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地位低,皇帝卻要大臣向小妾行禮,大臣兒子:感激不盡!

2020-12-21 阿琳解歷史

古代女子地位低,皇帝卻要大臣向小妾行禮,大臣兒子:感激不盡!

在古代的時候女子的地位向來是很低的,出嫁之前要聽家裡父親的話,出嫁之後還要將自己的丈夫當成自己的一切,而作為一名小妾,地位就更加低了。但是清朝的時候有卻有這樣的一件事情,皇帝不僅給官員家的妾室誥命,還讓官員向這位小妾行禮,這是怎麼回事呢?

清朝的雍正皇帝經過了九龍奪嫡,千辛萬苦才奪得了皇位,但是成為皇帝後雍正並不輕鬆,因為康熙帝在年輕的時候雖然十分有明君的風範,可是到了老年卻有些老糊塗,所以後來的雍正為了收拾父親留下來的爛攤子,只是當了十三年的皇帝就過勞死了。

雍正帝和自己的父親為政風格十分不同,康熙帝屬於標準的笑面虎,講究讓人看不出自己想什麼的深沉帝王,但是雍正卻是喜怒形於顏色的帝王。他要是看不慣你,就會直接擺在臉上,要是覺得你好,你就會感到春風般的溫暖。比如說當時清朝的大臣裡有個叫尹繼善的,他就十分受雍正的寵信,甚至於連他的父親都是因為這個兒子,官至大學士。

尹繼善的父親本身並沒有什麼才能,他能夠當上大官,完全就是受了自己兒子的庇佑。雖然尹繼善在朝為官十分受雍正帝的信任,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但是他的母親在家裡卻十分不受重視。因為尹家十分重視嫡庶之別,而尹繼善的母親不過是尹泰的一個小妾,一直都是做的「青衣侍屏匽」的事情。就是給尹泰端茶送水的,形同丫鬟。

雖然家裡的兒子丈夫都當上了大官,可是因為徐氏妾室的身份,導致徐氏本身並沒有因此而得到什麼好處,誥命也都只有尹繼善的嫡母才有,徐氏一直都沒有被冊封。尹繼善有一次就到雍正的跟前去向雍正請求,想要給自己母親一個誥命,雍正還沒有等尹繼善說話就明白他什麼意思了,當即便答應了。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因為尹繼善這次求封沒有跟他老子商量,所以回家就被他老子給打了一頓,連孔雀翎都給打掉了,還是徐氏跪在地上哭著求情這才叫尹泰停了下來。可是這件事被雍正知道後,雍正感覺就十分不好了,他覺得自己也是庶子,你瞧不起尹繼善的母親和尹繼善這不就是在心裡瞧不起自己嗎,於是當即就下令封徐氏為一品夫人,還要求尹泰先向這位夫人行禮,感謝她為自己生了一個好兒子,尹泰能怎麼辦,有皇帝在這盯著,他還不是得乖乖行禮嗎?尹繼善之後對雍正感激不盡,本就感謝皇帝知遇之恩的他更是用心為雍正帝辦事了。

