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壺注意這五點,養出漂亮紫砂壺!衝漿調砂後的泥料有何優缺點

2020-10-10 紫砂壺人

雖然紫砂茶壺價值的終極體現就在於使用和欣賞,可更多的是在使用過程中帶給你的美好享受,這個過程就叫做「養壺」,而「養壺」被公認是玩壺過程中的最要內容。

一把紫砂壺從「新」用到「舊」,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它將讓你感受到許多奇特的變化,體會到不少微妙的樂趣。

下面就養壺,聽聽國家級美術工藝師丁亦琴怎麼說

1,好料的紫砂壺最好幹養

一般情況下,好料只需要幹養(幹養的意識就是不淋茶湯)偶爾淋一下開水,一樣很快出效果!當然,如果你是個急性子想要沒泡茶都看見效果,淋茶湯也沒事!我為什麼不提倡好料淋茶湯,那是因為時間久了,壺面的包漿會不均勻!而且茶都帶有油性,人工淋茶湯掛上去的油性不如泥料本身由內向外散發出來的好,均勻。內養在實際使用中也比外養更簡單,乾淨,高級!

丁亦琴紫砂壺

2,養壺要注意休息

當然這個休息,不是說人休息,而是壺休息,一把壺要養好需要給他時間休養,一般情況下,泡養個4-5天,把壺清洗乾淨後放在能曬到太陽的地方曬乾,休息個2天,千萬不要急於求成。

3,切記不要碰到油膩的東西,毛巾擦拭也要適度

養壺,把玩,最好不要用手,臉,鼻子這些油膩的部位去擦拭,茶壺一定要用毛巾!,有人或許說很難,壺放在那裡總想著擦一下,摸一下,如果控制不住,一定要先洗手。另外毛巾擦壺一定要適度,擦多了,會導致包漿薄,更養不出來老壺的味道。

4,綠茶+好料=最快養壺

其實綠茶養壺要比普洱快,因為綠茶的油性足,而且透明,好像給壺打一層底色一樣,底色打好了,就不容易把壺養花了,另外好泥料之所以好,是因為脂潤感足,泡養起來也比普通的泥料要快!

5,小心衝漿壺

衝漿泥料製作的壺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好泡養,壺的變化效果非常快,細看壺面可以看到漿面。缺點是你根本辨別不出這到底是什麼泥料,密度極高,透氣性極差,雖然泡養前一個月變化效果即快效果又明顯,但是以後基本就不會有變化了。

衝漿

衝漿是泥料煉製的一種工藝(將泥料放入球漿機提煉出200目—到300目的細泥,這就是所謂的漿)。

一般情況下,泥料煉製的主料底子不好(比如雜質,鐵質較多,泥料品質較差等),那燒出的紫砂壺表面是很難看的!這樣的泥料肯定不好賣,沒人要。所以為了達成賣相好看的目的,就得將這泥料「包裝」,也就是衝漿

衝漿過程

比如在底子不好的主料裡加入底子好的泥料的漿,也有直接加底槽清漿的(因為底槽清純度高,燒制範圍廣),形象的說,這個時候的底槽清被當成「味精」來使用了。衝漿一般的比例佔整個泥塊的10%--30%左右

調砂

調砂,調砂跟衝漿一樣也是泥料煉製的一種工藝。調砂分為熟砂和生砂。

生砂就是沒有經過燒制的原礦泥料顆粒,但是生砂可不是隨便亂加的,如果對於泥料屬性不熟悉,不知道燒制過程中的變化,那麼泥料燒制出來一定會花泥。


調砂效果

熟砂,顧名思義就是已經進窯燒制過的原礦泥料顆粒。因為已經燒制過,本身不會再收縮,所以條熟砂可以減少泥料的成本,降低泥料在窯中的收縮率,大幅度提高紫砂壺的成品率!可謂是一勞多得!

調了熟砂的泥料在泡茶使用中最大的優點就是透氣性好,最大的缺點是泥料表面乾澀,不會出現珠圓玉潤的感覺,當然如果你一直淋茶湯,一直用帶茶的毛巾擦拭,還是可以慢慢養出來的,就是需要時間。

