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立遺囑:後代不準為其掃墓,過了1769年發現他真高明

2020-12-04 筆中乾坤

導讀:

在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名震古今的人物,在戰亂年代尤為顯著,而這些人的不世功名,往往是由無數具白骨堆疊而來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等,死在他們手中的人不計其數,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不管生前多麼聲名顯赫,只要是人,終將有死去的一天,他們也深知這個道理,因為生前殺人太多,自然仇人也不計其數,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報復,死了就不一定了,為了死後安寧,他們會在臨終前留下遺囑,意圖自己墓穴不被後人找到!

曹操臨終:「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

先來說說司馬懿的舊主曹操吧,曹操是曹魏政權的開創者,一個政權的開創必然是血腥至極,死在曹操手中的人不計其數,有敵人,有屬下,也有朝廷重臣!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臨終曾言:

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

大概意思為,當今天下還沒有安定,我死後不必大興土木,除了喪葬服之外,其它等物件一律不要,一切從簡!

他也怕被人惦記著墓穴啊,尤其是盜墓賊,傳說盜墓賊的祖先摸金校尉便是曹操開創的,此事只在陳琳的剿賊檄文中提到過,真假尚未證實!

司馬懿臨終:子孫不準為其掃墓

曹操死後,司馬懿又接連輔佐了兩三代君王,曹操兒子孫子相繼過世之後,司馬懿竟然還活在人間,可謂是位高權重!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違背承諾,殺了曹爽以及其黨羽,並誅滅三族,一連斬殺了數千人!

曹氏四代辛辛苦苦建立的政權被司馬懿竊走,自然讓很多人懷恨在心,據《晉書》記載:

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名器,後終者不得合葬。一如遺命。

司馬懿叮囑要在山土葬,不起墳,不樹碑;作《顧命》三篇,用當時的服裝裝殮,不設隨葬品,後死的人不能合葬。一切都依照他的。久而久之之下,便再也沒有人知道他被埋葬在什麼地方了!

結語

司馬懿生前效仿曹操,臨死之前效仿曹操一切從簡,並在曹操從簡的基礎上稍加改動,連墳頭都不立了,更不需要後人祭拜!

一千多年過去了,曹操的墓穴已經被找到,而司馬懿的卻還不知道其墓穴在哪裡!

2009年12月27日,經中國考古學界一致確認 ,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為曹操。

由此可見司馬懿的高明之處,死後也不會讓人找到葬身之處,從公元251年至現在已經1769年了,司馬懿墓仍然是個謎團!

