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淙來:談邱漢橋山水畫的構圖取像,意境無窮畫境無際

2020-10-29 國畫藝術

金淙來 文化學者

在歷代繪畫的歷史傳承中,繪畫的構圖取像,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構圖的好壞,也反映出畫家藝術修養和思想水平的高下。唐代張彥遠說:「至於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可見構圖取像的重要性。

構圖取像,這正如你家中的裝飾布局,首先從大體的定調設色,然後物器擺放位置,調子調配等等,然而裝飾的高低水平,取決於你的審美觀念,個人情調和藝術元素。繪畫也有同樣的道理,一張白紙,畫出能打動人內心思想情感,久有回味,爽心悅目的作品,這也靠的是畫家本身的藝術才情,文化積澱,以及對自然生活的敏銳觀察和取景構圖。

邱漢橋 山水畫 畫中遊

中國繪畫構圖也有很多的形式,如全景構圖、平遠構圖,俯視、仰視、散點等等,這些都給中國繪畫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對中國繪畫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業績與貢獻。中國繪畫在傳承與發展中,以南宋以來的截取式山水畫構圖(邊角法,截斷法)即馬一角,下半邊的特定鏡頭式的山水畫,突破了北宋時盛行的全景式構圖,即上留天,下留地,中間立意定景的構圖模式,這在山水畫的構圖上是一次性重大的創新突破。這種截取式的構圖,就像我們現在的攝像機一樣,可隨處取景,即景物可隨時地從地面,水面或山巒突然截斷,把所截最美的一截,用一定的空間表現出來,形成一種多樣性、趣味性、詩意性的畫面構圖。這種構圖方式,空間布置,使得畫面景象顯得更新奇,更無邊無際,無窮無限的深遠感覺,恰是這種感覺,在邱漢橋的繪畫作品中就表現得遊刃有餘,也許這是歷史的巧合,也許這也是傳承中的進步,漢橋的作品不單從馬一角的截取式構圖中獲得啟發,更重要的是他把現代人的審美意識放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有風格。他的作品,從整體來觀,有一種幾何圖形的內在思維,平行線和塊面的幾何圖式,給你一種衝擊和形式的質感美,從另一方面,啟發你的想像,無窮無盡,深感一種奧妙博大。在他的作品中,無論你近視還是遠觀,一種唯美總是震撼著你內心的深處,這種唯美,是象外之象,象外之景,象外之韻,這種構圖有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感,有種深切,深情的藝術享受。

邱漢橋 山水畫 山映斜月無接水

觀邱漢橋先生的作品,你可以發現他的作品有一種情與味,墨與勢的彰顯。方寸之內,包千仞百裡,氣旺神暢,厚積而薄發。在他的繪畫過程中,講求的是一種思想,講求的是一種宇宙萬物的靈性溝通,物我通達,「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他的許多作品無論大作小幅,總是以一種新的構圖,剪取出山水中的精華,而不是像圖經一樣羅列山水村鎮,另一方面他對作品講求的是一種神遊,心遊把造境與寫意相結合,以意構圖,表達出人內心的情感交融和心中暢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氣」。

實際上中國畫的支撐點來源於玄道中的「氣」,而「氣」是從宇宙人生、自然造化中而生,漢橋先生的畫也是從這個「氣」中而來。這幾十年來,他博覽百家經典,研究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從而也寫下了自己的著作《在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尋找大美》,深刻地講述了中國繪畫與傳統思想的哲理,道出了他對氣的理解和內涵,加深了「氣」在中國畫中的構造。實質上構圖不僅是一種質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種質的內涵,可能很多的畫家乃至史前的論畫者把它看成了一個片面性的形式,把構圖孤立在一個層面上,可邱漢橋沒有,這就是他跟其他畫家的區別,所以賞他的作品更具品位性和價值性。當然欣賞他的作品,也要你的知識內涵,否則你只知道其作品一種外表美,而不知一種內涵的餘味感和精神美。

邱漢橋 山水畫 時見歸村人

邱漢橋先生的作品有時象從一種弦聲中而來,有時輕奏、有時象樂章、有時象夜的月光曲,寧靜清幽,如《金湖灣》和《水墨世界》系列,一種清幽、靈動的自然之美,使你嘆服。而他的《神山聖水》系列,又使你感到自然中的神秘,象「玄」中的道,又象一種梵音、佛音、天音的繚繞使你感受到人對大山和自然的敬仰。他的繪畫作品中對暈光的處理特別好,這種光不是日光,也不是反射光,它是作品中的「靈氣」之光,看了這種「靈氣」之光,能使你的情感油然而生,能使你的幻想更衝動富有,自然之氣、大地之氣、宇宙之氣在你的心中悠然而飄動。這就是作品的神妙之處,正是這種神妙之處,是許多畫家欲而不達的藝術高點。從而也創就了每一個時期不同的藝術大家。

