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老師的文學造詣已經達到中國近代的頂峰,今天他也是業界的標杆,幾乎沒有人能擺脫它的右邊。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不僅是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封神作》。
哪些白話短篇小說可以超越?散文詩,《野草》敢於第二次。沒有人敢說第一個存在。雖然很多人認為「一棵樹是棗樹,另一棵樹是棗樹」是笑料,但當一個人洗完鉛華後,就會發現這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除了魯迅之外,郭沫若也被認為是有名的文人,在同一個時代,如果大家都低頭不抬頭,自然會被比較。那一年,郭沫若曾用四個字「評論」魯迅,但魯迅也不示弱。他揮著大手,立即回到五個字。沒想到,人們看到這五個字,啞然失笑。也許這就是郭沫若的一生。
20歲時,郭沫若被父母安排了婚事,女方名叫張瓊花。他兩歲大,是一個沒有受過新式教育的老式女人。但是所謂的「父母的生活,媒妁之言」,對於父母的決定,郭沫若不敢不遵從。
因此,正月十五日,他把張瓊花帶回家,但由於發自內心的牴觸,他在五天後離開家,直到1939年才回來。名義上郭沫若出去學習,其實他是為了避免結婚,但大家感到困惑的是,他不喜歡張存華,所以離婚很好,為什麼要把它綁在家裡呢?
1916年8月,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愛上了一位名叫佐藤富翁的護士,他給對方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3354安娜。為了和郭沫若在一起,安娜與父母斷絕關係後,兩人一起搬到岡山,共度了21年的歲月。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郭沫若忍痛告別安娜,獨自回到國內。在隨後的11年裡,安娜不僅獨自撫養孩子,還承受著社會各界的壓力,她已經與心愛的人斷絕了關係,她已經沒有任何意志了。
1848年,安娜千辛萬苦來到中國,找到郭沫若,還以為家人會再次見面。但是入伍的出現打破了她美麗的幻想。郭沫若早在1938年就嫁給了吳立軍,他們一家其樂融融,辛苦了11年的安娜卻成了一個不合時宜的人。所以安娜哭著離開了,並且不討厭郭沫若。她只討厭這個時代。
事實上,除了安娜之外,郭沫若最對不起的人是在家鄉等他回來的張瓊花。她一生都孝敬公婆,做家務,從未埋怨過任何人。1939年回到村子時,郭沫若找到了張存華,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了多年的歉意。
與郭沫若相比,魯迅在感情問題上處理得很好。朱安是魯迅原來的妻子,待人溫和有禮,孝敬公婆可以說是傳統女性的典範。但是魯迅不喜歡她。原因和郭沫若一樣,朱安是個老式女人,而且還裹腳。結婚後魯迅不止一次對朋友說。她是我母親的妻子,不是我的妻子。我只負撫養的義務,愛情是我不知道的。
但是魯迅沒有和朱安離婚。他深刻意識到,如果不照顧朱安,她的後半生就會垮掉。這樣,魯迅繼續支持朱安,即使後來和徐光平結婚,魯迅老師對感情仍然非常負責,即使時代造成的悲劇也會默默承受。所以他寫了一篇文章諷刺郭沫若,他說對感情太隨便了,已經辜負了幾個女人。
不久,郭沫若給魯迅回了一封信,他不僅讓魯迅少管他的家務,還用「衣冠錦水」四個字罵他。魯迅看了看樣子,馬上寫了一封信回到鬥牛犬,他的反應也很簡單。只有五個字:在才者賈建達。這樣兩個人連續罵了四年,誰勸也沒用。俗話說:當局顯然是粉絲,旁觀者。
對於這件事,世人都笑著說「這就是郭老的一生」,對於感情,他的做法確實有些不盡人意。這也難怪魯迅會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