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建立在男權光環下的女權主義

2020-12-15 速尤博談影視

首先這是一部提倡女權,鼓勵女權的社會題材影片。印度在國際上來講是比較落後的,依然保留著嚴重的男權色彩,在他們國民看來,男人就可以用忙事業這一件事來說服家人的妻子去做任何事,也就是所謂的「女人就該好好呆在家裡相夫教子」。

而女人世代如此也著實習慣於這種角色安排,但影片中的爸爸馬哈維亞卻徹底打破傳統守舊觀念,讓自己的兩個女兒繼承自己的事業,完成自己由於不可坑因素而失之交臂的「世界摔跤冠軍」榮譽。

拋開影片本身來說,印度由於經濟相對落後,不敢投入大量資金用來拍電影,可能一兩部電影的賠本便會導致整個製片公司的資金鍊斷掉甚至導致公司破產,因此印度人民非常擅長利用「明星效應」來增加影片的票房收益,而國家的男尊女卑的不良風氣,使得男明星比較吃香!

影片的主人公阿米爾.汗也是印度非常有名氣的男明星之一,演技確實不錯,這部影片也繼續增強了他的主角光環。

影片中阿米爾.汗因為自己沒辦法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就一直有讓妻子生一個男孩好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誰成想事與願違,妻子接連生下四個女兒。但就在即將放棄這個念頭時,阿米爾突然發現自己兩個大女兒好像繼承了自己摔跤方面的好基因,於是想出把女兒當作男孩子一樣培養的想法,並和妻子商量用一年時間讓女兒拿到世界摔跤冠軍來證明自己的判斷,如果不行,今後依然照舊讓妻子教孩子婦道。

於是兩個大女兒開始剪短髮穿短褲,看起來妥妥的野漢子類型。最後也確實滿足了觀眾口味,兩個女兒經過父親的不斷訓練成為了優秀的摔跤選手,取得了成功。

但是大家可以仔細回想,電影並不是單方面的寫兩個女兒多麼勤奮刻苦,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取得了勝利。兩個女兒一開始是不願意接受父親的指令的,但是聽完父親的一席話後處於對父親的理解敬重答應了代替父親完成夢想的使命。

雖然這次成功著實為女人的地位贏得一席之地,但是在女人成功的背後更加濃墨重彩刻畫的卻是阿米爾.汗,也就是影片中的爸爸,更加細節的講了他們爸爸是多麼厲害!這也就是我上面說的建立在男權光環下的女性權力的演繹,並不是真正的女性地位的上升。要不然,文章為什麼不是摔跤吧,女兒!

什麼是女權主義?當然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得自己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可以對不喜歡說不。而不是被男性安排著去強行改變而擁有成功。

所以說我們在影片中可看到的是阿米爾.汗突破了傳統思想的束縛,而這些跟女權還相差甚遠。但是不可否認,阿米爾.汗是一個出色的演員,只是影片還是打著女權抗爭的幌子卻依然過於強調男權,這是很不正常的。

