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明明聽不懂粵語,為什麼粵語歌還這麼火?

2020-12-05 秒聞視頻

說起我們聽歌學會的第一門「外語」,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粵語」。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粵語歌既洋氣又好聽呢?有人說,那還不是因為,咱們聽不懂唄!但是很多人也覺得奇怪,方言歌曲那麼多,像閩南語啊、吳語啊、信天遊啊,明明都很好聽,也有自己的經典曲目,但是,為什麼只有粵語歌曲紅得這麼廣、這麼久呢?其實這裡面,還大有說頭!

這些經典粵語歌,你一定聽過

說起粵語歌,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於1993年發表的《海闊天空》,也早已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信念。

1983年,張國榮發表成名曲《風繼續吹》,同時也是他主演的電影《縱橫四海》的主題曲。在他逝世15個年頭後再聽這首歌,更是惹人惆悵。

1989年,香港歌手陳慧嫻發表了《千千闕歌》,這首旋律並不激昂的歌曲,卻在如水的平靜中流淌著憂傷,令人無比動容。

除此之外,在香港樂壇風起雲湧的這些年,還誕生了無數才華橫溢的音樂人,從許冠傑、汪明荃、羅文,到陳百強、譚詠麟、梅豔芳,再到張學友、陳奕迅、楊千嬅等等,都是經典粵語歌曲的締造者。

粵語歌為什麼這麼流行?

聽了這麼多年的粵語歌,那你知道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紅起來的嗎?其實,它出現的時間並不算長。

按照已故香港著名音樂人黃霑博士的研究,1974年,「無線」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姻緣》的出現,是香港社會普遍接受粵語流行曲的開始。這首由仙杜拉主唱的粵語歌面世之後,宣告粵語歌曲不再是「上不了臺面」的「俗曲小調」,而是升級成為「大眾娛樂」,登堂入室。

隨後一連串粵語歌曲的湧現,讓香港人發現了自己的獨特聲音。粵語流行曲的歌詞名句,更是變成口頭禪,溶入了香港人的生活。(進半斤八兩音樂2)

等到祖國內地改革開放後,香港流行音樂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開始進入了自己的黃金時代。而「百花齊放」的粵語歌一經傳入內地,就迅速風靡大江南北。那麼,粵語歌為什麼能在如此長的時間內都保持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這和粵語歌本身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方言歌曲,粵語歌最大的特點自然就在於「粵語」二字。

粵語歌,很有「節奏」

我們知道,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但標準的廣東話則有「九聲六調」。如此多變的韻律變化,讓粵語歌的歌詞更加準確和生動。而香港流行樂不乏精通填詞之道的大家,他們在行業內樹立了「歌詞是寫來唱、寫來聽的,必須力求顯淺,才能入耳明白」的填詞標準。按照這一標準創作的歌詞,才是佳作。

得益於錯落有致的聲調,粵語歌也因此有了更加波瀾起伏的情緒。與此同時,豐富多彩的聲調也讓粵語歌曲增添了那如同古詩一般的節律。

難怪大家都說,詩歌同源!

聽得我都開始打拍子了!

此外,粵語有59個韻母,超過普通話的39個韻母。而這樣一來,它押的韻就多了,也更容易傳唱。

香港演員吳鎮宇曾在《天天向上》中,用粵語朗讀名篇《將進酒》,大家聽完都直呼,耳朵懷孕啦!

粵語歌,很有「韻律」

因為粵語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都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特點,因此發音比較饒舌。所以在歌曲創作中,創作者就會在歌詞中穿插疊詞來緩解這種情況。比如,在譚詠麟的《朋友》中,接連出現三個疊詞。

還有這種,讓你以為」卡碟」了的歌詞。

還有「卡碟」2.0版。

我數清楚了,一共有五個「愛」!

