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文物局驗收

2020-12-18 瀟湘晨報

近日,「金昌市博物館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順利通過省文物局結項驗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鄧天珍研究員、省博物館趙莉研究員、天水市博物館劉繼萍副研究員等專家在聽取匯報、查驗修復後的文物、審查結項驗收資料、質詢討論後,一致認為該項目實施過程符合方案設計要求,驗收資料齊全,目標任務全部完成,同意通過項目驗收。

2019年4月,該項目修複方案經省文物局審核批覆,委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實施。項目實施單位對金昌市博物館館館藏金屬類文物16 件(組)進行了科學保護修復,消除、減緩了文物病害的腐蝕,延長了文物保存壽命。同時,在保護修復過程中開展了研究文物內在的科學信息及工藝特徵,揭示了文物應有的藝術與觀賞價值,為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

【來源:金昌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金昌市博物館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通過驗收
    金昌市博物館館藏金屬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通過驗收 2020-12-1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許昌市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文物局驗收
    8月4日,河南省文物局組織文物修復專家,對許昌博物館承擔的「許昌市文博單位館藏陶瓷、金屬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進行結項驗收。  據了解,「許昌市文博單位館藏陶瓷、金屬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由市文廣旅局主持申報,許昌博物館編制完成項目實施方案,並通過專家評審和省文物局批覆立項。
  • 省文物局組織開展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情況檢查和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驗收工作
    9月22日-26日,省文物局和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相關負責人按照省文旅廳年度績效考核項目要求,對我省博物館的館藏文物管理情況開展了現場檢查。省文物局對仙遊縣博物館、泉州海交館、泉州市博物館、福建土樓博物館、永定區博物館、南平市博物館、建甌市博物館、浦城縣博物館等8家博物館開展了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情況檢查。分別聽取各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工作情況匯報,實地查看了文物庫房館藏文物保管和設施設備的配置情況以及使用情況,對文物管理制度、文物臺帳等資料進行查閱,並對每所博物館抽取15—20件館藏文物進行實物檢查。
  • 廬山天下悠:廬山博物館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廬山天下悠:廬山博物館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近日,廬山博物館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順利通過江西省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驗收廬山天下悠:廬山博物館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廬山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為國家文物局批准項目,項目資金197萬元。
  • 省文物局驗收組到畢節市博物館開展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位化保護項目驗收
    11月26日至27日,由省文物局博物館處楊正權處長帶隊的驗收組一行5人到畢節市博物館對「畢節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和「畢節市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成員原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黔濱、貴州師範大學副教授夏道勳、畢節市文物局二級調研員鄭遠文,省文物局博物館處工作人員燕莉參加驗收,畢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甘德富陪同驗收。
  • 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文物局驗收
    2013年3月28日,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組對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進行了驗收。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羅靜、預算處處長陳紅、科技處處長劉華彬、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瓊、副局長趙川榮、博物館處處長李蓓等領導以及來自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的文物保護專家參加驗收。
  • 國絲承擔的西藏自治區3項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通過驗收
    2020年9月7日-8日,西藏自治區文物局組織專家在羅布林卡和布達拉宮對中國絲綢博物館所承擔的「羅布林卡格桑頗章陳設清布畫白度母唐卡保護修復項目、西藏博物館藏清代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及布達拉宮強康天篷保護修復項目
  • 國家文物局公布首批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優質服務機構名單
    為了充分發揮陝西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對於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的監管職能,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增強文博單位可移動文物修復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國家文物局近日下發了《關於改進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著力改進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審批管理機制,下放審批權限,將以上22家單位編制的可移動文物保護修複方案(非一級文物)的審批以及項目結項驗收等權限全部交與省級文物行政部門
  • 省文物局驗收組到畢節市博物館開展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位化...
    11月26日至27日,由省文物局博物館處楊正權處長帶隊的驗收組一行5人到畢節市博物館對「畢節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和「畢節市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成員原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黔濱、貴州師範大學副教授夏道勳、畢節市文物局二級調研員鄭遠文,省文物局博物館處工作人員燕莉參加驗收
  • 金昌市博物館成功晉升國家三級博物館
