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70後履新北京副區長學歷高三人曾服務奧運(組圖)

2020-12-16 搜狐網

  「70」後正在大規模步入北京政治舞臺。正在進行的區縣副職領導調整,顯現出這一鮮明特徵,23名履新的區縣副職官員,5人為1970年以後生人。

  一月新增3名「70後」

  5名「70後」副區長分別是生於1970年的崇文區副區長樸學東、生於1970年的房山區副區長李江、生於1971年的西城區常務副區長高祥陽、生於1972年的豐臺區副區長高朋、以及生於1974年的懷柔區副區長吳群剛,5人均為男性。

  去年底,樸學東上任後,北京十八區縣70後副區長僅兩人。僅一個月時間,70後陣營再增三人。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本次北京區縣副職領導調整,體現出「批量」任命「70後」新人的特徵,「這是國家的要求,領導班子年輕化」,他表示,北京領導幹部整體架構也要求不斷輸入新鮮血液,老中青結合,儲備力量。

  汪玉凱表示,與「50後」、「60後」相比,「70後」普遍擁有良好教育背景,「年富力強,正處在開始擔當重任的人生階段,腦筋靈活,善於接受新生事務新生現象,更符合時代要求」。

  3人從「奧運」脫穎而出

  5名「70後」副區長,來自不同行業。像樸學東「出身」企業,曾在全聚德、首旅擔任要職,並成功促成新燕莎、東來順等五大集團重組;高祥陽多年生活在學生中間,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吳群剛2000年曾在雲南省玉溪市計劃經濟委員會掛職,任正縣級副主任。

  奧運等重大事件,為他們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臺。上述三名「70後」副區長,均曾服務奧運,高祥陽曾是北京市「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的行政部副部長,吳群剛曾是北京奧組委奧運村部副部長,樸學東曾是鳥巢餐飲服務公司董事長。

  汪玉凱表示,重大事件歷來是組織部門選人的最佳平臺,「挑選既有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又能快速反應,抗擊超強工作壓力的幹才」。

  「北京不缺人才,需要完善的是如何選拔人才,人盡其用。」汪玉凱說,公開招考、通過重大活動選人只是一個方面,公開民主加競爭,這是國家對領導幹部選拔提出的要求,也是北京努力的方向。

  高學歷化

  大學本科成起步「門檻」

  崇文區副區長樸學東正在讀博士,宣武區副區長梁昌新已拿下管理學博士學位,西城區副區長高翔陽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制史博士……據初步統計,23名履新區縣副職領導中,大學本科已經成為起步「門檻」,至少6人擁有博士學歷、13人研究生畢業。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履職新人高學歷化,並非「唯學適用」———以學歷高低作為選拔領導幹部的標準,而是高等教育普及帶來的自然結果,表明領導幹部整體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近幾年,老領導幹部都在進修,在職讀書。不斷上崗的年輕人,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所以整體領導幹部的受教育程度自然越來越高。」

  學為所用

  「學非所用」現象正在扭轉

  從業背景與學業背景有所重合,近70%履新官員體現出這一「學為所用」的特點。

  工商管理碩士、順義區副區長車克欣,分管外經外貿、商業服務業;管理學博士、宣武區副區長梁昌新,主抓發展和改革、金融等;曾經歷過東來順、新燕莎等集團重組的崇文區副區長樸學東,分管該區大都市街……除了專業所屬,不少副區長履新後均涉入非專業領域。除了大都市街,樸學東的主責在城市管理;車克欣另負責順義區的民政局和商務局,梁昌新還分管文化、旅遊、衛生和藥監。

  汪玉凱表示,此前,領導幹部選拔任命,確曾出現學非所用的現象,但這一現象正在扭轉,本次區縣副職領導調整就是轉型期的成功範例,「專業對口,學什麼管什麼,更專業更內行,更能做出科學決策。」他說,從專業向專業外延伸,則是培養複合型領導的要求,「擔任要職要位的領導幹部,一定是多面手,熟悉各個行業、各個領域。」

  女幹部任要職

  女幹部綜合素質越來越高 23名履新官員中,女領導幹部佔據5席,均擔任要職:宣武區副區長趙金花主管宣武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而老城區危房改造、拆遷補償,歷來是社會關注焦點;順義區副區長車克欣、海澱區副區長陳雙,分別擔起了該兩區的財政重擔,車克欣分管外經外貿,陳雙負責海澱區的商務委和工商局。

