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有它自己的呼吸,它讓我們感到壓力,又讓我們得到解脫。 」
——赫伯特·馮·卡拉揚
卡拉揚,全名赫伯特 馮 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出生於奧地利的首府薩爾斯堡。這裡曾誕生過世界上最偉大的天才作曲家 —— 莫扎特。而卡拉揚是奧地利著名的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
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甚至在中國古典樂迷中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卡拉揚指揮曲目的廣泛幾乎無人可及,從巴洛克到古典、浪漫派一直到二十世紀的現代音樂,除了德奧體系的音樂家,還有法國、俄國、東歐等。不可否認卡拉揚野心勃勃且傲慢如帝王,但對音樂他是謙卑的,他對音色極度敏感,是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
今天是「指揮帝王」卡拉揚111周年的誕辰,回顧其璀璨的藝術人生中,值得一提的作品必然有這套《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卡拉揚的演繹
- 貝多芬交響曲的最高表演水平 -
卡拉揚在他顯赫的一生當中先後四次錄製了貝多芬的交響曲全集,其中第一次是50年代和愛樂樂團,其他三次都是和柏林愛樂,時間分別是1963、1975、1982。而60年代的那一套尤為重要,它是唱片史上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發行的貝多芬交響曲。
「1963」版本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一直被褒獎為管弦樂隊的最高表演水平,被認為是歐洲管弦樂團的新標準。
為何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的這套作品如此令人欣賞,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著高尖的專業水平和指揮長期的訓練要求下才能達到的境界。他們奏岀的每一個音,時值、輕重是完全一致的,樂句的每一個進入、氣息又都是那麼地整齊劃一。
評論家和購買唱片的公眾都極為喜愛音樂演繹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緊迫性和美感、以及強烈的愉悅感。這樣的愉悅感在史詩般《第九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那令人激動的演奏以及富有表現力的歌唱中,達到了極致。
這套唱片之所以令人目瞪口呆,還得益於年輕的聲音平衡工程師格恩特·赫爾曼斯,在柏林耶穌-基督教堂裡乾淨、清晰、大膽的「閃閃發亮」錄音,這是他作為卡拉揚首席錄音師的首次亮相。
評論家們引用了卡拉揚的解釋說明作為這套唱片的一個基準。記錄管弦樂曲和協奏曲的錄音技術,幾年之前就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作為記載音樂媒介的磁帶開始出現,加上先進的麥克風技術和優越的回放技術,均促進了更好的信息保真度也使得編輯愈發容易。
從最初發行開始,五十多年以來,這套唱片一直都是有史以來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最為暢銷的唱片。
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
- 偉大的音樂裡程碑 -
卡拉揚演繹的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合輯中的每一首曲目,都可謂是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乃至古典音樂史上作品的偉大創舉。
貝多芬是音樂史上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而九部交響曲代表了他音樂創作的最高成就。
貝多芬一生雖遭遇許多不幸,而最殘酷的,莫過於三十歲後就為耳疾所苦,最後終至兩耳全聾。但他並未為此而憂鬱過日,反而昂然挺立,以不屈不撓的精神,面對人生的每個挫折。因此我們常能感受到他的音樂具有人類真切的特性,很能扣人心弦,動人肺腑。貝多芬以無比熱情,創作了九首宏偉的交響曲。
這九首交響曲不但是他音樂的精華所在,更是貫串一生初、中、後整個創作期,故而被世人尊稱為不朽九首。貝多芬在創作交響曲上,有多方面的突破與革新,特別是擴大了管弦樂的編制而且增加了銅管樂器、打擊樂器與短笛,甚至還運用了聲樂,使得交響曲的表現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為後世的創作,留下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而《卡拉揚: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堪稱模擬時代的範本,是樂迷不可錯過的超值選擇。它也是唱片史上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發行的貝多芬交響曲。
