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尚中國》破題文化節目新品類 以服飾之美傳遞中華美育精神

2021-01-14 中國日報網

12月15日,《衣尚中國》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專家研討會,對節目踐行「復興中國審美」倡議進行一次總結,同時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又一次具體探討。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統籌規劃部主任呂逸濤等分別代表節目合作單位,邀請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文藝評論家仲呈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原副院長俞虹,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杭敏,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倪賽力,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趙軍,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等專家學者出席本次研討會。《衣尚中國》製作人李思思、總導演湯浩等節目主創也參加了會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高世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會議。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文化類節目的創新製作」、「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及「《衣尚中國》對服裝行業的影響」等多個話題進行探討。

開創文化節目新視角,讓「中國美給你看」正當時

範迪安表示:「自11月7日《衣尚中國》開播以來,得到各方面非常強烈的反響,尤其在美術屆,在美術教育屆反響非常熱烈,我想這都是中央電視廣播總臺文藝中心這些年來推動文化傳播、文藝節目新形式、建立新平臺、匯聚新成果的重要體現。」

《衣尚中國》是首檔聚焦服飾美的文化節目,它跳出以往文化節目的固有思維,沒有從某一特定歷史時期出發,而是提取審美元素既放在縱向的歷史長河中去解讀本源,又置於橫向的世界語境中回應需求。

對此,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博物館館長鞏文認為:「從古至今,在文化軟力量的輸出上,中國影響了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審美潮流。文化的輸出,靠的是潤物細無聲的引領,《衣尚中國》率先舉起了這樣的旗幟,希望節目持續下去,去號召、去復興,將傳統文化和時代結合,立意高遠且長久的做下去。」

站在時代的角度上,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衣尚中國》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電視綜藝節目,它是今天應時代所需,人民所需,從審美高度,從哲學高度,去創新我們電視節目的一種嘗試。在中國民族目前的階段,站起來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強起來的核心內容不僅是物質上強,更是精神上強。華夏亦是衣冠之國、禮儀之邦,《衣尚中國》在當下應運而生,抓住了美的內容核心。

用全局思維擴展垂直領域,助力中國品牌建立審美體系

《衣尚中國》創演空間是節目的一次大膽創新,該環節邀請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用自己的設計展現節目主題審美意向。

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稱讚,《衣尚中國》這檔節目有三層意義,在文化上,有助於我們真正地建樹文化自信,倡導服飾文化;第二方面,在經濟上,有助於帶動服裝行業,拉動內需產業發展,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第三個方面,在社會民生層面有助於服務民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增進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潘魯生還指出在當今國際奢侈品領域,對中國元素是沒有基本概念的,如果《衣尚中國》從節目形式入手,將中國元素從創意、設計到品牌等多方位輸出,這不僅是文化方面的推動,也將帶動整體服裝行業的審美發展。

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倪賽力從服裝領域出發,指出了服飾文化的重要性,他表示服飾通過藝術對生活增添了色彩、美感,服務於生活更美化了生活,《衣尚中國》透過小小的服飾背後傳遞出的是大大的時代信號,是一個紐帶,展示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文明、對美的追求和文化的自信。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從媒體責任角度,認為當今社會中,媒體對於個體文明素質的提高,亦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衣尚中國》節目從審美的陶冶、提升的角度來說,立意高遠,體現了國家媒體的社會擔當,也指出了節目未來需要注意到繁與簡、雅與俗、專與泛的關係,審美觀念的普及和深入人心,未來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喻國明,從產業融合的角度對節目提出了未來願景的思考,他認為《衣尚中國》節目未來可以嘗試從小融合向大融合邁進,打通產業圈層。

對於節目內容的傳遞和滲透方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杭敏也表示,節目可以嘗試走向世界,助力中國服飾品牌建立審美話語權。

從欣賞美到創造美,從想法到實踐,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進行時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編輯室主任趙軍從美學教育角度提出了新的期待,希望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美學教育,不僅是從知識結構中了解美,也從歷史、傳承的角度對中華民族的美學發展有更多了解。

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稱讚:「《衣尚中國》節目成功地呈現了以服飾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服飾文化不僅僅是歷史的沉澱,歲月的陳釀,更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成為文化傳承之脈,文藝創作之源,文創設計之魂。」

