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

2020-09-13 人民網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抗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在努力平衡經濟開放與疫情防控。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逐步科學有序開放,同時加快推進數位化建設,相關行業步入穩步復甦軌道。

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確保民眾健康安全。業內人士認為,博物館應進一步推進數位化建設,助力博物館在人文關懷、文化傳承、公共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多重防疫措施保障遊客安全

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德國歷史博物館進門處,「保持1.5米距離」的告示和酒精洗手液盒異常醒目。德國的許多博物館自重新開放以來,不僅要登記參觀者信息,有的還停止使用語音導覽器以及常設展區的聽筒設備。通常,一名參觀者在展櫃前近距離停留過,工作人員就會在下一名參觀者到來之前用消毒溼巾進行清潔。在歐洲文化博物館,原本為增加交互感而設計的可觸碰展品被封上了塑膠條,避免參觀者交叉感染的風險。

「嚴格的防控措施的確會降低參觀體驗,但為了大家的健康,暫時的不便是必要的。」德國柏林馬裡恩菲爾德難民中心博物館工作人員卡羅琳解釋說。

為了保障遊客安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自7月重新開放後,也採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例如,實行提前預約制,每半小時只接待500名遊客;11歲以上的遊客在參觀過程中必須佩戴口罩;博物館只接受刷卡支付,不收現金;快餐和衣物存儲服務暫不開放等。羅浮宮還在《蒙娜麗莎》畫像前設置標記,以確保參觀者保持安全距離。

截至9月初,埃及累計有29家博物館重新開放。埃及旅遊和文物部表示,將採取一切防疫措施保證博物館開放期間的安全,包括強化公共區域消毒、限制參觀人數、縮短開放時間等。

不少博物館還在參觀路線設計、室內展品布置方面採取了一些新做法。例如,日本的許多博物館在布展時特意將展覽路線設計成流水線式,只允許參觀者單向通行。

各項幫扶政策助推行業復甦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研究報告,受疫情影響,全球約90%的博物館被迫關閉或停止現場運營。儘管許多博物館陸續開門,但仍面臨不小的生存挑戰。

歐洲博物館組織網絡的調查顯示,巴黎、阿姆斯特丹、維也納等旅遊熱門地的大型博物館機構遭受75%—80%的收入損失,相當於每周損失數十萬歐元。據羅浮宮博物館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估計,從3月份閉館至今,羅浮宮已經損失了超過4000萬歐元收入。羅浮宮官方預計今夏參觀人數或只能達到往年的兩至三成。

疫情不僅使博物館面臨參觀人數和收入的減少,與博物館相關的行業如策展業、藝術家活動等也受到嚴重影響。國際博物館協會在《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調查報告》中指出,超過80%的博物館將對博物館項目活動進行縮減,近30%的博物館表示將進行裁員。

許多國家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幫扶救助措施。6月,德國聯邦政府出臺「文化重啟」計劃,投入10億歐元專項資金扶持文化產業。此前針對中小企業的500億歐元專項扶持計劃,特別將文化藝術行業的自由職業者和小型機構納入其中。7月,英國政府宣布了一項15.7億英鎊的文化支持計劃,以支持陷入經營困難的博物館、劇院等文化機構。英國政府表示這些貸款將「以慷慨的條件發放」。日本政府近期推出了對博物館、劇院等文化機構的經濟補助政策,用於購置衛生消毒設備、現代化通風設備改造裝置、限流補貼等,保證其安全開放。埃及政府也公布了一系列票價折扣政策,鼓勵外國遊客前來埃及參觀博物館和其他旅遊景點。

數位化轉型提升虛擬遊覽體驗

陶鷹鼎、錯金銀雲紋銅犀尊、伏羲女媧像立幅、針灸銅人、霽藍釉粉彩描金蓮花紋雙燕耳尊……5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重量級珍藏,依託8K拍攝展示、5G直播、AR沉浸等方式,拉開了全球博物館「雲端」接力活動的序幕。

從9月6日起,全球16家國家級博物館館長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在線介紹本館館藏特色和珍品,帶領全世界公眾一起「雲端」環遊各國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博物館的魅力。世界各地網友紛紛點讚,「技術助力享受一場雲端視覺盛宴」「在家就能欣賞全球博物館的珍藏品,很有意義」。