  5名女副區長多為1962年、1963年生人,且從基層一線做起。陳雙從北京郵電學院畢業後,曾是北京市半導體器件一廠的一名技術員;車克欣從市政管委的助理調研員一直做到城管局局長。

  汪玉凱表示,女幹部在領導班子中所佔的比例,國家一直有要求。但此前,在區縣以上的領導班子中,女幹部擔任要職者鳳毛麟角,現在越來越多。「一方面,女幹部有細緻、細心的性別特點,另一方面,目前女幹部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高,擁有獨當一面、擔負重任的能力和實力,今後女幹部擔任要職者肯定越來越多。」  

樸學東 為新職暫停讀博和博客
崇文區副區長樸學東。

  

  昨晚7時許,崇文區政府一間會議室燈火通明,上任一個月零三天的「70後」副區長樸學東正在部署次日的鏟冰除雪事宜。「聽說又要下雪,臨時開了這個會。他(樸學東)下班還早呢。」一名李姓工作人員說。

  從首旅副總裁到崇文區副區長;還當過4年首旅集團的新聞發言人;開博客,開微博;喜歡童話,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的「粉絲」———去年12月4日上任後,樸學東很快成為媒體的關注焦點。

  但是,樸學東經營了四年多、擁有110萬人次訪問量的「小樸視角」博客,從去年11月16日起一直處於「停更」狀態,目前的頁面還是那張他自己拍的、掛了兩個多月的「冰雪紅牆」照片。

  「暫停更新,以後能不能恢復,要看我能不能幹好這個副區長。」去年12月31日,崇文區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後,樸學東接受本報採訪時說,不僅是博客、微博,就連正在念的首都經貿大學管理學博士,也一併暫停,「放在天平上稱一稱,工作最重,不管什麼,只要跟工作有矛盾,只能往後排,現在最重要的是依法履職。」

  昨晚散會後,樸學東表示,上任月餘感觸很多,比如新年伊始的這場大雪和鏟冰除雪,就夠他回味幾天,「對我這樣一個從企業轉過來的人,區裡四套班子領導和各級同事的真誠歡迎、真心幫助,我感到很溫暖;大家的期待,也讓我感到責任很重,但我有信心。」他說。  

高朋 專業人士謙和待人
豐臺區副區長高朋。

  

  此次履新的豐臺區副區長高朋,有著38歲的黃金年齡和研究生學歷。在來豐臺任職之前,他擔任的是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並曾獲得「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和北京市「五四獎章」榮譽。

  1972年出生的高朋此前在京投公司主要負責北京地鐵項目的融資工作,累計完成地鐵項目融資總量達500多億元,保證了地鐵建設資金的按時籌措到位,節約資金成本近10億元。

  任京投公司副總經理的時候,高朋是參與4號線引進港鐵經營的主要談判人之一。4號線開通當天,高朋低調地坐在嶄新的車廂內,接受媒體採訪。他待人謙和,說話聲音很輕,慢條斯理,努力將艱澀的專有名詞轉化成通俗用語,有時候,記者們需要湊得很近才能聽清。「低調、謹慎的專業人士。」一名記者這樣評價他。  

李江 給人感覺務實親民
房山區副區長李江。

  

  昨日,在房山區官方網站的「政府領導」簡介中多了一個人,他就是1970年6月出生的李江,職務為房山區委常委、副區長,排名第三。

  1970年6月出生的李江是山東青島人,中央黨校研究生文化,199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7月參加工作。此前,他是西城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

  在簡介中,李江負責教育、商務、民政、民族宗教、社會建設、公安、法制、司法、政策研究、保密方面工作。

  去年12月21日,李江到區民政局調研,當時,他首先實地查看了房山區兒童福利中心,並對孤殘兒童進行慰問,詳細詢問了他們學習生活情況。

  房山區政府一位工作人員說,李江給人的感覺很務實,也很親民。  

高祥陽 法學博士風趣幽默
西城區常務副區長高祥陽。

  