相關焦點

  • 女權主義的角度分析女性的形象,《摔跤吧!爸爸》淺析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爾米·汗主演、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印度電影。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爸爸》首先,在性格的塑造上,兩姐妹的性格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從一開始傳統的印度女孩,喜歡漂亮衣服和頭髮,天真可愛,但在父親的強制影響下,他們努力成了父親渴望成就的人,雖然姐姐吉塔中間看似走了彎路,被周圍紛繁的世界所吸引,不斷嘗試新的事物 ,好像迷失了自己。
  • 透過《摔跤吧!爸爸》看印度女性艱難的平權史
    《摔跤吧!爸爸》劇照印度巨星阿米爾·汗的新作《摔跤吧!爸爸》(Dangal)終於在國內上映。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去年底上映時就在印度引發爭議。用「直男癌」形容《摔跤吧!爸爸》可能不太公允。然而,如果拿《摔跤吧!爸爸》代表印度婦女對平等的追求,也未免太過唏噓。它之所以具有女權意義,是因為它背後那段艱難的歷史:百年來,印度婦女為追求平等,投入民族獨立、國家建設和社會抗爭之中,又面臨種種壓制與反撲,每進一步,都異常艱難。
  • 男權意識下的女權主義是一座海市蜃樓——讀《鏡花緣》之三
    近幾年來,女權主義的話題備受關注,論壇、貼吧、知乎、微博裡,各種觀點甚囂塵上,爭論聲不絕於耳。他借書中百位鍾靈俊秀的才女大力讚美女子的才華、能力和勇氣,同時冒男權社會之大不韙,批判「纏足」、「納妾」等迎合男權社會的陋習,提倡女子接受教育,參與社會事務。這種認知和意識在父權至上的時代背景下十分難得。林語堂在《中國古代的女權主義思想》一文中,稱《鏡花緣》是中國第一部女權主義小說。
  • 《摔跤吧!爸爸》是女性主義電影嗎
    【文化評析】  近期,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電影市場的焦點。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的語言特點和技術水平。當然,對公眾而言,更為直觀的是其映射出的印度文化中女性意識的覺醒。  但《摔跤吧!
  • 光明日報:《摔跤吧!爸爸》是女性主義電影嗎
    原標題:《摔跤吧!爸爸》是女性主義電影嗎   【文化評析】   近期,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電影市場的焦點。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的語言特點和技術水平。
  • 《摔跤吧!爸爸》是女性主義電影嗎-光明日報-光明網
    【文化評析】     近期,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電影市場的焦點。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的語言特點和技術水平。     但《摔跤吧!爸爸》是否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影片中,生活在封閉山村裡的兩個小姑娘,被懷抱著世界冠軍夢想的父親嚴苛地訓練為兩名優秀的世界級摔跤選手。兩個女孩藉助對「摔跤」這一充滿著男性荷爾蒙運動的介入,完成了對男性世界的入侵與挑釁,這樣的對抗所取得的成功很容易被視為一種女性解放的意象。
  • 經典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影評!
    1難得又到一個愉快的周末,前兩天好友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這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印度電影。敬佩這樣的父親,看似強權,實則以父權的名義爭取女權:他有對抗全世界的勇氣,又有贏得全世界的行動力。我真的覺得很感動,很偉大的一位父親!當大家也都不理解的時候任然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也這麼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影片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的故事。
  •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關於成長、信仰、教育、女權的好作品
    曾經是著名摔跤手的男主,在不能摔跤之後,竟想起了培養女兒做個摔跤手,這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一經上映就在我國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績,其中有父女之情,人生的奮鬥。不愧是阿米爾汗,印度國寶級影星。
  • 《摔跤吧,爸爸》:女性主義電影如何安放「父權」?
    作者:夏瑩(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了近期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的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近年來在電影語言和技術上的巨大進步。但這一影片是否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這並非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影片中,生活在封閉山村裡的兩個小姑娘,被懷抱著世界冠軍夢想的父親嚴苛的訓練為兩名優秀的世界級摔跤選手。在此,兩個女孩藉助對「摔跤」這一充滿著男性荷爾蒙運動的介入,完成了對男性世界的入侵與挑釁,這樣的對抗所取得的成功很容易被視為是一種女性解放的意象。