而早在《詩經》中,人們就已經無比熟練地掌握疊詞的運用了。試想一下,倘若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疊詞去掉,那麼它所傳遞的韻律感自然也會大打折扣吧。

粵語歌,很有「文化」

熟悉粵語的朋友會知道,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漢語的文學美感。比如,他們把「吃」叫做「食」,「喝」叫做「飲」,穿衣服叫「著衫」。連日常說話都這麼「文縐縐」,放到歌詞中,就更是如此了。楊千嬅那首《再見二丁目》中的「歲月長,衣裳薄」是很多歌迷心中的經典。

還有旋律一起,就能讓人夢回故裡的《慕容雪》。

以及如詩如夢般的《似是故人來》,就算撇開旋律,單看歌詞,也美得令人心醉。

一首歌,是一種文化印記。一首首經典的粵語歌,蘊藏著深厚而獨特的香港文化。而這其中,不僅有最新潮的流行元素,更有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結晶。這樣兼容並蓄的香港音樂,她的魅力一定會長長久久,而且讓人不能不愛!

相關焦點

  • 明明聽不懂,為什麼我們更愛粵語歌?
    意公子最喜歡的還是王菲唱粵語歌。很奇怪,同一首歌、同一個旋律,總覺得只要是用粵語唱的,就是比國語歌好聽。而且不僅是王菲,很多粵語歌手都有這種神奇的力量。那麼,是因為香港歌手唱歌更走心?還是粵語歌本身有股神奇的力量?
  • 為什麼很多人明明不會說粵語,卻愛聽粵語歌?
    在華語音樂世界裡,能讓年輕人心悅誠服地花錢和崇拜的歌手不多,上一輪掀起這麼一波回憶殺的是周杰倫,現在輪到了陳奕迅。10月10日,這位粵語歌王連發九條微博,分別以「春夏秋冬」和「氣土水火」為題,串聯起他曾經膾炙人口的數句歌詞。十幾個字的內容尚未讀完,已經有很多歌迷在腦海裡循環播放了一整首歌曲。儘管發微博本身是為即將到來的演唱會預熱,但仍然不會有人不買帳。
  • 為什麼很多人明明不會說粵語,卻鍾情粵語歌?
    在華語音樂世界裡,能讓年輕人心悅誠服地花錢和崇拜的歌手不多,上一輪掀起這麼一波回憶殺的是周杰倫,現在輪到了陳奕迅。10月10日,這位粵語歌王連發九條微博,分別以「春夏秋冬」和「氣土水火」為題,串聯起他曾經膾炙人口的數句歌詞。十幾個字的內容尚未讀完,已經有很多歌迷在腦海裡循環播放了一整首歌曲。
  • 粵語在不懂粵語的人眼裡是怎樣的存在?
    我上海浦東本地人,自然,一口浦東方言,自己的方言,脫口而出,鄉音難改,也怎麼著聽著,還是自己的家鄉話最親切。 雖然說在上海有很多的廣東人,但是畢竟還沒成官方語言。入鄉隨俗,估計廣東人來這裡居住生活,也不得不捲起舌頭來說普通話和別人交流。有句話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說普通話」,可想而知,帶著鄉音的廣式普通話有多麼難聽懂,也可想而知,廣東話的「個性」是何等的強烈。
  • 90後的你,還喜歡聽粵語歌嗎?它在你心中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90後的你,還喜歡聽粵語歌嗎?喜歡粵語歌的90後多不多?這個要分地域來看。我相信廣東地區,特別是接近香港地區的人喜歡粵語歌會多一些,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說粵語的,而粵語歌則可以說是粵語的流傳文化了,所以他們仍然會喜歡粵語歌。
  • 聽慣了粵語,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嗎?
    歌曲是粵語歌好聽,還是普通話歌曲好聽?為什麼?歡迎來到枯井音樂。普通話歌曲是我們最主流語言歌曲,字體簡單明了,歌詞句意,字面看,能普遍被人理解。是比較好唱的歌曲,除去高難度歌曲,普通話歌曲比粵語歌更易學習,粵語畢竟是非主流語言,但能流傳至今一直被使用,是蘊藏著文化根基的。一首歌曲往往有國語版本和粵語版本。大部分唱粵語的歌手並非是廣東人,港臺地區粵語歌盛行,大陸內地鮮有人唱粵語。
