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在不懂粵語的人眼裡是怎樣的存在?

2020-12-13 騰訊網

我上海浦東本地人,自然,一口浦東方言,自己的方言,脫口而出,鄉音難改,也怎麼著聽著,還是自己的家鄉話最親切。

我們這裡把浦東方言叫做「本地話」,把浦西市區人的話叫做「上海話」。除了老一輩奶奶級別的之外,都還能說上一點普通話,雖然不標準,好歹外地人也聽得懂。

我們當然知道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多了去了,一般多在滑稽戲、獨角戲裡為了效果出彩,演員才會模仿引用。

雖然說在上海有很多的廣東人,但是畢竟還沒成官方語言。入鄉隨俗,估計廣東人來這裡居住生活,也不得不捲起舌頭來說普通話和別人交流。有句話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說普通話」,可想而知,帶著鄉音的廣式普通話有多麼難聽懂,也可想而知,廣東話的「個性」是何等的強烈。

我們村裡有大量的外來人員,五湖四海,肯定也有廣東人,但是平時互相交流都說普通話,也沒有感覺到廣東話有什麼出眾或者特別。也沒有去特別在意。

大概是八十年代末期那階段,南風吹來,港臺歌曲席捲而來,其中的粵語歌可是一股洪流。本來是對粵語一竅不通的,一句也不會說,一句也聽不懂的,但是,因為喜歡幾位歌星,喜歡他們唱的粵語歌,居然能把粵語歌的歌詞從頭到尾全部背下來,雖然好多歌詞的意思看不懂,對一些俚語更是一無所知。但是,一點也不妨礙對粵語歌的喜歡,也在意識裡覺得這些歌詞就是「粵語」。再加上隨後一些香港電視劇的熱播,直把粵語歌推向了一個高潮,比如《上海灘》,萬人空巷。我那時候還上初中,應大家的強烈要求,居然在校廣播的「每周一歌」裡播了這首不屬於校園的「愛情歌曲」。那一陣子,會說廣東話成了一種時髦,所以,很多的粵語速成班應運而生。

我至今還是聽不懂也不會說廣東話,就像別人開玩笑說的那樣,如果身處廣州,那就猶如身處「鳥語花香」之中,熟悉卻又聽不懂,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相關焦點

