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創實驗區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交流活動「點亮」通惠河

2020-12-04 國家文創實驗區

11月29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交流活動在朝陽規劃藝術館舉辦。據悉,此次活動圍繞「創意點亮通惠河」主題,將現代工藝審美與古代運河文化相結合,聚焦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進行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平面創意設計、文創產品打造、包裝設計。

另據了解,活動最終將遴選出10個優秀設計方案,並對設計作品進行實物打樣,形成小型展覽,將於2021年春節後在朝陽區核心商圈擇地展示。

此次活動在北京市朝陽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精心指導下,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旨在以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為載體,積極打造朝陽運河文化品牌,促進大運河文化的有效傳播,更好地發揮國家文創實驗區在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 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先後支持舉辦「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NICE CHOICE中外手工藝採風交流」等相關主題活動,協助開展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梳理、保護、標識和展示工作。同時,積極引導園區打造大運河沿途文化產業園區的特色項目,在大運河文化帶沿線積極培育新興文化業態。

下一步,國家文創實驗區將繼續引導文化產業園區創新發展模式,持續推進園區社區化,鼓勵各文化產業園區利用自身優勢舉辦各種特色活動,促進文化、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助力園區形成品牌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優勢,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文/記者 許迪

相關焦點

  • 「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交流活動昨日舉行
    11月29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交流活動在朝陽規劃藝術館3D劇場舉行。活動圍繞「創意點亮通惠河」主題,將現代工藝審美與古代運河文化相結合,聚焦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進行文創產品打造、包裝設計。
  • 「通惠河畔看運河」徵集活動來襲 國家文創實驗區支持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
    為深入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助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鼓勵文化產業園區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提升文化產業園區精品化、特色化發展水平。日前,國家文創實驗區特色園區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展了「通惠河畔看運河」主題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徵集以運河美景、文化傳承、人文地理、時尚街區為主題的照片及短視頻,徵集活動持續至9月7日。
  • 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朝陽啟動
    月11日,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北京朝陽正式啟動。此次大賽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和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主辦,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委會支持。此次大賽將緊緊圍繞大運河流域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純公益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技和網際網路的技術手段,打造文創對接平臺,將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力量與文博資源進行無縫對接,創作一系列兼具創意與實用的文創產品,宣傳大運河文化遺產,打造大運河歷史文化IP,將大運河文化所承載的歷史價值、文化遺產和民族精神價值普及開來、傳遞下去。
  • 大運河畔的北京CBD和國家文創試驗區
    中國大運河項目於2014年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條河流。其中,北起北京、南達杭州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人工運河。縱貫2500多年,大運河作為「功能運河」在歲月滄桑中逐漸褪色,卻在光陰荏苒中因「經濟運河」「文化運河」「生態運河」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大運河北端的北京,正依河蓬勃發展。
  • 簡訊|天津博物館榮獲「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8月31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區委、區政府主辦的「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活動於北京市通州區北京國際財富中心舉辦。
  • 通惠河畔文創園古裝相親 感受傳統文化別樣魅力
    8月25日,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展了一場以「愛特初體驗·七夕非遺沉浸劇」為主題的古裝角色扮演活動。30餘位單身青年換上對襟上衣、高腰襦裙,取過「銅錢」,步入「金琳城」中,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尋友之旅。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京啟動
    曾在文創領域、文博領域備受關注的「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於11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會議中心重新起航,大賽以「美好,應運而生」為主題,廣泛邀約業內專家學者,凝聚眾多設計力量,為賽道入駐方提供定製化設計,協同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特色文化品牌,煥新運河文化帶。
  • 國家文創實驗區垃圾分類「多點開花」
    隨著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國家文創實驗區持續引導各文化產業園區加大垃圾分類推行力度,培養垃圾分類的良好意識。目前,各園區多措並舉示範引導,積極推進垃圾分類落地,垃圾分類工作在國家文創實驗區「多點開花」,循序漸進,正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新時尚」。
  • 「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河南站開幕
