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為什麼請賈雨村做西席,還自掏腰包為他復官,原因很簡單

2020-12-04 講點歷史小八卦

看紅樓夢,總有一個疑問:賈雨村雖生於仕宦人家。但到他時卻祖宗根基已盡,窮到賣文為生,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劍眉星眼,直鼻方腮。為人野心勃勃,城府極深,喜怒不形於色,心狠手辣,敢作敢為,脂評他是曹操一類的亂世奸雄。而林如海探花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

一個是清癯瘦弱的文人,一個是孔武有力的奸雄,出生經歷性格都大相逕庭,林如海認識賈雨村時,他就因為貪酷且又恃才侮上而被革職,為什麼林如海還會請賈雨村做黛玉的老師,之後更自掏腰包寫推薦信,讓賈政出面幫雨村復職呢?

賈雨村運氣其實一直不錯,雖然出場的時候,借居寺廟賣字為生,情形很糟,但是年輕人還沒有被生活的困難壓倒,才情傲人,志氣高昂,不但遇到甄士隱的接濟,而且遇到「僥倖」的青眼,脫運交運,中進士,一下子平步青雲。可是他的好運氣沒有延續多久,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上任不到一年被革職了,這個處分是很嚴重的,就如同今天公務員被開除,政治前途徹底毀了。書中所寫,賈雨村的倒黴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有些貪酷之弊」,一個是「恃才侮上」。

雨村是知府,俗語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只要當到這個級別的官,即便不是「貪酷」,想來也可迅速致富。儒林外史中範進只是中了舉,鄉紳大戶送田送地巴結,何況是一方大員的地方官雨村罷官之後,「交代過公事,將歷年做官積的些資本並家小人屬送至原籍,安排妥協,卻是自己擔風袖月,遊覽天下勝跡。」看起來很瀟灑,到處遊山玩水,事情真是這樣的嗎?

他與冷子興聊天: 去歲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薦我到甄府處館。也因祖母溺愛不明,每因孫辱師責子,因此我就辭了館出來。也就是說賈雨村剛從任上下來就去當教書先生了,教私塾這個事情,只算是個餬口的工作,家有三擔糧,不當孩子王,所以,差不多是秀才或者老童生的專屬,連舉人都絕不肯屈就的,賈府一品公侯府,寶玉上學也只是賈代儒一個老儒授課。果然甄家對先生並不尊重,老太太還每孫辱師,把他氣得棄了館。

賈雨村於是又開始遊力歷,到了揚州,又走不了。

雨村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將一月光景方漸愈。一因身體勞倦,二因盤費不繼,也正欲尋個合式之處,暫且歇下。幸有兩個舊友,亦在此境居住,因聞得鹽政欲聘一西賓,雨村便相託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

一場病就把盤費花光了,有朋友在,不是借錢救急,修書回家要錢,卻是出去找工作。現在又是找門路,再去當教書先生,一個堂堂進士,前任知府,卻給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當老師,說明他的生活困窘,至少沒啥大錢,說他在任上貪汙是佔不住腳的。

細看彈劾的文本: 「生情狡猾,擅纂禮儀」:「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前一句說他不合禮教,屬於扣帽子,「沽清正之名」,是說他表現得很像個清官,而且是「沽」,說他只是形象工程做的很好;「暗結虎狼之屬」,是說他自己不出面,靠下屬去做壞事,於是有了「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的結論。

從這個彈劾來看,賈雨村不僅根本沒有貪汙實據,相反他是個清官,因為是清官,他才有道德榮譽感,有工作責任感,事實上,以他的才幹,本職應該做的不錯,甚至很出色,很可能因為工作上的事情頂撞得罪了上司,不然沒有才幹優長,恃才侮上之說,他不懂為官之道,不知道逢迎巴結,把上下人等都得罪了,所以上司找個機會把他彈劾革職了,所有的官員都暗喜。

賈雨村被革職其實很冤枉,林如海惜才,所以才會讓他給黛玉當老師,有機會就幫他復職了。

可是人是會變的,賈雨村在貧賤之時得甄士隱相助,前腳拿了錢,隔天就走,連招呼也不打,剛發達了,不是報恩,而是急於討恩人的丫鬟當妾,人品還是有問題的。革職令到時,他「心中雖十分慚恨」,但這裡的「慚」由何出?「恨」由何生?他「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嘻笑自若」時,到底想到了什麼?