  • 粵語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為何用粵語唱歌更有韻味?
    粵語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這或許得從粵語的起源開始說起。粵語發音例子近些年網絡上對粵語和普通話孰優孰劣的問題吵得很厲害,而事實上,粵語和普通話競爭的關係也確實存在,傳統粵語區的孩子們,尤其是城市裡的孩子,都會說流利的普通話,但很多人卻不會說粵語,粵語人群有下降的趨勢。
  • 為何外省人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漲知識了
    為何外省人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漲知識了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要是沒有在一個地區長期生活過的人,想要聽懂當地的方言,那是非常難的。那麼,對於廣東人所說的粵語,許多外地人是聽不懂的,但是客家人和潮汕人卻很輕易就能懂,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要知道對於一門新語言從學習到掌握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我們很多人從小學開始學英語到大學考過了四、六級,真的能做到和外國人用英語對話還是很少一部分。而粵語雖然說的是中國話,但是發音和寓意上都有很多外地人所不懂的地方。
  • 怎麼學粵語,快速學會粵語的方法
    廣東話,又稱廣州話、粵語,是漢語的主要方言之一。中國大陸南方、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少數種群都使廣東話。現在這些港口城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旅遊、工作、學習。可是由於廣東話的發音和普通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故給外來的人們在生活上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 不懂粵語,就不懂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9527」什麼意思?
    之前有一部國產動畫叫《大護法》,有粵語版和普通話版,但是極力推薦大家去看看粵語版。因為粵語版裡有非常多的俚語是很經典的,如果你懂粵語就會聽懂裡面大部分的笑話梗。這是普通話版本無法比擬的。很多人表示不服氣,說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粵語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其實還真的不是這樣。
  •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區,他們說的話大部分廣東人也聽不懂
    廣東的簡稱粵,在以粵語為主方言的廣東,很多人以為廣東是說粵語的省份,其實不全是,廣東還有一部分地區是不說粵語的,他們說的話很多廣東人也聽不懂。那麼,他們說的是什麼話呢,很難聽懂嗎?粵語是廣東人的主流方言,又叫做廣東話,是我國七大方言之一,分布於廣東、廣西東南部、香港和澳門等地區,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口約有1億,居世界第16位。在廣東地區粵語佔絕對優勢地位,不過,深圳就不一樣,是以普通話為主。粵語以廣州、香港和澳門一帶最為標準,佛山次之,其他的地區都不算標準,特別是粵西一帶,粵語中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跟正宗粵語不一樣。
  • 除了粵語之外,廣東還有這兩種方言,本省的人都表示聽不懂
    並且廣東的許多東西都是引人關注的,除了這裡的經濟發展以及建設之外,廣東的方言和美食也非常的受到人們關注。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方言,現在有不少外地人都覺得所有的廣東人都是說粵語的,其實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廣東還有兩個地區的方言並不是粵語。這兩種方言是非常難懂的,就算是其他地區的廣東人,基本上也聽不明白。這兩個地區分別是廣東北部的一些城市,以及廣東的潮汕地區。
  •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哪個地方的粵語說起來更好聽?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哪個地方的粵語說起來更好聽?粵語是中國的七大方言之一,無論是使用人數還是遍及範圍都是非常高的。大部分人比較熟悉的就是廣州的粵語了,此外還有的香港的。前者是約定俗成的粵語標準發音,後者則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 廣東最難聽的方言,比粵語還複雜,很多廣東人都聽不懂
    還有一個非常難懂的方言,那就是粵語了,對於很多聽不懂粵語的人而言,粵語完全就像是外國話一樣,語速快又難懂。但是在廣東,有一種比粵語還要複雜的方言,很多廣東本地人都聽不懂,大家知道是哪種方言嗎?
  • 粵語直播被禁?!原來,粵語已經是快要消失的語言了…
