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舉辦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劉天思)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區舉辦。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出席活動並致辭,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等相關領導,中央黨校、北京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代表,萬達文化集團、四達時代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家代表,郎園、E9區創新工場、掌閱等駐區重點文化產業園區、企業負責人出席活動。

記者在本次論壇上獲悉,2014年,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文化和旅遊部(原文化部)、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文創實驗區」)。自2014年12月正式揭牌以來,朝陽區舉全區之力大力推進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據了解,文創實驗區充分發揮文化雙向交流窗口的優勢,積極爭取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政策在實驗區率先落地,成功引進索尼音樂北京分公司、日本愛貝克思(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知名外資文化公司落戶。

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深挖文化富礦,加快騰籠換鳥和轉型發展,以文化賦能城市更新,形成了「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上發揮了突出的示範作用。作為全國老舊廠房的重要聚集區和保護利用先行區,近年來,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3種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截至目前,文創實驗區共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總建築規模381.4萬平米,其中郎園、萊錦、懋隆等園區,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老舊廠房「騰籠換鳥」品牌園區。

據了解,2020年8月北京市認定的市級園區名單中,朝陽區有32家文化產業園區入選, 佔北京全市32.6%,居全市首位,其中文創實驗區佔16家,充分彰顯在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優勢。在朝陽區「百園工程」的整體推進過程中,文創實驗區持續推進園區社區化,鼓勵文化產業園區開闢體育場館、城市書房、美術館、電影院、博物館等綜合性公共服務空間,支持舉辦文化節、文創市集等文化消費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供給,更好地滿足了居民多元化、優質化的消費升級需求,有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融合。

目前,文創實驗區已推動升級了NICEWORK眾創空間、E9區創新工場、電子城·新媒體創新產業園、新管莊科技園等一批新型科技智慧園區,以文化與科技融合為主要特徵,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創實驗區發展的新引擎。

據了解,文創實驗區聯合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等機構,逐步搭建起聯動京津冀、全國性和國際性的協同發展平臺。2017年牽頭髮起成立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2018年牽頭髮起成立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2019年發起成立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有效推動國內外文化產業園區交流互鑑。在文創實驗區的引領下,一批園區在全國其他地區和國際上實現品牌輸出。東郎、競園、錦瓏、北服創新園等園區在城市副中心、雄安等地設立分園區,郎園、北京電影學院文創園等園區在天津、杭州、長春等地建立了連鎖園區,騰籠換鳥、城市更新的「朝陽模式」在全國乃至國際得到複製推廣。

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各項指標不斷攀升。企業數量方面,目前,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方面,文創實驗區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主要是老舊廠房等存量空間的轉型利用,「騰籠換鳥」成果豐碩;上市企業方面,區域內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2019年,文創實驗區1111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1362.2億元,同比增長7.5%,佔朝陽區文化產業收入的50.4%,佔北京市的10%,佔全國的1.57%。2020年1-9月,文創實驗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686.9億元。區域內匯聚了集奧聚合等2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掌閱科技、宣亞國際等52家上市掛牌企業,得到APP、太合音樂等5家文化類獨角獸企業,以及萬達文化等164家文化類總部企業,其中外資文化總部企業92家,文創實驗區日益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相關焦點

