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李歐梵成為「一流丈夫,二流學者」

2020-12-04 圳發現

在以往的印象中,李歐梵是一位教科書級的學者,李歐梵這三個字本身就代表著嚴肅、權威。梁文道曾評價:「李歐梵是香港高校的另類,治的是學術,玩的是潮流,過的是生活。」

昨天,在深圳雅昌藝術中心,第一次見到76歲的李歐梵先生,以及他的太太李子玉、學生許子東,三位與物質生活書吧女主人曉昱對談,一整個下午讓人如沐春風。沒有年齡、身份的隔閡,談人生,談愛情,談脆弱和從低谷走出來後珍貴的平常日子,幾個人一生的故事都仿佛濃縮在那個安靜的空間裡。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許子東或許更為知名一些。他是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的常駐嘉賓,常常與竇文濤以及各界的名人嘉賓妙語連珠。

李子玉是其中最不知名的一位,在李歐梵的鼓勵下開始寫散文、畫畫,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她不善言辭,自稱是一名家庭主婦,曾患憂鬱病自殺數次,卻讓人感覺到「坦誠親切」的可貴。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子玉說,

曾經患憂鬱病的觸發點是與前夫結婚十多年後分手,找不到自己。走出憂鬱症是找回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最重要是安下自己的心。

子玉有些害羞,但在李歐梵和許子東先生的一番「熱場」後,很坦然地講出了自己的經歷。她生於廣州,父母在她2歲時離異,幼時與母親和外婆一同移居香港生活,然而母親再婚後,她一直與嚴厲的外婆和大兩三歲的哥哥一起生活,隔代的愛無法代替父母之愛,導致她一生都希望從外界得到愛。

子玉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後與丈夫結婚,丈夫到美國讀書,她便陪讀,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然而直到離婚後才發現,自己一生都在尋找愛,卻唯獨不愛自己,真正發現找不到自己在哪裡。

子玉的畫,圖片來自網絡。

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曾評價說,

子玉她以自己的方式安靜畫下自己的

「彩色的詩」。

李歐梵先生說,

把婚姻生活當小說來寫。我是一流丈夫,二流學者。

與子玉一樣,李歐梵先生一樣也有過一段非常痛苦的時期。他同樣曾有過一段婚姻,但身在婚姻中時,因為異地,總覺得自己是個「王老五」。離婚後,他在1997年經歷了一段非常低谷的時期,最難過的時期正是在學生許子東香港馬鞍山的家中度過,整天一部接一部地看電影,或者喝得半醉。

正是在那樣痛苦的階段,子玉也在香港,也處在痛苦的時期。他們二人曾在美國相識,當時子玉正陪同前夫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李歐梵與他們一家結成好友,在他們家搭食五年。

在痛苦時,李歐梵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問自己:在我的生命中,這麼多年來,哪個女孩子讓我有溫暖的感覺?李子玉的形象浮現出來。他做了一個決定,要與李子玉結婚,結婚後要做一個好丈夫。

結婚時,兩人加起來已超百歲。

2000年,李歐梵的大學同學白先勇收到李歐梵與李子玉寄來的結婚照。白先勇說,這段姻緣極富傳奇色彩,是「半生緣」加上「傾城之戀」。

子玉和李歐梵。圖片來自網絡。

從昨天看到的子玉身上,

很容易看到「單純的人最有福」這句話。

作家黃佟佟曾寫過:「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每個人都註定要經歷苦難,有的是這樣的,有的是那樣的,到這是,你才會明白人生並不像你年輕時那樣理所當然,你才會真正懂得,你才會真正珍惜手裡的一切。」

一生兜兜轉轉,最難得是走遍千山萬水仍有能力天真相愛,但也或許正是因為歷盡千帆,人們更容易懂得眼前人,珍惜眼前人。

不過,這場愛情並沒有從此沒有波瀾,憂鬱症再次找到了子玉。李歐梵先生形容子玉患憂鬱病的時期,仿佛一朵花把自己躲在玻璃瓶中,旁人沒辦法澆水,只能看著她枯萎,言語間流出出惋惜心疼的情誼,讓人動容。

子玉說,在丈夫的幽默感和鼓勵下,她漸漸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信,而自信是快樂的源泉。她開始寫散文、畫畫,經常得到先生的肯定。

「老婆,你是天下第一!」之類的肯定總讓她開懷大笑,雖然這天下,只是兩個人的天下,很小,卻又很大。

在李歐梵的鼓勵下,子玉找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人生的色彩也多了起來。子玉最終走出了憂鬱病,儘管偶有復發,但時間越來越短,情況越來越輕。她,也為李歐梵的人生增加了很多色彩。

今年5月,子玉與李歐梵先生在北京的個展上。圖片來自網絡。

子玉的畫並沒有因為憂鬱病而沉悶,

反而是有一部分色彩非常絢爛,

當天的認購費用將全部捐獻給雅昌藝術基金會。

最近恰好重看松浦彌太郎的書,其中寫道: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因此才能明白緣分和感情的複雜之處,才能明白同樣孤獨的人的心情。感情由此而生,溫柔也由此而成。