關於泥料眾說紛紜,您有什麼補充的可以在評論裡留言,也歡迎同行交流,如果您有什麼不懂的也歡迎您私信或者+微信聊。

相關焦點

  • 玩壺注意這五點,養出漂亮紫砂壺!衝漿、調砂後的泥料有何優缺點
    下面就養壺,說說要注意哪五點:1、好料的紫砂壺最好幹養一般情況下,好料只需要幹養(幹養意思就是不淋茶湯)偶爾淋一下開水,一樣很快出效果!當然,如果你是個急性子要每泡都看見效果,淋茶湯也沒事!我為什麼不提倡好料淋茶湯,那是因為時間久了,壺面的包漿會不均勻!
  • 調砂?!out了,一篇文章教你如何辨別衝漿紫砂壺?
    現在的人在生活水平提升後都開始追求「天然」了,蔬菜要生態的,大豆要非轉基因的,雞鴨魚肉要放養的,紫砂也是如此,要原礦的。聽到調砂,一些不了解朋友,都會認為是化工的,剛入行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單純」。一把壺,如果加了「調砂」二字,心中的身價瞬間暴跌了。
  • 紫砂壺泥料調砂詳解
    調砂用的砂料仍是紫砂泥料,只是調入的砂料顆粒大小、調兌比例各有不同而已,調砂的實質是改變泥料的質感和肌理感,可以增強泥料的可塑性,增強壺的透氣性,不只是裝飾手法,是工藝的需要,而鋪砂、嵌砂等則視裝飾手法的一種表現。
  • 老頑主:識別紫砂壺泥料的正確方式!若不知,不如去某寶淘壺
    啞光,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而高光,是物質表面反射而出的光澤。原礦紫砂壺,基本沒有反光,玻璃相等高光的感覺。而是紫砂內部分子之間折射出的隱約之光,即啞光。除朱泥壺以外的大多數泥料,如果出現光澤感強,玻璃相明顯,一般不外乎兩種情況,即添加了化工料,或者是進行了壺表物理拋光處理。而真正的原礦料紫砂壺,是不需要,也沒有必要通過增加光澤而增加賣相的。
  • 玩紫砂壺百問之七:為什麼我不玩「調砂」的紫砂壺?原因有兩點
    以後,再有人問我的時候,我就直接把這篇文章轉給他看了。《01》關於調砂類紫砂壺的解析調砂,一般是指在熟泥中,調入適量的生砂或者熟砂,用以增加紫砂礦料的肌理,或為增加古樸感,或為增加成品率。一般情況下,調砂壺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玩壺路上讓人又愛又恨的泥料,你有沒有這種泥料的紫砂壺?
    我們都知道紫砂泥料大致可分為五種,其中的一種段泥,是不是一提起來不自覺的有點上頭的感覺,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為什麼說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段泥壺一旦養出包漿,比什麼壺都好看,恨就是,這包漿不易養出,坊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沒有真正養出過一把好的段泥壺的人,永遠不知道段泥壺養出來會有多漂亮關於段泥壺我們有一句行話叫「吐黑」,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指的紫砂壺保養不當壺身上的黑斑,吐黑現象嚴重的一般會在壺口和壺底位置,我們每次接觸到段泥的紫砂壺,都會提醒大家儘量不要用來泡湯色深的茶葉
  • 如何辨別紫砂壺泥料的好壞?注意這3點,80%的壺商都怕你!
    無論是新手壺友,還是紫砂壺「老頑童」,挑選紫砂壺時,最關心的肯定是泥料。雖說紫砂壺的泥料辨別,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但提前做好功課,面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坑,還是能夠避免的: 1. 摒棄過於鮮豔的紫砂壺泥料。
  • 紫砂壺-紫先生告訴你調砂、鋪砂的區別
    通俗的講,調砂就是在煉泥時,在原礦泥料中,加入不同或者相同目數的熟砂(入窯燒制好的)或半熟砂,並均勻調和,加入的砂,可以是本類,也可以是異類砂。因為一些紫砂壺的工藝和裝飾等需求所以進行調砂,紫砂壺的泥料大家都知道,不同種的泥料其收縮比也不同,會影響最後的成壺效果。
  • 別讓這些「紫砂壺」,拉低了你的玩壺層次!
    喝茶玩壺是一個很健康的愛好,並且是的的確確可以修身養性的一件事,而作為用具的紫砂壺更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這件器,不能有差錯。 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紫砂壺,不要讓這些紫砂壺,拉低了你的玩壺層次。
  • 紫砂壺泥料好不好,看這幾點就夠了
