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以及高中的課本中我們經常會讀到有關魯迅的文章魯迅是在民國時期出了名的大文豪,他看到在民國時期的國人沒有民族信仰,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沒有堅定的信念,於是魯迅想著與其治病救人,治療身體上的病倒不如治療心靈上的病,於是魯迅棄醫從文,以筆為刀,在戰場上喚醒國人內心深處的靈魂,拯救執迷不悟的國人們,當然在魯迅的筆下被罵過的人也不少,就連大文豪郭沫若也難逃一懟。
其實在魯迅的筆下很多的文人都被罵過,其中郭沫若算得上是被罵得最狠的一位,郭沫若兩人其實在私底下常常互懟,甚至還引起了一場世紀大戰,一直到今天都被人津津樂道,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兩大文豪之間的故事吧!
其實在當時最先引起口舌之戰的並不是魯迅,而是郭沫若。想不到吧!因為在當時魯迅發了兩篇文章,其中一篇叫做《我的態度氣量與年紀》,這篇文章在剛發出來的時候就引起了郭沫若的注意,好不容易魯迅發了一篇文章,郭沫若勢必要好好挑一挑刺,後來郭沫若發現魯迅的文中有一個錯字,於是就寫文章直接告訴魯迅其中的問題,詢問道文中是「氣量」還是「器量」?
對於這樣的問題,魯迅當然知道郭沫若是故意讓自己難堪,於是並沒有直接回應這樣的問題。原本以為可以消停但是郭沫若卻不依不饒,他認為魯迅是滿腦子舊思想的反革命者,之後兩人也是相互謾罵,最後用「衣冠楚楚」來罵魯迅。
魯迅聽後非常的生氣,於是毫不含糊地用五個字回應了郭沫若「才子加流氓」。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郭沫若的一生有過三段婚姻,婚姻生活非常的混亂,他的第二任妻子還是一個日本人,因為當時中日關係非常的複雜,最後郭沫若拋棄了自己的日本妻兒回到中國,最後到死前都沒有去看望過他的那位日本妻子,所以魯迅的這五個字的確是道盡了郭沫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