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食譜【秋分】

2020-11-24 騰訊網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而在南北兩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此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

節日養生

JIE RI YANG SHENG

北 方

老北京還有秋分吃芋餅的習慣,因為芋頭這種高熱量食品溫軟易消化,適宜秋天食用。芋艿的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芋艿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皂角甙等多營養成分,除了芋餅北京人還會吃烤鴨,北京鴨屬水禽,肉質細膩,口感良好,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不飽合脂肪酸,在人體內不積蓄,人體吸收後能軟化心腦血管。該鴨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是美容佳品。。吃餃子,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秋分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豐收的祈望。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秋分,餃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佳餚。醬肘子是中國傳統的食物之一,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另外,紅扒肘子為濰坊地區歷史名菜,因其軟、料、肥而不膩,且營養豐富備受人們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南 方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像和願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應節食譜製作

YING JIE SHI PU ZHI ZUO

北方芋餅

食材用料:

芋頭、糯米粉、水、白糖、白芝麻、油

步驟 1

芋頭蒸熟壓成泥加白糖和糯米粉揉成麵團

步驟 2

白芝麻備用

步驟 3

取一小塊芋泥壓成餅,再把白芝麻拍到餅的兩面,重複此步驟,全部做成餅。

步驟 4

熱鍋,在鍋裡刷上一層油,餅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享用。

南方"秋湯"

食材用料:

魚肉、秋碧蒿(莧菜)、香蔥、姜、澱粉、鹽、

步驟 1

莧菜洗淨,摘去老根,掐下嫩葉。

步驟 2

魚肉起皮去骨,斜刀切片。

步驟 3

取兩個小碗,用、清水、澱粉、鹽、白胡椒粉調成糊,把魚片抓勻碼味兒。

步驟 4

香蔥洗淨切蔥花,香菜洗淨切段,姜洗淨去皮切薄片。

步驟 5

燒一小鍋清水,下薑片、枸杞子、嫩菜葉煮開。下魚片滑散,煮開。加少量水澱粉攪勻,加入鹽。煮熟,撒入蔥花香菜段即可。

註:圖文信息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是第幾個節氣 秋分時間
    ­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過後,氣溫會由熱轉涼,同學們要注意保暖哦。­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 二十四節氣-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9月22日-24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 《二十四節氣秋分素材》活閃婆-協助拍攝
    秋分(autumnal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 二十四節氣 秋分
    節 氣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 二十四節氣說|秋分芋艿
    #二十四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此時節,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涼,俗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增衣保暖要上心。
  • 【班級動態】——朵拉「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了讓幼兒通過「二十四節氣」了解季節的流轉,氣溫的變化,感知傳統時間制度觀念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本學期朵拉班新欄目將走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秋分」沈癸酉今日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之「分」為「半」之意。
  • 二十四節氣丨秋分
    秋分時節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緯度
  • 時|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01八月初六,秋分節氣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位列十六的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_中國氣象局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4年09月18日09:19
  • 秋分來源及秋分節氣是什麼意思?秋分氣候特點及秋分養生食譜推薦
    秋分是什麼意思?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 二十四節氣——秋分
    慕柏網:https://www.mubaiwang.cn/秋分為傳統二十四節氣,民間秋分有上墳掃墓的習俗。大部分客家地區秋季祭祖掃墓,都從秋分或更早一些時期開始,最晚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講究,謂清明後墓門就關上,祖先英靈就享用不到了。
  • 【中國非遺】二十四節氣·秋分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 天壇公園二十四節氣門票秋分起恢復發售
    從天壇公園獲悉,從今年年初起暫停發售的二十四節氣門票今天恢復發售,9月22日上午,遊園的市民領到了頗具特色的「秋分」節氣門票。9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節氣。今天上午9時,「秋分」節氣門票在天壇公園四大門區及東門停車場票務服務窗口進行對外發售。售票現場支持現金、微信及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此次發售節氣票為公園全價聯票單一票種,包含大門票、圜丘壇、回音壁和祈年殿景點門票,限量發售1萬張,售完為止。今年是天壇建壇600年,為更好打造天壇文創品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天壇公園特別推出了二十四節氣紙質版紀念門票。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秋分陰陽相半也,暑退秋澄氣轉涼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秋分陰陽相半也,暑退秋澄氣轉涼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節氣由來
    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一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都會變得非常的涼爽,而且降雨也逐漸增多,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的秋分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秋分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2019年秋分是9月23日,星期一,15:50:02,八月廿五2019年秋分開始。
  • 二十四節氣:秋分已至,「入秋」還有多遠?
    秋分時節,涼風習習,碧空萬裡。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在每年的陽曆9月23日前後,南方的氣候便由這一節氣起才開始入秋。《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二十四節氣:秋分已至,「入秋」還有多遠?
    秋分時節,涼風習習,碧空萬裡。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在每年的陽曆9月23日前後,南方的氣候便由這一節氣起才開始入秋。由此可見,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晝夜幾乎相等,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開始變得一樣長。我的南方的氣溫便是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的季節。農諺中這麼說道:「一場秋雨一場寒。」正是秋分時節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