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咱們日常的主食可以做出各種花樣要當屬麵食啦,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板面的製作,據說啊,板面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產生了,也就是源於劉關張三兄弟,大家都知道「豹頭環眼、吼聲如雷」的張飛大將,就是這位張飛大將形式嫌麵條軟,沒有嚼勁,當時的廚師為了滿足這位「喝斷橋梁、粗中有細」的大將軍,經過反覆多次的研究,才製作成今天有名的牛肉板面,張飛吃過後對廚師豎起大拇指,連聲叫好!從此這個牛肉板面便在豫西之宛、洛,鄂北之荊、襄一帶廣為流傳。
還有一種說法是張飛自己發明,張飛的暴脾氣我想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做什麼事情都是要求速度,平時咱們自己家裡的擀麵條很是費時間,不僅要把麵團手擀開,而且還一刀一刀切成寬窄大體相同的麵條,對於張飛這種急性子來說比較費功夫。
據說啊,張飛有一次趕上軍事上的事情正在煩惱,到了吃飯時間,見飯還沒有端上來,就更加的惱火了,到了後勤中一看,廚師正在那裡用菜刀一刀一刀的切麵條,於是揪起麵條摔了,臨走前又把麵條扔進了鍋裡,就這麼個動作,沒想到煮出來的面很有勁道,於是後來經過廚師的改進,這款麵食就誕生了,成為了今天著名的牛肉板面。
那麼說了這麼多,這個板面究竟是怎麼製作呢,跟著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首先準備主料牛肉300克、牛油1000克、豆油準備200克,幹辣椒200克、豆瓣醬半袋、香葉5片、桂皮1塊、豆蔻3個、草果3個、八角3個、蔥姜蒜適量、若干香菜,在準備少許的白糖、精鹽。
步驟一:當然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熬製牛油,將準備好的牛油切塊放入鍋中,等牛油熬成金黃色幹了之後撈出,再倒入準備好的豆油,再放入香葉5片、桂皮1塊、豆蔻3個、草果3個、八角、蔥姜蒜進行上下翻炒,待調料炒至微黑帶黃就撈出。,這些調料炸好之後就放入辣椒,這裡小編提醒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辣椒,不可盲目地放。
步驟二:等辣椒炒好之後,放入切好的牛肉塊,翻炒之後倒入清水,這裡小編給大家一個提示,清水是鍋中油的一倍,不然就會影響整個味道。(小編告訴大家,再煮牛肉之前,一定要先在冷水中將牛肉過一次水,這樣牛肉可以被處理乾淨。)再加入水之後,牛肉用小火煮40分鐘。
步驟三:接下來就開始準備牛肉板面的醬汁,鍋中水分幹了之後,倒入少許的油,加入豆瓣醬翻炒,這裡的火一定要小,否則很容易把醬炒糊。再翻炒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鹽、白糖,再加入少量的清水。
步驟四:在和面的時候面一定要硬。做板面時,首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個頭,右手捏三個頭,猛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連三,噼裡啪啦,邊摔,邊拉,邊閃,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廚師手裡由短變長,由粗變細,折合三次,總長度達五丈有餘,而且粗細均勻,提起似一道瀑布。
步驟五:在清水中煮麵,撈出之後再用涼水過一次,然後將準備好的醬汁和牛肉油放入碗中即可食用。
一款太和牛肉板面就這樣做好了,雖然製作過程中準備的食材有很多,但是製作還是比較簡單。在這小編不得不說用調料炸的牛肉麵的湯汁是十分有藥用價值的,都是用乾料炸成的。這個臊子可以放在瓦崗裡頭,存放不會變質,隨吃隨取。
喜歡的記得關注小編呦,定時更新高質量美食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