  • 收藏:北方人最愛唱的粵語歌
    粵語歌因其獨特的曲風,深受大家的歡迎。儘管全國只有香港、廣東、廣西三地的人用粵語交流,但也不妨礙粵語區以外的人們聽粵語歌,喜歡粵語歌,不管能否聽得懂粵語,也不管是否會說粵語,這就好比有些人聽不懂英文也聽英文歌一樣,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吧。
  • 一個四川人,突然喜歡聽粵語歌
    兒子十歲,這幾天突然喜歡哼唱粵語歌,「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我敢斷定他是聽不懂歌詞的。我也聽不懂粵語,因為父子倆都是四川人,基本都在四川生活。兒子還喜歡聽英文歌,比如那首從抖音火起來的《That girl》。
  • 為何外省人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漲知識了
    為何外省人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漲知識了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要是沒有在一個地區長期生活過的人,想要聽懂當地的方言,那是非常難的。那麼,對於廣東人所說的粵語,許多外地人是聽不懂的,但是客家人和潮汕人卻很輕易就能懂,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要知道對於一門新語言從學習到掌握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我們很多人從小學開始學英語到大學考過了四、六級,真的能做到和外國人用英語對話還是很少一部分。而粵語雖然說的是中國話,但是發音和寓意上都有很多外地人所不懂的地方。
  • 不懂粵語,就不懂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9527」什麼意思?
    之前有一部國產動畫叫《大護法》,有粵語版和普通話版,但是極力推薦大家去看看粵語版。因為粵語版裡有非常多的俚語是很經典的,如果你懂粵語就會聽懂裡面大部分的笑話梗。這是普通話版本無法比擬的。很多人表示不服氣,說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粵語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其實還真的不是這樣。
  • 90後可能是最後一批集體聽粵語歌的人了
    粵語歌是很多人少年乃至青年時期的記憶,但這份記憶可能到90後就截止了。香港的粵語流行音樂曾經見證過輝煌,但如今影響力大不如前。這是為什麼?類似的評論常常會獲得高贊,這也從側面說明,粵語歌的影響力可能不如從前了。事實上,粵語歌曾經極大影響過一代內地年輕人。為什麼粵語歌這麼好聽?為什麼粵語歌在短時間內達到了一個不可逾越的巔峰,又迅速地消退?
  • 深圳,一個不講粵語的城市
    講粵語的地方深圳,作為一座廣東的城市,卻聽不見幾句粵語。恐怕只有「老羅湖」這樣的「深一代」還不太習慣說自己是「深圳人」,如今的零零後、一零後,說起自己是深圳人時,都非常自然,並且使用的語言就是普通話,不是粵語。· | 在深圳,更多人講潮汕話和湖南話 | ·若說普通話逐漸成為了深圳的通用語,那麼退居第二位的語言恐怕還不是粵語,而是潮汕話和湖南話。
  • 1971年,許冠傑憑一首單曲打開粵語歌大門,註定他才是粵語歌神
    的確,自從1971年許冠傑憑藉一首單曲,打開了粵語歌的大門,就註定了他這一生的不凡。70年代之前,香港樂壇流行的基本都是英文單曲,或者是臺灣版的音樂,沒有自己的本土音樂。彼時,很多人認為「粵語音樂」就好像「鄉下人」,很土、根本就登不了大雅之堂。
