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多瑙河》《命運交響曲》《拉德茨基進行曲》,絕世經典,卡拉揚指揮!

2021-01-20 經典老唱片


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年),奧地利著名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被譽為「指揮帝王」。


《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號(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運交響曲(Fate Symphony),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於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聲望之高,演出次數之多,可謂"交響曲之冠"。

貝多芬在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頭,寫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語:"命運在敲門",從而被引用為本交響曲具有吸引力的標題。作品的這一主題貫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種無可言喻的感動與震撼。貝多芬在第三交響曲完成以前便已經有了創作此曲的靈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推敲、醞釀,才得以完成。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鬥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一首英雄意志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恩格斯曾盛讚這部作品為最傑出的音樂作品。據說,歌德在聽了這首曲子後便有了結交貝多芬的想法。




《藍色多瑙河》

        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執棒指揮的是指揮帝王卡拉揚,當時他已經年近80,指揮技藝爐火純青,這一屆的新年音樂水準之高,達到了難以逾越的高峰。經典的《藍色多瑙河》樂曲奏響,唯美的舞蹈令人如痴如醉。

    


《拉德茨基進行曲》

        《拉德茨基進行曲》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48年。是老約翰最著名的代表作,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據傳,1987年卡拉揚執棒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當演奏最後一曲時突然轉身,指揮觀眾互動共同完成演奏,現已成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傳統。

    