近年來,一直缺乏展現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美學碰撞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彌補了節目類型空缺,具有服飾美學節目開創性價值。廣州美院院長李勁堃表示,《衣尚中國》帶給自己關於中國文藝事業建設的思考,他建議到「兩個加強與一個加快」,應加強中國文藝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加強中國在國際藝術高等教育領域中的話語權,以及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美術評價體系和教材的編著。

魯迅美院院長李象群認為,《衣尚中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以及多元化,去傳承和開拓中華美育的可能性。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除了梳理中國古典傳統中的『感性之學』外,還應探討中國人的『感興之道』。」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明對《衣尚中國》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他認為服飾美是可以帶給人們啟迪的藝術形態,期待中國民族美學文化走向全國並在未來走向世界。有著同樣期待的,還有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他指出服飾是一種藝術語言的表達,也是一張讓別人認識你的名片,中華民族的服飾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層的表達,向世界各地在彰顯著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期待更多國際友人通過服飾文化了解到我們國家的文化內涵。

研討會最後,回顧項目成立之初的創作理念時,李思思感慨道:「其實我在心底有一個小小的願望,《衣尚中國》可能是一個小小的引子,能夠帶著大家一塊去看中華文明五千年當中一個又一個閃光的美學元素。我覺得美是沒有堅實的知識壁壘,也沒有厚重的歷史塵埃,它屬於每個人,所以我們特別希望能夠通過展示中華服飾之美,講好中國故事之美,傳播好中國聲音之美。」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衣尚中國》節目啟動 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
    中新網9月27日電 9月2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舉辦的《衣尚中國》節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據悉,《衣尚中國》是一檔大型服飾文化節目。旨在「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尋找中華禮儀之邦的服飾文化根脈。節目將通過豐富的舞臺藝術形式,展示中華服飾文化中體現的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情感與寄託。
  • 文化節目又出新款,不做美盲就看《衣尚中國》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再出發,創新性打造一款首次聚焦「美」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 這是繼《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文化類節目之後的又一次創新,以服飾之美為切口,每期一個主題,娓娓道來中華服飾的歷史演變與現世創新,追根溯源,向世界傳遞中國元素與中國審美,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 央視《衣尚中國》: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日前播出。   節目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
  • 《衣尚中國》節目在京啟動,探尋服飾背後的美學精神
    《衣尚中國》旨在「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尋找中華禮儀之邦的服飾文化根脈;節目中,將通過豐富的舞臺藝術形式,展示中華服飾文化中體現的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情感與寄託,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體現人民的創造性與民族的包容性。
  • 《衣尚中國》熱播: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讓中國美給你看」
    探討中華美學,更兼談背後的精神符碼,這是央視《衣尚中國》正在做的事。作為首檔聚焦服飾之「美」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藝術化地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並由表及裡,借服飾勾勒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創新。播出三期以來,節目的相關話題在微博閱讀量超1.6億。
  • 復興中國審美,《衣尚中國》探尋服飾背後的美學精神
    《衣尚中國》啟動探尋中華傳統服飾背後的精神之美 文化之美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匠心打造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作為響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國審美」倡議的第一步,也在當天同步啟動。李思思表示:「《衣尚中國》策劃將近兩年,做了幾十版策劃案,最終選擇了人們最習以為常的服飾作為切口,通過講好中國服飾故事來展現服飾之美,和服飾背後承載的精神之美,文化之美。」
  • 復興中國審美《衣尚中國》探尋服飾背後的美學精神
    《衣尚中國》啟動 探尋中華傳統服飾背後的精神之美 文化之美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匠心打造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作為響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國審美」倡議的第一步,也在當天同步啟動。
  • 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在央視播出