小編覺得雖然雍正帝這樣插手別人家事有點不地道,但是還是要怪這個尹泰自己太過迂腐,他自己不想給小妾榮耀便罷了,徐氏的兒子自己出人頭地,有本事能夠給自己的母親榮耀了,尹泰卻還要表示不允許,這就說不過去了。總而言之古代的時候人們以嫡庶論長短,這是缺乏基本的公正性的!你覺得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李世民規定三品以上遇見親王必須下轎行禮,被大臣強行駁回
    歷朝歷代,親王和大臣們的相處是個敏感的話題,有的朝代親王權力極大,有的朝代則小得可憐,導致雙方之間的地位也有著很大的區別。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定義,何為親王?一般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皇帝的親兄弟,還有一種是皇帝的兒子,其他的最多只能是郡王,超出界限往往意味著皇帝權威被挑戰。
  • 古代一大臣娶100多個妾,生70多個兒子,方法齷齪讓人難以忍受
    #縱觀歷史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歷史,今天給大家帶來《史記》裡的一個小故事。在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為了維持皇室血統,會娶許多年輕貌美的女子,生許多孩子,尤其是兒子,母憑子貴就是這麼來的。歷代帝王中,康熙生子最多,兒子35個,女兒20個,夠壯觀的了。然而,康熙皇帝雖然是天子,兒女眾多,但與之前的一個大臣相比,他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 皇帝沒有後嗣,大臣就把懷孕的小妾獻了上去,因此產生一成語
    見皇帝沒有後嗣,做大臣的甚是著急,就把懷孕的小妾獻了上去。各位,這話聽著是不是有點讓人匪夷所思?但此事在《史記》和《戰國策》中都有記載,應該是真實的! 要說當時的楚國,畢竟是蠻夷之地,沒有後世那麼多講究。據《戰國策》記載,黃歇的心事後來被他的一姓李的小妾知道了。她又將此事告訴了自己的哥哥,李園。
  • 在古代如果王公大臣被處死,他們的小妾結局一般會怎樣?
    在古代的社會當中,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當自己的丈夫處在榮華富貴當中時,那麼這些女性就能夠粘丈夫的光,也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一旦自己的丈夫死掉,那麼她們的人生就會向另外一個方向發展,悲慘的結局一般是大的數。
  • 古代妾的地位那麼低,但是又有母憑子貴之說,妾生子後地位如何
    被俘虜的男子為臣,女子為妾,不管是臣還是妾,都是奴隸的意思。在當時,被俘虜的男子就變成部落裡的奴隸,為這個部落勞作徵戰。被俘虜的女子除了日常勞作之外,年輕貌美的還會被挑選出來,伺候部落裡的男人,同時供他們發洩之用。這是「妾」最初的地位,就是地位等同奴隸的女人。
  • 古代有一大臣生了70多個兒子,方法難以啟齒,一般人接受不了
    對歷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們應該會知道,古代的皇帝大都有很多孩子,最讓人熟知的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共有35個兒子和20個女兒,畢竟作為一國之君,首先就是得讓自己的家庭人口多起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雖然不是皇帝之身,但是他卻有70多個兒子,這其中還不包括女兒,可在古代儘管可以三親四妾,但他生孩子的方法卻讓人難以接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電視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要的消遣方式,近些年來的古裝劇很多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由此,很多人對清朝的八旗制度產生一些疑問。在這裡,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看劇,將對改制度進行更加詳細說明。
  • 古代皇帝請客吃飯,大臣們很受約束嗎?
    在中國古代皇權至上的時期,皇帝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是不需要去討好任何人的。不過為了籠絡人心,皇帝在某些時候也是會讓對大臣們表示示好,畢竟大臣們在當時也算是皇帝的左膀右臂。那古代皇帝請客吃飯,大臣們很受約束嗎?
  • 古代大臣們有可能請到皇帝吃飯嗎?
    那如果在古代臣子有可能請皇帝吃飯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皇帝也是中國人,當然可能會被請客。但要注意的是,不是哪個朝代的皇帝都會到臣子家中吃飯,也不是所有皇帝都那麼平易近人。以清朝為界,清之前的朝代都會有皇帝被臣子請客的記錄,清朝因為皇帝吃飯規矩多,又需要刻意保持身材,所以清朝皇帝被臣子請客的次數比較有限。
  • 兒媳是公主,公婆得向她行跪禮,此大臣不跪,為何皇帝沒意見
    也就是說,唐朝公主下嫁時,公婆要向她們行君臣之禮。但是有一個大臣偏不行禮,還讓公主向他行禮。這件事被皇帝知道後,他是怎麼處理的呢?王珪為人直爽,且又是心繫社稷的大臣,所以他常常上疏,批評李世民不當之處。李世民認為那些江山不能永固的皇帝,就是因為身邊缺乏這種直諫的大臣,所以很欣賞王珪的耿直。再加上他是大儒,於禮法上更是無人可比。所以,李世民將教導魏王李泰的重任交付給了他。