  西城區常務副區長高祥陽是遼寧瓦房店人,1971年出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制史專業畢業,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副教授。2004年至2005年,掛職北京市奧運場館建設指揮部秘書行政部副部長兼國家體育場(鳥巢)總承包部工程部副部長。

  2006年至2009年,高祥陽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委員(副局級),兼北京市綜治委委員、反恐委委員、教育系統維穩辦主任、綜治辦主任、保衛保密處處長等職務。

  作為常務副區長,高祥陽的分工為,協助區長主持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綜合經濟、教育、國有資產管理、企業改革、外事、語言文字、兒童婦女權益保護等方面工作。

  在1月4日舉行的西城區政府新一屆專家顧問團成立大會上,高祥陽主持了本次會議。期間,高祥陽幽默、風趣的語言和快速的反應能力給在場專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吳群剛 最年輕者低調上任
懷柔區副區長吳群剛。

  

  去年底,原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吳群剛在懷柔低調上任,生於1974年的他也成為北京市最年輕的副區長。

  吳群剛是浙江義烏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工程專業,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高級政工師。

  就任懷柔區副區長前,他是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此外,這位最年輕的副區長還是香港政策研究所(HKPPI)兼職研究員。

  曾接觸過吳群剛的學弟學妹們覺得他是一個幹練、健談,很有親和力的人。工作中他勤懇但很低調,因在懷柔區主要負責科技、經濟和信息化、安全生產方面的工作,他剛上任便到雁棲開發區、區安監管理局等地展開調研工作。昨日下午,對於記者的採訪他也低調謝絕。  

兩女性副區長來自「科技園」

  兩位來自「科技園」的女性,成為了石景山區新任副區長。其中,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處長司馬紅將接替調任海澱區副區長的陳雙,主要負責石景山區商務、信息等領域工作。

  去年12月24日,石景山區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任命李豔、司馬紅為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她們將成為石景山區政府領導班子裡僅有的兩名女性。這兩名副區長均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司馬紅原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任職,歷任產業發展促進處副處長、國際合作處處長、產業發展促進處處長,牽頭負責研究和制訂整個園區的產業規劃和政策。

  李豔已在石景山區任職6年有餘,她於2003年9月通過公開選拔到石景山區任職,曾是該區科委主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區管委會主任,其主抓的「北京數字娛樂產業示範基地」項目成為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昨日,石景山區相關人士表示,李豔將分管教育和園區等;司馬紅則接替陳雙的分管領域,負責商委、信息辦、統計、檔案等工作。  

女城管局長轉換角色

  去年年末,車克欣轉換角色,出任順義區副區長,主管民政、外經貿、商業服務業等方面工作。

  1963年生人,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的車克欣,此前15年一直在北京市政管委任職,多年主管城管執法工作經驗。在轉任順義區副區長前夕,2009年11月,在北京城管執法改革的輿論風波中,車克欣還作為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回應媒體對「城管變法能否自救」的質疑,並為城管責權呼籲地方立法。各區縣履新副職官員

  東城區

  徐熙 男,東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原任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

  郭懷剛 男,東城區副區長

  西城區

  高祥陽 男,1971年出生,法學博士,西城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原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委員

  崇文區

  樸學東 男,1970年出生,在讀管理學博士,崇文區委常委、副區長。原任首旅副總裁

  宣武區

  趙金花 女,1962年出生,宣武區委常委、副區長。原任宣武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區直屬機關工委書記

  梁昌新 男,1966年出生,管理學博士,宣武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發改委委員

  馬繼業 男,1969年出生,工學博士,宣武區副區長。原任宣武區國資委主任

  朝陽區

  王春 男,朝陽區副區長。原任區長助理

  海澱區

  陳雙 女,1963年出生,海澱區副區長。原任石景山區副區長

  傅首清 男,海澱區副區長。原任海澱區區長助理

  豐臺區

  孔令斌 男,豐臺區副區長,兼任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原任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委會主任

  高朋 男,1972年出生,豐臺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石景山區

  李豔 女,47歲,碩士研究生,石景山區副區長。原任石景山區科委主任

  司馬紅 女,石景山區副區長。原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處長

  大興區

  繩立成男,1959年出生,大興區副區長、大興區委發改工委副書記,大興區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原任大興區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

