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內9名「70後」履新省部級幹部,全國至少已有29名,他們多來自這...

2020-12-20 瀟湘晨報

一個月的時間內,9 名 "70 後 " 履新省部級幹部。

全國 "70 後 " 省部級幹部目前至少已有 29 人(數據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根據公開信息,2019 年全國至少有 8 名 "70 後 " 幹部邁入省部級行列。而目前 "70 後 " 副部級幹部的晉升頻率已遠遠超過去年。不難想見,省部級幹部隊伍將迎來越來越多的 "70 後 " 面孔。

4 月 22 日,打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點擊 " 政務公開 " 選擇 " 領導之窗 " 欄目,可以看到自治區政府副主席任維的名字。1976 年 5 月出生的他,目前是全國最年輕的省部級幹部。

從 3 月 25 日 1971 年 2 月出生的陳紹旺任大連市副市長、代市長,到 4 月 22 日,一個月時間內,9 名 "70 後 " 履新省部級幹部。

全國目前的省部級幹部中,"70 後 " 至少有 29 人,其中近三分之一都在這一個月時間內履新。

01

多數來自三個領域

以任職經歷看,29 名 "70 後 " 副部級幹部多數來自三個領域——地方黨政機構、金融或國企系統、紀檢監察機構。

上述幹部的現任職務顯示,大部分 "70 後 " 副部級幹部在省級黨政領導班子中任職。

這些幹部主要從地方黨政系統升任,如連茂君、費高雲、賴蛟等,他們已在地方各級單位工作多年,大多擁有區縣黨政 " 一把手 " 或跨省任職經歷。還有一部分來自金融或國企系統,如郭寧寧、李波、楊晉柏等,他們在由企業領導轉任省級政府副職的過程中晉升副部級。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副教授、博士鄧志強認為," 對於年輕幹部成長而言,基層歷練是檢驗幹部的『試金石』,基層實踐是鍛鍊幹部的『磨刀石』,基層經歷是自身成長的動力源泉,基層經驗是自身成長的寶貴財富。" 只有到基層經歷過、工作過和戰鬥過,才更加體會社情民意、更加貼近人民群眾。" 年輕幹部必須經過基層的磨鍊,經過艱苦環境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熟、成長起來。"

此外,還有一些 "70 後 " 副部級幹部不在地方任職——蒲宇飛、周亮、李欣然是出身紀檢監察領域的三名幹部,他們都曾在中央紀委工作,現任職務也與監督管理相關。

02

晉升頻率已遠超去年

在省級黨政領導班子中任職的 "70 後 " 副部級幹部大多擔任省級政府副職,這其中就包括今年 3 月下旬至今的一個月內履新的 9 名幹部——陳紹旺、吳浩、賴蛟、周紅波、劉小濤、任維、李毅、阿東、楊志文。

根據公開信息,2019 年全國至少有 8 名 "70 後 " 幹部邁入省部級行列。而目前 "70 後 " 副部級幹部的晉升頻率已遠遠超過去年。不難想見,省部級幹部隊伍將迎來越來越多的 "70 後 " 面孔。

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走上重要工作崗位釋放出哪些重要信號?" 一方面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讓優秀人才到基層去,讓機關幹部從基層來,基層工作經歷成為選拔幹部的優先條件和重要階梯。" 鄧志強表示,另一方面,黨政領導班子建設把優化年齡結構放在重要位置,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健全優秀年輕幹部選育管用的全鏈條機制。

鄧志強還表示,此外,培養年輕幹部,要遵循幹部成長規律,即年輕幹部需要經過遞進式歷練,才能成長成才成功;年輕幹部既要 " 沉下去 ",擁有豐富的工作第一線經驗,又要 " 浮上來 ",能夠從實務經驗中拓展理論視野。

03

具備知識化、專業化、多崗位歷練三種特質

汪鴻雁 2008 年 3 月任湖北省十堰市代市長,是當時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政府 " 一把手 "。

周紅波 2011 年 11 月任南寧市市長,是當時全國 27 個省會城市中唯一的 "70 後 " 市長。

時光輝 2013 年 3 月當選上海市副市長,成為全國第一位躋身省部級的 "70 後 " 幹部。

……

" 年輕 ",是 "70 後 " 省部級幹部群體最顯著的特徵。目前全國最年輕的省部級幹部是本月出任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的任維,他出生於 1976 年 5 月。

任維畢業於清華大學,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而擁有博士學位的幹部在 "70 後 " 省部級幹部群體中佔據半數,更有不少幹部擁有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高級農藝師、高級政工師等專業職稱。