與諸君分享。

相關焦點

  • 瑛姑到底算一流高手,還是二流高手?
    武功應該搞不過梅超風,但武學天賦屌炸天,深宮長大毫無基礎的貴妃,就看著南帝耍了兩手武功,個老頑童互相摸摸就成為了高手,實在厲害!郭靖識得那容貌清雅、貴公子模樣的是蒙古霍都王子;那臉削身瘦的藏僧是霍都的師兄達爾巴。這二人曾在終南山重陽宮中會過,雖是【一流高手】,但武功比自己為遜,也不去懼他。
  • 學者李歐梵陪伴妻子李子玉走出抑鬱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思南讀書會 NO.146 通訊
    香港作家李子玉和其丈夫、著名學者李歐梵和現場讀者一起分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傳式散文《憂鬱病,就是這樣》,嘉賓主持是華東師範大學學者毛尖。從左至右分別為李歐梵、李子玉、毛尖毛尖說自己上世紀在香港求學,上過李歐梵先生的課,後來得知師母李子玉得了抑鬱症,想才子佳人這麼幸福,師母的病是不是「作」出來的?「像我們這麼辛苦都沒得憂鬱病,師母居然得憂鬱病,怎麼回事兒」。
  • 二流的生源質量,卻培養出一流的人才,這4所大學真牛
    但是真實的情況可能也並非如此,因為生源質量好,並不代表找學校就能培養出一流的人才,這一點也是很值得反思的事情。 比如今天筆者所要介紹的4所高校,生源質量在全國來說都是屬於二流水平,但卻能夠培養出一流的人才,可以說是非常的牛,很值得大家稱讚。
  • 李歐梵夫婦解讀「婚姻真諦」:最是平常動人心
    圖:網際網路年過古稀的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李歐梵,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也是美國漢學界屈指可數的重量級學者,先後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和哈佛大學。李歐梵、李玉瑩夫婦當代著名作家學者白先勇形容好友李歐梵與李玉瑩的愛情,是一部《半生緣》加一部《傾城之戀》。這兩部張愛玲的愛情小說不知撼動過多少有情人的心。
  • 李歐梵:一不小心成了小資偶像 | 鳳凰副刊
    在柴灣的《亞洲周刊》編輯部,總編輯邱立本取出一張稿紙,每談一位高手,便在紙上寫其名字和主要作品,在「李歐梵」三個字下面,他加了粗粗的一條線。「我和李歐梵是好朋友,他在《亞洲周刊》上的『文化觀察』專欄,是嚴肅學者談世俗文化的好文字。」這張紙我至今還保存著。
  • 年度致敬獎得主李歐梵:我是狐狸型學者,小眾喜歡我的東西就夠了
    用白先勇的話來說,李歐梵「是我們這一輩學人研究中國近代文學史、思想史的佼佼者。」李歐梵被學界認為是繼夏濟安、夏志清之後,海外研究現代文學的的第二代華人學者。你經常會在文章裡看到,他自喻為「狐狸型」學者,因為在學術上常常「喜新厭舊」「東摸西碰」。王德威讚譽李歐梵「但開風氣不為師」「處處用功,而又無所計較」。
  • 只見一流學科,不見一流學者?專家建議這樣破題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種高端人才計劃,但不少高校的「重金引才」效果並不理想,原因是人才標準錯位了,把「二流人才」標準誤認為「一流人才」標準。此外,「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但是目前學科評估結果只反映國內相對水平,不反映國際相對水平,因此出現「只見一流學科,不見一流學者」的情況。 綜上所述,目前國家對一流人才既有巨大需求、迫切需求,又有充足經費和科研條件,但卻無法及時解決一流人才匱乏問題,陷入僵局。
  • 《倚天屠龍記》中的高手排行榜:絕頂,一流,二流,三流
    (因為很多都沒有具體交手,所以分為絕頂,一流,二流,三流)(個人觀點勿噴!)(只算在劇中活過了的,沒出場就死了的不算) 排名:明教左右使>周芷若>玄冥二老>明教四大法王>宋青書>滅絕(有劍狀態); 一流高手也意味著只要絕頂不出,他們就是江湖中的最強人!
  • 李子玉:是李歐梵帶來繪畫和寫作,幫我戰勝抑鬱症
    這本書是李子玉近年來畫作的合輯,其中還包括她寫的新詩和朋友對畫作的評論,白先勇、李歐梵、王德威的文章都收錄在冊。翻開這本書,第一頁寫著「謹以此書獻給我的丈夫李歐梵,他一直支持我寫作及寫畫。」李歐梵和李子玉是極為恩愛的夫婦。
  • 李歐梵:上海路牌可以大膽用法語路名
    學者李歐梵1999年出版的《上海摩登》 在世紀之交的上海熱和文化熱研究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它同時也是部兼具學術性和大眾性的著作,長銷至今。4月4日在思南公館舉行的第60期思南讀書會上,李歐梵、羅崗和倪文尖三位學者關於「都市與文化」的討論就是從《上海摩登》這本書開始。
  • 一流的大提琴手,還是二流的娛樂明星?歐陽娜娜的選擇
    我希望歐陽娜娜是個天才大提琴演奏家,而不是一個二流的娛樂明星。今天在微博上看見歐陽娜娜要重回學校了,真的挺為她開心的。就我的愚見,歐陽娜娜一直是一個優秀的大提琴手,她從小苦學大提琴,十一歲的時候獲全臺灣大提琴演奏冠軍。
  • 春風悅讀榜︱李歐梵:小眾喜歡我的東西就夠了
