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秋分

2020-12-06 慕柏網
慕柏網:https://www.mubaiwang.cn/

秋分為傳統二十四節氣,民間秋分有上墳掃墓的習俗。

與清明相類似,秋分時節有掃墓祭祖的民俗,這叫「秋祭」。普通的儀式是,掃墓前先在祠堂進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等。掃墓活動開始後,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秋季祭祖掃墓,都從秋分或更早一些時期開始,最晚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講究,謂清明後墓門就關上,祖先英靈就享用不到了。

慕柏網:https://www.mubaiwang.cn/

秋分時節其他的民俗活動還有:

1.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許多地方的農村有煮湯圓吃的習俗。人們還要煮二三十個不用包心的湯圓,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頭,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讓雀子不要來禍害莊稼。

2.吃秋菜很多地方在秋分時節要吃一種稱為「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秋碧蒿」,這就是「吃秋菜」的民俗。全家人都在秋分一到時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尋找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大小。採回的秋菜一般人家與魚片「滾湯」,燉出來的湯叫做「秋湯」。有順口溜這樣說:「秋湯灌髒,洗滌肝腸。

闔家老少,平安健康。」無論在哪個季節,人們祈求的都是家宅平安,身壯力健。

3.豎蛋豎蛋活動不但在春分才有,秋分時節同樣盛行。這項民俗不僅在國內普遍,甚至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在秋分時節都會有這樣的活動。

4.祭目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叫做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處所。

慕柏網:https://www.mubaiwang.cn/

《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拜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推崇,隨著社會的開放,也漸漸影響到民間。

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發展而來的。有確切的史料記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的。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一樣,未必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很掃興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到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是中秋節。

5.送秋牛秋分隨之便到,這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日「秋牛圖」。

送圖者都是民間那些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

每到一家更是觸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即興而出,卻句句有韻好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慕柏網:https://www.mubaiwang.cn/

掃墓有什麼禁忌?

1、掃墓流程很重要。可分為: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撤供。

2、掃墓時間。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之間完成掃墓最好,這期間陽氣最盛。

3、孕婦應避開掃墓的活動。墓地周圍陰氣重,環境差。為了保護孕婦以及胎兒的安全,因而不適宜進行掃墓的活動。

4、掃墓之前最好禁食。掃墓前,應不吃食物或者吃素,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5、掃墓時忌非議先人、大聲喧譁、嬉戲怒罵、亂跑亂碰。不可褻瀆逝者,不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

6、不可在墓地照相。舉頭三尺有神明,大家在掃墓的時候需對已逝親人心懷敬意,不可在墓地合影照相,以免褻瀆神靈。

7、忌穿大紅大紫。掃墓時忌穿大紅大紫的衣服,應著素色服飾。

8、忌與外人一同掃墓。不同家庭氣運不同,所以忌參加不認識的人的掃墓活動。樓房布局風水禁忌

9、墳頭長草必須修整。應清除修整親人墓地的草木,以免傷害家族成員的氣運與健康。

10、發不遮額忌買鞋。頭髮不可遮住額頭,不要在節日當天買鞋。鞋通「邪」。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是第幾個節氣 秋分時間
    ­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過後,氣溫會由熱轉涼,同學們要注意保暖哦。­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 二十四節氣-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9月22日-24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 《二十四節氣秋分素材》活閃婆-協助拍攝
    秋分(autumnal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 二十四節氣 秋分
    節 氣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 二十四節氣說|秋分芋艿
    #二十四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此時節,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涼,俗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增衣保暖要上心。
  • 【班級動態】——朵拉「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了讓幼兒通過「二十四節氣」了解季節的流轉,氣溫的變化,感知傳統時間制度觀念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本學期朵拉班新欄目將走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秋分」沈癸酉今日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之「分」為「半」之意。
  • 二十四節氣食譜【秋分】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秋 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
  • 二十四節氣丨秋分
    秋分時節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緯度
  • 時|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01八月初六,秋分節氣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位列十六的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_中國氣象局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4年09月18日09:19
  • 【中國非遺】二十四節氣·秋分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 天壇公園二十四節氣門票秋分起恢復發售
    從天壇公園獲悉,從今年年初起暫停發售的二十四節氣門票今天恢復發售,9月22日上午,遊園的市民領到了頗具特色的「秋分」節氣門票。9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節氣。今天上午9時,「秋分」節氣門票在天壇公園四大門區及東門停車場票務服務窗口進行對外發售。售票現場支持現金、微信及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此次發售節氣票為公園全價聯票單一票種,包含大門票、圜丘壇、回音壁和祈年殿景點門票,限量發售1萬張,售完為止。今年是天壇建壇600年,為更好打造天壇文創品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天壇公園特別推出了二十四節氣紙質版紀念門票。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秋分陰陽相半也,暑退秋澄氣轉涼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秋分陰陽相半也,暑退秋澄氣轉涼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節氣由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一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都會變得非常的涼爽,而且降雨也逐漸增多,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的秋分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秋分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2019年秋分是9月23日,星期一,15:50:02,八月廿五2019年秋分開始。
  • 二十四節氣:秋分已至,「入秋」還有多遠?
    秋分時節,涼風習習,碧空萬裡。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在每年的陽曆9月23日前後,南方的氣候便由這一節氣起才開始入秋。《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二十四節氣:秋分已至,「入秋」還有多遠?
    秋分時節,涼風習習,碧空萬裡。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在每年的陽曆9月23日前後,南方的氣候便由這一節氣起才開始入秋。由此可見,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晝夜幾乎相等,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開始變得一樣長。我的南方的氣溫便是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的季節。農諺中這麼說道:「一場秋雨一場寒。」正是秋分時節的真實寫照。
  • 「歷史知識」二十四節氣---秋分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