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也進一步明朗。從目前多份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未來樓市調控會更加精準化,「一城一策」將成為2019年度樓市調控的關鍵詞。
其實,早在2018年末的時候,樓市調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特點就已經顯現。2018年12月18日,山東菏澤宣布取消住房限售政策,打響了樓市政策微調的「第一槍」。隨後,廣州適度放鬆「限商」政策,青島暫停執行搖號售房等都在房地產行業引起了廣泛熱議。
而進入2019年以來,各地在堅持長效機制建設的基礎上,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特點愈發凸顯。據了解,目前福建、河南、安徽、長沙、杭州、寧波、成都等地均已相繼表示,將研究制定並實行「一城一策」的樓市調控方案。江蘇也提出,2019年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落實好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健全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
消息一出,就有不少敏感的業內人士將此看作樓市放水的信號。對此,有專家表示,各地樓市相關政策的微調並不意味著政策放水。從各地政策內容看,20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向依然以「從嚴」為主,只是較之前的過於嚴厲有所緩和。另外,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房住不炒」依然是樓市調控的基本原則。因此,2019年樓市政策將依然打擊投機,保護真實居住需求。
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菏澤、廣州、珠海、杭州、佛山、合肥等多地房地產限制性政策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鬆動,但是,與此同時,部分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依然從緊。例如2019年1月10日,海口市暫停向企事業單位、
社會組織及個體工商戶出售商品住宅,由此可見,各地都是本著中央「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原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的。因此,將「一城一策」解讀為樓市調控政策放水顯然是錯誤的。
那麼,「一城一策」對樓市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在過去,地方主要是根據中央出臺的調控政策執行,是自上而下的行動。而現在「一城一策」更強調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同時也保持了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專家認為,現在強調「一城一策」主要有兩層含義:第一,各地的調控自主權更大。第二,各類調控會有不同的考核體系,即地方政府自己需要承擔調控的責任。
從目前來看,一些熱點城市出現了交易放緩和價格趨緩等現象,也有不少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較之前更為平穩,因此,地方政府自己做主調控或許更切合實際。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環境下,「一城一策」的意義在於各地地方政府那根樓市調控的弦在短期內不會放鬆,具體如何撥動還是要看各地的「琴譜」。
□蘇報記者吳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