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位大臣生了70個兒子,方法難以啟齒,多數人都做不到!

2020-12-06 娜娜食記

引言

「鐘鳴鼎食」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意思是通過鳴鐘召集家人一起吃飯,煮飯則以鼎為容器,形容家族人丁興旺、排場豪華。這樣的家族在先秦時期特別是春秋時期屢見不鮮。家族興盛後發生的故事是歷史愛好者們所津津樂道的,但是家族的起源卻往往被一筆帶過,其實這份崛起的艱辛中也有頗多亮點。

01

人口,自古以來都是維繫一個國家、一個家族命脈的大事。古時候因為醫療條件和飲食條件差,加上各種天災人禍不斷,人們的平均壽命不足40歲,所以早生多生才是能夠維持繁榮的必要條件。當一個家族擁有足夠多的男丁時,自然就為家族的崛起和壯大打下了堅實基礎。秦始皇為了皇室能掌控絕對權威,把天下分成了郡縣,沒有諸侯王也就避免了內部隱患,但是最後「一夫作難而七廟毀」時卻只能孤軍奮戰,最後寡不敵眾。

▲秦始皇銅像

正是因此,後世的開國皇帝吸取了教訓,將天下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這樣就能在受到外部威脅時得到地方上有力的支持,所以多生兒子來管理天下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春秋時期的一位臣子竟然也是如此想如此做的,讓人哭笑不得。他統治的地域太大,一個人管不過來,所以就想出了多生兒子來幫自己管理的辦法,於是幾年內生了70個兒子。是不是感嘆他能力的強大呢?不對,他能生70個兒子是用一種方法取巧了,這種方法在今天看起來非常難以啟齒,多數人都做不到,是什麼方法呢?

▲姓氏雕像照片

這還要從「第五」這個姓氏說起。現代中國人特別很多喜歡看偶像劇的女孩子都覺得複姓很酷,比如上官、東方、歐陽、慕容等,不過很少有人考究過這些複姓的來歷。首先有一部分姓代表著夷狄血統,比如慕容就是鮮卑族的後裔;有一部分可以追溯到上古,比如黃帝就叫公孫軒轅;還有一部分就是因為各種原因以地名等為姓了,比如漢武帝賜葛氏為諸縣侯,於是後人以諸葛為姓。

02

第五這個姓的由來則比較複雜,其先祖是齊國第一大族田氏因為這個家族太過強大於是漢高祖就把他們從山東遷徙到關中,而且以門第順序給他們改姓從第一到第八,其中第五姓因為後世人才輩出,所以才得以保留下來列入《續百家姓》。

▲漢高祖劉邦劇照

春秋時期氏族林立,為何獨田氏能夠成為第一大族且長盛不衰呢?這一切要從田常說起。陳國發生內亂時,公子陳完逃到齊國,改田姓,成為田氏的始祖。齊國是周武王為報答姜子牙功勞而分封給他的後人的,到了齊景公時期,田常的父親田乞被任命為國相,從此田氏掌握大權。齊景公去世後,田乞行廢立之事,任命姜陽生為君,也就是齊悼公。

▲齊平公j

田乞去世後,田常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和權勢。同年吳、魯兩國伐齊,田常唆使鮑牧殺齊悼公,待擊退敵人後,立齊悼公之子壬為君,也就是齊簡公。齊簡公害怕重蹈父親的覆轍,為分田常之權提拔了監止,引起田常的忌憚。監止試圖策反田豹,但被田豹向田家告密,於是田常安排田逆成為內應,待監止見齊簡公時,田常帶人殺死了監止身邊宦官,藉口是「清君側」。不久後,齊簡公暗示監止進攻田氏,但走漏了風聲,於是進攻失敗,監止逃走,逃到田氏管轄的豐邑被追上殺死。之後田常殺了齊簡公,立其弟鰲即齊平公。

▲田常劇照

到了這時候,所有能威脅到田氏的勢力都被消滅了,田氏幾乎把控了整個齊國,其領地已經比齊國君王還要大了。這時候如何管理如此龐大的土地就成了難事,田常是不放心外人的,還是自己的兒子比較靠譜。於是他開始在齊國挑選身高體長的女子填充其「後宮」,足有數百人。當然這麼多女人他是照顧不到的,全靠自己播種得活活累死,於是他常常邀請賓客出入,放任姬妾與他們往來,生出來的兒子全都當成是自己親生的,這樣一來幾年後就有了70個兒子,田氏由此奠定了東周第一大族的基礎,田常也堪稱是古代最牛大臣了。

結語

給自己戴綠帽在現代人看來是難以接受的,但放在那個時代其實並不奇怪,只是觀念不同而已。至於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其實更容易理解,畢竟孩子是在家族中長大的,自然就有家族認同感,這並不是血脈能影響的。古代遊牧民族也有這樣的現象,好客的牧民往往會默許客人與自己的妻女交合,如果生下孩子都算是自己的,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人丁才是最重要的,血脈認同感其實想想是可有可無的。所以我們在看古代歷史時,對於一些與現代人觀念不符的現象不妨多想想背後的原因,而不是直接推給愚昧二字。