  王榮彬 男,1964年出生,理學博士,大興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昌平區

  王承軍 男,1965年出生,昌平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住建委委員

  順義區

  車克欣 女,1963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順義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房山區

  李江 男,1970年出生,房山區委常委、副區長。原任西城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

  懷柔區

  吳群剛 男,1974年出生,管理學博士,懷柔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委社會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副主任

  平谷區

  姜帆 平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原任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王志勉 平谷區副區長。原任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延慶縣

  劉兵 男,延慶縣副縣長。原任市經信委規劃處處長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北京今年新任6名「80後」副區長
    北京市朝陽區政府網站近日更新,嶽立任朝陽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生於1981年10月的嶽立,成為北京16區黨政領導中最新的「80後」一員。北京知道發現,今年以來,懷柔、延慶、平谷、昌平、順義、朝陽等6個區新任「80後」副區長。截至目前,北京16區有至少11名「80後」在任黨政領導,另有兩名「80後」區領導在京外掛職。
  • 北京今年新任6名「80後」副區長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生於1981年10月的嶽立,成為北京16區黨政領導中最新的「80後」一員。北京知道發現,今年以來,懷柔、延慶、平谷、昌平、順義、朝陽等6個區新任「80後」副區長。截至目前,北京16區有至少11名「80後」在任黨政領導,另有兩名「80後」區領導在京外掛職。
  • 北京兩名「80後」鎮黨委書記擬提名副區長人選
    北京市委組織部日前發布任前公示,擬提名4人為區政府副區長人選,其中劉曉東、唐朝輝兩人系「80後」鎮黨委書記;馬春秀(女)系區懷柔區政協副主席(不駐會);林航(女)系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局長,無黨派。
  • 兩名「70後」副區長履新北京市西城區
    北京青年報記者4月27日從西城區獲悉,西城區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決定,任命羅明為西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任命魯徵為西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掛職至2021年4月)。
  • 「70後」博士曹路寶履新南京市委常委,曾在主城三區任主官
    順利履新後,曹路寶成為目前南京市委常委班子中,唯一一名「70後」官員。曹路寶之前曾在南京的3個主城區縣擔任過主官。曹路寶 資料圖指揮老下關濱江地區開發改造公開資料顯示,曹路寶出生於1971年。早期,曹路寶曾在南京市地稅局工作,後歷任秦淮區任副區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曹路寶是東南大學管理學博士。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其發表多篇論文中看到,曹路寶對產業集群、知識集群有過研究。
  • 近期 南昌部分縣區10餘名領導履新
    近日,南昌市西湖區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經表決,任命鄧雲生同志為西湖區政府副區長。信息日報江西政讀梳理後發現,今年6月以來,南昌部分縣區10餘名領導履新,涉及東湖區、西湖區及南昌縣等多個縣區。
  • 一月內9名「70後」履新省部級幹部,全國至少已有29名,他們多來自這...
    一個月的時間內,9 名 "70 後 " 履新省部級幹部。全國 "70 後 " 省部級幹部目前至少已有 29 人(數據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根據公開信息,2019 年全國至少有 8 名 "70 後 " 幹部邁入省部級行列。而目前 "70 後 " 副部級幹部的晉升頻率已遠遠超過去年。
  • 一月來多個省級政府副職調整,「70後」副部密集履新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3月以來,多省(市、自治區)人事調整,除滬鄂兩地「一把手」變動,記者梳理發現,已有10位省級政府副職履新。其中,3名新晉「70後」副部級幹部壯大了「70後」高官隊伍,跨省調動、省會城市政府「一把手」升任也是此次調整的亮點。
  • 又一「80後」要當北京副區長,這個區將「雙配」
    名校雲集、高科技企業扎堆的北京市海澱區,有望迎來第二個「80後」副區長,成為北京各區政府班子中「80後」最多的區。「80後」鎮書記擬任副區長四名擬任人選中,擬任區委常委的李長萍、吳計亮是「70後」;擬為副區長人選的沙海江是「70前」,生於1969年9月;蘇國斌是「80
  • 一周人事觀察|國家部委多名副部級幹部履新,「70後」新增1人