  • 2018最近抖音很火的粵語歌曲有哪些 歌單曲目推薦
    粵語歌是大家喜歡聽的歌曲類型,抖音上也火了很多粵語歌,那麼抖音上很火的粵語歌曲都有哪些?抖音上很火的粵語歌曲都有哪些   《不是夜色》  《風的季節》  《唉聲嘆氣》  《單車》  《她剪她發》  《不浪漫罪名》  《女人花》  《美麗女人》  《廣東十年爰情故事》  最近在抖音很火的一首粵語歌是《廣東十年爰情故事
  • 中國這麼多方言,為什麼只有粵語歌風靡全國?
    粵語歌的婉轉動聽,還要歸結到粵語本身的九韻六聲,比普通話多了些韻聲,讓粵語聽起來的就格外吸引耳朵。粵語就是「廣東人說的話」?這些詞彙都反映出,粵語是一門非常古老的語言,很好的傳承了古漢語的一些特點。今日我們聽粵語歌的時候,會有一種古韻的風情與味道。
  • 5首粵語版本的粵語歌,一個與眾不同的古風世界!
    5首粵語版本的粵語歌,一個與眾不同的古風世界!熟悉的古風歌,一般是普通話版本,另類粵語版的古風歌,不知道各位道友,有沒有聽過呢?由小編為大家推薦五首古風歌,講述一個與眾不同的古風世界。1.琴師 粵語版老妖的版本,相信已經非常的熟悉,而倫桑的粵語版本。網友:當粵語遇上古風,一種美美噠的感覺。更有網友說:我看到粵語版第一個反應就是看歌詞,我只能說這個填詞填的相當好,佩服老妖的作詞!粵語版的詞一般是填寫押韻,仿佛是另一種文化,倫桑柔情的古風歌曲實乃一絕。3.
  • 方言那麼多,怎麼就粵語歌最流行?
    於是問題來了:臺灣福建有閩南語歌,大包郵區有吳語歌,為什麼只有香港廣東地區的粵語歌贏得了人們的心?接下來你將看到:●閩南語歌也曾紅極一時●普通話的推廣讓方言歌曲只能變成民間小調●粵語歌是怎麼紅起來的?●為什麼人們會覺得粵語歌好聽?
  • 為什麼陝西方言歌沒有像粵語歌、閩南語歌那樣走出本地文化圈?
    ……」不看字幕不背歌詞是完全聽不懂的,因為是香港電視,所以這些歌叫做香港歌,就是粵語歌。西北風沒有成就陝西方言歌屬於60後70後的童年時代已經遠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那些比秦腔還難懂的粵語歌,在那個年代,西北大地上還風靡著《黃土高坡》這樣的歌,它們被稱為「西北風」。
  • 粵語歌鼻祖—許冠傑
    譚詠麟曾說他是唯一的偶像,張學友表示在他面前沒有人敢稱是巨星,他就是粵語歌曲開山鼻祖—許冠傑!他一手開創了粵語歌流行的時代,也是第一個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歌手。更是成就了以後的香港樂壇,成就了無數的經典。在許冠傑之前,香港沒有粵語流行歌曲,在當時,大眾要麼聽英文歌,要麼聽國語歌。要說聽國語歌也是聽粵劇粵曲,而粵語歌在大眾心目中是不入流的,粗俗的,上不了臺面。如果想憑粵語歌在歌壇佔據一席之地,簡直就是痴人說夢。1967年,19歲的許冠傑組建了「蓮花樂隊」,後來發行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專輯《Just a little》,從此聲名鵲起。後來便開始個人發展。
  • 隨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沒落,粵語歌,你還能聽多久?
    ,還有很多很多的人喜歡聽粵語歌。下一站天后Twins無論你是開心還是傷心,是戀愛了還是分手了,這麼多粵語歌總有一款適合你,總有一種聲音能唱進你的心坎裡。可是時代在發展,粵語歌的市場無可否認,真的已經不復當年的輝煌了。即使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歡聽粵語歌。可是問心自問一句,我們聽的粵語歌是不是來來去去都那幾首老歌,聽來聽去都是那幾個老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