  • 三刷《摔跤吧爸爸》發現這些細節,難怪被稱作印度神片
    周五晚想要放鬆一下心情,筆者在推薦裡又看到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於是開啟了三刷記錄,依然是全程無尿點,相當精彩的一部電影,即使多次觀看,也能受到震撼,十分推薦。《摔跤吧爸爸》這是一部紀錄印度小村莊裡一位父親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的故事,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來
  • 男權與偽女權之爭:生孩子警告
    男權與偽女權之爭:生孩子警告美國漫威旗下英雄蜘蛛俠的一句話成為當時時代的經典「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縱觀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存在對等關係。想要高收益,那你就得冒高風險,想要安穩投資,那收益必然低得可憐。
  •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女權主義統治下活了太久」
    在犯下殺人案之前,霍蘭德曾經寫道:「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女權主義的統治下生活得太久。敵人太多,沒辦法一個個解決她們……」總之,在霍蘭德的思想裡,男人是脆弱的,時刻會受到來自社會的侵害,他要勇敢地站出來,為所有「侵犯男權」的事情發聲。霍蘭德的網站首頁刊登著他的「反女權」信念「男性弱者」真的站得住腳嗎?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女權主義錯在哪裡?錯在低估了男權的惡
    2/3之所以想到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騰訊大家上刊登了一篇田方萌老師寫的《女權主義錯在哪裡》,裡面把我的某篇文章,作為其中的一個例子。這讓我受寵若驚。不過,田方萌最終不是為了說明上述他提到的某一個觀點,而是想說明,女性研究者(包括我)的看法都是錯的、片面的:「本文列舉了當代中國女權主義的四種病症:輕視事實、忽視異見、漠視成因和無視後果。她們敏感於地位差異,卻不深究背後的機理;她們主張激進的變革,卻不考慮付出的代價。」其實這種論證方式是不對的。
  • 何謂女權主義?不要讓狹隘的女權主義害了你一生
    典型的男權社會!第五組:沒本事的女人才會按部就班結婚、生子、耗盡青春。你不出國,不嫁老外?有沒有出息?以下這些文章標題,估計你也沒少見:中國男人太醜,配不上中國女人。為什麼中國男人不注重外表/ 不喜歡健身/ 沒有上進心/ 沒有魅力/ 目光呆滯......
  • 被汙名化的女權:中國女權主義太過激進了?
    在中國社會,「女權主義者」從不是一個討喜的標籤,某種意義上,它幾乎比其他專事貶抑女性的專有名詞更能讓一個女人迅速地喪失男權社會語境下的吸引力。有人甚至發明了如此冒犯的稱號:「中華田園女權主義」,以便於攻擊那些被他們認為越了界的女人——這顯然是相當「民科」的觀點,畢竟在全球性跨文化的女權主義理論中,父權、男權的統治地位依然是學界的普遍認識,也是大部分性別平權運動的直接指向。而這些汙名則導致了女權主義名詞在中國的幾度嬗變,甚至要用本質毫無不同的「女性主義」概念來降低社會反感。
  • 新社會時代下 「男權」「女權」的意義
    一時間網絡上關於男女平等,男權女權的話題,又被炒沸沸揚揚,不亦熱乎。新社會時代下的男權女權問題同樣沒有意義。原因有以下幾點:1、我們都是馳騁草原的孤獨野獸,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我們為自己而戰。我們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而且吃喝拉撒的地方只有這世界的千億分之一而已,在特定的環境下獨立的個體才會產生意義。
  • 安利幾部印度經典電影,《摔跤吧,爸爸》你一定看過!
    安利幾部印度經典電影,《摔跤吧,爸爸》你一定看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反映了對女權主義的思考與抗爭,偉大的父愛,一個讓子女真正成為自己的決策者,做獨立的自己,還有對祖國更深沉的愛!電影最後情節處理的很好,不管是人物,還是主題都得到了進一步升華,不僅僅是講述一個勵志的故事。
  • 從《摔跤吧!爸爸》解讀,印度為什麼會歧視女性?
    《摔跤吧!爸爸》公映之後,電影火爆成這樣,很多人沒有料到的。爸爸》這種表現絕對算得上是現象級。至於為什麼火爆成這樣,小弟這裡不再贅述,因為已經不新鮮了,如今隨便點開一則相關新聞或業內分析之類的,基本都在討論。歸根結底一句話,《摔跤吧!爸爸》的現象級表現,證明了內地觀眾對優質商業電影的渴望程度。
  • 電影《摔跤吧!爸爸》改變國家女性地位,一部非常好看的印度電影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當年以史無前例的高口碑霸佔著評分榜第一名,豆瓣評分現在是9分的高分。《摔跤吧!爸爸》作為2017年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票房大賣超10億,如此火爆的背後實際上是人們內心深處渴望通過觀影來尋找生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