  • 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近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辦。論壇上透露,國家文創實驗區已聚集文化企業3.48萬家,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在文創實驗區的輻射帶動下,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6.8萬家,居北京市首位。
  • 高端引領創新驅動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 高端引領 創新驅動 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 回望十三五: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成果豐碩
    「十三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的全面改革創新體系,形成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文化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顯著增強,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貢獻顯著提高,引領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作用顯著顯現,國際文化傳播交流的樞紐功能日益凸顯,成為引領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 國家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3.48萬家
    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透露,目前,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創實驗區共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總建築規模381.4萬平米。
  • 「通惠河畔看運河」徵集活動來襲 國家文創實驗區支持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
    為深入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助力推動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鼓勵文化產業園區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提升文化產業園區精品化、特色化發展水平。此次活動意在徵集體現運河文化、運河景觀、運河發展脈絡等內容的作品,讓大家一方面深入了解運河魅力,喚醒保護運河的行動自覺;另一方面激發企業人員參與特色文化活動,助力園區企業復甦發展。」通惠河畔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段)在朝陽包括通惠河、蕭太后河、壩河三大水系。目前,通惠河沿岸已形成了一條文化產業帶,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便是一個突出代表。
  • 北京:「政策18條」促國家文創實驗區發展
    在國家文創實驗區掛牌五周年之際,9月8日北京市正式向社會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市級層面加大資源統籌力度,為下一步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做好文化排頭兵,打好文化創新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為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繼續貢獻朝陽力量。   2014年,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文化和旅遊部(原文化部)、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文創實驗區」),2014年12月正式揭牌。
  • 國家文創實驗區成立五年構建文化產業發展「實驗區模式」
    新華網北京9月7日電(記者魯暢)為全面總結國家文創實驗區五年來取得的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於9月6日共同發布《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五年發展成果》。目前,國家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到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文化市場保持了繁榮活躍的狀態;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方面,國家文創實驗區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
  • 2020年1-11月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規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877.6億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月11日,記者從朝陽區「兩會」上獲悉,2020年1-11月,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877.6億元。實驗區成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田」和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金名片」。
  • 國家文創實驗區已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目前,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簡稱「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上了解到的。
  • 國家文創實驗區「雲端」講解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申報要點
    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如何申報?4月28日,國家文創實驗區「雲端」舉辦政策講解活動,解讀引導資金申報要點,為文化企業送上「政策禮包」,積極指導和服務文化企業開展申報工作,助力文化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活動吸引了200餘名文化企業相關負責人觀看。
  • 國家文創實驗區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交流活動「點亮」通惠河
    11月29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交流活動在朝陽規劃藝術館舉辦。據悉,此次活動圍繞「創意點亮通惠河」主題,將現代工藝審美與古代運河文化相結合,聚焦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進行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平面創意設計、文創產品打造、包裝設計。
  • 國家文創實驗區「雙百計劃」正式啟動 建設首都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引領區
    9月3日,國家文創實驗區金融服務中心「雙百計劃」籤約儀式暨文創項目融資路演活動在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CN15樓舉辦,標誌著全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朝著功能更加完備、服務更加豐富的方向邁進。由此,文創實驗區「依託兩大載體、提供兩個支撐、形成兩個閉環、滿足兩類需求」的文化金融服務模式進一步得到深化,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朝著「首都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引領區」的目標加速前進,全力打造北京文化金融創新高地。
  • 北京朝陽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公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7日訊 文化產業園區已逐步成為城市文化服務的新場景。在2020服貿會舉辦期間,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公布了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並舉行了授牌儀式,共十家園區入選。朝陽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授牌儀式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江濤攝首批授牌的10家示範園區都有誰?
  • 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目前,朝陽區共有北京國家廣告產業園、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等一批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已呈現更高層次和更廣範圍的總體格局。此外,朝陽區還集聚了798藝術區、751時尚設計廣場、惠通時代廣場等一批市級文創基地,對朝陽區乃至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建設的優勢地位因此進一步凸顯。
  • 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朝陽分賽區拉開帷幕
    8月5日,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朝陽分賽區啟動儀式在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標誌著本屆文創大賽朝陽賽事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朝陽區委宣傳部指導,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主辦,北京市朝陽區文創實驗區企業信用促進會承辦,東郎電影產業園、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化產業園區支持協辦。
  • 2020年全國老舊廠房協同發展聯盟年會在朝陽規劃藝術館舉辦
    10月31日,以「工業遺存·文化富礦·城市更新」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年會於北京朝陽規劃藝術館舉行。,北京市文促中心等市相關單位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委會、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共同主辦,全國老舊廠房協同發展聯盟、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聯合承辦。
  • 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順利舉辦
    原標題: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順利舉辦   2020年11月26日-27日,以「新金融、新基建、新安全」為主題的2020北京
  • 北京朝陽1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授牌 打造城市文化公園
    9月7日,北京市朝陽區公布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並舉行授牌儀式。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8藝術區、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等十家園區入圍。如,798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前沿陣地和風向標;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依託工業遺址打造了豐富的公共文化空間,通過舉辦751國際設計節等品牌活動,逐步成為融合發展園區、開放活力展區和時尚慢行街區;E9區創新工場集展覽展示、交流合作於一體,形成以文化科技融合為顯著特徵的城市文化創意生發地;郎園Vintage每年舉辦超過500場文化活動,成為CBD文化最活躍的精神高地。
  • 北京出臺「政策18條」促進國家文創實驗區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記者 高星)記者從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服務專題活動「2020年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了解到,9月8日,北京市正式向社會發布《關於加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加快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