一個藝術家的高度,在於他的思想,思想有多高,畫藝有多深,邱先生總以一種情感繪畫,在他的眼中萬事萬物都有生命和靈氣,就是一塊堅硬的石頭、一株無言的小樹都有它的生命和靈氣,他創作的主題山水系列,經常以山石為題材,來抒發人內心的思想情懷,雄渾、博大、堅強千古流長的精神風貌。把一種內心的吶喊,用意象的一種美表現於畫上,以意構圖,集中表現在所作的畫幅中,讓賞畫者在作品中衝動,冥想,回味,無邊無限,這就是邱漢橋先生的創造,這種創造是一種圖式美和思想意識相結合的截圖開創,他表現出中國畫既傳承又現代的藝術新語言。

相關焦點

  • 熟練筆觸讓畫境出彩,構圖則影響山水畫氣勢,淺析畫中三大構圖
    熟練筆觸讓畫境出彩,構圖則影響山水畫氣勢,淺析畫中三大構圖文/文涓構圖在中國山水畫中尤為重要,雖然筆墨為基礎,但僅僅依靠筆墨,無法將畫面變得生動。即便是掌握了筆墨的純熟演繹,也只能夠畫出筆墨的堆疊,不能夠將其稱之為藝術作品,而構圖的定義和表現究竟如何?從構圖的特點和表現形式來看,其實構圖指的就是畫面中的章法,需要將複雜的意象從山水畫中擷取並且以一種較為合理的方式放在畫面當中。
  • 兩宋山水畫構圖方式與意境的營造
    這些經典的構圖方式所體現出的審美感受多是雄渾、整肅、凝重、平正、嚴謹、深厚等藝術審美要素。 這些審美要素,正是那個時代的畫家對山川自然之本體、主觀精神最真實的藝術感受。「畫不貴似,而貴於真」;「度物象而取其真」;「制度時因,搜妙創真」。這些理論是荊浩在《筆法記》當中,就關於如何把握山水自然內在本體精神而提出的具有開創性的理論。
  • 國畫研究|賀天健談山水畫之意境
    賀天健先生的山水畫雄奇深厚,元氣琳漓,充滿著生命和活力。他的畫線條挺勁老辣, 墨色酣暢蒼渾,色彩變化多端,能根據不同的境界,把祖國河山的雄偉秀麗,充分的描繪出來。在傳統技法上精研各家畫派,能集取眾長,自出機抒,對水墨,淺絳、淡彩、重色、大青綠等設色,均深具功夫,有獨到之處。
  • 中國陶瓷文化:淺談陶瓷山水畫的意境與創作
    要師法前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旁採博取,外師造化,長期苦練,親身實踐,認真研究,博學修藝,多參考學習陶藝家們的優秀作品和繪畫技巧,才能創作出引人入勝,形神兼備的優秀藝術精品,以最少的筆墨來達到畫面的意境,利用空白的處理來表達瓷質的潔白之美感。在山水畫的構圖上,要與陶瓷造型取得和諧一致,採用賓主、虛實、呼應、開合等法則,既符合美的規律,也符合人們的欣賞需求。
  • 宋代山水畫高明在哪?構圖意境結合完美
    一、構圖構圖是繪畫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在傳統繪畫中,構圖也被稱為布局,一個高深的布局就可以讓這幅繪畫技高一籌,構圖就是通過合理的運用畫面組合讓整體布局呈現出更高的美感,有時甚至能傳遞出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文人山水畫在傳遞思想這一方面尤為明顯,前代山水畫大多是對山水大自然的直觀描繪,到了宋代,這一現象有了改變。
  • 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藝術表現形式有哪些?總結的太全面了!
    中國山水畫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構圖藝術形式。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我國的山水畫家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開創了許多新的構圖藝術形式,極大豐富了我國山水畫的構圖藝術。
  • 山水畫的好壞和什麼有關?不談筆法和意境,你真的會構圖嗎?
    山水畫的好壞和什麼有關?不談筆法和意境,你真的會構圖嗎?文/錢毛毛山水畫的構圖是影響山水畫好壞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創造中的重要環節,構圖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山水畫的好壞。不談筆法和意境,單純從構圖入手,也是一個技術活,你真的會構圖嗎?
  • 邱漢橋山水畫:物象之生,心象之意
    邱漢橋 主題山水畫 《恆》邱漢橋以「北勢南氣」的繪畫為學界所重視。觀邱漢橋山水畫作品,作品風格既有南國田園的婉約潤雅,又有北國山巒的雄渾凝重。寧靜幽遠的意境和純化的藝術語言,在多變的水墨世界裡從容地傳達出中國詩人吟詠千載的心物交融之美。
  • 邱漢橋山水畫:物象之生,心象之意
    邱漢橋 主題山水畫 《恆》邱漢橋以「北勢南氣」的繪畫為學界所重視。觀邱漢橋山水畫作品,作品風格既有南國田園的婉約潤雅,又有北國山巒的雄渾凝重。寧靜幽遠的意境和純化的藝術語言,在多變的水墨世界裡從容地傳達出中國詩人吟詠千載的心物交融之美。
  • 山水畫如何體現秋天的意境?
    山水畫歷來講意境、講靈性,寫山水氣韻,也即寫胸中丘壑,故看似寫山畫水,實則寫胸懷心境。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所言:「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謂之境界」。
