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委員:在湖南建設中國語言博物館

2020-12-05 華聲在線

三湘都市報記者 王智芳

「我國擁有五大語系的135種語言和十大漢語方言,是當今世界上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1月13日,省政協委員汪涵代表新聞出版界別呼籲,在湖南積極籌建中國語言博物館,以防止語言文化資源流失,更好地傳承文明和保持文化多樣性。

省政協委員汪涵接受媒體記者採訪。 記者 王智芳 攝

湖南的方言資源非常豐富,語保成果比較顯著,境內不但有湘語、贛語、客家話、西南官話四大漢語方言,而且有古老而複雜的鄉話和土話,國家語保點和民間語保點數量均居全國之首。

近年來,省政府不但為20個國家語保點調查以及語源資源集出版提供了資金支持,而且還承辦了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會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公布了《嶽麓宣言》,對加強語言交流互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文化形象大使,汪涵在各種場合倡議「保護方言」。2015年,汪涵發起了「響應」計劃,他個人出資465萬元。「響應」計劃打算組織約10支調研團隊,用5-10年的時間對湖南50個調查地的方言進行搜集研究。獲取的方言聲像資料,形成系統數據後再捐贈給湖南省博物館。

「在借鑑已有語言、文字博物館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儘快啟動中國語言博物館在湖南的建設工作,希望省政府將其列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在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將中國語言博物館建設成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和保護工程、世界一流水平的語言博物館。」汪涵建議。