相關焦點

  • 司馬懿立遺囑:子孫不準為我掃墓!過了1769年,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因病去世。司馬懿去世前,在首陽山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後來還在《宋書·禮志》中保留了一個奇怪的記載:「晉宣帝遺詔,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這句話的意思是,司馬懿不允許在子孫後代為自己燒木,這到底是為何?祭奠祖先一直是一種傳統。
  • 司馬懿為何要立「無墳無樹」的遺囑?過了1769年,才發現他的高明
    這件事只在陳琳的剿賊檄文裡提到過,真實性還沒有得到證實!司馬懿臨終:子孫不準為其掃墓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因病去世。司馬懿臨終前曾立下一個奇怪的遺囑:「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司馬懿生前在首陽山為自己建了一座陵墓。
  • 司馬懿立遺囑:子孫後代不能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發現他有多聰明
    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陣營裡的全程,為魏國稱霸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懿字仲達,是當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司馬懿自幼聰明好學,因為漢室被曹氏控制,司馬懿曾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後來因為支持曹操稱帝獲得了曹操的信任。
  • 司馬懿為何立遺囑不準子孫掃墓?過了1769年,才發現真是老奸巨猾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司馬氏之所以能統一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是司馬懿為司馬家所立的江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才能已被神化、妖魔化,而在小說橋段中,司馬懿的才幹無疑是要高於諸葛亮的。就軍事謀略而言,司馬懿定孟達、阻西蜀、徵遼東,用兵不拘一格,或奇或正,不偏不倚,實為軍中之人。
  • 司馬懿臨終留遺言: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發現有多高明
    不過在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個著名人物,他就不允許自己的子孫為其掃墓,這個人就是司馬懿。在歷史上的出名人物當中,司馬懿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 據說在公元251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生病了,而且病重的特別厲害。在生病期間,司馬懿經常會做夢,而且這些夢光怪陸離,他常常會夢見,賈逵還有王凌,在自己的夢境當中對自己作怪。
  • 司馬懿臨終留遺言: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其真高明
    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公元220年,曹操卒於洛陽,其靈柩葬於鄴城的丘陵,但因為沒有明顯的標誌建築一直難於找出其具體位置。此外,曹操在安排自己的陵墓時,設下72座疑冢,足以窺見其狡兔三窟的性格,即便如今,曹操的陵墓已經被確認發現,在此之前,也經歷了幾十次發掘到假陵墓的失敗。
  • 司馬懿臨終留遺言:後世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手段多高明!
    司馬懿這個人頗有爭議,但狡猾顯然是大家都公認的,就連曹操都對他頗為忌憚。在司馬懿去世的時候,他曾立下遺言說不準自己掃墓,這事過了1769年後才明白他的狡猾。 據說在公元251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生病了,而且病重的特別厲害。在生病期間,司馬懿經常會做夢,而且這些夢光怪陸離,他常常會夢見,賈逵還有王凌,在自己的夢境當中對自己作怪。
  • 司馬懿死前為何立下遺囑,不準子孫為他掃墓?
    被葬於河陰首陽山,諡文貞,追封相國、郡公,司馬孚秉承他的遺願,辭讓郡公和殊禮,遺命簡葬,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諡號後改為文宣。 這些都很正常,作為生前先有從龍之功,後為顧命大臣的他,這些封賞都是他應得的。
  • 司馬懿死前立遺囑:子嗣後代不準掃墓,千年後才知曉他老謀深算
    辛苦一輩子的司馬懿,終於也開始要為自己的後世做打算,然而他的墓室卻和別人不同,裡面沒有奢華的金銀財寶,只有簡簡單單的裝飾。不過等到司馬懿快要下葬前,這個時候他竟說出奇怪的遺囑,據有關記載:「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名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 司馬懿死前告誡子孫:不準為我掃墓!1769年後,才知他多高明
    可三國謀士、曹魏權臣司馬懿在臨終前卻連連叮囑自己的後人:「絕對不準為我掃墓!」這是為何呢? ,為當時各家所欣賞。結果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殺曹爽,至此,曹魏政權已全數落入司馬懿之手。 不樹不墳 司馬懿地位已經盛極一時,雖然沒有真的坐上皇帝之位,但是已經有了皇帝之實,整個曹魏一家都已經被他架空了,按理說他在曹魏已是萬人之上的存在,其喪事即使不以皇帝規制來辦,至少也該以宰相之節來下葬。
  • 司馬懿為何在臨終前囑咐子孫不得為自己掃墓?直到1769年後才明白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數次直面對決中,司馬懿都是處於保守的防禦姿態,甚至還差點被諸葛亮殺死。但司馬懿卻仍然成功活了下來,並阻止了諸葛亮的北伐大業,讓諸葛亮積勞成疾而死。沒有了一生之敵的司馬懿,還憑藉自己所立下的豐功偉績,在曹魏集團裡平步青雲,擔任曹魏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權傾朝野,甚至成為託孤大臣。
