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橋軍團海峽創奇蹟 「建橋禁區」中造出世界超級工程

2021-01-09 瀟湘晨報

12月26日9時43分,福建平潭站首列動車發出,從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上疾馳而過,奔向福州,標誌著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

全長16.34公裡的平潭大橋位於福建海壇海峽北口,這裡與百慕達、好望角一起被稱作世界三大風口海域,常年風高浪急,被視為建橋禁區。

2013年11月,以中鐵大橋局為代表的湖北建橋軍團進駐海壇海峽北口,挑戰這一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5000多名建設者奮戰7年,一座由在鄂央企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新的世界超級工程誕生在碧波萬頃的海峽上,意味著我國建橋技術攀上新階段。

風急浪高,巖石比鐵硬

橋上車流滾滾,動車飛馳;橋下萬噸巨輪穿行。20多層樓高的大橋——平潭大橋氣勢磅礴,伸向海灣,一眼看不到頭。

腳下驚濤拍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橋下的觀景平臺,大風颳得人幾乎站不住。

「驚濤駭浪,曾經讓我們兩年愁眉不展。」建橋30年的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張紅心如此感慨。

難!風大、浪高、水深、流急。

這裡,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其中200天是7級以上大風,平均每年颱風正面登陸3到4次。海水最大流速達每秒3.09米,海浪波流力超過內河的10倍以上。

開工以來,建設者遭遇數十次颱風,2015年13號超強颱風「蘇迪羅」風力更是達到了14級。

不單是風。「這裡的巖石比鐵還硬。」中鐵大橋局項目總工王東輝回憶,第一根鋼管樁打進巖床,結果鋼樁被擠壓致嚴重變形。經過長年風浪洗刷,海床的光板巖、孤石比鐵還硬,大橋樁基一時難以安放。

「小板凳」搭出「人工島」

面對困難,迎難而上!

經過數月測算,大橋局工程師在國內首創出「深水裸巖區埋植式海上平臺」技術,即根據海底巖面地形,定製4根長短不一的鋼管樁,快速聯結,形成臨時「板凳」。隨後,下放預製的圓柱形鋼筋籠,並灌注混凝土,讓鋼管樁「黏」在海底巖石上。

從「小板凳」起步,施工平臺擴大到6萬平方米。高峰期,600餘名建設者在「人工島」上生活、施工,一幹就是6年。

為在硬巖上打樁,中鐵大橋局啟用了世界先進的海上巨型打樁設備——多功能全迴旋式起重兼打樁船「海力801」,還自主研發出世界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鑽機,其鑽孔樁直徑達4.9米,為國內橋梁直徑最大的鑽孔樁。

這些鑽孔設備,讓未來的大橋在激流暗湧中,增加了一根根「定海神針」。

在鋼桁梁架設階段,中鐵大橋局歷時3年、耗資數億打造出「大橋海鷗號」自航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起重能力達3600噸,主鉤起升高度達110米——相當於39層樓高。這艘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雙臂架起重船,能將3400噸的鋼桁梁穩穩「抓」到墩頂,刷新世界橋梁整孔鋼桁梁架設的重量紀錄。

引領中國鐵路跨越海峽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鐵路、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裡的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裡的雙線I級鐵路,起於長樂,終於平潭,將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串聯到一起。