相關焦點

  • 《藍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進行曲》 19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今年的音樂會已於昨日上午舉行,我們擇取大家最熟悉也是歷年常演不衰的曲目《藍色多瑙河》及《拉德茨基進行曲》。這兩首樂曲在施特勞斯家族中可說是最具代表性,一首是經典的圓舞曲,一首是著名的進行曲。儘管父子都創作了許多圓舞曲,但「圓舞曲之王」的桂冠最終戴在了兒子的頭上;老約翰·施特勞斯雖也有「圓舞曲之父」之稱,其意義卻更多地體現在輩分上,人們談起他,首先映入腦海的還是《拉德茨基進行曲》。《藍色多瑙河》即《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創作於1866年,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初將它寫為合唱曲,兩年後才改為管弦樂曲並獲得極大成功。
  • 卡拉揚誕辰100周年
    致敬唱片發行
    唱片:《金色卡拉揚》  指揮:卡拉揚(1908~1989)  演出: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安娜·索菲·穆特   曲目:21首  赫伯特·馮·卡拉揚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如今他以超過2億的銷量穩居古典唱片排行榜的首位,同時也是曲庫最廣的指揮。
  • 小演奏家們奏響《拉德茨基進行曲》陪伴觀眾跨年
    在《拉德茨基進行曲》中倒數新年的到來,已經是樂迷們的習慣,但如果這首經典樂曲是由孩子們演奏呢?昨晚,BMF少兒節日樂團在國圖藝術中心登臺上演了新年音樂會。在張冰冰的指揮下,小朋友們帶來了《阿萊城的姑娘》選段「法蘭多爾舞曲」、作曲家鄒野創作的管弦樂狂想曲《我們唱過的歌》、貝多芬《F大調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和著名的《第五交響曲「命運」》以及《拉德茨基進行曲》等作品。BMF少兒節日樂團誕生於2019年,秉承「公益性「原則,面向全社會公開招納團員。從經歷選拔加入樂團到跟隨專業老師學習音樂,再到排練和演出,不向團員收取任何費用。
  • 平安夜,一起聆聽《藍色多瑙河》
    想要欣賞中國第一指揮陳燮陽的風採,想要聆聽最純正的交響樂,12月24日晚在河南人民會堂,千萬不要錯過。  音樂會內容:  演繹《藍色多瑙河》等10首曲子    說到音樂會,大家最關心的自然是上演曲目。  上半場有根據流行歌曲《我的中國心》改編的交響樂《中國心》;L.萊哈爾創作的圓舞曲「金與銀」;P.I.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段;L.V.貝多芬創作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一樂章;R.羅傑斯創作的電影《音樂之聲》選段等5首曲子。
  • 20部經典交響樂提升孩子們藝術氣質
    01、藍色多瑙河  藍色多瑙河  Vienna Dance Orchestra - 維也納華爾茲  《藍色多瑙河》是奧地利著名音樂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作品之一。小約翰·施特勞斯被譽為「圓舞曲之王」,他的這首作品,也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
  •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六交響曲》 赫伯特·馮·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在這版1967年的錄像中再現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中的情感與自然雙重風暴。
  • 卡拉揚-《莫扎特:晚期交響曲》
    這套《莫扎特:晚期交響曲》由DG唱片公司發行於2008年,赫伯特•馮•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錄製。 其中《降E大調No. 39交響曲》作於1788年,該曲曾被人們尊稱為「天鵝之歌」,以表達對莫扎特和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此曲自始至終貫穿著舞蹈性的節奏與旋律,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主義精神。
  • 高遠致︱戰爭與和平:《藍色的多瑙河》小史
    藍色多瑙河演出現場速寫奧地利第二國歌很多偉大的作品經常不被同時代人所理解,人們往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認識到很多傑作的價值,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馬勒的交響曲......而也有太多的作品
  • 推薦: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
    推薦: 卡拉揚指揮貝多芬第二、第八交響曲幾十年以來,相比較於貝多芬的第五、第九交響曲,他的第二和第八交響曲則被視為相對邊緣的作品。
  • 50首卡拉揚指揮的經典名曲,收藏了慢慢聽
    von Karajan 1908年4月5日 - 1989年7月16日 莫扎特《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梅紐因演奏卡拉揚指揮
  • 小提琴合奏交響曲《藍色多瑙河》
    《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品第314號(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奧地利著名音樂家,被譽為「圓舞曲之王」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作品。此曲創作於1866年,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
  • 卡拉揚與蕭士塔高維奇第十交響曲
    在4月29日晚北京音樂廳舉行的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上,加拿大年輕指揮家馬爾科·帕裡索託指揮了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十交響曲。在座的聽眾對蕭士塔高維奇這部一向以艱深難解著稱的交響曲表現出空前的熱情,在指揮謝幕數次後,他們仍在熱烈鼓掌,其中有些人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向舞臺上的音樂家致敬。
  • 卡拉揚《貝多芬1-9交響曲》:難以超越的經典
    無論是對指揮家,還是對管弦樂隊來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永遠具有挑戰性。很顯然,執棒柏林愛樂樂團的卡拉揚十分希望知道他們對於這部作品的演奏到底能夠達到怎樣的境界。
  • 「東風日產 · 天籟」《藍色多瑙河》世界經典名曲新年音樂會
    本場音樂會以「藍色多瑙河」為主題,希望帶給觀眾如經典樂曲
  • 紀念卡拉揚111歲誕辰:最值得聆聽的一套卡拉揚唱片
    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甚至在中國古典樂迷中被人稱為「指揮帝王」。卡拉揚指揮曲目的廣泛幾乎無人可及,從巴洛克到古典、浪漫派一直到二十世紀的現代音樂,除了德奧體系的音樂家,還有法國、俄國、東歐等。不可否認卡拉揚野心勃勃且傲慢如帝王,但對音樂他是謙卑的,他對音色極度敏感,是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今天是「指揮帝王」卡拉揚111周年的誕辰,回顧其璀璨的藝術人生中,值得一提的作品必然有這套《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歐美經典音樂《拉德茨基進行曲》電影《純真年代》配樂
    這首《 Radetzky March》(拉德茨基進行曲)是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48年。是老約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並且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
  • 《拉德茨基進行曲》一本關於社會和人的末日的書
    《拉德茨基進行曲》,作者: [奧地利] 約瑟夫·羅特,譯者: 曹英華,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2018-2-11938 年,被迫流亡法國的奧地利猶太作家約瑟夫•羅特(JosephRoth總而言之,與現代文學的所有經典著作一起,無論是小說、戲劇,還是詩歌,現代人要「將平庸的理性外殼炸開,將人性的複雜與多樣性顯露出來」(汪民安語)。更為重要的是,文學現代性的內在關聯性來自它對於「腦的現代性」所採取的批判立場,雖然它也同樣參與了後者的世俗化思想。
  • 科學網—維也納音樂會上的經典旋律
    當壓軸曲目《拉德茨基進行曲》的音樂響起時,熱血沸騰的一家人站立在電視機前,隨著歡快的節奏一起用力鼓掌…… 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王靜對音樂頗為熱愛。她告訴記者: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有許多傳統,其中每年必演曲目《藍色多瑙河》和《拉德茨基進行曲》,則是其傳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