    截至目前,甘肅省有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29家,其中國家級博物館36家。標誌著金昌市博物館自此躋身甘肅省有影響力的重點博物館發展行列。金昌市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自2018年新館開館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省文物局的精心指導下,在市文廣旅局的正確領導下,全體「金博人」以創建一流博物館為奮鬥目標,凝心聚力、頑強拼搏,各項事業成效顯著。
  • 阿拉善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通過結項驗收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關於對阿拉善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通過結項驗收的批覆》(內文物博函〔2020〕88號)精神,阿拉善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通過一系列驗收程序,正式結項驗收。按照《國家文物局關於內蒙古阿拉善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方案的批覆》(文博函〔2017〕393號)要求,阿拉善博物館開展了珍貴文物囊匣、手持檢測設備、調控材料等預防性保護工作。2020年7月,自治區文物局組織內蒙古博物院、興安盟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將軍衙署博物院和內蒙古文物保護學會的五位專家對項目進行實地評估和檢查驗收。
  • 順利通過驗收!寧波天一閣為文物保護修復插上高科技「翅膀」
    10月31日,天一閣博物院文物保護(一期)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這是近年來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的規模最大、金額最高的項目之一。1800萬元,用於實施天一閣博物院文物保護(一期)項目。以全方位的信息資料庫為基礎,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數字展示平臺等手段,更好地對藏品進行保護、研究、展示、宣傳,進而提升博物館自身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本次文物資源數位化的採集對象為館藏書畫、碑帖、瓷器和銅器等器物以及碑石(刻),是天一閣在2010年部分古籍數位化之後又一次在較大規模上推進了藏品的數位化工程。
  • 省博物館將對唐卡文物進行修復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青海省博物館結合唐卡的傳統保護工藝和現代修復理念,積極融合創新,經過大量實驗和充分論證,科學編制了《青海省博物館館藏唐卡文物保護修複方案》,並經青海省文物局審核批准後立項,該保護修復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實施。據了解,唐卡文物作為青藏高原地區的特色文物之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廣大人民群眾視為珍寶。
  • 探索文物「本色」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
    田進 攝中新網西安9月17日電 (記者 田進)陝西歷史博物館與陝西地礦集團17日聯合舉行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暨對外合作辦公室成立儀式。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賀達炘介紹,雙方合作的方向為彩繪文物的研究。彩繪文物是該館館藏文物大類,涉及古代藝術、宗教、審美習慣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
  • 慶城、合水、正寧縣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通過專家初步驗收
    10月27至28日,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組織專家對慶城、合水、正寧縣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進行初步驗收文物保護專家庫成員、省考古研究所技術保護室主任鄧天珍,省博物館趙亞軍、田小龍應邀參加評估驗收。專家組詳細審閱了項目立項及資金下達文件、招投標文件、政府採購合同、設計及實施方案、文物修復檔案、結項報告、初驗資料等資料文件,對項目預期目標、技術路線、方法步驟、設備運行等情況進行了質詢和討論。
  • 慶城縣博物館穆泰墓出土陶質彩繪文物修復項目通過初驗
    10月27日,慶城縣博物館邀請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術保護室主任、副研究員鄧天珍,甘肅省文物保護技術諮詢專家庫成員、紡織品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甘肅工作站副站長趙亞軍,甘肅省文物保護技術諮詢專家庫成員田小龍組成專家組,對慶城縣博物館穆泰墓出土陶質彩繪文物修復項目進行了初次驗收。
  • 蒲城縣博物館啟動館藏書畫保護修復實施工作
    蒲城縣博物館,為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4728件組,期中館藏書畫132件組。這些書畫藏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有殘缺,破裂,摺痕,水漬,汙漬,糟朽,蟲害和微生物滋生等現象,部分紙質嚴重脆化,裱件鑲料多已損壞,無法有效保護,更無法展示。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利用這批藏品,蒲城縣博物館根據病害情況分析,挑選了期中45件組藏品作為首次保護修復對象,在2017年申請了立項。
  • 67件唐代陶質彩繪文物在西安完成保護修復
    中新社西安10月28日電 (記者 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簡稱「秦陵博物院」)28日透露,該院承擔的昭陵博物館館藏陶質彩繪文物修復保護項目通過驗收,67件唐代陶質彩繪文物完成保護修復昭陵博物館的這批文物彩繪類型豐富、制陶工藝精湛,是研究唐代歷史、社會、科技等信息的重要實物資料。2016年,昭陵博物館委託秦陵博物院編制此批館藏陶質彩繪文物的保護修複方案,次年獲國家文物局立項批覆,後委託秦陵博物院開展保護修復工作。2019年1月,保護修復項目正式啟動。
  • 南京市莫愁中專文物修復中心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接受省、市文物局專家質量管理評估
    為加強莫愁中專文物修復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管」。17日下午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車寧,省文物局博物館處幹部徐文婷,江蘇省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飛,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博物館處處長葉長喜、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博物館處幹部周展等省、市文物局專家來到莫愁莫愁中專高廟路校區,對學校文物修復中心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質量管理評估。
  • 平頂山博物館通過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資質評審
    11月20日,平頂山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館成功通過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資質評審。  11月15日,省文物局文物保護修復資質評審專家組一行蒞臨該館,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資質進行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