隨著福平鐵路同步開通,平潭島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

更重要的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成為我國複雜海域建橋的開拓性工程。

「這是一座裡程碑式的大橋。」張紅心介紹,湖北建設者勇於創新,大量運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攻克了惡劣、複雜海洋環境條件下系列建橋難題,已獲專利73項,將引領中國鐵路今後繼續跨越海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張靜 劉佩婭)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建橋禁區中的奇蹟,世界最長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全面通車
    「建橋禁區」中創造奇蹟行駛在大橋之上,可以看到無論是公路面還是鐵路面兩側,都安裝有高高的風屏障。「這些風屏障是保障汽車火車安全行駛的重要工程。大橋所在地是與百慕達、好望角齊名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之一,在非颱風情況下,陣風都有可能達到10級或以上。風屏障能有效削減風力,6級風通過它,在橋面上一般就只有3級風的強度了。」
  • 建橋禁區中的中國奇蹟!世界最長公鐵跨海大橋建成通車
    該大橋所處位置為與百慕達、好望角齊名的世界三大風口海域之一,風大浪高水深湧急,海底地質條件複雜,有效作業時間少,工程建設面臨的技術挑戰和施工風險都遠超國內已建或在建的其他跨海灣橋梁。 而如今,行駛在大橋之上,可以看到無論是公路面還是鐵路面兩側,都安裝有高高的風屏障。 福平鐵路平潭海峽公鐵大橋航拍。
  • 勘測設計橋梁超千座,屢屢刷新建橋世界紀錄。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鄧達 吳茜閱讀提要因建設武漢長江大橋而生的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從建成學會再到自力更生,從追趕超越再到引領世界,屢屢刷新建橋世界紀錄。70年來,該院在海內外勘測設計橋梁1000多座,引領著中國橋梁設計技術進步,擦亮著「中國橋」這張名片。
  • 流口大橋(貴溪三橋)改渡建橋項目工程可行性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本報訊 見習記者胡蒙松報導:10月30日,流口大橋(貴溪三橋)改渡建橋項目工程可行性報告通過專家評審,標誌著江西省「十一五」農村渡口改渡建橋規劃中改渡建橋項目工可評審工作全面完成。  據悉,改渡建橋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為進一步解決農民出行難題,消除渡口隱患,自2004年開始,江西省啟動農村渡口改渡建橋建設。截至9月底,全省已建成通車的改渡建橋項目189個,在建項目246個。當前,江西省各級交通部門抓住中央擴大內需、省政府對改渡建橋項目實行「三補助一獎勵」有利時機,加快改渡建橋建設步伐。
  • 上海建橋學院二十年的育人答卷
    「雷鋒精神」融入在校園中心矗立的雷鋒銅像中,融入在師生精神殿堂的「雷鋒館」中,融入在連續16年評選的「雷鋒獎章」中,也融入在鮮活的學習教育活動和課堂主渠道中,還融入在師生激勵評價形成的長效制度中。    它有著非常的定位堅守。20年前學校就明確提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發展方向,近5年來通過實施「卓越建橋計劃」,構建了「核心素養+能力本位+成果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 上海建橋學院怎麼樣 聽說學費可不便宜
    上海建橋學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民辦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上海建橋學院相關介紹及優勢專業上海建橋學院簡稱「建橋「,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坐落於東海之濱,美麗的滴水湖畔
  • 上海建橋學院怎麼樣-2021上海建橋學院錄取分數線-中公教育院校庫
    上海建橋學院(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是一所以本科教育為主,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多科性民辦大學。學校於2000年4月由上海建橋(集團)有限公司出資舉辦。2001年4月,學校獲批為「上海建橋職業技術學院」,主要從事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2003年學校被列為上海市11所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之一。
  • 2017年上海建橋學院錄取分數線
    2017年上海建橋學院錄取分數線 2017年上海建橋學院各省市本科錄取分數情況統計 省市 文科/(不分文理)
  • 包攬世界橋梁之最,除了大橋局和二航局,這些建橋高手也很牛!
    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海長橋中,中國已經佔據6座;世界排名前10位的斜拉橋,中國佔據7座;世界排名前10位的懸索橋,中國佔據6座。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橋梁大國,而中國橋梁建設的世界之最仍在不斷刷新。全球在建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是一項被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
  • 全因武漢這個「建橋神器」
    這座橋位於孟加拉首都達卡偏西南約40公裡處的帕德瑪河上,由總部在武漢的「建橋國家隊」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最大橋梁工程,被孟加拉國人民譽為「夢想之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其署名文章《讓中孟合作收穫金色果實》中為其「點讚」。