    學界認為,李歐梵是繼夏濟安、夏志清之後,海外研究現代文學的第二代華人學者。他自喻為「狐狸型」學者,在學術上常常「喜新厭舊」「東摸西碰」,著作紛蕪龐雜,極盡「狐狸」之所能——現代性理論是他的「手術刀」,中國現代文學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歡」,通俗文化是他的「業餘愛好」。
  • 春風悅讀榜︱李歐梵:小眾喜歡我的東西就夠了
    學界認為,李歐梵是繼夏濟安、夏志清之後,海外研究現代文學的第二代華人學者。 他自喻為「狐狸型」學者,在學術上常常「喜新厭舊」「東摸西碰」,著作紛蕪龐雜,極盡「狐狸」之所能——現代性理論是他的「手術刀」,中國現代文學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歡」,通俗文化是他的「業餘愛好」。
  • 公開批評書展的年度作家李歐梵:香港是例外,我也是
    今年76歲的李歐梵,河南出生,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他曾於芝加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哈佛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學府執教,至2004年自美國退休後,又遷居香港,成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講座教授。李歐梵是學者,是活躍的文化評論人,對電影、音樂和建築也興趣甚濃。   而說起他的作品,一串書單中,小說,只有兩本。
  • 天龍八部中高手的五個等級——神級,絕頂,一流,準一流,二流
    ,準一流和二流,至於再往下的如刀白鳳秦紅棉大理四護衛梅蘭竹菊四劍之類的三流高手就不排了,畢竟位置有限,木婉清阿紫阿朱等四流的更不足論。第二,掃地僧對於慕容博和蕭遠山因為強練武功而導致的身體不適一清二楚,連在哪個部位,什麼時候發作都是瞭若指掌,有人說是因為對這兩人觀察的久了,但只是第一次見面的鳩摩智身上的惡疾同樣也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這更能體現一種居高臨下的俯視感,就像是梅羅,費納德看其餘同行的感覺一樣。
  • 香港書展年度作家李歐梵:在三個身份中重塑多元文化
    本次分享會由今年的「年度作家」李歐梵主講,他圍繞自己三個身份——文化人、學者和業餘愛好者,以「游離於三個世界之間」為主題,向讀者分享了自己多元化的創作歷程。   分享會場面火爆   年度作家,是香港書展歷年來的一個重頭戲,向卓有貢獻的香港本土作家致敬。今年香港書展推選出的年度作家是著名人文學者兼文化人李歐梵。
  • 一流大學三流專業vs二流大學王牌專業,網友:讀個好大學才是王道
    當然高考志願的填報必須依據自己實際的高考分數,有些考生的分數比較尷尬:考了590多分,處在「中間檔」,讀好大學往往讀不了好的專業,想讀二流大學裡的王牌專業,卻又心有不甘。那麼,在志願填報時是大學本身重要還是專業更重要?是讀個好大學裡的三流專業還是讀二流大學裡的王牌專業?雖然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價哪個選擇更具性價比,但我還是認為一流大學要優於一流專業。
  • 浙大講座教授:清華北大有點二流的味道,浙大是扎紮實實的三流
    二流大學要求教師發表的論文,是在該領域裡最好、影響因子最高的雜誌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這樣雜誌上發一兩篇論文,他會被認為是國際知名的學者。再發展,這位教師能幾年磨一劍,做一些引導,引領這個學科發展,更帶有原創性的工作,帶領學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國際一流學者了。
  • 金庸筆下最蠢的3位高手,捨棄一流神功不學,反而去學二流武功
    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武功是有高低之分的,具體強弱關係可以通過各部作品中的高手來呈現,不過這種情況也有例外,比如《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蕭大俠堪稱戰神一般,無論什麼武功到了他手中都能夠成為威力無比的殺招,那原本人盡皆知的太祖長拳被他使出來就不輸降龍十八掌了,可這種特例並不多,所以對於有得選擇的人而言,能夠學一門頂尖神功,自然就不該浪費時間去學二流武功
  • 金庸筆下最蠢的3位高手,捨棄一流神功不學,反而去學二流武功
    ,反而鑽研起二流武功。不過根據書中的說法來看,無論是慕容復還是慕容博都沒有將這鬥轉星移修煉到極致,慕容復尚且可以用天賦不佳來解釋,而慕容博則純粹是因為自己太蠢。他當年因為策劃雁門關慘案一事而不得不裝死,之後便潛伏在少林,偷學起少林武功來,那些絕技其實遠不如他慕容家族的鬥轉星移,相對而言就是二流武功了,他不僅沒能將這些武功融會貫通,反而練出一身毛病,顯然是得不償失的,試想這數十年他一直鑽研鬥轉星移,只怕又是另一種武學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