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山水畫構圖形式,國畫技法之山水畫構圖技法實例解析

2020-09-05 中國畫教程

當代山水畫構圖形式:構圖又稱作為章法,布局,現在叫做構圖,構圖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山水畫的整體效果,一般在進行繪畫創作的時候,畫面的構圖設計必須在用筆之前考慮,而作為好的繪畫作品,構圖、立意,是進入繪畫過程的第一步,所謂意在筆先,充分說明了構圖的重要性,對作品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構圖,最基本的就是虛實,其他疏密、輕重、濃淡、大小、長短、橫豎,都同此理,就好像音樂的節奏一樣,要有律動的變化,為了讓造型更加的完美,畫面當實則實,當虛則虛,虛並不是不畫,而是有計劃和目的得處理,使畫面更加有意境,就好比音樂的樂曲中會有休止符一樣,並不是真的「怠工」,它只是一支曲子的一部分而已,這就是多樣的統一,也是自然法則的矛盾的統一。虛實的不斷變化,則成為畫面的節奏一樣,虛與實是創作的形式,也是作者的情感表達

顧愷之在《畫論》中提到的「置陳布勢」,南齊謝赫在著名的《六法》中,第五法提到的「經營位置」,這些所指的正是構圖,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構圖都被認為是繪畫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那什麼是構圖呢,它指的是畫家需要在有限的畫面和空間中描繪和勾勒出所要呈現的畫面效果,利用整個空間和平面的特殊視角,來表現畫家內心的思想情懷。

山水構圖實例解析:動靜有勢

此圖為潮水畫法,必須刻畫出水流奔騰氣勢。近處畫有礁石,經潮水衝撞,浪花飛濺,顯得分外洶湧。畫波紋須近大遠小,波紋墨色不宜畫深,但淡中亦要分出深淺,以示波紋有前有後,明礁附近常畫有漩渦,以示水下有暗礁存在。畫明礁要有安如泰山之感,並有翻滾浪花,一動一靜對比,動靜有勢。

此圖為瀑布構圖,此種構圖上重下輕,上實下虛,動靜有勢,黑白調和。畫時,瀑水上口宜緊,上口緊則流勢猛。瀑布應畫出厚度,使之有立體感,有厚度,氣勢方大,否則便會顯得平薄刻板。瀑周之雲鬚虛中有實,墨色亦溼潤淺淡,形象須自然生動,不能有雕琢、刻板之狀。

此圖為靜態構圖,故筆觸鬚簡,遠山靜中略著飛鳥以破寂寥,生靜中有動之趣。畫得淡而平扁,使湖面顯得寬闊。近處峰、礁呼應。

氣勢連貫

垂巖構圖。畫面中雖無整個峰巖,但山峰上下、前後氣勢連貫,下垂之巖須分遠近。垂巖間畫有遠方的泉水加以調節。更遠處畫石灘,增加畫面深度。垂巖上面有雜樹樹枝葉和垂藤、苔點,可免巖石光滑之弊。垂巖下端切忌畫得齊平,以免與水中矗峰相區別。垂巖下增畫小船遊人,以賞奇景。

近景之樹雖畫成橫排,但由於變化其高低偃仰姿態,間以夾葉樹,並不覺板。圖中只畫一行飛雁斜行,便將遠近景聯繫起來。

雨景構圖。描寫雨景可採用米點法。畫法宜先淡後濃,著重刻畫雨中山水朦朧氣氛,故用筆要靈活,勾雲要簡練、協調,漸遠漸淡、氣勢連貫,以使山雲環繞前後山峰。山峰脈絡應蜿蜒連綿。山峰之間應多留空間,以增加雲霧瀰漫之氣氛。

長渠構圖。田間長渠貫穿於兩山之間,為避免長平板直而取斜向,同時以樹梢作為渠道直線的破筆。渠底畫有孔道,孔道左右畫有田畝,使之區別於橋。田畝埂線要淺,筆斷意連,方不顯板。遠田無埂,更顯得田野寬廣。

取捨嚴格

此種瀑布不受阻隔,飛流直下,瀑口線條宜略帶弧形,瀑水中段線條切忌刻板,應有虛實變化。瀑水下端筆墨則更應輕淡。畫大片瀑布時,其左右側可畫有小型流瀑以作陪襯、對比,使主瀑顯得更加宏偉壯觀。為突出表現瀑布,不喧賓奪主,樹木可儘量舍減。瀑水後畫有遠山,以示瀑水有源。

為雪景。畫雪景通常以淡墨渲染烘託,借紙地為雪,或採用白粉點刷之法。此圖雪景不假渲染、點刷,僅以濃淡、乾濕不同之墨線勾點而成,而卻雪意甚濃。畫時景物勾線用筆要幹淡,山上皴筆要澀,彼得和狼採簡練,取捨嚴格,山間屋頂有嫋嫋炊煙,以示寒有取暖之意。