  • 康熙在孔子墓前,不想下跪行禮,大臣機智地遮住一個字!
    比如我們大清王朝的統治者康熙皇帝,雖然大清王朝是由滿族人建立的,而不是由漢族人建立的,但是在大清王朝建立之後,大清王朝的皇帝照樣對孔子非常尊敬。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孔子在漢族人們心目中,有著極高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 清朝大臣為何都要佩戴一串佛珠?可別小看這串佛珠,作用極大
    朝中大臣有樣學樣,把朝珠當作貢品進貢給朝廷,逐漸抬高了佛珠的地位與價值。隨著清朝在中原站穩腳跟,服飾文化開始形成,朝珠被正式納入服飾中,並且有特定的佩戴標準。清朝皇帝信奉佛教,經常把佛珠捏在手裡轉動,朝珠便是由佛珠演化而來的。
  • 沒有同聲翻譯,古代皇帝是怎麼聽懂大臣們的方言的
    在普通話日益盛行的今天,我們很少感受到用方言交流帶來的障礙有多大,但是在古代可就不一樣了,大臣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說的也都是地方方言,所以小編就很好奇,在上早朝的時候,皇帝到底能不能聽懂大臣們在說什麼?
  • 古代大臣從「坐」到「站」再到「跪」,其中的過程是如何演變的?
    古代男子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科考金榜題名,這樣一來,就可以平步青雲,獲得權勢與地位,還可以娶賢妻,再納幾房小妾,生下一群孩子,盡享天倫之樂。 這麼說來,當官確實是一件特別爽的事,除了皇帝之外,對於男子來說,當官是最好的歸宿。
  • 耶穌醫治大臣的兒子
    約4:46/54節約翰福音共記載了耶穌所行的八個神跡,其中有兩件神跡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第一件是水變酒的神跡,第二件是醫治大臣兒子的神跡。今天我們分享第二件神跡,大臣兒子得醫治的過程。之後又通過撒瑪利亞,回到了加利利,這是對我們的提醒,傳福音要多次多方(來1:1)週遊環行,才能常常傳揚救恩。所以,我們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羅12:11】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 回顧水變酒,是挑旺起初的愛心和信心,感恩生命的改變。
  • 雍正命令老宰相給小妾下跪 為何宰相的兒子非常感激?
    說起雍正皇帝,很多人應該對他寫過的這段話非常熟悉:「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上面這段話,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在大臣田文鏡所上的摺子上寫的硃批。我們平常說,雍正皇帝喜怒不定,刻薄寡恩,打擊敵人如寒冬般冷酷,發起狠來對付親兄弟也毫不手軟。但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雍正冷峻的外表之下,其實還藏著一個熱血漢子的心,對待朋友也能如春天般溫暖。
  • 皇帝怕大臣,大臣怕老婆,唐朝有趣的君臣關係
    歷史不過如此,今天來聊聊唐代有趣的君臣關係 我想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大家也都了解他是一個十分厲害的有才能的明君,那麼在這樣一個皇帝身上,其實也是發生過非常有趣的事情。
  • 大臣下朝不敢回家,皇帝問原因,大臣回答3個字,全朝堂捧腹大笑
    導讀:歷史上很多的名人都有著妻管嚴,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唐朝有位官員,在下朝之後遲遲不敢回家,皇帝感到疑惑便上前去問起原因,沒想到大臣卻說出的話讓朝堂上的人都捧腹大笑:怕老婆。原來,早上出門前惹得家中的夫人生氣,自己下朝不敢回家。
  • 皇帝宴會上不停給大臣夾菜,大臣心驚膽戰,回家殺了2個兒子並自刎
    皇帝宴會上不停給大臣夾菜,大臣心驚膽戰,回家殺了2個兒子並自刎 中國經歷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其中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覆滅前後共經歷了兩千多年歷史,朱元璋為了穩穩地把自己的大權完全的交給朱允炆,就開始對功高的大臣進行滅口。有許多大將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了朝廷之上。
  • 向太后與大臣商議,立端王趙佶為皇帝,也就是後來的徽宗皇帝
    當天,向太后垂簾,召見宰日大臣們,她哭著說:「國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子,選誰來繼承皇,事關社稷安危,應當儘早確定下來。」下面的大臣們不敢輕易發表看法,向太后接著說:「申王的眼睛有毛病,不便為君。我看還是立端王趙佶最好。」宰相章惇聽了,立即大著嗓子說:「端王行為輕佻,不可以君天下!」旁邊的知樞密院曾布冷笑著說:「章惇從沒有與臣等商議,怎就得出這樣武斷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