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亮相北京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近期於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1994年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砂石畫個人展覽,相隔15年後砂石畫再次以長篇巨製百米長卷《山魄》亮相北京山水美術館,相關領導、行業大咖等嘉賓出席展覽活動。

展覽活動現場

砂石畫,不僅是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以自然之物和藝術之精神形成的一種理念、一種大美,一種由文化底蘊凝聚而成的浩瀚群山之精氣,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是李軍聲以自然表現自然,以心境表現畫境的精品力作,在這幅長達百米的長篇巨製中,繼承了傳統著力探求內在的自然與藝術本質與規律,畫面中山勢險峻而樸潤,山嵐飄逸而縈繞,整體渾然而大氣,意境悠遠而靜雅,以獨到的藝術境界抒達著自然萬物奇思妙境和絢麗綺美。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美術評論家、博士生導師王鏞參展後講到: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規格相當高。砂石畫藝術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境界高雅是他人所不能模仿的,希望砂石畫走向世界,讓世界友人品味藝術與自然的雙重魅力;李軍聲的砂石畫屬於一種綜合材料藝術。拼貼(collage)或綜合材料(mixed media)是西方現代藝術常用的媒介。20世紀初,畢卡索等西方現代畫家就已開始嘗試用各種材料在畫布上拼貼。20世紀中葉,法國畫家迪比費(Dubuffet)曾用沙子、泥土、石膏、膠、瀝青等材料塗抹畫布表面;西班牙畫家塔皮埃斯(Papies)也曾用沙土、熟石灰、膠等混合材料作畫;美國畫家波洛克(Pollock)受到印第安土著居民的"沙畫"的啟發,把攙雜沙子、玻璃碎片等材料的油彩滴流在畫布上。這些都是典型的西方現代綜合材料藝術。不過,李軍聲的砂石畫,並非對西方現代綜合材料藝術的挪用和模仿,而是他憑藉自己的審美感悟發現和創造的一種獨特的綜合材料藝術,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現代藝術,李軍聲也許並不了解迪比費、塔皮埃斯、波洛克等西方現代畫家,但他創造的砂石畫卻取得了與西方現代畫家的綜合材料藝術異曲同工的視覺效果,而且更富有中國本土藝術特色。(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應邀舉辦「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
    巍巍天門 200cm×100cm 傳承與經典系列展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 前言 在中國美術的發展中,任何一種得到學術界認可和民眾喜愛的畫風、畫派或畫種,都是經過時間的千錘百鍊和歷史的檢驗後才形成的一種藝術語言
  • 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亮相北京
    近日,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美術評論家、博士生導師王鏞,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原正師職大校軍官吳玉敏、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雍巖,國家消防總局原大校軍官凌均富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展覽活動。
  • 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作品展將在京舉辦
    百米長卷《山魄》局部土家族兒子李軍聲一個有藝術想法與行動力並存的砂石畫家,他將砂石與藝術聯繫在一起,創造了中國首座「砂石藝術畫宮殿」,用不平的手將平凡的事物描繪成藝術。百米長卷《山魄》局部張家界砂石畫,以山水風土人情為主,堅持以「淳樸、自然、創新」為創作理念。
  • 土家族畫家李軍聲繪百米砂石畫長卷傳播繪畫藝術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 吳楚 實習記者 杜鑫慧 劉語瀟 通訊員 王建軍)8月23日下午,在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的水繞四門,土家族畫家李軍聲正式啟動了《百米長卷繪武陵》的創作。
  • 土家畫家李軍聲百米砂石畫長卷繪張家界風光
    8月23日下午,在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的水繞四門,由張家界市政府主辦、軍聲畫院承辦的《百米長卷繪武陵》活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行,土家族畫家李軍聲正式啟動了《百米長卷繪武陵》的創作。
  • 百米砂石畫長卷繪張家界風光,擬申報吉尼斯記錄
    8月23日下午,在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的水繞四門,土家族畫家李軍聲正式啟動了《百米長卷繪武陵》的創作。作為有史以來最長的巨幅砂石畫作品,運用大自然的砂石、芭茅稈、杉木片等材料,以藝術的手法全景展現張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恢宏畫面。現場吸引了國內外數百名暑期隨家長來張家界旅遊中愛好繪畫的青少年參與。
  • 百米油畫長卷《黃河》亮相中國美術館
    《黃河》長卷之黃河源-星宿海 中國美術館藏(中國美術館供圖)《黃河》長卷之貴德丹霞 中國美術館藏(中國美術館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近日,一卷全長161.6米、高2米,共101幅的《黃河》油畫在中國美術館亮相。
  • 土家族畫家百米砂石畫繪張家界風光 擬申報吉尼斯記錄
    土家族畫家李軍聲在張家界景區現場創作砂石畫。在砂石畫《百米長卷繪武陵》創作的同時,軍聲畫院讓愛好繪畫的青少年遊客現場體驗砂石畫繪製過程,軍聲畫院院長孔菁萍(右二)為現場獲獎作品頒獎。外國遊客得到用大自然原材料創作的新奇的砂石畫。
  • 百家姓壺(幸福)百米長卷亮相宋旦漢字藝術俄羅斯展