「疫情防控期間,對許多人來說,即使是通過虛擬遊覽,博物館仍是知識和探索的源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今年世界博物館日的致辭中表示。

眼下,數字博物館、3D虛擬遊覽等漸成博物館業的熱詞。許多博物館進一步推進數位化建設,助力博物館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的公共教育功能。歐盟負責創新、文化、教育和青年的事務專員瑪麗亞·加布裡埃爾認為,當前,文化遺產機構的數位化轉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在德國國家旅遊局官網上,「居家雲遊德國」欄目提供了全德數十家博物館的虛擬服務連結。柏林佩加蒙博物館與谷歌公司合作,推出了全天候在線展覽,眾多世界聞名的藏品悉數上網,運用數位技術展現1591件館藏文物實景及介紹。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自今年3月發起「在家中體驗埃及」活動,民眾可通過配有講解的視頻、虛擬旅遊參觀埃及主要博物館和考古場所,在線上體驗埃及文化。「物理遊覽仍然是最好的體驗,但是虛擬遊覽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方式。」中東考古顧問佩特拉·易卜拉欣表示,網絡上發布的虛擬導覽,可以對世界各地希望了解相關文化的人有所幫助。

阿布達比羅浮宮博物館館長曼努埃爾·拉巴特表示,阿布達比羅浮宮未來將繼續開發和增加博物館數字產品,進一步提供豐富的內容,為人們帶來精神鼓舞和享受。

(本報柏林、東京、開羅、北京9月1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4日 17 版)