    「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河南工作坊開幕式現場4月8日,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指導,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河南博物院主辦,中國文字博物館、鄭州博物館、開封博物館、安陽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協辦的「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河南設計工作坊在河南博物院開幕
  • "人民日報文創"客戶端上線 點亮創意生活傳播中國文化
    6月18日下午,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演播廳內,近百人共同見證了「人民日報文創」客戶端上線。 點亮創意生活,傳播中國文化。這場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客戶端上線儀式暨文創發展研討會,內容豐富,氣氛熱烈。
  • 國家文創實驗區引導文化產業園區推行垃圾分類工作
    懋隆文化產業創意園內,新任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為準備投放垃圾的企業員工科普。掛橫幅、貼標語、播放宣傳片、設立公示牌……國家文創實驗區引領了垃圾分類「新時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5月1日實施以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積極引導文化產業園區做好垃圾分類,各園區紛紛響應,以多種形式開展分類試點和宣傳,引導入園企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培養垃圾分類意識。
  • 「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閉幕
    8月31日,在北京舉行的「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閉幕式上揭曉了獲獎名單,共有189件作品獲獎,有9件文創作品榮獲不同組別的金獎。其中,依託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彩陶雙連壺創作的「相擁」系列首飾設計、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大晟編鐘創作的「CHIME」分別獲得產品設計類服飾設計組、平面設計類辦公用品組金獎。  此外,依託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婦好鴞尊、黃釉樂舞人物扁壺,平頂山博物館館藏文物白玉線雕鷹、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饕餮乳丁紋銅方鼎等設計的文創產品均獲得優秀獎。河南博物院作為大運河河南工作坊牽頭單位,獲得最佳組織獎。
  • 2020大運河文創大賽通州啟動,五大「賽道」匯聚優秀創意設計
    昨日,「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通州區啟動,大賽分為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企業和品牌賽道、文旅景區賽道、博物館賽道、北京城市副中心賽道,為副中心建設增加大運河文創的亮麗色彩。2020年北京大運河文化節資料圖 記者 武亦彬攝 圖文無關本次大賽以「美好,應運而生」為主題,其中五大賽道分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定製設計的非遺賽道;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通州啟動
    原標題:2020大運河文創大賽通州啟動  11月10日,「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通州區啟動,大賽分為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企業和品牌賽道、文旅景區賽道、博物館賽道、北京城市副中心賽道,為副中心建設增加大運河文創的亮麗色彩。
  • 首屆鐵路集郵展亮相塞隆國際,國家文創實驗區打造城市文化公園
    郵展期間,塞隆國際將三個展示區域劃分為不同藝術展區,「塞隆水泥庫藝術空間」展出「非競賽單元」集郵展,第二藝術觀展區展出「競賽單元」集郵展,「塞隆文創小廣場」舉辦集郵愛好者交流平臺,為更多愛好集郵,喜歡文創的朋友提供線上線下互動交流。
  • 郎園圖書市集鳴鑼開市,國家文創實驗區升級文化消費新體驗
    國家文創實驗區重點園區郎園Vintage圖書市集現場,「攤主」正忙著招呼顧客。近日,郎園圖書市集鳴鑼開市,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打卡,活躍了園區文化氛圍,激發了文化消費新活力。「圖書市集不僅能夠幫助大家挑選到價格公道、品質一流的圖書,還能提供一個讀者與圖書、作者、編輯的線下交流平臺,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進一步激發文化消費新活力,升級文化消費的新體驗。」郎園圖書市集相關負責人表示,圖書市集持續兩天的時間內,13場圖書沙龍和作家見面會也與大家如期見面。
  • 回望十三五: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成果豐碩
    「十三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形成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 打造文化金融複合型人才培養品牌 「2020年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
    「2020年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人才集訓營」在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正式啟動。本次集訓營為期3天,通過導師授課、文化體驗、案例教學、研討座談、現場實踐等多種方式展開學習。文創實驗區「蜂鳥計劃」、「雙百計劃」支持企業及北京市文創大賽獲獎企業50餘人參加了本次集訓營活動。據了解,本次培訓是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首場活動,也是完善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專業化專題性人才培養品牌活動、加快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
  • 國家文創實驗區成立五年構建文化產業發展「實驗區模式」
    新華網北京9月7日電(記者魯暢)為全面總結國家文創實驗區五年來取得的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於9月6日共同發布《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五年發展成果》。目前,國家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化市場保持了繁榮活躍的狀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方面,國家文創實驗區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
  • 北京朝陽44處廠房轉型文創園 "騰籠換鳥"打造城市新地標
    6月19日北京晨報記者獲悉,朝陽區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推動工業遺存轉型升級和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融合發展。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三種方式,朝陽區已有44家老舊工業廠房轉型升級改造為文創產業園區,完成改造建築規模223.1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