    但其實這種現象,如今看來已經不只是存在於個別。眾所周知,廣東是全國人口大省,擁有數量龐大的跨省流動人口。不得不承認,對於廣州下一代來說,粵語環境變得很堪憂。隨著會講、能講、願講粵語的廣州人越來越少,粵語的推廣與普及近年來也越來越多。但也因此,粵語容易背上「排斥其他語言」的罪名,面臨各種「招黑」。在一部分人眼裡,廣州人就是:「總是喜歡說粵語,有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甚至覺得說粵語=孤立外地人=不平等+歧視。
  • 90%的人都聽不懂的粵語,是如何和普通話槓上的?
    有不少人也因此相信廣東話是唐朝官話。而此前一女生和某香港演員參加同一個飯局時認為粵語「沒文化」內涵。輕慢的態度讓同桌的香港演員感到相當憤怒,不僅當場教育了這名女生,還發到了微博上。事情抖出來,不少粵語區的人都覺得有被冒犯:即便粵語不是唐朝官話,但相對於北方官話,粵語仍然保留了不少古代舊音,尤其是唐詩宋詞中,堪稱漢語界中的「活化石」。
  • 如果聽不懂粵語,周星馳代號「9527」的梗,你怕是永遠不懂!
    小夥伴在劇情中有沒有發現這個9527的數字在他所拍攝的電影中都是會有這個數字出現的,對於這數字,不少人就會說 其實「9527」這個數字,在粵語中是「9唔易7」,在粵語中的意思就是「沒種」,這也是周星馳無釐頭電影風格的一個代表性的自嘲
  • 粵語翻譯中最讓人云裡霧裡陣容
    現在國內球迷大多都是通過國語評述來看球但在網際網路看球的球迷都會發現粵語評述頻道的存在,有時甚至是收費服務。當你們瀏覽一些網站時特別中小聯賽更加容易看到粵語譯名的出現。主要因為在香港、廣東一帶,以及很多海外華人地區,粵語評球的普遍程度還是很高的。粵語評球和普通話地區有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對於球星和球隊名字的翻譯。
  • 為什麼說粵語跟廣西有關係,粵語的發源地來自哪裡,粵語祖宗是誰啊?
    對於不懂粵語的人來說,粵語如同唱歌,音調太多很難懂。但其實,粵語的起源很高大上,來自於上古「雅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古代朝堂之上,官員們來自各個地方,大家講起話來有沒有語言障礙?答案很明確,很有障礙。不過古人也不傻,既然大家雞同鴨講,規定一種官方語言不就行了嗎?
  • 粵語中的「焫雞」究竟是什麼意思?四招教你學好粵語
    之前看《粵知一二》的某一期,郭嘉峰又出來介紹粵語正字了。看他介紹了一個詞語,叫「焫雞」,粵語讀音為naat3 gai1。身為一個廣東人,我當場黑人問號臉,這是啥?從來沒聽說過。就連我一個廣東本土人對粵語都尚且有這麼多不懂的地方,相信很多對粵語感興趣的朋友,就更苦惱於如何學好粵語了。下面給大家說幾個學好粵語的方法。一、學粵語拼音。普通話有普通話的拼音,粵語也有粵語的拼音,如果能學好粵語拼音,那看到任何粵語都會讀了。
  • 廣東人粵語10級,卻聽不懂港式茶餐廳的菜名?
    來源:抖音@詹sir詹昊宸粵語10級的廣州人 卻聽不懂香港茶餐廳的菜名對的,你沒看錯!這些詞語猶如一個個「接頭暗號」,讓人瞬間回到那個港片盛行的年代,但也讓聽不懂的人好有壓力,覺得不明所以…「夏蕙姨」—西多士:因為吃西多士之前,要在西多士上淋糖漿,也就是糖膠,簡稱「要淋膠」,而夏蕙姨曾與粵語片演員「林蛟」拍拖,在粵語裡面,「林蛟」與「淋膠」同音,所以「夏蕙姨」就代表了西多士。
  • 為什麼很多喜歡香港電影的人,卻很排斥粵語?
    不過我在刷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就是我明明在各大網絡影視平臺搜的都是香港電影,大部分都找不到粵語原音,全都是普通話配音版。而極少數有粵語原音版的電影,評論下面,都有網友留言說很討厭粵語、聽不懂粵語、粵語沒有普通話經典等等奇怪的留言。很網友都表示不喜歡看粵語版,但是卻很少人注意,這明明就是香港電影啊。
  •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方,方言使用很廣泛,但連廣東人都聽不懂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全國的各地的方言更是讓人難以理解。特別是廣東,你們以為的廣東話就是粵語,其實廣東人不一定就是說粵語的,還有很多地方不說粵語,他們說的話就連廣東人都表示聽不明白。粵語是廣東的主流方言,在廣東,只要你會說粵語,就能夠縱橫廣東的大多數地方,因此粵語又是廣東的代表,稱為廣東話。
  • 說粵語,廣東人最後的倔強
    非粵語地區的朋友表示十分驚奇,明明通用粵語的地方,口音和用詞竟有這麼多不同之處。粵語地區的朋友則更熱衷於爭論,到底誰是「正音」,誰更「正統」:香港人說廣州人講粵語像唱大戲,不夠update;廣州人覺得香港人講粵語夾雜英文,懶音嚴重。反正,香港人來廣州,一樣會被認出來。廣州東山的老洋樓,這裡曾是達官貴人的居住地。
  • 千萬不要和深圳人說粵語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對於深圳本地人都有一種誤會,認為本地人就一定會說粵語,其實不然。現在,在深圳,即使是本身以粵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都會避免在工作場合用粵語溝通。本地人說起粵語來,反而像是外地人了。甚至很多人往往是在共事一段時間之後,通過私下聊天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是廣東人。
  • 陳小春髮長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粵語是古漢語嗎?
    「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  「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用繁體字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