    這種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壺的透氣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優良的材質顆粒效果使壺的音質為深、沉、沙,可使砂壺產生圓滑、舒適的感覺。紫砂壺的光澤講究的是「黯然之光」,也就是看起來光澤內斂,由內而外地發出,非常柔和。這種亞光行內人稱之為「水色」,好泥料必定水色好。除了光澤之外,還要看泥料質地是否夠細膩,如果是調砂泥料,那還要看裡面的砂調的是否夠均勻。
  • 這幾個方法讓你的紫砂壺越來越漂亮!就差你不知道了
    而飲茶必定少不了各種茶具,紫砂壺乃茶具之首,那你知道紫砂壺除了養壺,還需要如何對待嗎?一把好壺,養好了就是絕世精品,養不好就只是普通茶具。那養好紫砂壺的前提是什麼呢?>一、好泥料 可以說,好泥料的壺+好的養壺方法+好的手藝製作的壺=一把好壺。
  • 追壺人:鋪砂、調砂和原礦泥料誰優誰劣
    很多壺友在買壺的時候都會經常聽到很多壺商稱自己的泥料是未經過調和的泥料,這樣的話聽多了,就會給人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未經調配的天然泥料,當然會優於人工調和過的泥料,天然的當然比人工的更好一些,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 朱泥壺的一些誤區,以及如何看懂紫砂壺泥料好壞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褶皺作假已經比較普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紙或者布包裹壺的生坯產生紋理,製造出褶皺效果,這種褶皺表現較為粗大且不夠細密。所以我認為憑褶皺就來判斷是否為真正的朱泥是不夠準確的。因為調砂的朱泥壺,收縮比變小,皺褶自然少。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調砂?
  • 紫砂內幕:這6種壺就叫假紫砂壺!
    在購買紫砂壺的時候,總有壺友擔心買到「假紫砂壺」,這一方面是因為可能新手壺友對紫砂了解不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如今有的紫砂造假實在過分。 這類的紫砂壺,原料不是原礦紫砂,而是陶土添加氧化物調色,從而冒充紫砂壺。
  • 躲過了紫砂壺中的灌漿、機車壺,卻沒躲過衝漿壺!鬱悶
    前幾天一位壺友很鬱悶,買了把紫砂壺,讓我幫著看看,雖沒有火眼金睛,憑我混跡壺圈十幾載的經驗,一把衝漿壺無疑了。花大幾千買了把衝漿壺,鬱悶至極!灌漿壺、機車壺聽多了,衝漿壺又是個啥呢?,顧名思義就是用衝漿料做的紫砂壺。
  • 調砂紫砂壺到底有多美?!看看顧景舟、時大彬的作品
    紫砂壺的調砂,是明代的時大彬首創的,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的大彬提梁,便是時大彬的調砂代表之作。 調砂法,使砂壺表面凸出的小顆粒若隱若現,產生「砂粗、質古、肌理勻」的奇妙效果,這種調砂工藝是時壺及其時代的一大特點,是自然天成的裝飾技藝。
  • 紫砂壺泥料與礦料究竟有何區別?
    還有一種叫石黃,平常也會有一些壺友聽到這個名詞,最近比較流行,像一個雞蛋一樣,外面黃色的部分像雞蛋殼,然後在裡面有一層紅紅的地方,就是雞蛋的蛋黃部分,以前是用來去幫紫砂壺調色用的,就是給壺加深一些顏色這個是屬於礦料後期的一個配置以及加工的一個環節了,那像現在大家看到有一些壺,不是有一些綠的藍的或者說是特別紅的,這種是添加的那個氧化物的,就是金屬氧化物,以前沒有那些氧化物的時候
  • 紫砂泥料的調砂工藝及效果詳解
    一句話,將不同或相同目數的同類或異類泥料混合。 調砂用的砂料仍是紫砂泥料,只是調入的砂料顆粒大小、調兌比例各有不同而已。調砂的實質是改變泥的質感和肌理感,可以增強泥料的可塑性,增強壺的透氣性,不只是裝飾手法,是工藝的需要。鋪砂、嵌砂等是裝飾手法的一種表現。
  • 科普:明針對紫砂壺養出包漿的影響
    化工壺的判斷不能只從顏色看,但從顏色上它們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真正紫砂壺光潤是舒服的,而化工壺是假亮,具體辨別可參閱(七個方法,讓你遠離化工壺!)。除泥料、窯溫差別等因素,還有一個影響紫砂壺的光潤和後期泡養效果的重要工藝——明針。「明針」是宜興紫砂壺成型的重要工序,更是許多紫砂匠人秘不外傳的看家本領。
  • 紫砂中的「調砂」「鋪砂」「抽砂」
    調砂的實質是改變泥的質感和肌理感,可以增強泥料的可塑性,增強壺的透氣性,不只是裝飾手法,是工藝的需要。有用調砂泥製作的,但不多。有的老壺看似調砂,實際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較高加之純手工煉泥方式造成的。粗而不糙,看著粗獷,但手感潤滑。現在流行的調熟砂僅是對老壺質感的模仿,泥料目數大,通過調熟砂雖能達到表面粗獷的視覺效果,但上手一摸卻是所見非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