  • 構圖善於變化,意境蒼莽新奇,一反仿古之風,石濤山水畫欣賞
    所畫的山水、蘭竹、花果、人物,講求新格,構圖善於變化,意境蒼莽新奇,一反當時仿古之風。石濤的山水作品筆法流暢凝重,鬆柔秀拙,尤長於點苔,密密麻麻,劈頭蓋面,豐富多彩;用墨濃淡乾濕,或筆簡墨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漓,極盡變化;構圖往往不落前人窠臼
  • 石寒筆下的山水畫,氣勢開張,筆墨雄厚,意境迷離
    石寒的畫作,可覺出一種深邃而厚重的蒼潤感,整體從構圖、設色到黑白灰面積、形狀及色度的協調配比,都能奪人心魄。這裡我感受到的,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還在於它所造成的畫境和情勢:一種精神上的提升和煥發力。
  • 山水畫的意境特點
    山水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開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山水畫的意境,該如何營造?
    丹青留芳,與子同享山水畫從東晉的顧愷之、南朝宋的宗炳、王微等幾個有畫論傳世的畫家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我們常聽到有人說:「某某人的山水畫得真好,有意境。」可見有無意境,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淺,是衡量山水畫檔次與品味的一條重要標準。那麼,什麼是意境呢?概言之,意境就是屬於主觀範疇的意與屬於客觀範疇的境二者有機結合的一種藝術境界,即藝術作品中所描繪的景物和作品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能使觀賞者通過想像和聯想,進入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甚至產生共鳴。
  • 中國山水畫意境的營造
    一、意境的內涵「意境」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是構成藝術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亦是山水畫品格高低的重要評價標準。山水畫作為一種獨立的中國畫科,與人物、花鳥相比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徵,其中對意境的營造是山水畫創作的最高美學追求。
  • 談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營造
    談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營造圖/毛朝暉 文/來自網絡作者:意境離開了畫家形象思維的創造,是成立不了的。對於意境的營造,可以說是山水畫家畢生都要追求的藝術境界。畫家見景生情,憑藉自己獨特的感受創造出的藝術形象,使中國山水畫在有效的空間裡表現出無限的意味。
  • 國畫山水畫精品欣賞,讓人沉醉的意境美,中國人心中的詩意家園
    中國山水畫,有一千年多年的歷史。國畫山水畫是國畫的一大題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國畫山水主要描繪山川樹木自然景色,國畫山水畫精品寄託畫家的感情體會與人文意識,描繪讓人沉醉的東方意境美。張月崗寫意綠山水鬥方《山水清音》國畫山水畫的意境之美
  • 淺談宋代山水詩與山水畫的三種意境風格
    畫面構圖的簡約以及垂釣題材的選取,已暗合了離恨之情。詩畫相融在發展過程中,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大,在山水詩和山水畫領域,也出現了二者相互交融的狀況。中國古代山水詩經過魏晉時代的高峰發展,到宋代已趨成熟; 而山水畫歷經唐代的發展到宋代迎來了第二個藝術高峰。
  • 論古代山水畫中的道家思想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山水畫才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與韻味,山水畫家也正是因為把老莊的思想淋漓盡致的體現在畫中。、三生萬物……」作用於筆墨中濃淡乾濕的運用、造型和布局、構圖和設色等等,始終如一地貫穿著道的法則。  「計白當黑」成為中國畫家的創作法寶並從中獲取了無窮的意境之美。
  • 當代山水畫構圖形式,國畫技法之山水畫構圖技法實例解析
    當代山水畫構圖形式:構圖又稱作為章法,布局,現在叫做構圖,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山水畫的整體效果,一般在進行繪畫創作的時候,畫面的構圖設計必須在用筆之前考慮,而作為好的繪畫作品,構圖、立意,是進入繪畫過程的第一步,所謂意在筆先,充分說明了構圖的重要性,對作品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