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名震古今的人物,在戰亂年代尤為顯著,而這些人的不世功名,往往是由無數具白骨堆疊而來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等,死在他們手中的人不計其數,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不管生前多麼聲名顯赫,只要是人,終將有死去的一天,他們也深知這個道理,因為生前殺人太多,自然仇人也不計其數,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報復,死了就不一定了,為了死後安寧,他們會在臨終前留下遺囑,意圖自己墓穴不被後人找到!
曹操臨終:「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
先來說說司馬懿的舊主曹操吧,曹操是曹魏政權的開創者,一個政權的開創必然是血腥至極,死在曹操手中的人不計其數,有敵人,有屬下,也有朝廷重臣!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臨終曾言:
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
大概意思為,當今天下還沒有安定,我死後不必大興土木,除了喪葬服之外,其它等物件一律不要,一切從簡!
他也怕被人惦記著墓穴啊,尤其是盜墓賊,傳說盜墓賊的祖先摸金校尉便是曹操開創的,此事只在陳琳的剿賊檄文中提到過,真假尚未證實!
司馬懿臨終:子孫不準為其掃墓
曹操死後,司馬懿又接連輔佐了兩三代君王,曹操兒子孫子相繼過世之後,司馬懿竟然還活在人間,可謂是位高權重!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違背承諾,殺了曹爽以及其黨羽,並誅滅三族,一連斬殺了數千人!
曹氏四代辛辛苦苦建立的政權被司馬懿竊走,自然讓很多人懷恨在心,據《晉書》記載:
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名器,後終者不得合葬。一如遺命。
司馬懿叮囑要在山土葬,不起墳,不樹碑;作《顧命》三篇,用當時的服裝裝殮,不設隨葬品,後死的人不能合葬。一切都依照他的。久而久之之下,便再也沒有人知道他被埋葬在什麼地方了!
結語
司馬懿生前效仿曹操,臨死之前效仿曹操一切從簡,並在曹操從簡的基礎上稍加改動,連墳頭都不立了,更不需要後人祭拜!
一千多年過去了,曹操的墓穴已經被找到,而司馬懿的卻還不知道其墓穴在哪裡!
2009年12月27日,經中國考古學界一致確認 ,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為曹操。
由此可見司馬懿的高明之處,死後也不會讓人找到葬身之處,從公元251年至現在已經1769年了,司馬懿墓仍然是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