相關焦點

  • 視頻丨在湖南建中國語言資源博物館 聽聽汪涵怎麼說
    紅網時刻記者 郭薇燦 攝影 張必聞 長沙報導「全世界聽到的來自中國最鏗鏘有力、震撼的那一句聲音,是湖南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它是方言,是震撼世界的一句方言,是湖南人說的。」
  • 「代表委員有話說」汪涵委員:致力語言保護 加強文化傳承
    汪涵委員:致力語言保護 加強文化傳承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施泉江 通訊員 崔瑞環語言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6700種語言,正在以每20天消亡一種的速度銳減。「我國擁有五大語系的135種語言和十大漢語方言,是當今世界上語言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1月13日,省政協委員汪涵代表新聞出版界別呼籲,在湖南積極籌建中國語言博物館,以防止語言文化資源流失,更好地傳承文明和保持文化多樣性。
  • 語言資源保護丨「江湖混血兒」汪涵:方言是「你說,我懂,他不明白...
    9月19日,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在長沙開幕。中國著名媒體人、民間語保人汪涵在現場向他最熱愛的語保事業「真情告白」。大會現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穆茲·查楚克(Mr Moez Chakchouk)為汪涵頒發感謝榮譽證書,以感激他在語言保護中所做的貢獻。
  • 汪涵:一個「策神」的搶救方言之路
    汪涵分析說,《越策越開心》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除了接地氣,在國內當時其他節目還沒有同質化表達的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語言魅力,方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汪涵掌握這麼多種方言和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有關,他1974年出生在蘇州,父親是蘇州人,母親是湖南常德澧縣人。1957~1958年,父親和母親先後因支援當地建設和招工來到湖南湘潭。
  • 湖南再引世界矚目!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將在湖南召開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首席專家曹志耘介紹,2015年開始,我國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全國範圍開展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等為核心的各項工作。這項工作引起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密切關注,並決定在中國召開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 湖南是個方言大省,方言承載的戲曲、歌賦、俗語等又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湖南優秀地方傳統文化體系。
  • 馬雲參觀湖南衛視 汪涵與電視臺高層親自接待
    馬雲參觀湖南衛視 汪涵與電視臺高層親自接待 時間:2015.11.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小馬兒
  • 湖南省政協委員汪涵:曾打飛的為老師虞逸夫和馮其庸鴻雁傳詩
    6月30日晚,省政協17樓會議室裡氣氛熱烈,省政協委員、湖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汪涵受省政協群益讀書會之邀,作了一場關於「讀書與成長」的分享。百餘位從長沙各地甚至外地趕來的粉絲,把整個會場坐得滿滿當當,連過道上都站滿了人。一身休閒裝扮,時不時來幾句長沙話,罕見地聊起各種家常,回「家」的「汪委員」輕鬆自得。聊到興起,還與旁邊的人歡欣擊掌。
  • 何炅汪涵不管誰是一哥,都無法掩蓋湖南衛視主持人的青黃不接
    何炅和汪涵到底誰才是湖南衛視一哥,這樣的爭論一直都存在。不過有一點不可否認,兩人都是這些年來湖南衛視絕對最受關注的男主持人。這首先當然是對湖南衛視的一種肯定,一個地方電視臺,還能培養出人氣與央視主持人不相上下的主持人。
  • 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如何看待地方語言瀕危
    近日,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據報導,知名主持人汪涵自掏腰包,只為了保護方言。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行為呢?四十歲生日時,汪涵就開始思考將來與這個世界告別時的身份到底是什麼,不是明星,也不是節目主持人,他更希望人們記住他的是,一個語言保護者。
  • 2018湖南衛視春晚主題:歡呼中國年 汪涵何炅領銜群星主持團
    日前,2018湖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正式確定將以「歡呼中國年」為主題,晚會將緊扣「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歡呼」進行內容設計,眾多青春、活潑而不失莊重的節目,將營造「回家、團圓、合家歡」的節日氛圍,完美呼應湖南衛視全新推出的「快樂中國青春嗨18」這一頻道口號。汪涵、何炅兩大湖南衛視王牌主持將在本次春晚上熱鬧聚首,領銜一眾「芒果名嘴」亮相,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預熱。
  • 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孩子不能只會普通話英語
    汪涵對傅雷的這句話感同身受:「我想做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好,或者是鄉愁也好,到底該往何處去,還不是往深處去嘛。往深處去就是往泥土裡走,當你真正意義上兩隻腳踏進泥土裡的時候,你和泥土碰撞迴響出來的聲音,有大地的傾訴,也一定會有方言。」兩年前,他獨自出資465萬,在湖南發起了一項方言調查「響應」計劃,「響應」其實就是對應「鄉音」這兩個字。
  • 《歌手3》直播出狀況汪涵救場獲贊 語言靈感來自哪裡?
    汪涵身為主持人,在救場的3分鐘裡,都說了什麼?網友又是怎樣解讀的……「既然我是這個舞臺的節目主持人,接下來就由我來掌控一下。首先請導播抓緊時間為我準備一個三到五分鐘的廣告時間,謝謝!我待會兒要用。(網友:爭取反應時間。)接下來我要說的這段話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而不代表湖南衛視的立場。
  • 政協委員賀勇:建設「中國荊州水文化博物館」
    今天,在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大會上,政協委員賀勇建議荊州建設「中國荊州水文化博物館」,並把主館區設在進水閘、船閘和荊堤大閘形成的三角洲區域,與西側的生態農業園區合併申報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賀勇表示,「中國荊州水文化博物館」建設應把江漢運河與荊江分洪工程北閘及蓄洪區、荊江大堤聯動,與荊南四河、三湖、東荊河等水系涵養的城鄉景觀配套,串聯洪湖、天鵝洲溼地、洈水水庫等形成支持水文化博物館選址匯聚的集中和整合效應。
  • 汪涵自掏500萬保護方言:不能讓孩子們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小時候,汪涵隨著父親「支內」,在蘇州和湖南之間來來回回。他樓上住的是四川的阿姨,樓下住的是湖北的婆婆,住在對門的人則來自蘇州和上海——從小就生活在多方言的語言環境裡。汪涵對傅雷的這句話感同身受:「我想做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好,或者是鄉愁也好,到底該往何處去,還不是往深處去嘛。往深處去就是往泥土裡走,當你真正意義上兩隻腳踏進泥土裡的時候,你和泥土碰撞迴響出來的聲音,有大地的傾訴,也一定會有方言。」兩年前,他獨自出資465萬,在湖南發起了一項方言調查「響應」計劃,「響應」其實就是對應「鄉音」這兩個字。
  • 汪涵:人有多面相 我不僅是一個娛樂主持人
    但是另外一方面,電視文化或者電視語言,或者舞臺文化,機器一開,營造的是一個熱鬧的場,嬉鬧的場,是一個荒誕的語境。比如,機器一關,錄完節目,你會不會覺得剛才幾分鐘的熒幕有點荒誕?汪涵:我倒還好,因為我在節目裡面,就像您剛才說的,我到了某一個階段的時候,我會突然間刻意地抽離開來,把我自己的一些情緒帶到這個裡面來,它會有一種抑揚頓挫的感覺。
  • 汪涵的情商出了名的高!會講話並不代表著會把話講好,語言的魅力
    說到高情商的主持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汪涵。他22歲進入電視圈,25歲在湖南大火,30歲在全國出名。雖然今年將近半百,但是他的事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他和妻子兒女過著幸福的生活。時光飛逝,唯一不變的是汪涵的溫暖和優雅。在舞臺上,他給人一種輕鬆舒適的感覺。每個字都能照顧到別人的感受。
  • 湖南知名主持人汪涵:限娛令對我沒什麼影響(圖)
    茶剛剛泡好,汪涵到了,戴蛤蟆鏡,穿馬褲,臉色不太好,「路上又有人跟我的車。」湖南人愛熱鬧貪新鮮,有人想看名人,有人想讓車裡的人看名人,這位城中名人常被追車,「如果那天心情好,我就跟他們飆飆車,心情不好我就把車停在路邊,你們先走,你要停在路邊我就開」。
  • 汪涵出任湖南省博物館理事:感到誠惶誠恐
    湖南省博物館理事會成立大會 汪涵的名字在理事列表  搜狐娛樂訊 11月30日,汪涵出席了湖南省博物館理事會成立大會暨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並被任命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當晚,汪涵發言表示:「省博給我這個娛樂節目主持人這樣的機會,讓我和這些文化名流一起擔任理事,我感到誠惶誠恐,也感受到了省博理事會的包容。」  湖南省博物館、《天天向上》官博都發布了此消息,網友們留言點讚稱:「涵哥的存在是告訴我們:讀書是有用的!!」「涵哥絕不只是個娛樂節目主持人~~支持涵哥!」
  • 政協委員汪涵:在居民家安裝煙霧探測器 減少「小火亡人」事故
    湖南省政協委員汪涵。   紅網時刻1月23日訊(記者 沈夢豔 攝影 楊楊)「開完會建議大家都在袋子上寫好自己的名字,下次報到,我們都能帶回來繼續用。」今天,在湖南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出版界分組討論會議現場,汪涵向大會秘書處提出建議,循環使用會務文件袋,在節約環保的同時控制會議成本支出。不亞於晚會的主持現場,會場掌聲熱烈。   2011年12月,汪涵被增補為省政協委員,履職7年來,他始終關注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提交了關於取消「路橋費」、辦戲曲春晚、傳承與保護方言等提案,並持續推動建議落地。
  • 楊承志委員5年呼喚中國戲曲博物館
    原標題:楊承志委員 5年呼喚中國戲曲博物館   「千年的戲曲,卻沒有一個中國戲曲博物館!」昨天上午文藝界小組討論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楊承志說,很羨慕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戲曲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大量的戲曲都只能散失了。   「今年是第五年了,從2013年開始,一年一年的,一點點推進,去年我們到北京調研,有進展了,說是列入北京市十三五規劃中文化中心建設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