒食節,陸遊客居異鄉,只能向老鄉乞了一些寒食,勉強舉起了酒杯。在梨花之下,舉杯而飲卻寡淡無味,為何?因為「物如巢燕年年客,心羨遊僧處處家,」可是「處處家」的真意為何?處處無家!

無家的主題是很多歷史文人所共有的悲哀。最後陸遊聊以自慰,說「賴有春風能領略,一生相伴遍天涯,」幸虧還有春風做我的朋友,可以和我相伴走天涯。其實這句話說得也牽強,大約對陸遊而言,伴君走天涯的,最好不是什麼春風,而是那個沈園的唐婉吧。長嘆一聲,一言難盡!

相關焦點

  • 杜甫一首描寫雪的詩,寫得非常的唯美,僅僅二十八個字意境全出!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唐朝詩人杜甫一首描寫雪的詩,儘管只有僅僅的二十八個字,卻是意境全出,寫得非常的唯美,讀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麼他的這首詩,便是《絕句》,相信大多數的中國人,對於這首詩,那都是不會陌生,這首詩不僅僅是杜甫的代表作,而且還收錄進了小學的課本裡。
  • 杜甫寫句詩沒寫紅,幾百年後卻被三流詩人仿成網紅詩句,一詩成名
    這一年的寒食節,詩聖心中萬分愁苦,寫下了一首經典七律《小寒食舟中作》,全詩如下: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裡,愁看直北是長安。
  • 陸遊為偶像杜甫寫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你的苦,我都懂
    眾所周知,杜甫是典型的「身後揚名」。 雖然如今我們都說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最出名偉大的詩人,但其實在當時盛唐,杜甫的詩名絕對排不進前10。 第一個大力吹捧杜甫的是元稹,後來的韓愈,還有宋朝大批文人,都曾高度讚揚杜甫,這才奠定了他在詩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 被玩壞的一首古詩,暗梅幽聞花,陸遊表示從來沒寫過
    古詩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也代表了那個年代的風華絕茂,在唐朝就是這麼個存在,唐朝是詩人最璀璨的存在,而且這些詩人的詩也是流傳最廣的詩,這些人都在歷史上有過非凡的人生,比如李白,杜甫,王昌齡,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不過時代變遷,詩人的有些詩呢,就被玩的不成人樣,而且有些詩呢不是這個詩人寫的
  • 兩首詩寫春雨,韻味各不相同,杜甫難得歡快,陸遊依舊惆悵
    第一首詩,是杜工部寫於上元二年春天。此時的杜甫一改往日憂國憂民的愁苦形象,節奏歡快,心情愉悅。杜甫給大家的印象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感覺,因為他的詩大多數反映統治階級黑暗,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其實杜甫在成都度過的幾年,心情還是比較舒暢的。
  • 登樓詩只服杜甫,晚年登兩樓寫兩首詩,一首七律之冠一首五律絕唱
    論登樓詩只服杜甫!這樣說大家或許會覺得有些誇張,畢竟山西的鸛雀樓上還有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湖北的黃鶴樓上還有令李白擱筆的崔顥成名作《黃鶴樓》。這二位的詩作雖都是千古名作,但都是妙手偶得之作;而杜甫則不同,他一生寫過數首登樓詩,而且篇篇經典。
  • 詩聖和詩仙的對決?李白和杜甫各寫一首詩,千年來難分高下
    詩詞的黃金階段就是唐朝,數百年的時間中出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的詩人,其中被後來人奉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知名,很多人都知道杜甫是李白的粉絲,一輩子的好朋友,中間還 多次旅行,一起喝酒吟詩, 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杜甫和李白還有過對決,兩人都是寫天氣冷,但是詩詞內容完全不一樣,不知道你們喜歡哪一首呢?
  • 詩人僅憑一首詩就徵服了皇帝,仕途坦蕩,直接碾壓李白杜甫陳子昂
    在初唐和盛唐,很多詩人醉心詩歌創作,其實也是想借詩名走上仕途,揚名後世,就連李白杜甫陳子昂都未能免俗。可惜,他們沒有一個能夠成功。然而,在唐朝詩壇上,卻有一個詩人僅憑一首詩就徵服了皇帝,還因此得了一個重要官職,一路高升,走上了人生的康莊大道。
  • 杜甫寫於白露節氣的一首思念詩,唯美傷感,至今無人超越
    古人一直都有悲秋的習慣,似乎秋天的寒冷和落葉的飄零,都會帶來人生的感慨,在白露這樣的節氣,唯美與悲傷交織,更是令人無比傷感,特別是時運不濟,生活動蕩的詩人們,想起遠方的親人,複雜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就寫下了千古傳唱的經典之作。
  • 這一天下雨,陸遊寫兩首詩,一首抒發壯志雄心,一首卻在賣萌
    在中國歷史上,作詩最多的是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幾乎與《全唐詩》收錄的總量相當。然而,他的詩雖多,質量卻不敢恭維,因此從來沒有誰將他視為詩人。正兒八經的詩人之中,產量最豐的據說是楊萬裡,一生寫下了兩萬多首詩,但存世的只有四千多首。
  • 寫了9300首詩的陸遊也有詞窮時,一首特別的離別詞,令人拍案叫絕
