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真的要消亡了嗎?

2020-12-12 新浪科技

來源:36氪

蝦米糰隊解散,同樣被解散的還有另一款音樂產品鯨鳴,至此,蝦米和阿里音樂的故事都將成為歷史。

文| 餘洋洋 佳怡

11月29日晚,有消息稱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針對該傳聞,阿里巴巴表示不予置評。

36氪從多位接近蝦米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阿里內部的音樂創新產品鯨鳴已於此前關閉,團隊也已解散。蝦米音樂和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旗下負責音樂創新的X-Lab團隊已有多位高管離職或加入其他網際網路公司。

對於蝦米糰隊的後續發展情況,有多位知情人士告訴36氪,蝦米音樂將被直接關閉,並不會進行內部整合或者合併,但蝦米音樂留下的資源則可能會遷移到其他有需求的部門,阿里業務繁多,許多部門對音樂內容仍有訴求。最後可能會保留一個團隊設置,來服務這方面的訴求。不過截至目前,一切都尚未塵埃落定。

用戶們所熟悉的那個蝦米音樂,由阿里巴巴系統工程師王皓於2007年成立,憑藉獨特的站內作品和社區氛圍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在線音樂軟體,卻在2013年騰訊等巨頭掀起的版權大戰中,由於無法承擔巨大的版權支出而難以經營,遂賣身阿里。

在阿里的七年,蝦米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一場長達三年的音樂版權大戰以對手騰訊的勝利結束,失去大量版權資源後,蝦米繼續走一開始的小眾獨特路線,扶持獨立音樂人,打造音樂社區,但都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更大的危機發生在2019年。9月份,阿里以7億美元投資網易雲音樂的方式重拾在音樂領域的話語權,與之伴隨的則是蝦米在阿里地位的急速下跌。在更早之前的6月,蝦米在一次組織架構調整中,從阿里大文娛被劃入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

阿里難道認為音樂不屬於「大文娛」嗎?說不通,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是蝦米在集團戰略地位的下降。

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是一個由一堆互相之間看起來完全不相干的業務組成的部門,在蝦米關閉傳聞前不久,該事業群下UC news和Vmate等海外社交內容產品也被曝出停止運營和縮減規模。

在音樂版權大戰中被對手擊敗,又在阿里經歷了多年坎坷發展後,蝦米的故事或許難以避免只能以關閉下線結尾。

始於小眾,成於小眾

2007年,阿里系統工程師王皓選擇辭去這份做了四年的工作,創辦蝦米網,繼續投入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

雖是電子系畢業的工程師,王皓卻痴迷音樂。大學期間,王皓就曾組建過樂隊,並開發過一個叫「聲音網」的音樂論壇,方便和他一樣組樂隊、玩音樂的人交流。如果王皓理想中的音樂圈環境存在於現實之中,他甚至願意成為以搖滾歌手為生的人。

王皓對於音樂純粹的熱愛,讓蝦米在產品設計和運營的諸多方面都顯得有些違背正常的商業邏輯。

他曾在接受《芭莎男士》採訪時表示,他要求歌曲一定要按照專輯裡面的順序排列,而不是按智能順序或者是單純的播放熱度;播放界面要顯示歌曲的演唱者,而不是群星;每一個音樂流派和專輯的介紹都要專業、詳細。每一個產品細節都顯示出對創作者的尊重。

蝦米的團隊也不完全被數據和算法牽著走,王皓曾以王菲的歌曲舉例,「從數據統計來看,90%的用戶喜歡王菲,按照蝦米網的邏輯,既然大家都知道王菲,所以並不需要推薦,而那些被推薦的是大家所不知道的10%。」

「反商業」的運營思路讓蝦米收穫了獨特的成績。基於蝦米的推薦邏輯,一些小眾音樂人反而能聽眾發掘與推薦,甚至一舉成名。《我的歌聲裡》被大眾廣為傳唱之前,其演唱歌手曲婉婷在蝦米網已經紅了一年,逃跑計劃樂隊的《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則依靠在2013年登頂蝦米的排行榜第一次收穫大量關注。

這些都是王皓希望看到的結果,在眾多的音樂軟體中,蝦米能聚集一批最有品味、眼光都是最好的,能真正引領流行的趨勢。

從蝦米創立到2012年音樂版權大戰前夕,蝦米增長迅速,王皓曾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表示,這幾年間蝦米的用戶量、瀏覽量每年都是 5 倍的速度增長。遇到增長瓶頸不得不破圈的時刻,為了不衝擊老用戶,不破壞原有社區氛圍,王皓也堅持選擇不讓蝦米往大眾市場方向發展。

