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河小學舉行升旗儀式。
聽老黨員講革命故事。
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種寶貴的教育資源,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不斷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全市營造了濃鬱的愛國主義氛圍,使愛國主義思想成為凝聚全市人民團結一致,建設文明烏海的主旋律。
選準活動載體
奏響愛國主義教育最強音
「抗日戰爭的勝利確實來之不易,它是由千千萬萬的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繼承先烈的這種精神,牢記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近日,海勃灣區新華西街道辦事處盛世社區舉辦愛國主義教育宣講活動。活動中,社區邀請年過八旬的薛恆光老人為社區居民、在校學生講述他與戰友不畏強敵、勇守海疆的軍旅生涯,並通過回憶戰友的從軍經歷,向人們展示了我國軍民團結一心、共赴國難、勇往直前、抵禦侵略的輝煌事跡,以真實的歷史事件告知人們,戰爭的殘酷以及現在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盛世社區黨委副書記郝雪吟說:「在國慶節到來之際,社區邀請轄區參加過抗戰的老黨員,為居民及未成年人,講述了當年的革命歷史,激勵大家樹立信心,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近年來,烏海市將節慶和紀念日作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載體,充分調動市民的愛國熱情,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組織開展「頌歌獻給黨」慶七一紅歌演唱會等群眾性慶祝活動,放映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一項項活動在全市掀起了愛國主義熱潮。
每年的清明節前後,烏海市都會發出「關於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倡議,號召社會各界學習英雄事跡、緬懷英烈,並組織未成年人登錄中國文明網或央視網、中國未成年人網、未來網等網站,通過「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祭拜、跟帖、抒發感言體會,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國慶節前夕,一面面五星紅旗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鮮豔奪目,不僅扮靚了城市街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讓市民感受到了濃厚的節日氛圍。「看到這一面面紅旗,心裡很激動。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市民劉慧說。
發揮陣地作用
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堂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對於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烏海市依託21家市級、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引導市民和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堅定的理想信念。
烏海市科技館作為自治區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在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07年12月,烏海市科技館建成並投入使用。目前,烏海市科技館現已形成了以基礎展廳、安全展廳、工業經濟展廳、禁毒展廳、健康人格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藝術培訓基地為骨幹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格局。每年都有上萬人次的幹部群眾、青少年兒童,到市科技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培訓。節假日期間,市科技館組織開展各類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健康人格,潛移默化讓愛國主義精神深入青少年心中。
張耀國先進事跡展廳也是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14年被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命名為「內蒙古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每逢「七一」等重要節日,我市一些部門單位都組織黨員幹部走進張耀國先進事跡展廳,學習張耀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廣大黨員幹部參觀後紛紛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紮實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
海南區華苑社區服務中心二樓的啟德園,是海南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設「歷史長河」「我的祖國」「光輝的歷程」「北方海南」四個展區,內容包括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依法治國和海南區的發展歷程等。啟德園的建設旨在展示歷史畫卷,激發市民愛國、愛區、愛家的熱情。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既是弘揚主旋律的基地,又是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的堅實平臺。目前,我市共有21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5家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別是市博物館、烏海軍分區國防教育展廳、張耀國先進事跡展廳、市煤炭博物館、市科學技術館;16家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除依託自身資源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宣教外,還不定期組織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大中小學生開展國情與市情教育,讓大家在親身體驗和實踐活動中更直觀形象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注重實踐特色
加強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從少年兒童抓起。我市各學校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以文化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鬱的校園文化氛圍,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讓學生處處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感染,同時也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
去年以來,烏海市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充分發揮中小學校外社會教育場所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促進作用,在常年免費面向未成年人開放的基礎上,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和需求,通過寓教於樂、校館聯繫的方式,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展覽展示、文藝培訓等主題活動380餘次,吸引眾多未成年人廣泛參與,取得了良好效果。
全市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按照《烏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辦法》,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面向未成年人提供便利參觀服務的量化考核工作要求,有效發揮基地的教育功能。各基地與全市中小學校建立點對點聯繫制度,有計劃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科普宣傳、紅色旅遊等參觀講解、學習實踐活動。通過結合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了「紅色基因代代傳 唱烏海愛祖國」「我心中的國旗」「我和我的祖國 共築文明生態家園」等主題活動,不斷激發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情感。
去年以來,市、區兩級公益性文化設施依託自身優勢,通過主題活動、文藝演出、展覽展示等方式,組織開展益德益智活動110多次。市、區圖書館開展了「我和我的祖國」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大漠湖城書香飄」全民閱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講堂、「童心夢 馬兒情」寫「馬」故事創作徵文等主題活動50餘場;市群藝館和三區文化館開展了文化惠民演出、非遺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戲曲進校園」等活動60餘次;面對未成年人常年開設聲樂、舞蹈、美術、口才等培訓課程,組織未成年人參加了全市社區文化藝術節、廣場文化藝術節等文藝演出活動;市、區博物館通過與中小學校建立聯繫,組織開展「招募小小講解員」「博物館尋寶」「讓未成年人走進博物館」等活動30餘次;市美術館舉辦了14期「藝術啟迪智慧、文化點綴心靈」美育公益課堂,不斷滿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
全市各中小學在七一、八一等重要節點,開展「紅色傳統教育主題活動月」系列活動,以讀紅色書籍、講英雄故事、看英雄電影、唱紅色歌曲、做紅色傳統教育手抄報等形式,讓學生們對革命傳統文化有所了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雄精神。
(段維娜 文/圖)
[責任編輯: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