人窮不可怕,他人坐在寶馬裡哭,還是坐在自行車上笑,橫豎都和自己無關,他一個窮鬼,寶馬固然沒有,自行車也是沒有的,沒啥好比的。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第二次落魄,他是生生的從坐寶馬的,掉到了騎自行車的,境況當然是比當初要好一點,但心態恐怕到是加倍低落了。賈雨村是吸取了這次深刻教訓的,他發現,草根出身的自己,所謂的理想、抱負,都是可笑的。當貪官,至少還能結交上司,交好同事,當清官,卻只能落到革職的境地。所以,他發現自己其實是沒有資格當清官的,也是不配當清官的,更何況,他也絕不會願意自己再一次去過窮苦的日子。這就是他脫胎換骨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把「護官符」看得高於一切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賈雨村貪贓舞弊為何能當林黛玉老師?曹雪芹:用他只為襯林如海
    難道不怕賈雨村把林黛玉帶偏了嗎?實際上,賈雨村擔任林黛玉的老師只是作者藉以表現林如海這個人的一個引子。小說中對林如海的描寫並不是很多,幾句帶過,而小說中至關重要的林如海很有錢這件事正是作者想借賈雨村表現出來的:林如海是巡鹽御史這事人盡皆知,但巡鹽御史官有多大?
  • 《紅樓夢》中,林如海到底是清官還是貪官呢?
    林如海是賈家女婿,與四大家族在官場上不會無聯繫。而且有兩個為官的大舅子,賈政與賈赦,又有小輩賈珍,賈璉也擔當朝廷之職。對賈家人了解,所以從他向賈雨村的評語中,偏向賈政為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應該是賈政一類人。而賈政因為妹夫介紹的人也極為熱心,說明對妹夫很尊敬。
  • 儒雅的林如海,對賈雨村說了一句話,暴露出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他的祖上曾經襲過侯爵,他自己又是探花出身,不折不扣的書香門第。雖然那個年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林如海卻堅持讓女兒讀書,還給林黛玉請了一位前科的進士做老師;林如海過世之後,林黛玉帶回的父親的遺物,是數不盡的書籍。林如海有兩位內兄,一個是賈赦,一個是賈政,賈赦是一等將軍,賈政是五品員外郎,林如海卻只對官職明顯低得多的二內兄賈政讚不絕口。
  • 林黛玉很優秀,可是賈雨村品行並不好,為何賈雨村能做林的老師?
    能夠證明賈雨村很有學問的就是他真的就考上了進士,並做了官,儘管做了一次短暫的官,一年都沒有做到就被罷免了,原因是雖才幹優長,未免貪酷,且恃才侮上,那同寅皆側目而視。這大概是天下大部分有才華的人通病吧,才高八鬥心也比天高。和湘雲說的假清高有點類似。
  • 林如海為啥花大價錢給賈雨村買官,這個小秘密你發現沒?
    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託內兄務為周旋協佐,方可少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弟於內兄信中已註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賈雨村:林大人,聽說我這樣被革職的現在可以起復了。林如海:好巧呀,我閨女正好要進京,賈老師是她的恩師,我感激不盡啊。
  • 賈雨村和林如海,誰利用了誰?為了轉移財產,冷子興是最佳配角