王皓為蝦米設定的商業模式是服務好核心用戶,在此基礎上去增值、變現,而不是追求市場佔有率和用戶規模的迅速上升。但隨著音樂版權戰爭的到來,王皓的願景變得難以實現。

版權大戰失利

早期蝦米等平臺通過用戶自主上傳音樂的方式獲得音樂資源,這並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創作者對平臺不滿的加劇和政府對音樂版權監管的推進,音樂平臺必須通過持續購買版權的方式以源源不斷地獲取音樂資源。

當時蝦米作為一家只拿到過深創投與盛大集團數百萬美元投資,且收入微薄的創業公司,其資金完全不足以支撐在版權上持續投入。高昂的版權費讓蝦米入不敷出,徘徊在倒閉邊緣,那段時間王皓心裡想的全是怎麼讓蝦米活下去,在2013年1月,被阿里收購後,這意味著蝦米後續將獲得「充足資金」支持。

然而,更加激烈的版權競爭呼之欲出。2015年,國家版權局組織開展網絡音樂版權秩序專項整治,音樂版權正版化開始推進,並於2015年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此舉被業界稱為「最嚴版權令」。

騰訊QQ音樂、海洋音樂集團與整合了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的阿里音樂,多方斥巨資籤下多個唱片公司的網際網路獨家代理權,版權費在幾年之間從數萬被抬高到數百萬。

競爭以騰訊的勝利結束。海洋音樂集團與騰訊QQ音樂在2016年合併,成為今天在香港上市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年中,騰訊音樂已擁有200多家唱片公司的超過2000萬首歌曲,擁有中國最大的音樂版權曲庫。

即使同期蝦米同樣斥巨資購買了滾石唱片、華研音樂、相信音樂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音樂版權,並於貝塔斯曼音樂集團(BMG)籤署音樂數字版權分發協議,仍然難以扭轉強強聯合帶來的頹勢。

此後,阿里更是連失滾石、華研、相信三家唱片公司的獨家曲庫授權,只剩2019年到期的BMG的獨家版權,且現在雙方是否繼續合作,尚無確切消息。

王皓離開,蝦米被邊緣化

在版權大戰期間,阿里音樂將戰略重點轉向孵化阿里星球等音樂社交產品,蝦米的運營和維護相對被忽視,這讓蝦米錯過了錯過了布局版權的最佳時機。

那時的蝦米花了很多精力在用戶體驗與社區打造上輕微調整,但對於一款音樂播放產品來說,無論用戶規模多大,社區氛圍多好,其維持生存的核心仍然是版權。 用戶首先需要的是一款能聽到所有想聽音樂的播放器,其次才是播放器裡的社區氛圍。

2015年7月,高曉松與宋柯已加盟阿里音樂,分別擔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高曉松負責內容和戰略;宋柯負責經營和管理。二人將阿里音樂的戰略重點放在發展新產品阿里星球上。

阿里音樂由天天動改版而來,囊括了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娛樂消費等眾多功能,其定位是全方位覆蓋從音樂製作到消費的泛娛樂交易平臺,覆蓋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但由於產品體驗不佳、功能過多過雜、強行改版等諸多原因,上線一年左右,阿里星球慘澹收尾,在2016年底即被下架,天天動聽則徹底關停。

在這過程中,蝦米被冷落在一旁,錯過了布局版權的最佳時機,版權流失帶來用戶大量流失,用戶流失則持續降低了蝦米對版權方的吸引力和話語權,形成惡性循環。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阿里音樂僅為20%。

對音樂行業失去信心的王皓則在這一年選擇轉崗,不再擔任蝦米音樂負責人,而是加入了阿里旗下的B端辦公社交產品——釘釘事業部。他之後做的徹底跟音樂事業無關了。創始人和精神領袖王皓的離開,意味著蝦米一個時代的結束。

王皓離職時曾在朋友圈表示,「我投身這個行業已經八年了,初衷是想讓這個行業跟上時代,但是現在行業現狀已經荒誕到令人髮指。」

「荒誕到令人髮指」,這樣的形容從一個音樂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嘴裡說出來,可以想見其經歷過的競爭有多麼令人失望和不堪。