  • 上海建橋學院校企籤約合作共建傳播學(圍棋)專業
    近日,上海建橋學院傳播學(圍棋)專業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並與《圍棋天地》雜誌、《弈客圍棋》、同雅堂籤訂校企合作協議書,媒界、棋界、學界三方共同推進圍棋人才培養。 作為國內首批面向圍棋產業鏈的專業之一,上海建橋學院傳播學(圍棋)專業2018年秋季招收首批28名學生。
  • 兩岸建橋,間接握住臺灣「命脈」,俄國:簡直匪夷所思
    前言大陸與臺灣建橋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專家提出來,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如果成功就間接握住臺灣「命脈」,消息傳出世界各國震驚不已,俄羅斯稱:匪夷所思尤其是基建,不管多麼複雜的工程,中國工程隊都能高質量,快速度的完工。中國的建設團隊也因此在世界上名聲鵲起。不少外國看到中國取得如此成就眼紅不已,有的國家也非常希望傍上中國的大腿,來幫助他們進行基建。
  • 新中國建橋事業創新引領者 走進中鐵大橋局
    新中國建橋事業引領者——走進創造新中國建橋輝煌事業的中鐵大橋局 1953年為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經政務院批准成立的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於2001年改制為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是中國唯一一家集橋梁科學研究、勘測設計、工程施工、機械製造四位於一體的大型工程公司。
  • 金羊視評:「禁區」建大橋,中國人字典裡沒有「不可能」
    12月26日,隨著G5322次列車從平潭站緩緩駛出,標誌著全長88公裡、設計時速200公裡的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其重點控制性工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這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峽公鐵大橋以其宏大規模、磅礴氣勢、騰飛姿態,在建橋「禁區」以直觀而震撼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福州至平潭旅行時間從最初2小時以上縮短至最快35分鐘,中國在工程建設領域又寫下一項新的紀錄。
  • 超級工程連接臺海,兩岸關係持續升溫
    8小時拆除一座立交橋,9小時改造一個高鐵站,6天修建完火神山醫院等,在基建界,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世界紀錄。中國大橋總長度世界第一,公路橋和鐵路橋有100多萬座,數量世界第一,全球最高100座橋梁,81座在中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是港珠澳大橋,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世界最長的橋是丹昆特大橋,這些世界第一都在中國。但很顯然,中國基建的步伐並未停止。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耗資120億,中國出手!
  • 建橋圍 - 庚子鼠年 · 舊圍春聯
    序家門、家門~~門匾承載了一個家庭不少的故事和記憶歲末年初家家戶戶辭舊迎新貼春聯是必做的一件事所以特此寫一下建橋圍內的春聯正文建橋圍作為村裡的主要聚集發源地據說圍內人口多時達2000多人,現在從圍裡出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口也在2萬以上,他們全都姓張,都是「德達公」的子孫,都是一家人。如今城內約有上千間房屋。這裡既留存有元末古巷,更多的房屋是明代飛簷式的四合院建築,也有清代防火山牆式建築混雜其中,它是梅州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保存有元、明、清三朝古建築的古城。
  • 乞丐會建橋?別不信!他運用易經八卦竟能算出石料用量
    於是提出集資建橋的倡議。鄉親們對此一致贊同。可是鎮上沒有一個人懂得建橋,在哪兒建?怎麼建?大伙兒陷入了困境。就在這時,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這個人是墟鎮上有一個乞丐。與常見的乞丐有點不一樣。他識文斷字,頗有文化。流落大烏墟兩年,每日討粥度日,也不多要。對此,善良的古鎮人家也總是盡力滿足。
  • 百城故事|平潭:「建橋禁區」已突破,去臺灣的高鐵還有多久?
    這不僅是大橋第一座航道橋合龍,還是國內第一次採用整節段鋼梁合龍技術,更是我國在跨海大橋中整節段鋼梁架設合龍技術的新突破!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羅京新攝 資料圖)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 特寫:潤揚大橋在中國建橋史上首創「八個第一」
    中新社鎮江四月三十日電 題:中國建橋史上首創「八個第一」的潤揚大橋  中新社記者 周音  中國潤揚大橋今日建成通車。它是目前中國長江上唯一的由懸索與斜拉組合而成的「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罕見大橋。
  • 港珠澳大橋之後,中國又一震天工程,投資500億預計2024年竣工!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基建技術十分的強大,從高鐵到建橋已經是走到了世界最前端,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的經濟和科技就一直在高速的發展,近幾年我國的橋梁技術發展得尤為的突出。在2018年10月24日,中國建設通車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跨海大橋,它連接了香港、澳門、珠海三個城市,它能夠讓人們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樣行駛,這就是著名的「港珠澳大橋」,一座被世界各國都稱之為奇蹟的中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