" 我們始終將幹部的知識化放在幹部選用的重要位置。年輕幹部只有專業知識過硬、實踐經驗豐富,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才能有寬闊視野,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談到。

擁有高學歷的年輕幹部隊伍不斷壯大既是經濟社會發展、教育程度提高的必然現象,也是推進地方和特定領域工作的重要需求。

鄧志強也認為," 知識化 " 是這批 "70 後 " 省部級幹部群體的第一大特質。"29 人中,15 個博士研究生,13 個碩士研究生,高學歷所佔比重大。"

他認為,這批 "70 後 " 省部級幹部群體的第二個特質是專業化。" 他們當中不少人擁有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高級農藝師、高級政工師等專業職稱。"

" 第三個特質,是多崗位歷練。大多數幹部在多個不同層級崗位上歷練過,基層經歷豐富且時間較長。" 鄧志強說," 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步入新時代歷史方位,這需要政治思想過硬、專業知識過硬,治理能力過硬的領導幹部隊伍。"

瀟湘晨報記者 朱宗威 張沁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一個月內9名「70後」晉升副部,全國「70後」副部級幹部至少29人
    楊志文是一名「70後」幹部,此前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民委主任。就在此前一天,吉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決定任命韓福春、阿東為吉林省副省長。其中,阿東為1970年11月生,原任海南省三亞市市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注意到,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一些省級政府和副省級城市政府陸續發生人事變動,已有9名70後幹部晉升為副部級。
  • 已有29人,「70後」省部級官員都是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在近兩年的省部級人事變動中,「70後」日益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群體。公開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3月下旬至今一個月時間裡,已有9位「70後」幹部晉升副部級。其中,出生於1976年5月的任維履新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刷新了目前最年輕的省部級官員紀錄。
  • 全國「70後」副部級幹部至少已有20人,有這些是江蘇人
    今年已有8名「70後」升任副部級,超過2018年產生7名「70後」副部級幹部的數字。截至目前,全國「70後」副部級幹部至少已有20人,其中省級黨委常委3人。12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議通過人事案,決定任命:黃志強為自治區副主席。
  • 一周人事觀察|國家部委多名副部級幹部履新,「70後」新增1人
    7月6日至12日這一周,國家部委多名副部級幹部履新。從7月10日發布的這一則「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的公開信息,一目了然。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70後」的叢亮。叢亮此前為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黨組成員。他的晉升,意味著「70後」省部級幹部的隊伍再次擴容。從此次任命的這幾位副部級幹部看,他們大多是在部委之間交流,僅有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常正國來自地方。
  • 27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履新 6名70後最年輕41歲
    浙江省委組織部3日發布任前公示,擬提拔今年獲評「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鮑秀英為浙江省監察廳副廳長。至此,據公開報導統計,自今年6月30日中央授予102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以來4個多月時間裡,至少已有27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履新,4名擬任新職,共計31人職務調整,佔比近1/3。
  • 人事觀察|「70後」副省長又增一人,目前省級政府副職已有24名「70...
    「70後」劉玉江被任命為副省長後,全國31個省區市政府中已有24名「70」副職(今年已任省級黨委常委的2名「70後」幹部未計入)。隨著時間的推移,「70後」副部級已不鮮見。但今年以來,這一群體的提拔任命節奏明顯加快,截至目前,已有11名「70後」正廳級幹部晉升為省級政府副職。這一數字已經接近2018年和2019年新晉「70後」省級政府副職的人數總和。
  • 今年至少已有21名女幹部履新省級政府副職
    人事觀察今年至少已有21名女幹部履新省級政府副職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任佳暉據《福建日報》近日消息,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任命郭寧寧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據統計,包括郭寧寧在內,今年至少已有21名女幹部履新省級政府副職,涉及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21個省份。
  • 3月以來8名70後副部履新 最年輕省部級官員紀錄刷新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70後」副部級官員接連湧現,3月以來,已有7名「70後」幹部躋身副部級,還有1名「70後」副部半年內兩度履新。最年輕省部級官員紀錄也被刷新。  「70後」高官的增加在提速,去年一年共有8名「70後」升任副部,今年不足兩個月內,「70後」副部便與去年持平。  全國第4位「70後」省級常委 半年內兩度履新  今天(4月13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連茂君同志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  這是連茂君半年內兩度履新。