在阿里期間,王皓曾帶領蝦米嘗試在其他路徑上做探索,如推演服務、做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推出 C2B 定製化演唱會、推直播間服務、做尋光集等,希望打通音樂產品的生產、推廣、銷售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扶持原創,然而成效並不顯著。

然而,由於缺乏完善的收費與利益分配體系,原創動力不足,加之每年需付出高額的版權費用,但用戶付費意願弱,版權不規範等原因,蝦米一直停留在小而美的音樂播放平臺。

對於蝦米的發展路徑,王皓與宋柯等人也始終未能達成一致。宋柯曾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對於阿里音樂的發展,兩人具體操作上有分歧,「我們新的平臺會比較關注人,關注音樂整個產業鏈上的人。王皓可能更希望堅持小而美。」

在整個阿里音樂的體系下,小而美意味著無法賺錢。版權大量燒錢的同時也無法走盈利導向的發展路徑,蝦米始終不賺錢的狀況,在上市巨頭阿里的體內顯然不能繼續。

更大的危機發生在2019年。年初,宋柯離開阿里音樂,9月份,阿里以7億美元投資網易雲音樂的方式重拾在音樂領域的話語權,與之伴隨的則是蝦米在阿里地位的急速下跌。

在更早之前的6月,蝦米在一次組織架構調整中被劃入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由朱順炎直接管理。此後不久,蝦米糰隊解散,團隊成員或轉崗或離職,產品也即將下線。