相關焦點

  • 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
    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
  • 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 繼續執行嚴格防疫措施
    抗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在努力平衡經濟開放與疫情防控。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逐步科學有序開放,同時加快推進數位化建設,相關行業步入穩步復甦軌道。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確保民眾健康安全。
  • 美國達拉斯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
    8月16日,兩名參觀者準備進入美國達拉斯藝術博物館。 美國達拉斯幾家大型博物館近日陸續重新開放。新華社發(田丹攝)1 2下一頁這是8月16日拍攝的美國達拉斯藝術博物館大門。 美國達拉斯幾家大型博物館近日陸續重新開放。 新華社發(田丹攝)上一頁12
  • 歐洲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 繼續執行嚴格防疫措施
    抗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在努力平衡經濟開放與疫情防控。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逐步科學有序開放,同時加快推進數位化建設,相關行業步入穩步復甦軌道。 北京《人民日報》報導,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確保民眾健康安全。
  • 多國博物館陸續重新開放,數位化轉型提升虛擬遊覽體驗
    抗擊疫情期間,不少國家都在努力平衡經濟開放與疫情防控。一些國家的博物館逐步科學有序開放,同時加快推進數位化建設,相關行業步入穩步復甦軌道。近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同時仍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如限流、消毒、測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等,在滿足民眾文化需求的同時確保民眾健康安全。
  • 南通多家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南通多家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來源: 文物處 發布時間:2020-04-03 字體:[ 大 中 小 ]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為滿足廣大市民公共文化需求,根據國家文物局《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精準有序做好文化場館恢復開放的通知
  • 梵·高博物館、烏菲茲6月初重開,一批知名博物館陸續開放
    近日,在中日韓和德國一些博物館率先恢復開放後,越來越多的藝術機構在因新冠疫情長期關閉之後,宣布重開計劃。重新開放後的梵·高博物館將每日限流700人參觀多數計劃重開的博物館都採用了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例如要求或鼓勵遊客配戴口罩,採取預約制或限流措施,規定社交距離並設置洗手臺等。 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公布其重開計劃,將有更多的博物館加入開放列表。
  • 下周起澳門多個文化場館將陸續重新開放
    記者13日從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獲悉,3月16日起澳門將陸續有序開放多個文物景點、文創及文博空間。△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 澳門文化局供圖△澳門世遺建築鄭家大屋 澳門文化局供圖據介紹,16日起重新開放文化場館包括世遺建築鄭家大屋、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遺址、東望洋炮臺、塔石藝文館、大炮臺迴廊及冼星海紀念館。
  • 國內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然而國外博物館才相繼開始閉館……
    2月27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為全國文博單位的恢復開放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浙江、陝西、江西等省份也發出通知,指導本省正處於閉館中的博物館、紀念館有序恢復開放。當前,多地包含文物單位的旅遊景點和文化機構正在分區、分級、分類、有序開放。
  • 北京博物館陸續開放 外媒:文化生活又回來了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美術館內,一名男孩坐在地上臨摹徐悲鴻的《奔馬圖》,一名60多歲的老人則認真欣賞蘇軾的書法。隨著本周數家博物館陸續開放,文化生活又回到了北京。據埃菲社北京5月15日報導,中國美術館13日恢復開放,進入美術館參觀者彼此之間須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佩戴口罩,並出示健康碼,參觀者必須提前預約,在館內參觀時間不能超過3小時。這距離中國美術館1月24日暫停對社會開放已過去了110天。
  • 重新開放限制多,後疫情時代參觀博物館有何不一樣?
    重新開放限制多,後疫情時代參觀博物館有何不一樣?作者:李夏君 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18日報導,歐洲多國因新冠疫情趨緩
  • 羅浮宮重新開放 義大利多家博物館一周免門票開放
    羅浮宮重新開放原標題:羅浮宮3月4日重新開放,此前因疫情被迫閉館據法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日中午,羅浮宮博物館已重新恢復對公眾開放。同一日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多家博物館重新開放,並將免除3月1日起一周的門票費用。3月1日,法國羅浮宮網站發出中午發出當日閉館的信息。據了解,羅浮宮3月1日上午便停止接待觀眾,但沒有發布正式消息,不少前來參觀羅浮宮的人在門口等待數小時,直到中午時分羅浮宮官方才對外發布正式消息,宣布3月1日全天閉館,何時重新開放需等待另行通知。
  • 北京博物館陸續開放 外媒:文化生活又回來了
    外媒稱,中國美術館內,一名男孩坐在地上臨摹徐悲鴻的《奔馬圖》,一名60多歲的老人則認真欣賞蘇軾的書法。隨著本周數家博物館陸續開放,文化生活又回到了北京。據埃菲社北京5月15日報導,中國美術館13日恢復開放,進入美術館參觀者彼此之間須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佩戴口罩,並出示健康碼,參觀者必須提前預約,在館內參觀時間不能超過3小時。
  • 埃及博物館重新開放
    7月1日,人們聚集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裡。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新華社/歐新 7月1日,佩戴口罩的遊客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參觀。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新華社/歐新 7月1日,佩戴口罩的遊客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接受手部消毒。 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
  • 埃及博物館重新開放
    7月1日,人們聚集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裡。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新華社/歐新 7月1日,佩戴口罩的遊客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參觀。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新華社/歐新 7月1日,佩戴口罩的遊客在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接受手部消毒。 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 新華社/歐新 這是7月1日拍攝的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內部。 埃及博物館於近日重新開放。
  •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重新開放(2)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7月6日 (外代一線)(9)法國羅浮宮博物館重新開放 7月6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內參觀。 因新冠病毒疫情關閉3個多月後,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於6日重新開放。
  • 觀察|英國博物館7月陸續開放:觀眾的減少將意味著什麼?
    觀察|英國博物館7月陸續開放:觀眾的減少將意味著什麼?7月4日起重新開放。澎湃新聞獲悉,目前英國各大博物館尚未公布確切的開放日期,唯一明確的是,重新開放後的博物館觀眾數量將大幅減少。對於許多博物館來說,觀眾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降低,從而帶來運營問題。另一方面,更少的觀眾或許意味著人們終於能夠放慢腳步,好好欣賞作品。
  • 希臘博物館重新開放
    希臘15日開始進一步放鬆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包括允許博物館重新開放。  希臘文化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重新開放博物館是「國家文化基礎設施恢復的第二個重要步驟」。為防控新冠疫情,希臘3月13日關閉所有文化場所。古蹟遺址5月中旬已重新開放。
  • 義大利部分博物館重新開放
    5月19日,在義大利羅馬拍攝的卡皮託裡尼博物館外景。義大利18日大幅放鬆了新冠疫情以來的管控措施,博物館也在允許重新開放之列。部分博物館在時隔兩個多月後重新開放,但羅馬鬥獸場、烏菲齊美術館等熱門景點依然閉館,正在為重新開放做好防疫等準備工作。
  • 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 最新「國博攻略」請收好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池夢蕊)自從3月20日國博閉館後,歷經20天的等待,國家博物館經過改陳後重新開放。這次重新開放後,不僅增加了服務新舉措,還有至少4個重磅展覽近期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