參考資料:

《史記》

相關焦點

  • 古代有一大臣生了70多個兒子,方法難以啟齒,一般人接受不了
    對歷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們應該會知道,古代的皇帝大都有很多孩子,最讓人熟知的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共有35個兒子和20個女兒,畢竟作為一國之君,首先就是得讓自己的家庭人口多起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雖然不是皇帝之身,但是他卻有70多個兒子,這其中還不包括女兒,可在古代儘管可以三親四妾,但他生孩子的方法卻讓人難以接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古代一位大臣,生了70多個兒子,方法難以啟齒,一般人無法接受
    古代的達官貴族,也常常會想各種辦法來讓自己的子女變多,例如曾經有一位古代大臣,他一生一共生了七十多個兒子,不過他的方法卻難以啟齒,令一般人無法接受。「多子多福」一直是我們的傳統觀念,這能代表一個家族是否興衰,能夠呈現出整個國家的繁榮狀態。
  • 古代有位大臣,生了70多個兒子,他是怎麼做到的?方法難以接受
    樹黨自相群」——李白《古風》在古代,因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家庭觀念都是多子多福。在那個時候,一個家庭是否人丁興旺,直接決定了這個家族的走向。皇帝作為國家統治者,為了延續血脈,更是要多生。縱觀歷朝歷代君王,子女比較多的一般也就屬康熙皇帝了,他一共五十多個孩子,家庭相當龐大。
  • 古代一大臣娶100多個妾,生70多個兒子,方法齷齪讓人難以忍受
    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持皇室血統,會娶許多年輕貌美的女子,生許多孩子,尤其是兒子,母憑子貴就是這麼來的。歷代帝王中,康熙生子最多,兒子35個,女兒20個,夠壯觀的了。然而,康熙皇帝雖然是天子,兒女眾多,但與之前的一個大臣相比,他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 春秋一大臣,十年時間生七十幾個兒子,其方法不被大部分男人認可
    不過他並不是中國子嗣最多的歷史人物,子嗣最多的歷史人物應該是春秋時期的田常,生了七十幾個兒子,而且所用的時間不過短短十年,但他的方法卻不被大部分男人所認可。田常,原名田恆(漢朝時期因避漢文帝劉恆名諱所改),又叫做田成子。田常的家族是脫胎於陳國的,因而也被稱為陳恆。
  • 他是晚清大臣,娶了5個老婆,生下16個女兒,全部嫁給權貴子弟
    在當時的社會當中,在人們的觀念裡面認為多子就是多福的象徵,畢竟古代社會大多數孩子都會在小的時候夭折,如果想要讓一個家族發展起來,此子嗣絕對不可以缺少的。不過當時就算是比較厲害的人,能夠有超過十個孩子,都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名男子,他竟然有20多個孩子,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俗語「生個兒子好聽,生個女兒命好」什麼意思?多數人不懂其真意
    俗語「生個兒子好聽,生個女兒命好」什麼意思?多數人不懂其真意文/文飛中國自古以來有重男輕女的傳統,這雖然是個陋習,但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老人守著這個陳舊觀念不肯放開,堅持認為只有生兒子才算是傳宗接代,成為過分的是,他們認為女人就是用來傳宗接代的。
  • 古代女子地位低,皇帝卻要大臣向小妾行禮,大臣兒子:感激不盡!
    古代女子地位低,皇帝卻要大臣向小妾行禮,大臣兒子:感激不盡!在古代的時候女子的地位向來是很低的,出嫁之前要聽家裡父親的話,出嫁之後還要將自己的丈夫當成自己的一切,而作為一名小妾,地位就更加低了。雍正帝和自己的父親為政風格十分不同,康熙帝屬於標準的笑面虎,講究讓人看不出自己想什麼的深沉帝王,但是雍正卻是喜怒形於顏色的帝王。他要是看不慣你,就會直接擺在臉上,要是覺得你好,你就會感到春風般的溫暖。比如說當時清朝的大臣裡有個叫尹繼善的,他就十分受雍正的寵信,甚至於連他的父親都是因為這個兒子,官至大學士。
  • 古人壽命之謎:康熙35個兒子,有兩個生下來不到一個時辰就死了
    前言:生活在古代的人,由於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很差,一般來講壽命都不算高,但是號稱平均壽命70歲的清朝,可以說是歷代王朝中平均壽命最高的,可是即便這樣,也只是根據16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統計的,如果出生之後就夭折的孩子也加進去,其平均壽命根本連30歲都沒超過。
  • 古代這一刑法,女人對它難以啟齒,男人對它情有獨鍾,讓人想不通