    賈雨村護送林黛玉到賈府,林如海把賈雨村推薦給了賈政,此後,賈雨村官運亨通。林如海是皇上欽點的鹽政,這是一個肥缺。賈敏去世,林如海自知不久於人世,那一定要為林黛玉做打算,大家便猜測,林如海的家產是怎麼轉移的?這跟賈雨村有關係嗎?
  • 落井下石的賈雨村是怎樣走向飛黃騰達的?
    在我們看來,這一筆資助,怎麼都是賈雨村改變命運的一筆資助,但賈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而將來他還要接受林黛玉父親林如海的資助,那個時候就不是這樣了,為什麼前倨後恭呢?我認為那是因為,當時尚未走向官場的賈雨村還有一點男人的豪氣,而到見林如海時,他已經經過了宦海沉浮,開始學乖了!這是後話。
  • 《紅樓夢》裡,黛玉兩次進賈府,為什麼有賈雨村同行?
    這一次,黛玉是主客,賈雨村更像個隨行的管家,林如海客氣的請賈雨村相送女兒進京,其實是為了賈雨村節省了一路的開銷,只是做得周全,好似欠了賈的人情,給足了賈雨村的面子,有了林如海的介紹信,賈政才能見他,林如海替賈雨村敲開榮國府的大門。
  • 重讀紅樓夢:林如海明知賈雨村人品有問題,為什麼還願意幫他一把
    這句話表面上看來,似乎和紅樓一書並無多大關係,但書中卻幾番隱晦的提到官場的昏暗,其中更直接的道明賈雨村因為貪汙被革職罷官的語句。可既然是以這個名義被革職,那麼就算他是被人陷害的,只怕在人際關係上的問題,也是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的。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讓林如海親自請回去,給自己的女兒林黛玉當了師傅。
  • 紅樓夢裡林如海為黛玉的未來做了一個安排,看似辛苦,卻很溫馨
    賈敏死後,林如海為何安排賈雨村繼續做黛玉的老師?原來大有深意最近在寫關於黛玉進賈府的原因時,看到有的讀者留言,說古代有「五不娶」,而黛玉的情況恰好符合第一種「喪婦長女」不娶,因此林如海才安排黛玉去賈府,由外祖母教育撫養。
  • 《紅樓夢》中林如海死後,林家在官場是否仍有影響力?
    林如海前科探花,官曾至蘭臺寺大夫。家是列侯,曾襲三世,至他是五代,科舉考功名,後調揚州巡監御史。林如海為官沒有直寫,通過冷子興與賈雨村言了解其家及家人。林如海死前是秦可卿死不長,秦可卿為人溫柔和善,為賈母第一得意重孫。又有才幹,死前託夢王熙鳳治家管理墳地,蓋房充地以備意外之需。
  • 林如海為賈雨村辦事,為何不求賈赦?而是去找賈政?其中暗藏玄機
    林如海對他的幫助要更大一些,賈雨村與賈府搭上線,就多虧了林如海的介紹,林如海自己是賈府的女婿,他也是皇帝的寵臣,在東南地區能做御史,他本人也有能力幫助賈雨村謀前程,不過林如海他並非是京官,京城內部的人員變動,他也沒有辦法觸及到,他也就需要藉助賈府的力量,在為雨村活動的過程中,林如海是找到了賈政,通過他的關係又聯繫到王子騰,這才幫雨村謀了官職。林如海為賈雨村辦事,為何不求賈赦?
  • 《紅樓夢》| 品學兼優的林如海,為何不親自教女兒林黛玉讀書?
    相比賈府子弟一個比一個紈絝,同為世家子弟的林如海簡直是個榜樣人物,品、貌、才都是拔尖的。作者曹雪芹賦予他「林如海」的姓名,脂批說是「學海如林」之意,我以為在此之外,還有才華橫溢、心寬如海的含義。這就出現了一個疑問,品學兼優的林如海,為何不親自教女兒黛玉讀書,卻請才學不如他的賈雨村當黛玉的家庭教師?
  • 林如海為黛玉的謀劃因賈府功虧一簣,他的這個舉動讓賈府萬劫不復
    所以就連黛玉身邊的紫鵑都感嘆無人為黛玉的將來籌謀,但是實際上林黛玉並非真的無人替她謀劃。林黛玉會進賈府,是因為生母去世加上父親勸說才同意的。一個身體長期羸弱的幼女,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留在自己身邊撫養,但是林如海卻把女兒送到了千裡迢迢的嶽母家,看似不近人情,實則考慮甚多。第一,賈敏是賈母最疼愛的小女兒,所以愛屋及烏勢必會厚待黛玉。