    7月6日至12日這一周,國家部委多名副部級幹部履新。從7月10日發布的這一則「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的公開信息,一目了然。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70後」的叢亮。叢亮此前為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黨組成員。他的晉升,意味著「70後」省部級幹部的隊伍再次擴容。從此次任命的這幾位副部級幹部看,他們大多是在部委之間交流,僅有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常正國來自地方。
  • 70後博士楊雪峰履新東臺市委書記,此前主政過鹽城新老城區
    4月27日上午,東臺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現年50歲的楊雪峰履新東臺市委書記,接棒已調任鹽城市副市長的陳衛紅。楊雪峰與出生於1970年11月的東臺市長商建明搭班子,成為一對「70後」黨政一把手組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此之前,楊雪峰曾在鹽城市的新銳板塊——鹽南高新區擔任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再之前,他還曾長期在老城區亭湖工作,擔任過亭湖區區長。這位曾先後在老城區和新區都主政過的官員,將給鹽城下轄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帶來哪些變化,值得關注。
  • 北京3位70後副區長任前公示
    (原標題:北京3位70後副區長任前公示) 京華時報訊
  • 3月以來8名70後副部履新 最年輕省部級官員紀錄刷新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70後」副部級官員接連湧現,3月以來,已有7名「70後」幹部躋身副部級,還有1名「70後」副部半年內兩度履新。最年輕省部級官員紀錄也被刷新。  「70後」高官的增加在提速,去年一年共有8名「70後」升任副部,今年不足兩個月內,「70後」副部便與去年持平。  全國第4位「70後」省級常委 半年內兩度履新  今天(4月13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連茂君同志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  這是連茂君半年內兩度履新。
  • 北京再添「80後」副區長,兩「80後」晉升區委常委
    來源:中宏網生於1982年的丁章春,近日被任命為北京市延慶區副區長。北京市現任「80後」區政府領導增至8人,其中兩人在京外掛職。繼今年1月海澱區副區長梁爽成為北京市首個「80後」區委常委,近日,門頭溝區副區長慶兆坤、通州區副區長陽波兩位「80後」副區長也晉升區委常委。
  • 江蘇鹽城4區縣主要領導調整:涉響水縣 均為「70後」
    近日,江蘇鹽城下轄4個區縣的政府主要領導調整,涉響水縣、亭湖區、東臺市、大豐區,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此番被重用的官員均為「70後」。12月6日上午,響水縣召開縣四套班子全體成員會議,宣讀省委決定:郭超提名為響水縣縣長候選人。
  • 人事觀察|80後上海團市委副書記履新,看看上海80後「廳官」有多少
    上官劍是一名「80後」幹部,此前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副主任。上官劍履新上海團市委副書記後,團市委領導班子共有2名「80後」副局級幹部,另一人是團市委副書記鄔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最早一批「80後」已經40歲,開始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在黨政幹部隊伍中,「80後」也逐漸嶄露頭角。
  • 北京9名副區長人選赴8區任職,有兩名女性
    近日,北京9名副區長人選,赴東城、朝陽、海澱等8區任職。
  • ...他履新後聚焦這件事丨江西這個縣兩名80後副縣長履新
    07:00:42 來源: 快樂大合集 舉報   從高校教授到地方官員 他履新後聚焦這件事
  • 北京首位「80後」區委常委上任,同批任副區長「80後」還有5人
    1月8日,北京海澱微信公號發布消息,市委決定,梁爽任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員會常委。梁爽知道君發現,在目前北京16區現職區委常委中,梁爽是唯一的「80後」。現任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員會常委,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目前,包括梁爽在內,北京市共有7名「80後」副區長,其中兩人2019年五六月間赴內蒙古掛任市委常委、副市長。
  • 27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履新 6名70後最年輕41歲
    至此,據公開報導統計,自今年6月30日中央授予102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以來4個多月時間裡,至少已有27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履新,4名擬任新職,共計31人職務調整,佔比近1/3。   6人「70後」 最年輕41歲   上述31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中,6人系「70後」,按新任職務來看,分別為:安徽省合肥市委常委、巢湖市委書記胡啟生,山東省濰坊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紅玉,湖南省懷化市副市長張霞,湖南省湘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廖桂生,廣東省揭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俊林,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行署副專員、改則縣委書記張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