    古代這一刑法,女人對它難以啟齒,男人對它情有獨鍾,讓人想不通說起古代的刑法,可謂名目繁多,五花八門,有的刑法可以說讓人聽起來都害怕,什麼五馬分屍,點天燈,凌遲,一個比一個慘無人道。在中國古代各式各樣刑罰中,廷杖可能算是比較輕的,關鍵是受刑者很少會被危及生命的,最多是在家躺上幾個月。那這種看似不太重的刑法為什麼會讓女人難以啟齒呢?
  • 為何武則天退位不到1年便去世?原因難以啟齒,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古代封建社會,一直主張的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子很少能夠參與政事。儘管如此,中國歷史上還是出現了一個被大家都認可的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就是這樣一個雄才偉略的女子,為什麼在退位不到一年就死了,背後有沒有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武則天。
  • 古代被割後的太監寂寞怎麼辦?都選擇用這三個方法,看完難以啟齒
    在古代的時候,皇宮的權力是最大的,因為在皇宮裡住的人是皇帝,皇帝也是當時讓所有人都很敬佩羨慕的一個人,相信現在仍然有很多人都想做皇帝吧,畢竟在後宮之中圍繞著這麼多的美女,可以陪著她,這是現如今所有男人的夢想。
  • 古代一男子結婚不到6個月,妻子就生下孩子,他大怒下做下蠢事
    古代有個男子娶了妻子,不到六個月妻子卻生下了孩子,男子認為她婚前與人有姦情,大怒離了婚。不久後男子又娶了妻子,結婚當天前任跑上門,只求從此當個下人。一年後前任又生了個孩子,婆婆生氣的罵道:「淫婦一定不想活了吧!」可是接下來男子認錯,婆婆被打。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
  • 還原歷史上知畫原型,她才是永琪最喜愛的福晉,生下四個兒子
    還原歷史上知畫原型,她才是永琪最喜愛的福晉,生下四個兒子電視劇中我們都知道永琪最喜愛的是小燕子,但是在後來迫不得已娶了知畫,他跟知畫兩人沒有半點情愫。而電視中知畫的形象,給人是一個大家閨秀溫柔體貼的女子,並且憑藉自己的才情深受老佛爺的喜愛。
  • 皇后連生4個女兒,大臣送美女給天皇圓房,皇后第二年生下太子
    這個世界上最保守最封閉的王室,八卦的瓜多得吃不完,近百年來幾乎代代天皇的婚姻生活都可以寫一本小說。今天要扒的這位天皇,估計不少中國人都熟悉,因為他某些臭名昭著的行為,或許很多人並不待見他。他的歷史功過不在此評說,就說說他和皇后的連生四個女兒,差點生不出兒子的故事。這位天皇就是昭和天皇裕仁,他1926年登基,是明治天皇的孫子、大正天皇的兒子。
  • 日本古代打仗,士兵背上為啥總背著「大龜殼」?真相簡直難以啟齒
    日本古代打仗,士兵背上為啥總背著「大龜殼」?真相簡直難以啟齒經常看日本電影的朋友,總是會發現這麼一件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古代日本士兵的樣子看著怎麼這麼奇怪?除了穿戴在身上的盔甲,背上竟然還背著一個「大包袱」!
  • 古代印度有一種考察人能否做大臣的方法,應該是最原始的人才測評
    古印度時,有個國王,想找一個人做自己的輔臣。國王想了很多方法,找到一個人,這人智慧通達,威武但不濫用暴力,名譽和品德都很好。但是國王還是想再考察一下,故意給群臣和這個人加了莫須有的罪名,告訴這些人,用碗裝滿油,端著這碗油從北門走到南門,再走二十裡路,到一個遊樂園,如果最後油有一滴掉在地上,就殺頭。
  • 男性養生:難以啟齒的隱私疾病更易奪命
    原標題:男性養生:這些難以啟齒的隱私疾病 更易奪命男人有三種病最常被忽略,往往發現時病情已到末期,或是藥石罔效的地步。讓我們看下是哪三種隱私疾病已被男人忽略。男性癌症病人中,乳癌、睪丸癌、胰臟癌更是他們的隱形殺手。由於這三類癌症,都不列入男性常見癌症之列,而且病症不明顯,因此常被漠視,也更易奪命!
  • 把自己妃子借給大臣,十二個兒子無一個親生
    然而要說劉裕的後代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劉裕知道自己死後他的後代是這麼個德行,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從棺材板裡出來,他的一個兒子幾天就被顧命大臣給廢了,宋文帝劉義隆文治還行,可是武功方面真的是比其父差十萬八千裡,葬送了劉裕時代的南強北弱。
  • 兒子活埋生母:為什麼多數中國老人,走的不體面?
    他妻子發現異樣果斷報警,警察找到被埋母親時,已經過去了70多個小時。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老人在這黑漆漆的洞裡熬了過來。目前馬某已經被警方以故意殺人罪刑事拘留。羔羊尚知跪乳,烏鴉亦求反哺,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卻將利益和金錢,看得比親情都重,類似的案件每年都會有:兩年前,常州一位70歲的肝癌晚期老人被兒子遺棄在醫院,由於無人照顧,沒多久就在醫院孤獨痛苦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