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想要放鬆一下心情,筆者在推薦裡又看到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於是開啟了三刷記錄,依然是全程無尿點,相當精彩的一部電影,即使多次觀看,也能受到震撼,十分推薦。

這是一部紀錄印度小村莊裡一位父親將兩個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的故事,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來,這樣的背景也為故事增加了許多看點,故事情節時而令人感動落淚,時而令人捧腹大笑,這次觀看,筆者又有了更多新的感悟。
影片中的爸爸被批評男權,該如何理解?
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是印度男權主義背景下的女權意識覺醒,兩姐妹在父親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拜託了成為家庭主婦的命運,鼓勵了印度諸多女性。然而,有不少網友指數,影片中父親把自己未實現的金牌夢想強加到女兒身上的做法,包括剪頭髮、逼迫他們訓練的手段,難怪不是男權的體現嗎?

事實上,對比筆者是這樣理解的。影片中有一個細節,或許很多朋友沒有留意到,那就是父親向母親承諾,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孩子們很有天分,他想要培養孩子們,如果一年時間過去證明不行,自己會放棄的。也就是說,父親是在發兩個女兒的潛力之後,才決心要培養她們,也是為了避免孩子們早早的就要嫁人,從此不見天日的呆在廚房裡,過完自己的一生。
事實上,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個問題,那就是家長認為孩子是和培養的特長,與孩子的選擇衝突了怎麼辦?筆者看來,有的時候孩子們在學習一門特長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總是會萌生想要退縮的念頭,就像電影裡的小姐妹,因為身體覺得累、怕被嘲笑想要放棄,這種時候家長是要嘗試採取一些手段來幫助孩子度過所謂的磨合期,一起設定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裡儘可能的努力去做,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手段。
這種過分嚴厲的教育方式真的是合理的嗎?
很多朋友對於電影裡父親的教育方式存疑,認為這種方式,真的能培養出冠軍孩子嗎?印象裡比較深的是,父親想要女兒們為國爭光,但也希望女兒們能為自己爭取到選擇的機會,在教育過程中,也並非是一味的嚴厲,當女兒犯了錯,父親是從未動過手的,而是將怒氣發洩到背鍋俠侄子身上,為電影增加笑料的同時,也有不少深意。
體罰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絕對不可取的,對女孩子,更是堅決不能動手的。調研顯示,遭受家暴的女性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原生家庭也有暴力行為的,家長對孩子的打罵,尤其是父親對於女兒的,這種力量的懸殊將會成為一生都揮之不去的陰影,對於女兒以後的擇偶也有很多的影響。另外,在女兒第一次參加摔跤比賽被對手挑釁的打了一下頭,父親心疼的表情,也讓人十分動容,嚴厲的父愛下,是對女兒藏不住的疼惜,提醒我們在嚴格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和底線。
不得不說,印度近些年的電影水平提高了不是一個度,阿米爾汗的作品也的確稱得上是國寶級的作品,另外一部《神秘巨星》也是十分精彩的作品,講述的是印度重男輕女背景下一個工程師家庭女兒追夢的故事,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