相關焦點

  • 簡介國畫山水畫技法——皴法
    國畫山水畫的發展源於晉代,東晉的顧愷之就在著作中提出關於山水畫的構圖、布局等內容。經過時代傳承,到了近代,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更是空前繁榮。近代國畫山水畫的發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受到西方美術思潮的影響,進一步融合創新發展,在山水畫技法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三《傳統的二十種構圖技法》
    眾所周知,只掌握筆墨技巧,沒有成功的構圖是不可能得到優美畫面的。焦墨大師秦國健,總結幾十年的給畫經驗,把構圖技法歸納為以下二十種,並以自身創新作品為實例作以解讀介紹。如少而精取勢法、居中取勢法、斜角取勢法、滿幅取勢法、折帶取勢法、均街取勢法、流密取勢法、分段取勢法、相互呼應取勢法、文字形象取勢法,在文字形象取勢法中,又可分為「之」字型、「甲」字形、「由」字形一「則」字型等十種,總共二十種取勢構圖法。下面分別介紹。 一,少而精取勢法。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二《介紹二十種營造山水畫氣勢的技法
    觀賞山水畫,遠看其勢、近看其質、深看意境和氣韻。山水畫給人第一感觀,是此山水畫是否有氣勢,因此,如何營造山水畫的氣勢,是任何山水畫家和觀賞者首先關注的問題。 山水畫的氣勢,主要表現在,1,高大雄偉之勢,2,寬廣磅礴之勢,3,陡峭險峻之勢,4,龐大宏偉之勢,5,茂密縱深之勢。
  •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
    古代畫家通過觀察自然和山水畫創作實踐,將山水畫技法總結為:勾、皴、擦、點、染。其中,「勾」與「皴」,是古代山水畫造型實踐的重點研究內容,也是我們初學者臨摹學習的首要課題。當然此種說法並不意味著「擦」「點」「染」的造型實踐不重要,現代畫家黃賓虹就是深化「點」與「染」技法研究,形成了渾厚華滋的「積墨」山水畫。「勾」是以筆鋒中側鋒結合勾勒造型,早期山水畫「空勾無皴」,以色彩渲染;自五代,山水畫開始「勾皴」結合,「皴」是以側鋒表現山體或山石的形體、結構與質感。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四《創新構圖法「透視取勢法「》
    技法三中介紹了二十種傳統構圖法,本文由焦墨大師秦國健,以自身創新畫作作為實例,圖文並茂,介紹其創新的構圖法「透視取勢法「。安照透視的原理和方法進行造勢取勢,安排入畫內容構成畫面的構圖方法,稱為「透視取勢法」。它是與視點的定位和移動、視向有關,以透視的方法來區分的。
  • 中國山水畫技法:三遠法
    ▼山水畫技法之三遠法較於西方風景畫,中國的山水畫早了一千年。七千年前,古人們在定居的農耕文明中,將認知用圖案的方式記錄下來。除了對生產器物的認知外,亦產生了形上美的認知,而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技法便是古人認知覺醒的重要體現。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一一秦國健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中尤為突出的畫種,它不但能全面地描寫大自然的真善美,還能表現中國畫家崇高的情懷和思想境界,中國畫家幾千年來創作了大量的優秀藝術作品,並且已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山論理念,結累了豐富的技法經驗。但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藝術也隨著時代的進步有著不斷的進步、發展和創新。
  • 國畫山水的五大技法!
    在世界美術領域內自成獨特體系,它用毛筆、墨和國畫顏料等,在特製的宣紙或絹上作畫,以山為主,附之以水,圖畫山川大地、自然壯美、優美等等。(2)山水畫寫生技法——詳記法:較完整"真實"地記錄畫面,適合初步熟練的學者,此時即當強調感受之真實,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實"。(3)山水畫寫生技法——記異法:只對特別的事物加以記寫,適合時間較少或有特別感受時用。(4)記意法(簡記法)只簡單記錄一個印象,不作詳細刻畫。
  • 國畫乾貨技法|藏不住了,新手入門必備乾貨
    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國畫按題材可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一、人物畫中國畫講究形式美,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畫面空白的運用獨具特色。多採用散點透視法 ( 即可移動的遠近法),使得視野寬廣遼闊,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置,衝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