    百家姓壺(幸福)百米長卷亮相宋旦漢字藝術俄羅斯展。 雨花區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長沙8月14日電(通訊員 熊其雨)遠看是一把小巧的茶壺,近看卻是值得尋味的漢字……當地時間8月13日,宋旦漢字藝術俄羅斯展在伊爾庫茨克市開幕,百家姓壺(幸福)百米長卷亮相。「只有把漢字形象化、符號化,漢字才能超越國界,更好地進行傳播和交流。」
  • 張家界首幅巨型砂石畫創作完成
    近日,砂石畫創始人李軍聲耗時100多天完成了巨幅砂石畫《百米長卷·山魄》,其色彩沉厚不失秀雅,畫風層次分明又渾然一體,他用一種極具創意的藝術手法描繪出張家界的山水景色、鄉土人情。  50多歲的李軍聲是砂石畫創始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他的作品不拘泥於筆墨技法,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描摹心靈的聖境。其創作的以張家界景觀為創作題材的砂石畫,突破傳統繪畫用材,利用自然植物的色相創造而成,是一種新型畫種,形象生動,氣勢磅礴,極具藝術與收藏價值。《百米長卷·山魄》,是他首幅巨型砂石畫。
  • 耗時7年百米長卷,揭秘主題展上的人氣畫作《生生不息》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 攝影 肖雨楊)8月24日,「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的第二天,記者再探展館,人氣不減。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那幅用寬屏LED屏幕呈現的水墨長卷《生生不息》。
  • 「黃河魂·赤子心——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作品展」開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6日訊10月15日,「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黃河魂·赤子心——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長卷的素描稿、色彩稿,圍繞長卷創作同時完成的另外50件作品,以及部分影像、裝置形式的文獻資料等。
  • 廣東省紅色家風書畫展開幕 百米長卷亮相
    參觀百米長卷 羅澤明 攝中新網廣州6月29日電 (索有為 劉鳳霞)紅色家風是帶動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6月29日,「禮讚初心薪火嶺南——廣東省紅色家風書畫展」在廣東省方志館開幕,展出葉劍英、彭湃、楊匏安等嶺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紅色家風、紅色語錄書畫作品約百幅,中共十九大報告全文楷書長卷也亮相展覽,整幅作品共3.2萬字,長達百米。
  • 「酒趣」「百米長卷」亮相酒博會
    在這幅長長的畫上,記者看到印著很多地方的標誌性建築。由於展廳限制,工作人員展示畫卷時只能一頭收一頭放,整幅畫卷足足花了7-8分鐘才展示完。百米長卷「這幅畫共有100米長,是我們推出的百年百瓶紀念酒的瓶貼。」
  • 篆刻《金剛經》百米長卷亮相金城蘭州 創兩項世界紀錄【2】
    篆刻《金剛經》百米長卷亮相金城蘭州 創兩項世界紀錄【2】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2014年09月29日16:14 人民網蘭州9月29日電(王文嘉)29日上午,世界最長篆刻《金剛經》百米長卷亮相金城蘭州,展開這幅長卷,1000餘枚篆刻印章,十八幅工筆繪製的羅漢像和5000多字的楷書經文赫然在目,蔚為壯觀
  • 《藝展中國本期專訪》李軍聲繪畫作品展
    1986年:獨創一門新型繪畫形式――砂石畫;1994年:於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砂石畫個人畫展;1997年:創辦軍聲砂石畫研究院;2003年:砂石畫《古城》獲「五個一」工程獎;2003>2007年:砂石畫《遺風》在深圳第三屆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獲「中國工藝文化創意金獎」;2008年:作品《大山》入選中國美協主辦「08造型藝術新人展」;2008年:受邀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2010年:參加文化部組織在沙烏地阿拉伯法赫德國王文化中心舉辦的
  • 一帶一路·水墨聚焦王洪亮書法巡迴展及張清智百米長卷展開幕式在...
    新華社深圳5月13日電(記者 楊超倫)兼蓄並包、自成一體的靈秀字體,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風情畫……5月13日,一帶一路·水墨聚焦王洪亮書法巡迴展及張清智百米長卷展開幕式在深圳隆盛博物館隆重舉行,瑰麗多變的書法作品,色彩豐富的風俗人物畫,給人們帶來了一場中國水墨書法美的盛宴。
  • 畫一幅百米長卷 表達對祖國的愛
    本報訊(通訊員 茹琳 記者 章翌)騰飛的巨龍、鮮豔的五星紅旗、巍峨的華表、秀美的江南風光、奮進的少年……近日,杭州四季青中學舉辦「百米長卷繪美好祖國」活動,學生們把對祖國的情感描繪在長卷上。 據了解,這次繪製百米長卷,是2019年四季青中學藝術節的開幕活動。
  • 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亮相敦煌 破兩項世界紀錄
    摘要:【解說】9月10日,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亮相敦煌,世界紀錄協會認證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真絲卷、皮紙卷)破世界最長篆刻《金剛經》真絲長卷和皮紙長卷兩項世界紀錄。該長卷紀錄名稱為「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由敦煌正覺寫經院院長王淑萍發起,與著名篆刻家、寫經人、書畫家等7人聯手創作完成。
  • 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亮相首屆敦煌文博會
    世界紀錄《道德經》百米長卷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每日甘肅網記者屈雯/攝)  每日甘肅網敦煌9月19日訊(記者屈雯) 1650年前,在敦煌藏經洞內發現了成捆的經卷千年之後的今天,由敦煌正覺寫經院打造的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在敦煌月牙泉小鎮亮相,以其精湛的篆刻、書法藝術續寫著莫高窟藏經洞的傳奇。  篆刻《道德經》百米長卷皮紙卷由敦煌正覺寫經院院長王淑萍和篆刻家、寫經人、書畫家等7人聯手,歷經兩年時間撰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