  • 林黛玉有進士賈雨村做老師,賈政為什麼不給賈寶玉請好老師?
    從來只見他在姐妹隊伍中胡鬧,從不見他認真讀書。唯一一段讀書經歷,還是與秦鍾一起附讀賈家私塾。不過私塾的教學水平很一般,不過就是給上不起學的子弟們準備。賈寶玉本應該請私教的。可從頭到尾沒有見過賈寶玉的私教老師,也沒見賈政給兒子請過老師,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背後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可以聊聊。林黛玉初入榮國府是第三回。
  • 賈政與賈雨村的交往有沆瀣一氣的成分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讀過《紅樓夢》的人都有一種感覺,所有的成年男主人只有一個正人君子,那就是寶玉的父親賈政。賈雨村與賈府的相交源於林如海的推薦信。賈雨村曾在落魄時做過林黛玉的家庭教師,當得知朝廷「起復舊員」的消息後,林如海修書一封,推薦給賈政,並讓賈政承擔「起復」的花銷。這件事反映兩個問題。一是林如海對賈雨村印象很好,主動提出寫信,還要求賈政承擔必要的費用。當時的林黛玉身體弱、年齡小,賈雨村的西席之職不會有什麼建樹,並不值得東家如此感謝。林如海的推薦信實際上是源於對賈雨村的好印象。
  • 葫蘆廟裡的一把火,卻是林如海之死的根源
    《紅樓夢》中的林如海是賈府太君賈母的女婿,他雖然是科第出身,但也是世代侯門。他一出場便被欽點為巡鹽御史,這可是個肥差。林如海的巡鹽御史應該是康熙皇帝欽點的。他的死跟葫蘆廟的大火有著千絲萬陸的聯繫。賈雨村祖上本來也是詩書仕宦之族,他又姓賈,被賈府物色為眼線也不足為奇。他為什麼被困在葫蘆廟裡?又為什麼能得甄士隱相助呢?因為他們有共同的使命。然而賈雨村比甄士隱心眼多。甄士隱「秉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賈雨村功利性很強,為達目的是不擇手段的。
  • 薇姐說紅樓:紅樓夢人物分析——林如海
    祖上襲列侯,要我說,這林如海也是夠倒黴的,本來這列候世襲不過三代,可是因為皇恩浩蕩,林如海的父親加襲一代,到林如海這一代徹底沒了,再加上林家血脈單薄,他也沒個兄弟姊妹,所以到他這一代,他就只能靠實力說話了。不過林如海也是不錯,考中探花,出事不過三年,就從蘭臺寺大夫,遷升至揚州巡鹽御史,還娶了賈府的小姐,賈敏為妻,這足以見其優秀之處。
  • 賈雨村進林府無蓄意,林如海給賈政寫薦信在賈雨村求他之前
    第三、賈雨村去林家教書也是有緣故,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有一個月才漸愈,這樣造成了賈雨村盤費不繼,所以想找個合適之處住下,古代不像現代可以窮遊, 賈雨村只得暫且住下主要是想找點事做,作安身之計,剛好有林如海要為黛玉找老師,幸而賈雨村有兩個舊友,幫其謀了進去。
  • 賈雨村進林府無蓄意,林如海給賈政寫薦信在賈雨村求他之前
    第三、賈雨村去林家教書也是有緣故,正值偶感風寒病在旅店,有一個月才漸愈,這樣造成了賈雨村盤費不繼,所以想找個合適之處住下,古代不像現代可以窮遊, 賈雨村只得暫且住下主要是想找點事做,作安身之計,剛好有林如海要為黛玉找老師,幸而賈雨村有兩個舊友,幫其謀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