  • 中國山水畫的構圖思路是怎樣的呢?
    尋找構思與構圖的邏輯關係,最為重要的是在一般性規律中找到共性問題,並沿著這條路徑進行解構和探索。為此,筆者解構中國山水畫構圖的一般規律,嘗試從這一角度為下一步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從構圖學的角度看,中國山水畫展現出了以下幾個重要的構圖特點。
  • 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技法體現
    留白是中國山水畫創作中常用的技法,是中國山水畫意境營造的重要手法。留白是畫面中的空白又不是畫面中的空白,留白需要畫家獨運匠心、巧妙布置,好的留白能夠為畫作增添一份美感。中國的山水畫常常筆墨之間留有素紙,但並不是隨隨便便在畫面中空出一片素紙就叫留白,留白的技法有其巧妙性。
  • 中國山水畫如何構圖
    一幅山水畫,如何把樹木、山石、人物、建築等各種物象合情安排在畫面中,這就涉及到山水畫的構圖,構圖的成功與否關係到山水畫的好與壞。4月1日晚上8時,中國畫名家馬志剛在書畫介抖音平臺、以及微信公眾平臺書畫圈公益直播「中國山水畫的構圖特點」。
  • 山水畫臨摹技法
    臨摹是學習中國山水畫的方法之一,一些國畫名家開始學習都是入手。初學者應一步步走,不能過急,首要掌握筆墨基本功,進一步到生活中體驗,總結前人和他人經驗,逐步地創作出自己的繪畫風格,要離開任何形式的拐棍,走自己的路。對於初學者來說,臨畫、讀畫有同等的重要性。要雙管齊下,眼睛提高了,手才能提高,在不斷實踐中,筆墨技巧也就會如水漲船高一樣上升。 古人把摹和臨分開來。臨:對照臨本來畫。
  • 朵雲悅讀 山水畫名家技法圖庫
    我社推出的《山水畫名家技法圖庫》、《花鳥畫名家技法圖庫》,選取了歷代名家代表畫作中的經典圖像,將其分類,供讀者學習之用。
  • 山水畫的構圖規律
    我們在欣賞一幅繪畫作品的時候首先關注的就是畫面的整體效果,那麼想整體效果好就要先研究構圖。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繪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構圖的成功與否關係到一幅畫的成與敗。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也就是要與畫面的內容相協調。下面以山水畫為例簡述一下畫面的構圖規律。
  • 北京畫家張論的山水畫技法特色
    北京畫家張論的山水畫有著深厚的傳統繪畫功底。他將中國畫傳統和現代人的審美意識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凝重渾厚、 自然清新的山水畫風格。張論先生從臨摹入手,先師古人,再師造化。張論通過學古人,把握和領會傳統的藝術精神和筆墨技巧。張論堅持師古,認真研究古代人物的經典圖像。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技法六 溪泉瀑的形成、布局、畫法與觀賞
    山水畫中必有山和水,山本靜,水則動,山為山川之本,水是山川之靈魂,泉溪瀑乃是山川之血脈,有溪流、泉瀑的山水畫得空濛靈秀之生氣,形成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之景象。 本文是焦墨大師秦國健以自身創新畫作為實例,圖文並茂,對山水畫中的溪泉瀑的形成、水口的畫法、畫泉瀑的技法、構圖與布局等方面作以介紹。 一,溪泉瀑的形成。
  • 中國山水畫論理與技法,論文十二論中國創新焦墨山水畫特點與技法
    ,何為創新焦墨山水畫,及創新焦墨山水畫的特點與技法。 濃墨之傑為焦,山水畫中往往有提神、畫龍點睛的作用。 焦墨畫是用純焦墨,而不藉助於水的滲化作用,通過線條和墨色的變化而作的畫,是古代認為難度較大的作畫。比如五千年前的彩陶是用焦墨畫法,隋唐時期興盛起來的壁畫也基本是焦墨,到了北宋雖有水墨畫的濃淡變化,也還是濃墨為主。明未清初的程遂,喜歡畫焦墨畫,多半以枯筆渴墨為主,水墨為輔,用純焦墨作畫,以當代的張仃先生之後才多了起來。
  • 中國畫中的構圖技法,欣賞、學習必看
    2.以空白來調合筆墨色彩,亦是國畫構圖的特色。趙少昂 蟲草二.構圖要點1.賓主:有主題和陪襯物,畫面才有主從、重心。2.虛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過實則一目了然,過虛則輕飄無依。5.款題:國畫的特有格局,若款題好,不但啟人意興,且能增加畫面的美感與深度。6.均衡:以中心線為準,兩邊的物體形式雖不同,但分量的感覺應相同。7.簡潔:對事物本質的純化,表現特質即可。
  • 技法為繪畫根基,國畫中的三大技法形式,你知道多少?
    技法為繪畫根基,國畫中的三大技法形式,你知道多少?文/秋香想要在繪畫中出彩,其中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夯實基礎,特別是在國畫的學習和創作中,需要以技法和筆墨作為基礎,在學習和實踐中追求進步。想要在國畫中有所突破,就要建立在系統式的學習之上,按照科學方式去追究理論知識,想要透徹認識到國畫的內涵,需要熟知國畫技法,實際上技法為繪畫根基,國畫中的三大技法形式,你知道多少?