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朝陽區國家文創實驗區曬出五年發展靚麗「成績單」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9月6日北京消息(記者 有嘉 曹婷)2020年9月6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五年發展成果》發布,全面總結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國家文創實驗區」)五年來取得的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
-
回望十三五: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成果豐碩
「十三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形成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
北京:「政策18條」促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
在國家文創實驗區掛牌五周年之際,9月8日北京市正式向社會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市級層面加大資源統籌力度,為下一步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在文化和旅遊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朝陽區經過五年多的探索實踐、先行先試,圍繞文化產業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市場體系、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發展模式等方面,加大文創實驗區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推陳出新步伐,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全面改革創新體系,形成了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實驗區模式」。
-
高端引領創新驅動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2020年北京市出臺《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空間承載、構建高質量文化生態、擴大文化開放融通等四個方面,形成18條政策舉措,這是北京市級層面繼出臺文化產業綜合性政策及細分行業政策之後,首次針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單獨出臺的綜合性文件,是全市文化產業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發揮「試驗田」作用,服務構建
-
高端引領 創新驅動 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十三五」期間,文創實驗區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創新升級,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發展深入推進,形成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經驗。
-
「政策18條」提速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
新京報訊(記者 沙雪良)9月8日,在2020服貿會「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北京市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進CBD文化中心、國家文創實驗區國際文化中心建設,打造文化新地標;以「文化三裡屯」為發展樣板,打造10個特色文化旅遊消費街區。
-
北京:「政策18條」提速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
9月8日,在2020服貿會「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北京市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推進CBD文化中心、國家文創實驗區國際文化中心建設,打造文化新地標;以「文化三裡屯」為發展樣板,打造10個特色文化旅遊消費街區。
-
國家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3.48萬家
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透露,目前,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創實驗區共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總建築規模381.4萬平米。
-
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舉辦
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
北京出臺「政策18條」促進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
《若干措施》從激發文化活力、優化空間承載、構建文化生態、擴大開放融通四個方面,以「政策18條」的形式,明確國家文創實驗區下一步發展方向,輻射帶動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這是北京市級層面繼出臺文化產業綜合性政策文件,以及影視、遊戲、音樂、電競等細分行業政策之後,首次針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單獨出臺的綜合性政策文件,也是首次以「行業 區域」這一創新模式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是全市文化產業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家文創實驗區已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目前,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簡稱「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的。
-
北京出臺「政策18條」促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北京9月9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記者從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服務專題活動「2020年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了解到,北京市正式向社會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簡稱「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
-
北京市重磅發布促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政策18條」
《若干措施》從激發文化活力、優化空間承載、構建文化生態、擴大開放融通四個方面,以「政策18條」的形式,明確國家文創實驗區下一步發展方向,輻射帶動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這是北京市級層面首次針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區域單獨出臺的綜合性政策文件。「政策18條」的出臺,更加有利於發揮「試驗田」作用,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和文化產業的創新格局,推動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
成立五年,引領全國的國家文創試驗區成績如何?
認真梳理、全面總結形成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五年發展成果》並於2020年9月6日發布。經過五年多的探索實踐、先行先試,國家文創實驗區不斷整合各方面資源,圍繞文化產業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市場體系、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發展模式等方面,針對痛點、難點問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推陳出新步伐,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全國各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鑑的「實驗區經驗」,形成了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實驗區模式」。
-
國家文創實驗區「雙百計劃」正式啟動 建設首都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引領區
由此,文創實驗區「依託兩大載體、提供兩個支撐、形成兩個閉環、滿足兩類需求」的文化金融服務模式進一步得到深化,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朝著「首都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引領區」的目標加速前進,全力打造北京文化金融創新高地。
-
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服務體系再升級
文化保稅等15個領域,進一步創新升級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服務體系,優化營商營文環境,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金融支持是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目前,國家文創實驗區初步探索形成了以信用體系建設為核心的多元化、多層次文化金融發展模式。為進一步打通文化企業融資渠道,推動文化金融合作,此次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50條」中,進一步加大了文化金融政策力度,比如,對「蜂鳥企業」通過融資租賃、發行公司債、信託計劃等進行融資的,給予籌資利息70%—100%的補貼等。
-
國家文創實驗區「雲端」講解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申報要點
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如何申報?4月28日,國家文創實驗區「雲端」舉辦政策講解活動,解讀引導資金申報要點,為文化企業送上「政策禮包」,積極指導和服務文化企業開展申報工作,助力文化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活動吸引了200餘名文化企業相關負責人觀看。
-
科技創新賦能文化新業態,國家文創實驗區持續推動「文化+科技...
近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緊抓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機遇,深入實施「文化+」戰略,促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積極構建以文化傳媒、數字內容、電競遊戲等為支撐的高端產業體系。率先實施「政策50條」,涵蓋品牌提升、文化科技、精品園區等十五個方面,不斷激發文化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出臺全市首個《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藉助科技手段、資本力量、貿易路徑,突破純文化業態發展的天花板,激發產業內生動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構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
打造文化金融複合型人才培養品牌 「2020年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
「2020年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人才集訓營」在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正式啟動。本次集訓營為期3天,通過導師授課、文化體驗、案例教學、研討座談、現場實踐等多種方式展開學習。文創實驗區「蜂鳥計劃」、「雙百計劃」支持企業及北京市文創大賽獲獎企業50餘人參加了本次集訓營活動。據了解,本次培訓是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複合型人才培養的首場活動,也是完善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專業化專題性人才培養品牌活動、加快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
-
「通惠河畔看運河」徵集活動來襲 國家文創實驗區支持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
為深入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助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鼓勵文化產業園區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提升文化產業園區精品化、特色化發展水平。日前,國家文創實驗區特色園區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展了「通惠河畔看運河」主題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徵集以運河美景、文化傳承、人文地理、時尚街區為主題的照片及短視頻,徵集活動持續至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