  • 司馬懿死前最後一計:墓地不立碑後代不掃墓,現在看真是老奸巨猾
    公元251年,一代梟雄司馬懿去世。他咽氣前,留下了最後一個精明的算計。司馬懿告訴兒孫,他在首陽山已經為自己選了一個位置,死後就埋葬在那裡,不給用立碑,更不能建陵墓;死後,穿平時衣服下葬,妻妾死後,不準和他合葬,兒孫永遠都不許掃墓。
  • 司馬懿死後不許後人掃墓,1700多年過去後才發現,他真是老奸巨猾
    司馬懿在死前還留下這樣的遺囑,後世子孫不能為我掃墓,這是為什麼呢?司馬懿的遺囑關於司馬懿這個人,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雖然他沒有成為皇帝,但是在三國時期,他也算得上是一位世紀的掌權人。歷史上很多位高權重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後世的祭拜,萬人敬仰,但是司馬懿卻恰恰相反,臨終前留下了這樣一份遺囑,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竟然不準後人和自己合葬。而且在《宋書·禮志》中,他還留下了這樣一份讓人意外的遺囑:「晉宣帝遺詔,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於是景文遵旨。」
  •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9個字的遺言,結果子孫後代無一人給他掃墓
    司馬懿臨死前留下9個字的遺言,結果子孫後代無一人給他掃墓即使是不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也一定知道三國時期兩位鼎鼎大名的任務——諸葛亮和司馬懿。前者被稱為臥龍,後者被稱為潛龍。從名字中也可以看出,這兩個人都各懷奇才、滿腹才華。
  • 司馬懿死後不準後人掃墓!過去上千年,才明白他真是老奸巨猾
    司馬懿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人終有一死,司馬懿在臨死之前立下了這樣一個奇怪的遺囑,他不允許後人去掃他的墓。那麼到底司馬懿立下這樣的遺囑是為什麼?關於司馬懿這個人,大家也有所了解,他雖然沒有能夠成為皇帝,但是在三國中也是掌過權的人。了解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凡是位高權重的人,他們死後都十分希望自己的後代來祭拜他們。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司馬懿立下如此一個奇怪的遺囑?
  • 司馬懿不讓後人為他掃墓,等到一千年以後,才知道其中原因
    臥龍是三國時期的代表之一,他們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司馬懿死後幾千年,後人為什麼不敢去掃墓。公元251年,73歲的司馬懿因病去世。司馬懿辛辛苦苦奮鬥了許多年,就是為了攀登權力的高峰,掌握最大的實權,以便光宗能夠榮耀祖先。但是為什麼兒孫不掃墓呢?司馬懿生於河內司馬氏。從小到大,她學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他很有策略和勇氣。司馬懿知道曹操生性多疑,便以養病為名,在此逗留了多日。最後,曹操強迫他入獄,最後迫使司馬懿成為自己的作家。
  • 1700年過去,才發現司馬懿立下的遺囑,將老奸巨猾體現得淋漓盡致
    曹魏的帝位輪到了年僅8歲的曹芳身上,而司馬懿儘管備受猜忌,但不可輕視的才能讓他與曹爽一同成為了輔佐新帝的一把手。儘管曹爽對於老奸巨猾的司馬懿一直很不放心,再加上他還是個外人,為了防止權力的外洩,曹爽決定將司馬懿所有的權力佔為己有。
  • 曹操派刺客刺殺司馬懿,司馬懿寧死不動,48年後發現仲達真高明
    而司馬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為曹操效力的。司馬家世代為東漢王朝效力,司馬懿的父親就曾擔任過京兆尹,還曾對曹操有恩。司馬懿從小博學多識,是當時響譽司州的神童,等到司馬懿年齡稍稍大了一點後,才華更加展露無疑,東漢才子崔琰曾經對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
  • 司馬懿在臨死的時候留下了9個字的遺言,他的後代因此不再掃墓?
    司馬懿本人一生東徵西討,為曹魏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使他成為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公元239年,魏文帝曹丕長子、魏明帝曹叡去世。繼位的新皇帝曹芳年僅八歲,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魏明帝遺詔,輔佐少主。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小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大將軍曹爽和曹氏宗族幾位領兵將領都跟從隨行。司馬懿此時「病」一下子好了,他動如脫兔,立即行動起來。他讓兒子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又派人上奏章給小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 為何司馬懿留下遺詔,不準子孫上墳祭拜?其實這也是一計
    有一位啊,他畫風就不太一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冢虎司馬懿,他死前交代了什麼呢?他囑託:「司馬家子孫不準上墳!」《晉書》記載他「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就是不在葬身處種樹,也不立墓碑,也不讓妻子啊後人啊與自己合葬,連掃墓都不準,後來司馬家統一天下,司馬炎跑到洛陽去給他爹司馬昭和他大伯司馬師上墳,愣是沒敢給他爺爺司馬懿上墳,這祖訓不敢不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