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洞仙歌》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2020-12-09 史讀書

《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首詞描述了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納涼的情景。詞的上片寫了花蕊夫人簾內欹枕,寫她的風姿綽約,刻畫了花蕊夫人姿質與心靈的美好、高潔。詞的下片寫花蕊夫人本身,她與愛侶夏夜漫步,展示她美好、高潔的內心世界。結尾三句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流年暗中偷換,時光流逝,令人惋惜。

這首詞有序:僕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得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

詞序說得很清楚,眉山老尼曾入後蜀國君孟昶宮中,記下了他寫的一首詞。四十年後,蘇軾只記得首兩句,續作了上面那首《洞仙歌》。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在南北宋之交時,發現了孟昶作的那首詞,不過不是《洞仙歌》,而是《玉樓春》:

冰肌玉骨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簾開明月獨窺人,倚枕釵橫雲鬢亂。

三更庭院悄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爭議就在這裡了,蘇軾說只記得首兩句,但兩首詞太過相似。因此有人說蘇詞是根據孟昶詞改編的,也有人說是好事者改編蘇軾的詞,然後託名於孟昶。浦江清在《花蕊夫人宮詞考證》裡面說:「倘東坡知此《玉樓春》全詞,何必更作《洞仙歌》?倘不知之,何能暗合古詞如此乎?」事實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單就兩首詞來說,前面部分基本一致,都在讚美花蕊夫人。區別只在末尾,孟昶詞「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花蕊夫人希望秋天早日到,卻又害怕流年似水。語氣相比較為平淡。反觀東坡詞「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夏夜大熱之際,人為思涼,無不渴望秋風早到。但在此間,夏逐年消,人隨秋老。詞人在此感嘆到美景縱來,事亦隨變:如此循環,永無止息--而流光不待,即在人的思想追求中而偷偷逝盡矣(《洞仙歌》鑑賞)。

相關焦點

  • 朋友圈36條溫柔說說: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15. 怒放的生命,其實到最後總能成詩。16. 人心是不待風吹而自落的花,是不得見光而晦澀的鬼。17.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18. 這世間的久處不厭都是因為用心。
  • 詩詞賞析《洞仙歌》
    《洞仙歌》作者:蘇軾朗讀者:張其勝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歌詠仙人自在生活的詞牌——洞仙歌
    詞牌解讀洞仙歌,詞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洞中仙》《洞仙詞》等,以蘇軾詞《洞仙歌·冰肌玉骨》為正體,雙調八十三字,上片六句三仄韻,下片七句三仄韻。《洞仙歌》,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詞牌《洞仙歌》常見的優秀作品有:《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洞仙歌·佳景留心慣》——柳永;《洞仙歌·詠柳》——蘇軾;《洞仙歌·月中丹桂》——黃庭堅,等。正體格律:(中表示平仄皆可,加粗表示韻腳)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
  • 讀蘇軾的《洞仙歌》有感,寄託著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蹉跎的感慨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五代後蜀後主孟曾與其愛妃花蕊夫人於夏夜在摩訶池納涼,蘇軾的《洞仙歌》即以此事入詞。歷來研究者對此作爭議頗多,然而其中也不乏讚譽者。宋代胡仔《茗溪漁隱叢話》中評價本詞曰:「如『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夏夜詞,絕去筆墨窪徑間,直造古人不到處,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
  • 洞仙歌·冰肌玉骨——宋·蘇軾
    今四十年,朱已死,人無知此詞者,獨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耳。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洞仙歌》謎團與《花間集》成書
    原文如下: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敧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表面上看這段問題七言八句,押仄韻,完全就是古體詩的風範,《全唐詩》也收錄了它,題目叫做《避暑摩訶池上作》。這麼來看似乎已經鐵板釘釘是詩無疑。
  • 《洞仙歌》謎團與《花間集》成書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花間集》,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主要講解了《花間集》的成書背景,今天我們很有必要從一個詞壇迷霧再來深刻的認知「詞」的來源和性質。原文如下: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簾開明月獨窺人,敧枕釵橫雲鬢亂。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 詩詞欣賞: 流年暗中換,心事偷相許!
    待嫁的女子,帶著心愛的金鸚鵡,穿起了繡著鳳凰的彩衣,暗中左顧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這樣嫁給他,作一生的鴛鴦吧。這首小令,明麗自然而富於情韻,具有濃鬱的民歌風味。《洞仙歌·冰肌玉骨》【宋】蘇軾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 蘇軾這首名篇《洞仙歌》到底是他抄襲了別人,還是別人抄襲了他
    蘇軾一首詞《洞仙歌》,專為描繪一位傳奇美人而作,他在該詞的自序中說,在他7歲的時候,在老家遇到一位老尼,已經90歲了,只記得她俗姓朱。老尼說曾經跟她的師父一起進過蜀主孟昶的皇宮,並且曾經聽到蜀主曾經寫下過一首詞。當時孟昶與他的寵妃花蕊夫人夜晚在摩訶池納涼,孟昶為花蕊夫人當場創作了一首詞。
  • 蘇軾一生寫詞無數,四十七歲填了《洞仙歌》一詞,靈感七歲時便有
    他便是蘇軾,在散文方面,他被後人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書法方面,又被後人評為「宋四家」之一;在畫畫方面,他擅長畫文人畫,其中特別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景物;在寫詩方面,他的詩題材非常廣泛,比較喜歡用誇張比喻的方法來作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作詞方面,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