    近日,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節目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節目通過提煉具有中國審美特質的意向主題樹立根骨,再通過主題串聯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歷史」「匠心」「創演」三個空間,用場景化的敘事手法從「歷史空間」溯源,在「匠心空間」傳承,再到「創演空間」展望,逐層豐滿內容。主持人李思思嘗試了多種造型,帶領觀眾走進中國服飾「三生三世」的故事,探尋其背後的審美精神和人文情懷。
  • 《衣尚中國》熱播: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讓中國美給你看」
    作為首檔聚焦服飾之「美」的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藝術化地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並由表及裡,借服飾勾勒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創新。播出三期以來,節目的相關話題在微博閱讀量超1.6億。年輕的觀眾們在「錦繡之美」中領略到互學互鑑的絲路精神,跟隨「良緣之美」讀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古老誓言,又透過「驍勇之美」感受著「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家國情懷。
  • ...檔聚焦「美」的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定檔,李思思轉型當製作人了
    據央視文藝節目中心消息,由央視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李思思首次擔任製作人、導演的首檔大型非遺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定檔,從11月7日起每周六晚7點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
  • 《衣尚中國》綜合解構服飾文化 展中國美學精神傳承和創新
    挖掘這種獨具一格的美學特質在被「文化全球化」思潮侵襲的當下,顯得極為重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便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
  • 《衣尚中國》綜合解構服飾文化 展現中國美學精神的傳承和創新
    挖掘這種獨具一格的美學特質在被「文化全球化」思潮侵襲的當下,顯得極為重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便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
  • 《衣尚中國》第八期 探秘中華服飾的「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人類卻有著洞察美、提煉美的智慧,「天人合一」正是東方審美的最高境界。《衣尚中國》第八期之「自然之美」探尋了中華服飾背後的「天然雕琢」--??取形,將看得見的??穿在身上;章紋配?,將天地萬物的顏?納?布料。
  • 《衣尚中國》解讀良緣之美,探尋中式愛情真諦
    「作為現代女性,無論愛情還是事業,都有選擇自由,何為良緣之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古代的女性呢?她們穿上婚服會像我們一樣嗎?她們心中的良緣之美又會是怎樣的模樣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第二期以「婚服」破題,探尋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愛情的美好渴望以及對婚姻的誠摯期盼。
  • 《衣尚中國》‖聚焦服飾之美,編織錦繡華服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了一款關於服飾文化的大型節目——《衣尚中國》。>「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尋找中華禮儀之邦的服飾文化根脈」,通過舞臺藝術形式,展示中華服飾文化中體現的勤勞與智慧、情感與寄託,體現中國人民傳統文化中的創造性與民族的包容性。
  • 《衣尚中國》‖聚焦服飾之美,編織錦繡華服!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臺央視綜藝頻道播出了一款關於服飾文化的大型節目——《衣尚中國》。節目宗旨「探尋中華古代服飾文化淵源」,「尋找中華禮儀之邦的服飾文化根脈」,通過舞臺藝術形式,展示中華服飾文化中體現的勤勞與智慧、情感與寄託,體現中國人民傳統文化中的創造性與民族的包容性。打造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服飾藝術秀。
  • 《衣尚中國》錦繡開題 編織至美願景
    中國服飾歷史淵源流長,一代又一代,更迭變化,推陳出新,但不變的是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嚮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以服飾為題,聚焦服飾之美,力圖通過豐富的藝術創意、年輕態的視覺來營造關於中國服飾的審美意境和審美表達。
  • 《衣尚中國》第七期揭示「童真之美」
    而《衣尚中國》第七期「童真之美」, 便揭示了童裝之美,美在童真;童心不改,夢想猶在;眼裡有光,心中有趣。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大型服飾文化節目《衣尚中國》正在熱播,節目以審美的視角探尋服飾背後的文化,展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神採。本期《衣尚中國》走近童裝中的大世界,那裡面,有永恆不變的祝福寓意,有晶瑩剔透的生命本真,有美不勝收的成長喜悅。
  • 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讓中國美給你看」
    原標題:央視文化類節目《衣尚中國》熱播,借服飾文化勾勒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創新解讀中華服飾的三生三世,「讓中國美給你看」錦繡山河、錦繡前程、錦心繡口……「錦繡」何以成美的代言?作為絲綢中的精品,錦繡霓裳當然都能標註華彩之美。
  • 《衣尚中國》演繹「戲韻之美」 戲服 彰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唱念做打,巧目顧盼、水袖揮動、霓裳翻飛……中國的戲曲舞臺上, 流淌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風情,滋養著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第六期《衣尚中國》之「戲韻之美」便帶領人們遊曳於有聲有色的戲曲藝術舞臺上,探究戲服背後的??精神、歷史變?,在戲服的意蘊中品讀中國文化的山高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