至11月底,蝦米傳出即將解散的聲音,而官方選擇沉默不予回應,意味著蝦米和阿里音樂的故事都將成為歷史。對那些仍然習慣並深愛音樂的蝦米員工和用戶來說,則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療傷。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要關閉?
    原標題:蝦米音樂要關閉?   11月29日晚,一位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
  • 蝦米音樂明年關閉?
    有曝料稱,蝦米音樂將在2021年1月關閉。蝦米音樂官方對此暫無呼應。消息傳出後,大量網友湧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留言,跪求不要關,但沒有任何回應。- 蝦米要關了嗎???- 求求你別關了,我寧願不用88會員的VIP,我以後都單充會員成嘛。- 難道蝦米真的要關閉了嗎?能不能澄清一下?
  • 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
    但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回到2012年。012013年1月,阿里巴巴對外宣布收購當時還只是一個PC端網站的蝦米音樂,以此組建「音樂事業部」,向時任阿里集團副總裁吳泳銘(東邪) 匯報。
  • 即將面臨關閉的蝦米音樂,還會活在說唱聽眾的心中嗎?
    近幾天,一則「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15日關閉」的流言,像一顆石子投入了輿論場這片湖水中,泛起了陣陣漣漪。雖然在市場份額早已經不復往日榮光,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蝦米音樂仍然是聽眾和音樂人們「叫得出名字」的主流音樂平臺之一。
  • 蝦米音樂將關閉?蝦米音樂的前世今生
    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終結了嗎?這則蝦米音樂要解散的消息傳遍網際網路,不少人感嘆爺的青春結束了,這個見證無數人青春的蝦米音樂是怎麼一步步到解散的邊緣?
  • 今天你下載蝦米音樂了嗎?
    ,回憶起蝦米音樂的歷史,以及自己這些年與蝦米之間的點點滴滴,更有一些沒有使用過蝦米的用戶表示:感謝推薦了這麼好的軟體,就是遺憾這麼晚才知道它。 前些年在和qq音樂、網易雲音樂的競爭中顯得有些落寞的蝦米音樂,一時間忽然成為了大家聚焦的熱點,甚至很多已經多年不再使用蝦米的用戶,也抱著懷念的心情重新下載了蝦米。
  • 蝦米音樂2月5日關停是真的嗎?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開始停止帳號註冊
    今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2021年1月5日10點: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蝦幣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
  • 蝦米音樂,再見
    蝦米的關閉,可以說是國內眾多音樂愛好者的損失。在蝦米有很多小眾音樂,吸引了很多愛好者。蝦米的音樂分類介紹真的非常專業詳細,很多音樂網站都是同一類型音樂介紹下,但蝦米是同一類音樂下還會有更細的分類,舉個例子說,比如說唱,很多音樂網站都是把所有說唱都歸一類裡面,但是蝦米在說唱這一類下還會細分出硬核說唱、老派說唱、地下說唱等等分類介紹並且下面還有代表歌手和歌曲。蝦米最讓我感動的,是那種真切的關心。還記得6.0版本發布後,我最喜歡的歌曲漫遊功能消失了。
  • 蝦米音樂是如何一步步被吃掉的?
    但對於網上的傳言,有媒體也就此事詢問了蝦米音樂官方,但官方卻以「不予置評」回應了該傳言。要知道,巔峰時期的蝦米音樂曾是民間音樂人所匯聚最多的地方。也是因此,在早期的音樂軟體野蠻生長的年代,音樂軟體用戶圈一直都有一個鄙視鏈的段子,而蝦米音樂也曾位居於這個鄙視鏈的頂端。
  • 蝦米音樂被傳1月關停,阿里真的沒有文娛基因?
    11月末,一則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消息在微博傳出,這則消息來源於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隨著消息的發酵,關於蝦米音樂將關閉的討論迅速鋪開,許多樂迷用戶乃至行業人員對此異常關注,對於蝦米音樂的「緬懷」回憶仿佛也在坐實這則消息。
  • 蝦米音樂別了 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我們來看看如何把蝦米音樂中的歌單轉移到QQ音樂、酷狗音樂、酷狗音樂、咪咕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吧。放心,轉移的方式比較的簡單,不用你一首一首歌的去重新添加。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江湖傳聞,蝦米音樂要關閉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儘管官方還未證實,這一消息仍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紛紛開啟「悼念」模式,悼念即將關閉的蝦米音樂,悼念自己將要逝去的青春。「我不信你要走,我蝦米十年,你走了相當於死了一個我。」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投稿來源:谷島財經蝦米音樂危在旦夕。據音樂大V@相徵爆料,據江湖傳聞,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阿里巴巴回應不予置評。知道這件事的我,第一時間打開蝦米,把我喜歡的小眾音樂人方拾貳等人的歌都下了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 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2013年,數位音樂市場正發生類似視頻網站早期的巨變,作為獨立音樂平臺的蝦米已站在危險邊緣,必須要開始一場「找爸爸」的生存遊戲。「我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那個當時沒賣(給阿里)就好了,這種話毫無意義。不賣當年就死了,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王皓說。商業大勢,浩浩湯湯,王皓擋不住的,巨頭也終究順水推舟。畢竟「一超」格局下(都算不上「多強」),再耗下去也是枉然。
  • 阿里的音樂夢,止於蝦米?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雖然在今日的在線音樂市場中,蝦米的存在感已經微乎其微,但對於長期關注音樂行業的人,以及蝦米的粉絲而言,「關閉」依然是一個極其令人遺憾的消息。
  • 棄子蝦米音樂
    當蝦米音樂走完第十二個年頭之後,最終迎來了謝幕。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蝦米音樂一直以來,以小眾、清新的標籤收穫了一批批粉絲。
  • 蝦米音樂是怎麼被搞垮的?
    這是一個從未有人嘗試過的模式,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做,一切的問題和答案都要一點點去證明。」 這裡所說的「一群愛音樂的人」到底指的是誰呢? 2007年,阿里巴巴的系統分析工程師王皓從阿里離職,並拉上在阿里的同事王小瑋、陳恩衛、吳軼群以及當時做房產廣告策劃工作的民謠歌手朱七等人一起做蝦米。
  • 誰搞垮了蝦米音樂?
    即便你沒有用過蝦米音樂,這兩天也一定看到了它的訃聞。起因是上周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用戶發微博稱,他聽說蝦米要關閉了。同時,一些關於蝦米音樂將執行人員變動,團隊面臨解散的消息也不脛而走。而此後,阿里巴巴的一句「不予置評」,更是讓大家最後的希望破滅。
  • 蝦米關停 在線音樂平臺競爭終局?
    本報記者 曹政 孫奇茹「蝦米沒有結束,只是以另一種方式留在了大家的記憶裡……」停服的最後一刻,蝦米音樂依然不忘再文藝一把,在APP上發出一份「自傳最終章」來跟網友們道別。音樂有多傷感,現實就有多殘酷。誕生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是國內最早探索在線音樂模式的平臺之一,2013年被阿里收購時一度風光無限。
  • 蝦米音樂官宣將關停
    蝦米音樂將退出歷史舞臺。1月5日,蝦米音樂在其官方微博表示,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服務。2021年1月5日10點: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蝦幣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