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記者 鄭志成 發自甘肅敦煌
2014-06-25 16:06 來源:澎湃新聞
2014年6月12日,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主任吳健從蘭州結束布展,返回敦煌。最近8個月,吳健一直輾轉在敦煌蘭州兩地,為即將在蘭州舉辦的「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的數字藝術成果展」做著最後的準備。
「本次展覽全部運用數位化技術,是2006年數字中心正式成立以來,數字敦煌項目一次最為全面集中的展示。」吳健說。此次展覽,距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數字敦煌——莫高窟《五臺山圖》首秀,已經過去6年。
據吳健介紹,為紀念今年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數字敦煌項目的大部分高科技成果都將做相應展示。屆時,市民可免費現場感受莫高窟千年文化。莫高窟作為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憑藉數字敦煌走出洞窟、走向大眾。數字敦煌也為文物保護和傳播,增添了新的可能性。
展覽內容也實現了多種形式、媒介的融合。「有洞窟模型展示區,市民可在現場觀看3號窟和220號窟兩個特級洞窟運用三維空間建立模型並數字輸出的成品。兩尊按比例縮小、採用3D列印技術拼貼的莫高窟塑像,可讓市民近距離接觸逼真的塑像真容。
吳健透露,高保真繪畫展示區主要展示莫高窟、榆林窟裡的一些原大經典畫作,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那幅採自莫高窟61號窟的《五臺山圖》,這幅長達10米、高2.9米的巨幅畫作,數字敦煌項目前期用3000多張300DPI高解析度圖片拼貼而成。
吳健表示,這次展覽也廣泛應用了投影儀進行展示,市民可通過虛擬漫遊節目,觀看莫高窟實景。為了增加現場感,莫高窟當地的天氣、客流量、洞窟場景等也通過網絡技術實時傳遞到蘭州展覽現場,讓參觀展覽的市民能增添現場感和互動感。
「以後數字敦煌技術不僅僅局限於遊客中心或者展覽現場,還將在更多不同的場所進行展示、傳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