40多年以來,這套唱片幾乎成為了欣賞貝多芬9首交響曲的基準。無論就其紀念價值還是藝術價值,卡拉揚為我們建立了一個高水平的聆聽標準。
今天,就讓我們在卡拉揚的作品中,欣賞來自貝多芬交響曲的璀璨光輝。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C大調第一交響曲,作品21
《No. 1交響曲》,貝多芬開始創作於1794年,完成於1796年,包括四個樂章。據說這部作品是應斯維頓男爵的建議而作,斯維頓男爵是莫扎特和海頓的保護人。這部作品的突出部分是第三、四樂章的輕鬆、詼諧、活潑。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36
《No. 2交響曲》,貝多芬1801年開始創作,1802年10月完成於維也納。1802年,貝多芬已預感到他可能完全失去聽覺,這部交響曲是貝多芬在與命運搏鬥中寫成的。這部作品包括四個樂章:1.柔板,朝氣蓬勃的快板。2.小廣板,弦樂組寬廣的流動,木管樂器溫柔的回應。3.諧謔曲,快板,主題仿佛成了神話中的舞蹈場面,中段有優雅的木管三重奏。4.極快板,柏遼茲稱它為第二諧謔曲,充滿了活潑與歡樂。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55 "Eroica"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英雄」
《No. 3交響曲》也就是《英雄交響曲》,是古典主義音樂藝術的一次大變革,它採用了全新的音樂語言和創作手法,所蘊涵的深刻內容更是舉足輕重。從此,貝多芬進入了他創作生涯的黃金時期,譜寫了許多不朽的作品。自《英雄》開始,音樂這種藝術形式一躍而出,佔據了與文學和繪畫平分秋色的地位。因此,《英雄》不僅是貝多芬交響曲創作的轉折點,也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裡程碑。
Symphony No. 4 in B-Flat Major, Op. 60
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60
《No. 4交響曲》創作完成於1806年的9、10月間,這部作品充滿著明朗、富詩意情趣的柔和,其中多微妙、色彩豐富的細部。全曲分四個樂章:1.柔板,活潑的快板,一個帶點兇兆的緩慢引子引出最輕鬆愉快的快板,接著獨奏大管、雙簧管、長笛有精彩的旋律對話。2.柔板,美妙旋律中寧靜流動與輕搖的伴奏。3.活潑的快板,諧謔曲是萬花筒般的色彩印象的展現。4.不太快的快板,從小提琴的無窮動旋轉開始,最後是整個樂隊的旋轉,如野蜂飛舞,也如神話中小精靈的舞蹈。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
F大調第六交響曲,作品68 「田園」
《No. 5交響曲「命運」》和《No. 6交響曲「田園」》是最廣為人知的。《命運》是交響音樂最傑出的代表,被看作交響樂理想的結晶,是「交響思維」最集中、最有說服力的體現。樸素清新而又詞韻豐美的《田園》最容易讓人感到親近。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
《No. 7交響曲》的主題與《No. 3交響曲》相似,也是描寫英雄。但處理的方法卻有所不同,它不是用戲劇性的衝突和鬥爭來表現英雄的形象,而是著重描寫人民的凱旋與歡樂。全曲貫穿著一種舞蹈特性,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華格納稱之為「舞蹈的頌讚」。
Symphony No. 8 in F Major, Op. 93
F大調第八交響曲,作品93
《No. 8交響曲》的整個織體無比地細膩,精緻複雜。在某些方面它十分大膽,儘管看起來它比較嚴謹。它用傳統的四樂章形式,第一樂章:富有生機的快板;第二樂章:詼諧的小快板;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第四樂章:活潑的快板。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Choral"
D小調第九交響曲,作品125「合唱」
《No. 9交響曲》被尊稱為「不朽的九曲」,這首交響曲不但是貝多芬一生音樂的精華,也因為貫穿在他一生整個創作期,在交響曲史上擁有無與倫比的地位。
貝多芬可能因為耳聾所以才能完全摒除外界的幹擾,從而創造出人類音樂史上如此巨大、有震撼力、對未來充滿光明期待而又曲折婉轉無與倫比的作品。
//////
時至今日,卡拉揚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仍舊被全世界古典樂迷視為必備的經典版本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