    要說陸遊也有詞窮的時候,大家肯定不信,畢竟陸放翁一生光是寫詩就寫了9300多首。陸遊活了85歲,這9300首詩作多是65歲以後所作,在46歲前他只寫了200多首,用「老當益壯」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他這9300首詩中,佳作不少。
  • 同為接待客人,杜甫寫了兩首詩,含義卻大相逕庭,不愧詩聖手筆!
    李白和杜甫宋代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這樣稱讚杜甫【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於此,可以為工也】極力稱讚杜甫詩工整嚴謹。而今天筆者要說的內容是杜甫在面對兩個客人的拜訪時,所寫下的兩首不同詩詞,後來皆成經典,以此可以看出詩聖寫詩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和不流於俗的高尚品質。
  • 因為這段忘不了的感情 從31歲到85歲 陸遊三寫沈園
    有人問:怎樣評價陸遊84歲悼念唐婉的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前言陸遊和唐婉的故事流傳甚廣,他為這一段愛情寫過的《釵頭鳳》和《沈園二首》是比較出名的詩詞作品。
  • 陸遊最像杜甫的一首詩,境界全開,讀後令人肅然起敬
    杜甫被譽為「一代詩聖」,是後世很多詩人的標杆。 中唐詩人張籍,為了能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歌,便將杜甫的詩燒了,拌上蜂蜜,每日吃上三大勺。 還有北宋以黃庭堅等人為首的「江西詩派」,也是奉杜甫為「詩祖」,可見杜甫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 老年的陸遊聽著風雨之聲,寫了一首詩,懷念過去的戎馬生涯
    陸遊是一位詩人,他與唐琬的愛情故事,通過一首《釵頭鳳》成為了愛情的經典。陸遊也是一個愛國主義者,面對國家內憂外患,他心中懷揣著理想和報國之志。陸遊更是一個戰士,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一直渴望著上戰場殺敵,直到死的時候都不忘收復失地。
  • 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詞《好事近》,意境優美的經典之作,看看吧
    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詞《好事近》,意境優美的經典之作,看看吧今天我們讀一首秦觀的詩。《好事近·夢中作》這首詞是寫秦觀的一個夢境。詞中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一次夢中之遊的經過,表現了一種醉倒春光、身與物化的人生境界。
  • 李白杜甫遊歷湘水,酒後各寫了一首詩,誰最有氣場?
    盛唐氣象造就了盛唐文學,尤以李白和杜甫的詩歌為代表。「李杜詩篇萬口傳」,正因為他們留下了那麼多的輝煌詩篇,泱泱大唐更顯得流光溢彩、氣象萬千。李白和杜甫都曾遊歷過湘水,酒後各寫了一首詩,看看誰最有氣場?酒、詩、劍大約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劍」承載著李白的人生理想和遠大抱負,「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及第登科,效命朝廷,這是所有讀書人的人生追求,李白概不例外。「酒」代表著李白的生活情趣和人格品性,「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對李白而言,沒有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酒酣耳熱之際,自然天清地朗,心境開闊。而李白的「劍」和「酒」全藏在他的詩歌中。
  • 68歲的陸遊一晚上寫下兩首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可愛呆萌
    其實每個人都是多面的,你以為陸遊只是一位嚴肅的愛國詩人,其實他更是一位真實有趣的貓奴!閒著的時候,陸遊最大的愛好是窩在家裡,摟著小貓讀著書,「高產」詩人陸遊為了他鍾愛的小貓寫了10多首「情」詩,實在是愛貓至深啊!他不但寫詩還給自己的愛寵起名字,什麼「粉鼻」「狸奴」「小於菟」實在是用情至深啊!這鏟屎官,相比今天的貓奴們,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陸遊退居山陰後,寫過一首著名的《訴衷情》詞,讓我們來品讀下
    陸遊退居山陰後,寫過一首著名的《訴衷情》詞。訴衷情陸遊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關河要塞,簡直不知道向何處去追尋,舊日的貂裘已經積滿灰塵,和他的主人一樣凋敝無用了。這裡上闋的四句,前兩句寫過去,後兩句寫現在,過去和現在,形成明顯對比下闋直接抒寫悲憤心情。敵人尚未消滅,自己已經華發蕭疏了。徒然地揮灑眼淚,仍然是壯志難酬。我這輩子,誰曾料想到心在天山前線,人卻終老於鏡湖之濱。
  • 讀書人的「抄襲」,陸放翁借鑑柳河東的一首詩
    最先開始讀的詩是柳宗元柳河東的一首思鄉詩,當時覺得很神奇,實在太喜歡後兩句了,全詩如下: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詩中最後兩句不得不佩服柳河東的想像,簡直是神來之筆,對於故鄉的思念,實在是讓人驚嘆,都可以化身千億個柳河東,在每一個山峰上放一個,去注視著自己的故鄉,簡直比孫悟空還厲害,一下變出這麼多個來。看完這首詩之後,實在很難跟那個人生寂寞如雪的柳河東聯繫上來,這樣的柳河東著實可愛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