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6篇今年高考語文優秀作文。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再提「滿分作文」或高分作文,取而代之的是「優秀作文」。
據廣東省高考語文評卷組老師透露,今年作文平均分為38.38分,比去年略高。知情人士也表示,近幾年來,語文滿分作文越來越難出現。按照評卷規則,高考語文作文為雙評制,如果出現滿分作文,還要引去第三位老師打分,由於角度不同,三位老師同時打滿分較為不易。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語文科評卷組組長陳少華此前曾表示,今年作文題審題不難,考生對材料普遍能理解與把握,選擇議論文寫作的考生居多,優秀作文比去年多。但也有將「幫助」和「回報」泛議化,離開「捐助」扯幫助;不少考生作文中心不夠突出,結構欠嚴謹,語言欠流暢,文體意識還應加強。
一個有趣現象是,大多數學生都在作文中提到了「陳光標」。記者留意到,考試院公布的6篇範本,其中三篇引用並談論到陳光標的高調慈善。
有一個人拍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聲明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
3、不少於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抄襲。
培根曾說,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麼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確鑿的流露。慈善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不應流於形式。缺乏關懷的慈善就成了施捨,而施捨,恰恰是毒藥。
慈善,不僅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當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費的食物,而非勞動得來,那麼他大概也會像眾多饑民一樣瀕於困頓。在做慈善的同時,在提供幫助的同時,要使被幫助者振作起來,鼓起生活的勇氣。如果不能,勿寧不給,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於沉淪。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關懷,而非單純對弱者的憐憫。憐憫是不值一錢的,而關懷卻是無價的。
慈善還需以適應受者心理的方式施行。亞聖孟子有云:嗟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陳光標的高調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讓人覺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進行居高臨下的施捨。不談流於形式之嫌,此舉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臉上貼金。生前曾被媒體批評「一毛不拔」的史蒂夫·賈伯斯,去世後被發現帳上曾有一筆對史丹福大學的高達25億美元的巨額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漢對玉米、燒餅之需要,應當更甚於也更樂於對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時注入關懷,又以合適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還必須行之得處。有些人,並不真的需要我們的善意。正因為有人行善不得處,才會有某紅十字會人員的瘋狂炫富,才會有農夫和蛇的悲劇。將慈善行之得處,不是吝惜我們的善心,而是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們有限的慈善資源,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們都是蒼穹下奔碌於浮世的小人物,我們的小慈善無法像蓋茨夫婦消滅天花病毒那樣一揮而就。我們都有自己的一顆善心,中學生、律師、清潔工、公交車司機,沒有誰的善心更高貴。正如布魯斯·韋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於舉手投足間。攙扶孕婦上公交車,為福利院打掃衛生,甚至與落單的老人閒聊,都可以是善心的體現。
古人根據人創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貼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過慈善的舉動點燃了歷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類的文明。而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絕施捨的窮人。
「善性是人性與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開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質,並對「慈善與施捨」做了確切的辨析,雖不過三言兩語,卻字字切中要義。接著,作者在對慈善的關懷本質、施行方式、落實對象的幾個層面上進行了縝密有效地論述,思想成熟深入,表達擲地有聲,展現了一位關注社會思考獨立尊重內心的中學生的良好風範。
文章結尾兩段尤為令人稱道。作者不被材料鎖定,在有限的生活經驗之上,以更為寬闊的胸襟,擴大了對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時,與之延展的慈善的內涵和外延也有了更為豐富的現實意義。確實,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貴的善性傳遞者,財富與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嚴也從來沒有排行榜。善在大愛裡,更在細節中。
【相關閱讀】
2013湖南高考零分作文:不累!雷
2013上海高考零分作文公布:更重要的事
2013廣西高考零分作文:撿到手機之後
2013浙江高考零分作文:三句話的青春怎麼搞
2013廣東高考零分作文:我在現實中彷徨太久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