  • 一月來多個省級政府副職調整,「70後」副部密集履新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3月以來,多省(市、自治區)人事調整,除滬鄂兩地「一把手」變動,記者梳理發現,已有10位省級政府副職履新。其中,3名新晉「70後」副部級幹部壯大了「70後」高官隊伍,跨省調動、省會城市政府「一把手」升任也是此次調整的亮點。
  • 上半年230名省部級官員履新 四川、江蘇等地調整多
    6月29日、30日,中央宣布調整青海、江西、山西、江蘇四地省委書記和中央網信辦主任以及教育部黨組書記人選。兩天內4名省委書記履新,十八大以來較為罕見。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履新的省部級黨政領導共230名,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履新。
  • 五名70後履新北京副區長學歷高三人曾服務奧運(組圖)
    「70」後正在大規模步入北京政治舞臺。正在進行的區縣副職領導調整,顯現出這一鮮明特徵,23名履新的區縣副職官員,5人為1970年以後生人。  一月新增3名「70後」  5名「70後」副區長分別是生於1970年的崇文區副區長樸學東、生於1970年的房山區副區長李江、生於1971年的西城區常務副區長高祥陽、生於1972年的豐臺區副區長高朋、以及生於1974年的懷柔區副區長吳群剛,5人均為男性。  去年底,樸學東上任後,北京十八區縣70後副區長僅兩人。僅一個月時間,70後陣營再增三人。
  • 防控疫情不力,全國至少33名幹部受處分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限時免費閱讀中)湖北至少有16名幹部在疫情防控期間被處分,是公開通報中,處分幹部最多的省份。
  • 今年至少25省份41名省級政府副職履新 均為「60後」
    今年至少25省份41名省級政府副職履新 均為「60後」 201825省份41名省級政府副職履新  均為"60後" 其中4名女性  據記者統計,今年至少25省份41名省級政府副職調整。
  • 省部級人事密集調整:60後、65後和70後年齡梯隊更加完善
    觀察近來省部級官員調整特徵,「60後」、「65後」和「70後」的年齡梯隊更為完善,另外,一批專家型官員赴地方履新,地方黨政領導班子的知識結構更優化。資料圖:胡和平。張茵 攝60後、65後和70後,省部級幹部的年齡梯隊縱觀今年以來省部級官員的人事變動,年齡梯隊、專業程度、履歷結構都可作為幹部選任特徵的觀察視角。
  • 江蘇多名「70後」幹部掛職地市副市長:九成有碩士以上學歷
    他們的學歷普遍較高,甚至有博士後,精研專業領域,但此前都鮮有在基層工作的經歷。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江蘇13個設區市中已有10個設區市任命了掛職副市長。各地公布的相關簡歷顯示,這批廳官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下,甚至有多名「75後」。
  • 金融女將任福建副省長 年內21名女性履新省級副職
    年內21名女官員履新省級政府副職)近日,據《福建日報》報導,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任命郭寧寧(女)為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11月30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刊文表示,據統計,2018年以來,至少已有21名女幹部履新省級政府副職,涉及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21個省份。此次最新履職的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是一名相對年輕的「70後」幹部,並且擁有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和管理學碩士學位。
  • 一周人事:三名「70後」幹部同日晉升副部級 「兩面人」王克倫被...
    3月28日—4月3日【焦點人事】三名「70後」幹部同日晉升副部級3月27日,江西、廣西、寧夏三省份同時迎來「70後」副部級幹部:吳浩任江西省副省長、周紅波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賴蛟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 7.29酒業簡報丨茅臺集團14名幹部履新;李曙光率隊到訪復星集團...
    來源:微酒傳媒微酒就業快訊,7月29日,酒業新聞一覽企業動態:01茅臺集團14名幹部履新7月28日,茅臺集團公司辦公室、督查辦公室、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董事會辦公室,茅臺酒股份公司財務部以及部分製酒、制麴車間等10個單位分別召開幹部大會。
  • 齊魯政情|上月山東公示的7名省管幹部全部履新,他們在這裡任職
    「五一」假期結束後,隨著擁有「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的劉興明在省委巡視組的公開亮相,上月山東公示的7名省管幹部陸續全部獲任新職。4月7日,《大眾日報》刊發山東省管幹部任前公示,4人擬任正廳級幹部,3人擬任副廳級幹部。
  • 全國省會城市公安局長,一年內9人履新
    撰文 | 高語陽1月7日,三位省會城市公安局局長履新的消息公布:廣西公安廳副廳長陳榮茂任南寧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湖南省公安廳政治部主任劉新良任長沙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新疆阿克蘇地區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忠偉任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局長。這是今年第一波省會城市公安局局長調整。此外,政知君注意到,去年以來,共9位省會城市公安局長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